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貝葉
-
2 # 菡菡MOM
很多新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後,就繼續投入到撫養寶寶的“戰鬥”中。但殊不知產後媽媽們遇到了很多的尷尬的事情。她們原以為分娩時在產房裡脫光光被人看,已經是最尷尬的場面,但是產後子宮下垂,腹部贅肉明顯等問題更讓寶媽們崩潰,特別是漏尿!
產後漏尿是不是病?大量臨床調查顯示若生完產3個月後,仍然有尿失禁時,可以很肯定的說這尿失禁將有9成的機率會持續發生。
在對這些產婦的調查中還發現,產後尿失禁的症狀和嚴重程度也各不相同,按照症狀的輕重,可以將尿失禁分成四度。
1度
在產婦腹壓增高,比如咳嗽、喘息時偶爾有尿失禁發生。
2度
在屏住呼吸或者用力的時候就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
3度
當膀胱受到較大重力的時候,比如直立、行走時都會發生尿失禁。
4度
身體幾乎對排尿失去了控制,即使是在臥位的時候也有可能會發生尿失禁的情況。
為什麼會漏尿?1、懷孕:激素的變化,以及胎兒的成長施加在尿路系統的壓力可能引起漏尿,不斷增加的胎兒體重也會引起漏尿。
2、肌肉弱化:因為在孕期九個月的時間裡負擔胎兒體重,即承擔更重的負荷。
3.分娩:會使盆底支援組織鬆弛或區域性神經受到損傷,從而使支撐能力下降。調查發現順產的女性更容易出現尿失禁,順產率高達10%,剖宮產高達4%。
4.女性尿道短且直,也就是女性相比男性,為什麼會更容易發生尿失禁。
給寶媽提供一個自檢問卷:
1.你咳嗽、打噴嚏、跑步或者提起超市購物袋時,有沒有漏尿現象發生?
2.你能否保持尿液2.5小時?
3.你在排尿時是否暢通無阻?或尿液有沒有不自覺地斷斷續續?
4.你有沒有發現自己每天頻繁去廁所,來不及去廁所?或者你是否認為自己“膀胱小”?
5.你能否經常及時去廁所?
6.當你排尿時,你是否感覺到痛或者不舒適,比如灼痛感
發生漏尿怎麼辦?出現產後尿失禁後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學習以下運動來預防。
1、縮緊陰道運動:第一步:平躺,吸氣,同時慢慢地從肛門儘量用力緊縮陰道,注意不要把力量分散到其它部位。第二步:呼氣,同時保持3-5秒即可,重複5次,注意不要運動過度。
2、鍛鍊臀部肌肉:鍛鍊臀部肌肉也有助於緩解產後漏尿的情況。比如做一些深蹲等配合鍛鍊臀部肌肉群的運動,注意動作要輕柔,以自己可以接受的力度和時間為準,不要讓自己累到。
3、積極做盆底康復治療:有效的盆底康復治療,對治癒產後尿失禁效果特別明顯,所有女性都有必要在產後積極進行盆底肌功能篩查,及時康復。
-
3 # 夭夭小小
你做過產後檢查嗎?應該是陰道鬆弛了,還有可能膨出了。最好做一些修復運動。一般醫院都有陰道修復專案,自己在家也可以做提肛運動。
-
4 # 明星月嫂培訓師姜秀麗
都說要做有味道的女人,但是有一種味道是產後漏尿的味道,真的特別尷尬!
其實產後康復在歐美髮達國家七十年代都已經很重視了,因為她們比較重視自我的感受,而我們國內的女性比較封建保守,很多隱私問題都不會直接表達出來,很多痛苦都不知道應不應該找醫生解決,比如:產後漏尿、子宮脫垂、性生活不和諧等
現在的中國已經很重視女性的生殖健康,出現了42天產檢,包括盆底肌、子宮等方面的檢查,出現問題及時治療干預!
可是為什麼產後會有那麼多問題呢?首先寶寶象小種子一樣在子宮內生根發芽,他們會一點點長大佔據空間,可是盆腔就那麼大,肯定會隨著寶寶長大而逐漸變形,由於胎位不正還會使盆腔慢慢變形,生產時又會產生恥骨聯合分沁素導致恥骨分離,還有的生產時會造成尾骨骨折,那這些呢都會導致漏尿!其實漏尿只是產後一個相對很輕的傷害,盆底肌鬆弛子宮沒有活力還會導致子宮脫垂。所以奉勸產後媽媽如果42天產檢建議您做骨盆修復和盆底肌康復那是一定要做的哦,等您錯過最佳恢復期和黃金修復期那真是後悔藥沒的買了!為什麼明星身材恢復好就是因為在月子中心及時做產康或者是產後及時恢復的結果!
如果您已經錯過了修復期也不要緊,每個女人不管什麼年齡都要堅持凱格爾運動,不會的話就是經常做憋尿這個動作,促進盆底肌的活力!
-
5 # 黃獸獸啊
不是病。
產後漏尿一般不是本質上的改變,是因為順產造成的陰道彈性沒有完全的恢復造成的,一般來說不算嚴重,可以透過平時的一些訓練改善
-
6 # 奕媽育兒觀
有的人產後漏尿已經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甚至不得不去醫院診斷治療,所以我覺得,產後漏尿是病,得治。
世上有什麼比大笑時“尿褲子”更尷尬的呢?大笑、咳嗽、噴嚏時漏尿,又稱壓力性尿失禁。這是很多女性在產後都遇到的問題。
但是,由於很多女性羞於啟齒,所以對於產後漏尿,都沒有及時引起重視,以至於老年以後深受漏尿之苦,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對此,我想引用蒲蘭蘋醫生說過的一句話:女性沒有必要為孕育生命或衰老帶來的身體變化而感到羞愧,我們理所應當讓自己過的舒適有質量。
01那麼,產後漏尿是什麼?是病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漏尿?
漏尿俗稱尿失禁,是在不自主或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出現不自主的尿液流出,常發生於產後和中老年人。
有的是在壓力增加的情況下(如大笑、咳嗽、打噴嚏)時出現的漏尿,我們稱之為壓力性尿失禁,有的是在有強烈尿意下而出現的不自主的漏尿,我們稱之為急迫性尿失禁。
產後漏尿屬於壓力性尿失禁,指生產後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如大笑、咳嗽、噴嚏等,隨身體動作,會有少量尿液不由自主流出。
壓力性尿失禁的原因通常有年齡偏大、有多次生育史、肥胖、長期便秘、有婦科手術史、女性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長期吸菸喝酒等。
得了尿失禁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無論是何種原因引起的尿失禁,除了令人身體不適外,更重要的是它會長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心理健康,給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如精神苦悶、心煩氣躁、出行不便,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尿失禁往往使得褲子上有股尿騷味,有些女性不得已穿上成人尿不溼,又容易引發其他問題,非常煩惱。
產後漏尿的危害有哪些?
如果平時打噴嚏、咳嗽、大笑會產生漏尿的現象或者自覺尿液排出有控制不住的情況,這就說明漏尿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所以漏尿絕對不是一件小事,它正悄然改變著你的生活,如果不加以控制,對你的生活將會有更嚴重的影響。
1)易發生子宮脫垂、膀胱尿道的膨出;2)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3)引起夫妻感情不合等家庭問題;4)反覆尿路感染;5)會陰部發生溼疹、皮炎。02為什麼會發生產後漏尿?產後漏尿的原因
1)產後漏尿的最大原因,一是在懷孕生產(尤其是生產時間過長,難產的)過程中,女性的盆底肌受到了損害。正常情況下,盆底肌像彈簧床一樣承託和支援著膀胱、子宮、直腸等臟器,具有控制排尿、排便、維持陰道緊縮度等多項重要生理機能。形象通俗地說,盆底肌又像一個水龍頭,管理著尿道、肛門,具有控尿控便功能。
2)其次是絕經後的女性,當女性朋友絕經後,雌激素分泌低下,雌激素相關的膠原合成改變,尿道血管分佈、骨骼肌體積同時減少,泌尿生殖道萎縮,引起靜息狀態下尿道壓力下降,且低於膀胱內壓力,最終發生漏尿。
3)第三,長期(半年以上)咳嗽,長期便秘、提重物(一次超過10公斤以上)、肥胖等也會讓腹壓持續增加的因素也會誘發或加重盆底功能障礙。
女性懷孕分娩時造成的盆底肌功能,佔的比例最高。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都會面臨盆底肌功能障礙的問題。懷孕時子宮增大,腹壓增加,給盆底肌帶來壓力;而分娩,又會對盆底肌和神經都造成損傷。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之下,盆底肌鬆弛,控制力變弱,就會發生漏尿現象。
多胎和有多次分娩經歷會使盆底肌損傷更加明顯,導致發生漏尿的機率更大。
很多人拒絕生二胎,為了減少產後漏尿的尷尬。圓球是你的子宮,子宮下面是盆底肌肉。女性在懷孕的時候,盆底的軟組織會隨著胎兒的不斷增大和子宮重量的不斷增加而受到影響;
分娩時的撕裂和側切對盆底肌有損傷。分娩後,子宮恢復了正常大小,而盆底肌肉卻鬆弛掉了,所以在產後我們要幫助它恢復!
03對於產後漏尿,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首先,對於產後漏尿,媽媽們可以在懷孕的時候做一些預防的運動,透過保護盆底肌的運動來預防產後漏尿。
其實,媽媽們不一定要透過拒絕二胎來保護盆底肌,在孕前孕期媽媽們做這些運動,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護盆底肌,避免產後漏尿。
1)孕前訓練盆底肌
避免盆底肌損傷好辦法之一就是孕前的訓練。而凱格爾運動就是你的得力助手。我們透過收縮肛門、陰道、尿道周圍的肌肉,每天10分鐘,能夠達到增強盆底肌肉的功能。
但要注意掌握正確的方法,避免收縮雙腿、雙臀以及腹肌,方法錯誤可能會事倍功半哦。
2)孕期控制飲食,避免胎兒過大
許多孕婦在孕期吃得太多太好,胎兒長得過大,自己體重也增加過多。盆底肌肉的損傷也可能因為壓力而增加,孕期控制飲食,避免胎兒過重造成盤底肌負擔過大,同時胎兒過重也影響自然分娩的程序。
3)產後及早做盆底肌康復治療
一旦盆底肌損傷,請及時做產後恢復。要不然,隨之而來的就是盆底疾病。常見的表現就是尿失禁,還有子宮脫垂、膀胱直腸膨出、陰道鬆弛、性生活不滿意、大便失禁、便秘等,都是盆底疾病的嚴重後果,給女性的正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媽媽們在產後月子裡,就可以適當進行凱格爾訓練,產後42天覆查一定要進行盆底肌檢測,如果盆底肌肌力達不到要求,一定要及時做盆底肌康復治療,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盆底疾病找上門來。
4)預防勝於治療
任何疾病都是預防勝於治療。媽媽在孕前、孕中及產後一定要及早進行盆底肌肉訓練和盆底功能恢復,有利於預防、治療盆底障礙性疾病,別等到出現盆底疾病(如尿失禁)才去做產後恢復,那時治療的時間會更漫長、效果也不夠理想。
那麼對於產前沒有做好預防,產後發生漏尿了怎麼辦呢?
1)首先建議產後媽媽都做一個盆底肌肉功能的檢查,瞭解自己的盆底功能情況,以便進行相應的康復訓練。一般醫生會問你打噴嚏或大笑時會不會產生漏尿的情況。
透過普通的婦檢,觀察產婦有無陰道膨出、宮頸脫垂等,必要時再進行盆底肌力測評。盆底肌力測評的結果正常應該在3-5級之間。
不過,多數產後新媽媽的盆底肌肉力量只有0-2級,需要做相應的康復訓練。
2)其次,對於產後的盆底肌康復訓練,可以做凱格爾運動。首先要準確找到盆底肌位置,並學會收緊這塊肌肉。
在小便時,輕輕呼氣同時嘗試中斷尿流,感受尿液憋住時肌肉收縮的感覺,2秒後繼續排尿並排空膀胱。中斷尿流時的肌肉收縮,就是在進行盆底肌收縮。
找到盆底肌準確位置後,排空膀胱,平躺,彎曲雙膝。收縮盆底肌,放鬆腹部、大腿和臀部肌肉,均勻呼吸,不要憋氣。保持3-5S,每組10-15次,每天最少3組,這個訓練需要長期堅持。
3)平時有尿意來了要及時排空尿液,不要憋尿。同時也要控制體重,戒菸禁酒,保持健康的生活節奏。
有嚴重發生產後漏尿的情況的媽媽,除了以上生活護理之外,要想徹底治療產後漏尿,還是建議媽媽們選擇見效更快、效果更明顯的手術方式。
總結:不得不說,女人真的太難了,懷胎10月,已經很辛苦了,又要遭受分娩之痛,產後還有各種產後綜合徵,沒患上產後抑鬱症已實屬不易。所以,無論是心理上的抑鬱還是生理上的漏尿、子宮脫垂、身材走樣、妊娠紋等,我們都應該正確面對,而不應該羞於啟齒,因為孕育生命的母親是最偉大的。
-
7 # 小喬治恐龍爸爸
對於產後漏尿,很多新手媽媽或多或少都會感到不好意思。其實作為過來人,以及媳婦生孩子據我和身邊人瞭解,這種情況還是極其常見的。那麼產後漏尿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什麼是產後漏尿
產後漏尿常見於順產後的女性,多是由於在順產的過程中,胎兒過大或者是順產時間太長,以及產後過早參加體力勞動,導致盆底肌沒有很好的恢復,所以使膀胱底部失去支援力,從而導致陰道前壁向下膨出,也稱為膀胱膨出,因此引起產後漏尿。
二、產後漏尿多長時間恢復:
產後漏尿大概三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恢復,但有的人在產後的時候過了三個月,甚至到了半年的時間,發現怎麼一抱寶寶,就會有漏尿的情況,這個時候女性就要來醫院看一下,究竟是哪些問題。
三、如何緩解這種症狀:
產前預防:孕媽媽在分娩前就不妨試著練習凱格爾運動。凱格爾運動就是骨盆底肌肉的收縮運動,經由反覆的運動訓練來複原及加強骨盆底肌肉的功能,降低尿失禁的發生機率。
產後修復:根據漏尿的嚴重性,將尿失禁可分成4度:1度:咳嗽等腹壓增高時,偶爾有尿失禁發生。2度:任何屏氣或用力時均可發生尿失禁。3度:直立、行走時即可發生尿失禁。4度:臥位時都可發生尿失禁。通常情況下輕度(1、2度)的產後尿失禁,可作凱格爾運動來幫助復原盆底肌功能,中重度(3、4度)的產後尿失禁,則需要藉助於手術治療。
抬胯運動:
第一步:於平地上仰躺,手臂自然放置於身體兩側,膝蓋併攏彎曲。
第二,產婦的產後檢查主要指的是產褥期檢查。而產褥期是產婦各系統恢復時期,一些潛在的病變可在產褥期激變(如抑鬱症或感染等),同時,也可由產婦及其家人的習俗處理引起病變(如中暑)。
第二步:兩膝維持併攏,運用肩背的力量,將身體抬起,停留10秒鐘,接著再慢慢回腰,動作重複10次。
四、產後漏尿嚴重嗎:
很多寶媽60%以上,甚至80%的漏尿都會在產後自行緩解。但是也要提醒大家,產後近期的漏尿不是那麼嚴重。產後漏尿即使是自行恢復了也不要掉以輕心,要到醫院做一個全面的盆底的檢測,然後給予相應的治療,甚至是一些預防性的治療,這樣避免在年紀大的時候出現不必要的尷尬。
-
8 # 玫瑰馨苑產後全復中心
在《康熙來了》節目中,女明星們曝光過自己產後的難言之隱。
因《命中註定我愛你》而大火的鐘欣凌,自爆“尷尬”往事。她說:“經在過馬路時忍不住打了一個大噴嚏,自感尿液快要流出,只能急剎車停步夾腳,尷尬不已。”生過多胎的“小S”雖然一開始矢口否認,但最終半真半假開玩笑地也說:“我絕不會做這麼‘歐巴桑’的事,因為我會從頭到尾保持雙腿夾緊的姿勢。”
臺灣女星可能言語誇張,可是卻也說出了明星媽媽們的難言之隱——“尿失禁”。
為什麼會有這種尷尬?
因為產婦在分娩過程中,胎兒自產道中先露出頭部,就會使女性的盆底韌帶和肌肉產生過度伸張作用。特別是初產婦及手術助產如胎頭吸引器助產術等,可直接損傷盆底軟組織。
而在產後,女性在進行體力勞動、持續性咳嗽、便秘等活動時候,都是增加腹壓的因素,影響盆底組織恢復,使盆底組織鬆弛。
01關於盆底,你應該知道據相關資料表明:中國大約有45%已婚育的女性,在生產過程中,盆底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過後甚至會出現盆底功能障礙。
而盆底分為盆骨和盆底肌,上面明星媽媽指的是盆底肌。
盆底肌猶如一張網,它緊緊地呵護女性的陰道、子宮和膀胱。就像一條彈簧,將恥骨、尾椎等連線在一起。寶媽懷孕時子宮體積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處在持續受壓中,逐漸變得鬆弛。分娩時,盆底肌處於鬆弛狀態,為分娩做好準備,寶寶出生時還會對盆底肌造成二次損傷。如不及時恢復,盆底肌的問題能夠一直持續至中年,由於激素水平的變化越發嚴重。
而盆骨是由骨骼構成的盆狀物,從我們系褲帶的地方向下到大腿骨以上統稱為骨盆,它是一個整體,形狀像盆子。在脊椎的底部(骶骨)下方聯結,稱為骶髂關節。盆骨的聯結,在前方有一關節,稱為恥骨聯結。在脊椎骶骨的下方,有四塊小的骨骼,構成了尾骨。
在人體脊椎平衡中,盆骨正起著根基作用,同時是產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胎兒經陰道娩出的必經之路,其大小、形狀直接影響到分娩。
產婦分娩過後,骨盆的這些肌肉也會因為極度擴張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但一般情況下,恥骨聯合分離及骨盆肌的輕度損害,會在產後逐漸恢復正常。
021.懷孕前,骨盆是這樣的
盆骨有骶骨、尾骨和左右兩塊髖骨及其韌帶連線而成,形狀像一個左右對稱的倒三角形。女性的骨盆是胎兒分娩經過的產道,所以在形狀上和男性有明顯不同。女性的骨盆形狀短而寬,上下各部分的寬度比男性骨盆大一些。
2.懷孕中期,骨盆是這樣的
懷孕4周後,準媽媽的身體開始分泌一種使韌帶鬆弛的荷爾蒙,將關節部分變得更柔軟,以承載逐漸變大的子宮。同時子宮的位置也會隨著孕週數的推進而不斷上升。
3.懷孕後期,骨盆是這樣的
38周左右,胎兒的頭部開始透過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準媽媽會在骨盆附近感到壓力或是劇痛,有時還會擴散到背部或大腿。這些都是骨盆周圍的韌帶組織為即將來臨的分娩做準備時,不斷拉扯和放鬆引起的。
4.分娩後,骨盆是這樣的
懷孕期間,骨盆需要支撐胎兒,胎盤以致極度擴張而在分娩後變得過分鬆弛,甚至出現傾斜等問題。
03產後盆底恢復不良會怎樣呢1、下半身血液迴圈不順暢,經常會感覺全身發冷;
2、內臟會隨著骨盆的擴張而往下掉,導致下腹部凸出;
3、使產後媽媽失去“三角區”翹挺感,從此徹底失去曲線美;
4、私處不能有效的收緊,容易出現小便失禁、子宮脫落等症。
04產後盆底如何恢復呢孕婦產後1-2周最好在家自行進行盆底康復訓練,產後42天惡露乾淨之後,可以在專業的產後修復機構進行盆底肌修復,防止盆底功能因分娩而衰退。
在玫瑰馨苑,盆底肌電生物反饋儀更能指導產婦正確的鍛鍊盆底肌肉,生物反饋治療是透過電子生物反饋治療儀,將其探頭置入體內或直腸內,以檢測盆底肌肉電訊號活動,並採用模擬的聲音或視覺訊號反饋給患者和治療者,使患者根據這些訊號訓練,學會自主控制盆底肌的收縮和舒張,而治療者可透過反饋的資訊找到正確的鍛鍊方法。(PS:治療一般在產後42天開始。)
如果選擇不做任何訓練,隨著年齡增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就會變得鬆弛,症狀會越來越嚴重。到了中老年後,很可能會出現輕中度壓力性痙攣或不同程度的壓力性尿失禁,有的甚至發展到子宮脫垂。所以,越早越好喲~~
回覆列表
閨蜜張小姐在生完孩子後,每次跟我們聚會都一定要選大商場。起初我們以為她是生育津貼補得比較高,後來才知道,她是覺得大商場衛生間都比較充足,不會丟人。
因為,自從寶寶出生後,她就發現自己開始夾不住尿了,稍微有一點尿意就得趕緊去衛生間,並且總覺得自己有漏尿現象。有時候,預計出門時間長的話,她還會專門墊一片衛生巾以防萬一。
備受困擾的張小姐以為只有自己才這樣,一直不肯跟我們說,無意間被我們發現後,大家都長舒了一口氣,開始吐槽起自己的漏尿史。
確實,生過孩子的女性,或多或少都會有漏尿的現象,只不過有的人嚴重,有的人不嚴重。
那麼,女性為什麼在產後會出現漏尿現象呢?
一、盆底肌鬆弛,導致尿道括約肌張力下降很多女性在懷孕生產後都會導致盆底肌鬆弛,而盆底肌鬆弛又會導致尿道括約肌的張力下降,進而導致漏尿現象的發生,可以說這是一個惡性迴圈。
而盆底肌之所以會鬆弛,是由於懷孕期間胎兒壓迫及生產時用力過度造成。只不過,根據每個人體質不同,盆底肌的受損程度各不相同,漏尿現象的嚴重程度也各有不同。
二、孕期胎兒壓迫膀胱,影響了膀胱的效能孕婦在懷孕中期,會普遍出現尿頻現象,因為隨著胎兒的成長,會擠壓其他臟器的空間。膀胱受到壓迫後,形狀和性狀都會因此發生改變,出現尿頻現象。
大部分產婦在生產後,隨著膀胱歸位,壓迫感消失,這種情況會逐步減弱,但部分產婦,由於產後過度肥胖或其他併發症,可能會導致膀胱效能發生改變,出現憋不住尿的情況。
三、壓力過大,心理性尿失禁近些年,產後漏尿已經成為了一個全民話題,就像孕吐一樣。
有些產婦心理素質比較低,在聽說產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漏尿後,會由於心理壓力過大,產生心理性尿失禁。
所謂心理性尿失禁,就是其實根本沒有漏尿現象,但總覺得自己出現了漏尿。
就像題主描述的,“總感覺自己會漏尿”。但是,眾所周知,感覺和事實之間的距離,差了十萬八千里。
所以,不要去感覺,去實事求是,沒有漏尿的話,正好,有的話積極去治療,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
那麼,如何才能儘可能地避免產後漏尿現象呢?
第一、優生優育,不做高齡產婦據統計,產後漏尿嚴重的人群主要圍繞於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身體自身的肌力會隨之下降,盆底肌受損的程度相對會更嚴重。
所以,避免產後漏尿的第一步是優生優育,不做高齡產婦。
第二、積極運動,不做三高產婦產後漏尿嚴重的人群,除了高齡產婦,還有三高產婦。因為,三高產婦普遍過度肥胖,而產婦體重過大會使得寶寶體重過大,對膀胱和盆底肌的壓迫會更為嚴重。
所以,在孕期,孕婦一定要積極運動,節制飲食,儘可能地不要讓自己增重太多。
第三、及時治療,不做脆弱產婦部分產婦其實根本不存在漏尿現象,但由於產後抑鬱或心裡壓力大,她會錯以為自己真的有漏尿,然後真的出現漏尿。
此時,產婦一定要堅強起來,勇於求助,藉助專業醫生分清真漏尿和假漏尿。如果是假漏尿,及時求助心理疏導。如果是真漏尿,可以求助產後康復科。
然後,自己平時多注意運動,提升肌力,多做“縮肛運動”,輔助恢復盆底肌,很快,漏尿現象就會得到緩解,進而徹底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