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畢修bx

    五年前《羋月傳》上映,將秦宣太后羋月一生的傳奇色彩貫穿整部劇。近日,《大秦賦》正在熱映,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

    兩部劇的劇情、場景和角色我不予以評價,下面我來說說這兩部劇的內在聯絡和關於秦朝的一些常識。

    一、電視劇分類

    從電視劇分類來看,《羋月傳》是連續劇,《大秦賦》是系列劇。《大秦帝國》系列是根據孫皓暉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長篇歷史劇,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賦》四部作品。

    另外還有一種叫單元劇,它是由若干相獨立的單元構成的電視劇,它每個單元都可以當成短篇電視劇來拍,具有短篇電視劇的藝術優點,各個單元組合在一起時又可具有長篇電視劇的收視優勢。

    單元劇在國內電視界不多見,形式有點類似於2019年出品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樣式,由幾個獨立的小故事單元拼接而成。

    二、羋月和嬴政

    (1)歷史上的“首位”——羋月是歷史上第一位太后,嬴政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帝

    羋月,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太后——宣太后,她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又稱羋八子,宣太后也是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女人。

    【備註:丹陽是楚國最早的國都,並非現在的江蘇省丹陽市。關於古丹陽的位置,近代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是湖北宜昌,也有人認為是丹江源頭水、安徽省當塗縣、湖北省秭歸縣、湖北省枝江市、河南省淅川縣等。】

    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姬妾,稱羋八子,羋八子並不是名字,而是一個封號。

    嬴政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諸侯都被稱為“君”或“王”,但是沒有一個人稱自己為皇帝。到了戰國後期,嬴政統一了六國,他認為以前的“王”、“君”等稱號已經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尊貴。嬴政說“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2)高祖母與玄孫——嬴政是羋月孫子的孫子

    從秦宣太后到秦始皇,共5代,世系表是:秦宣太后(高祖母)→秦昭襄王嬴稷(曾祖父)→秦孝文王嬴柱(祖父)→秦莊襄王贏子楚(父親)→秦始皇嬴政。

    秦惠文王辭世後,嫡長子秦武王嬴蕩即位,公元前307年,好勝心極強的秦武王與大力士比賽舉鼎,不慎折斷了脛骨,不久去世。由於秦武王無子嗣,他的弟弟們便展開了王位之爭。羋月的大兒子嬴稷是秦武王的異母兄弟之一,當年19歲,在燕國做人質。宣太后羋月在同母異父弟弟魏冉的幫助下,使自己的兒子嬴稷繼位,即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贏稷(嬴政的曾祖父)登基後,封母親羋八子為太后,史稱宣太后,也就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由於嬴稷年幼,在即位之初,整個國家的政權,都由宣太后羋月掌握。宣太后羋八子成為秦國的實際統治者。她執政秦國四十一年,將秦國從戰國七雄變成惟一強秦,列國從此再無還手之力,為秦始皇一統天下奠定基礎。

    因為宣太后羋月是楚華人,所以在她主政秦國的時候,不僅為兒子秦昭襄王贏稷(嬴政的曾祖父)選了楚國王后,還為孫子秦孝文王嬴柱(嬴政的祖父)選了楚國妃子——華陽夫人。

    據記載,秦昭襄王贏稷(嬴政的曾祖父)雖然妻妾成群,可膝下長大成人的只有兩兒一女。長子是秦悼太子,嬴柱(嬴政的祖父)是側室夫人所生的次子,被封為安國君。嫡長子秦悼太子不招秦宣太后喜歡,很早就被髮配到魏國做人質,公元前267年病死在了魏國。

    公元前265年,60歲的秦昭襄王贏稷(嬴政的曾祖父)立安國君嬴柱(嬴政的祖父)為太子,此時他已經37歲了。安國君嬴柱(嬴政的祖父)有一項特長,特別能生,光兒子就有二十多個。到底誰能夠做安國君的接班人?這個說話算數的人並非嬴柱本人,而是他最寵愛的華陽夫人。可惜華陽夫人一直沒能生孩子,也為自己的前途擔心。這時候,陽翟的風險投資商呂不韋登場了,他看中了不得寵的夏姬生下的庶子——在趙國當人質的嬴異人(嬴政的父親)。呂不韋於是變賣全部家產,入秦,求見華陽夫人姐姐,投其所好送了大量珠寶,遊說華陽夫人收嬴異人(嬴政的父親)為養子,改名“子楚”。同時,呂不韋把自己的愛妾趙姬送給子楚,進一步拉攏這個倒黴王子。

    公元前259年,趙姬生了一子,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嬴政。

    公元前256年,嬴政虛4歲,呂不韋幫子楚逃回秦國。趙姬和嬴政仍在趙國為質。

    公元前251年,嬴政虛9歲,秦昭襄王(嬴政的曾祖父)死去,嬴柱當上了秦孝文王(嬴政的祖父),華陽夫人成了王后,子楚被立為太子。

    公元前250年,嬴政虛10歲。料理完父王喪事的次年,秦孝文王(嬴政的祖父)跟著就去世了。子楚即位,即秦莊襄王(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尊華陽夫人為華陽太后,生母夏姬為夏太后。

    公元前247年,嬴政虛13歲。秦莊襄王35歲,僅在位三年就去世了。13歲的太子嬴政登基,呂不韋成了丞相,稱“仲父”,國事皆決於呂不韋。

    從嬴政的曾祖父到嬴政登基,不過短短四年時間,卻實實在在是四代君王更替。

    三、仲父、尚父、亞父、相父

    公元前247年,13歲的太子嬴政登基,呂不韋成了丞相,稱為“仲父”。

    “仲父”這個詞彙原先的意思就是叔父。古人以伯、仲、叔、季為排行,“伯父”、“叔父”到現在人們還在使用,而仲父卻因為特殊的原因,成為了一種古代帝王賜予股肱重臣的一種榮譽稱號。我認為,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乾爹”。

    在中國歷史上的一些時期,被叫作仲父、尚父、亞父、相父的這些人的身份非常特殊,他們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或者權勢大於君王、帝王。這些人本也是大臣,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被君王、帝王認作是乾爹。在中國古代,講究道統倫理,“三綱五常”強調君為臣綱,父為子綱。而當“仲父”們既是臣又是父時,地位就特殊了。他們或者是扶植君王、帝王登基的權臣,或者是君王、帝王的授業老師,或者是權傾朝野、執掌軍隊的名臣、將帥,反正,他們是當時君王、帝王的父輩、師傅。

    西周初年的姜尚姜子牙,垂釣渭水邊,引姬昌上鉤,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建立了泱泱大齊國。姜子牙幫助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伐商滅紂,開創了周朝八百多年的基業,他被周武王親切地稱呼為“尚父”。這“尚父”其實也就是後來的“仲父”。

    楚漢相爭時,項羽的第一號智囊范增被尊稱為“亞父”,這其實也是“仲父”。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主劉禪稱為“相父”,同樣也是“仲父”。

    在清代初期,還有一位不叫“仲父”的“仲父”,那就是多爾袞。多爾袞恃功自傲,在福臨繼位後,他逼這位小皇帝封他為“皇父攝政王”。史書上有一個說法,認為多爾袞後來娶了福臨的母親孝莊(皇太極的妃子),但如果是這樣,多爾袞明明就是順治皇帝的繼父,不止是“仲父”了。福臨可能和嬴政一樣,特反感他母親有後來的男人,他被逼認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但心裡有的是氣憤,結果,多爾袞死後不到兩個月,就被追罪,削爵、擢宗室、籍家產、罷廟享,斷其後嗣,掘墓開棺,鞭屍示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馬上大三,請問各位學長學姐們績點到底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