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是一個巨型棒旋星系(漩渦星系的一種),Sb型,呈橢圓盤形,具有巨大的盤面結構,銀河系共有4條旋臂,兩條主要的旋臂和兩條未形成的旋臂組成,旋臂相距4500光年。太陽位於銀河一個支臂獵戶臂上,至銀心的距離大約是2.64萬光年。包含1200億顆恆星。銀河系整體作較差自轉,太陽處自轉速度約220千米/秒,太陽繞銀心運轉一週約2.5億年。銀河系的總質量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1.5萬億倍,銀河系在宇宙大爆炸之後不久就誕生了。銀河系自內向外分別由銀心、銀核、銀盤、銀暈和銀冕組成。銀河系中央區域多數為老年恆星(以白矮星為主)外圍區域多數為新生和年輕的恆星。周圍幾十萬光年的區域分佈著十幾個衛星星系,銀河系透過緩慢地吞噬周邊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斷壯大。銀盤是銀河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銀河系中可探測到的物質中,有九成都在銀盤範圍以內。銀盤外形如薄透鏡,以軸對稱形式分佈於銀心周圍,其中心厚度約1萬光年,不過這是微微凸起的核球的厚度,銀盤本身的厚度只有兩千光年,直徑近16萬光年。銀盤中的物質主要以恆星形式存在,佔銀河系總質量不到10%的星際物質,絕大部分也散佈在銀盤內。星際物質中,除電離氫、分子氫及多種星際分子外,還有10%的星際塵埃,這些直徑在1微米左右的固態微粒是造成星際消光的主要原因,它們大都集中在銀道面附近。由於太陽位於銀盤內,所以人們不容易認識銀盤的起初面貌。為了探明銀盤的結構,根據20世紀40年代巴德和梅奧爾對旋渦星系M31(仙女星系)旋臂的研究得出了旋臂天體的主要型別,進而在銀河系內普查這幾類天體,發現了太陽附近的三段平行臂。由於星際消光作用,光學觀測無法得出銀盤的總體面貌。有證據表明,旋臂是星際氣體集結的場所,因而對星際氣體的探測就能顯示出旋臂結構,而星際氣體的21釐米射電譜線不受星際塵埃阻擋,幾乎可達整個銀河系。光學與射電觀測結果都表明,銀盤確實具有旋渦結構。銀河的盤面被一個球狀的銀暈包圍著,直徑25萬~40萬光年。由於盤面上的氣體和塵埃會吸收部分波長的電磁波,所以銀暈的組成結構還不清楚。盤面(特別是旋臂)是恆星誕生的活躍區域,但是銀暈中沒有這些活動,疏散星團也主要出現於盤面上。銀盤主要由星族Ⅰ天體組成,主序星、巨星、新星、行星狀星雲、天琴座RR變星、長週期變星、半規則變星等。銀河系的中心,即銀河系的自轉軸與銀道面的交點。在星系的中心凸出部分,呈很亮的球狀,直徑約為兩萬光年,厚1萬光年,這個區域由高密度的恆星組成,主要是年齡大約在100億年以上老年的紅色恆星。證據表明,在中心區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動十分劇烈。在距銀心70秒差距處,有激烈擾動的電離氫區,以高速向外擴張。現已得知,不僅大量氣體從銀心外湧,而且銀心處還有一強射電源,即人馬座A,它發出強烈的同步加速輻射。甚長基線干涉儀的探測表明,銀心射電源的中心區很小,甚至小於十個天文單位,即不大於木星繞太陽的軌道。12.8微米的紅外觀測資料指出,直徑為1秒差距的銀核所擁有的質量,相當於幾百萬個太陽質量,其中約有100萬個太陽質量是以恆星的形式出現的。銀心區有一個大質量緻密核,或許是一個黑洞。流入緻密核心吸積盤的相對論性電子,在強磁場中加速,產生了同步加速輻射。銀河系的中心是複雜而緻密的無線電波源人馬座A,其靠近中心的位置包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該黑洞被認為是銀河系的中央黑洞,亦被認為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銀河暈輪彌散在銀盤周圍的一個球形區域內,銀暈直徑約10萬光年,這裡恆星的密度很低,分佈著一些由老年恆星組成的球狀星團,有人認為,在銀暈外面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呈球狀的射電輻射區稱銀冕,銀冕至少延伸到距銀心32萬光年遠。銀河系被直徑約30千秒差距的銀暈籠罩。銀暈中最亮的成員是球狀星團。銀河系是一個Sb或Sc型旋渦星系,擁有近二千億顆恆星,為本星系群中除仙女星系外最大的巨星系。
摘自紀錄片:銀河系
紀錄片:銀河系的奇蹟
銀河系是一個巨型棒旋星系(漩渦星系的一種),Sb型,呈橢圓盤形,具有巨大的盤面結構,銀河系共有4條旋臂,兩條主要的旋臂和兩條未形成的旋臂組成,旋臂相距4500光年。太陽位於銀河一個支臂獵戶臂上,至銀心的距離大約是2.64萬光年。包含1200億顆恆星。銀河系整體作較差自轉,太陽處自轉速度約220千米/秒,太陽繞銀心運轉一週約2.5億年。銀河系的總質量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1.5萬億倍,銀河系在宇宙大爆炸之後不久就誕生了。銀河系自內向外分別由銀心、銀核、銀盤、銀暈和銀冕組成。銀河系中央區域多數為老年恆星(以白矮星為主)外圍區域多數為新生和年輕的恆星。周圍幾十萬光年的區域分佈著十幾個衛星星系,銀河系透過緩慢地吞噬周邊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斷壯大。銀盤是銀河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銀河系中可探測到的物質中,有九成都在銀盤範圍以內。銀盤外形如薄透鏡,以軸對稱形式分佈於銀心周圍,其中心厚度約1萬光年,不過這是微微凸起的核球的厚度,銀盤本身的厚度只有兩千光年,直徑近16萬光年。銀盤中的物質主要以恆星形式存在,佔銀河系總質量不到10%的星際物質,絕大部分也散佈在銀盤內。星際物質中,除電離氫、分子氫及多種星際分子外,還有10%的星際塵埃,這些直徑在1微米左右的固態微粒是造成星際消光的主要原因,它們大都集中在銀道面附近。由於太陽位於銀盤內,所以人們不容易認識銀盤的起初面貌。為了探明銀盤的結構,根據20世紀40年代巴德和梅奧爾對旋渦星系M31(仙女星系)旋臂的研究得出了旋臂天體的主要型別,進而在銀河系內普查這幾類天體,發現了太陽附近的三段平行臂。由於星際消光作用,光學觀測無法得出銀盤的總體面貌。有證據表明,旋臂是星際氣體集結的場所,因而對星際氣體的探測就能顯示出旋臂結構,而星際氣體的21釐米射電譜線不受星際塵埃阻擋,幾乎可達整個銀河系。光學與射電觀測結果都表明,銀盤確實具有旋渦結構。銀河的盤面被一個球狀的銀暈包圍著,直徑25萬~40萬光年。由於盤面上的氣體和塵埃會吸收部分波長的電磁波,所以銀暈的組成結構還不清楚。盤面(特別是旋臂)是恆星誕生的活躍區域,但是銀暈中沒有這些活動,疏散星團也主要出現於盤面上。銀盤主要由星族Ⅰ天體組成,主序星、巨星、新星、行星狀星雲、天琴座RR變星、長週期變星、半規則變星等。銀河系的中心,即銀河系的自轉軸與銀道面的交點。在星系的中心凸出部分,呈很亮的球狀,直徑約為兩萬光年,厚1萬光年,這個區域由高密度的恆星組成,主要是年齡大約在100億年以上老年的紅色恆星。證據表明,在中心區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動十分劇烈。在距銀心70秒差距處,有激烈擾動的電離氫區,以高速向外擴張。現已得知,不僅大量氣體從銀心外湧,而且銀心處還有一強射電源,即人馬座A,它發出強烈的同步加速輻射。甚長基線干涉儀的探測表明,銀心射電源的中心區很小,甚至小於十個天文單位,即不大於木星繞太陽的軌道。12.8微米的紅外觀測資料指出,直徑為1秒差距的銀核所擁有的質量,相當於幾百萬個太陽質量,其中約有100萬個太陽質量是以恆星的形式出現的。銀心區有一個大質量緻密核,或許是一個黑洞。流入緻密核心吸積盤的相對論性電子,在強磁場中加速,產生了同步加速輻射。銀河系的中心是複雜而緻密的無線電波源人馬座A,其靠近中心的位置包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該黑洞被認為是銀河系的中央黑洞,亦被認為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銀河暈輪彌散在銀盤周圍的一個球形區域內,銀暈直徑約10萬光年,這裡恆星的密度很低,分佈著一些由老年恆星組成的球狀星團,有人認為,在銀暈外面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呈球狀的射電輻射區稱銀冕,銀冕至少延伸到距銀心32萬光年遠。銀河系被直徑約30千秒差距的銀暈籠罩。銀暈中最亮的成員是球狀星團。銀河系是一個Sb或Sc型旋渦星系,擁有近二千億顆恆星,為本星系群中除仙女星系外最大的巨星系。
摘自紀錄片:銀河系
紀錄片:銀河系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