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我是國風!

    說真格的,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僅僅是兩個人的小兒女私情!根本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援和重視。在封建大家族裡,這樣的愛情絕對沒有結果,所以註定寶黛愛情就是一悲劇。

    賈母對寶玉和黛玉的寵愛,只是對孫輩的寵愛。自始至終,賈母都沒有想過把寶玉和黛玉湊成一對!真正有這種思想的反而是表面看起來反對寶玉“胡搞”的王夫人。當然還有一直拿此取笑的王熙鳳。直到寶玉失玉,然後談婚論嫁,王夫人依然沒有眼色的對老太太說:“趕著把兩個孩子的事辦一辦。”說明她一直支援寶黛愛情。後來老太太說他的意見不把黛玉配給寶玉,因為黛玉看上去不是個有壽的。只有寶丫頭最妥!王夫人才不得已改口了,至於王熙鳳是早就看出來老太太的意思,早就順杆子爬了。林黛玉的死活哥在寶玉的死活面前賈府已經並不在意了。

    至於為什麼沒有人替他們求親。因為賈府的大事決定權全在老太太手中。沒有任何人敢違背老太太的意願行事。所以即使有人內心裡支援寶黛愛情,也不敢冒著忤逆老太太的意思費力不討好!

    首先薛姨媽就試探過。也只在背後口頭上說說討幾個人的好。真讓她去做,她又絕不敢了!再有決定權的王夫人,一直以為兩個孩子還小,不到提起的時候,所以也就沒有提起!

  • 2 # 曉楓微紅

    關於這個問題,個人的看法是:林黛玉和賈寶玉所處的年代、家族背景,賈府的掌權者都不會也不可能支援“木石愛情”。即便是明面和暗寫“木石姻緣”的支持者、對賈寶玉的婚配具有話語權的人之一:賈府的最高話事人賈老太君和賈政兩人,在決定是否選擇林黛玉作為賈寶玉的妻子一角上,都有不得不慎重考慮的客觀因素:

    1、林黛玉的身體健康

    從進賈府第一天起,賈府上上下下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位表小姐是個“多愁多病的身”……自出生起便離不開藥。可以說平日裡吃藥比吃飯還要多。作為一個世家大族的掌權奶奶所要負擔的責任和義務去衡量,林妹妹實在難以讓人放心:在賈府這些年的“休養生息”“政策和措施”,不但止沒有任何的起色,還因為其極端敏感、客居身份的諸多不如意、與賈寶玉的感情糾結,導致身體健康每況愈下。這個原因就是賈老太太、賈政一直擔心、王夫人不滿意林黛玉的主要原因。

    2、林黛玉的家庭背景

    自從林如海去世後,林黛玉成為一個孤女、絕戶。這樣的家庭家庭即使原生家庭再富貴、再有歷史淵源和底蘊、林如海生前再如何得到皇帝信任,都無法彌補父母、兄弟姐妹皆無的“絕戶”的不吉不祥的負面影響。

    正因為林家到了林黛玉這一輩,就真正的絕後了,所以世家大族最講究門當戶對,賈寶玉娶妻的人選就要福壽雙全、因為是負責子孫繁衍傳承責任的當家奶奶……賈寶玉的親兄長英年早逝,其妻成為一個“不祥人”已經不適宜作為當家理事的接班人,這個管家責任只能落在賈寶玉未來的妻子身上。如果林黛玉成為賈寶玉的妻子,其背後沒有一個有實力的孃家支撐,就會對其未來的管家能力、交際能力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3、賈妃/王夫人不滿林黛玉

    賈妃不滿意林黛玉,不如說是代表其母親王夫人不滿意林黛玉的態度。賈妃不滿意林黛玉,可能更多的是從其每個月都有機會進宮拜見請安的母親口中,得到林黛玉不適合作賈二奶奶人選的印象……身體不好、性格不好、品德不好(不勸說賈寶玉讀書上進)。這幾樣已經讓林黛玉在競爭當上賈二奶奶時落在下風。

    賈妃不滿意林黛玉,不需要明明白白的宣旨,只需要在大觀園各處建築物的命名上、在端午節的賜禮時,明示暗示即可。

    4、林黛玉作為賈二奶奶,不符合四大家族互惠互利的最高利益

    作為一個絕戶女,沒有了孃家的依靠,林黛玉如果成為賈二奶奶,對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來說,特別是當賈府因為賈妃突然封妃、並回家省親這樣空前絕後的“榮寵”之時,希望也能夠按照以往“慣例”,能夠“一榮俱榮”、同處“一條藤”上的其它三個家族可是一點好處也沒有。

    綜合總結:

    對於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婚事,不但止是賈老太太、賈政不可以輕舉妄動,連賈妃也不可以輕舉妄動。至於其它處於“弱勢”的反對力量,即使再強烈反對,也不敢公開表態,但不等於不可以暗中使出“無影腳”、“誅心劍”……讓林黛玉自己早早的壽終正寢,就是最好的、能解決問題的方法。

    而支援賈林兩人婚姻的人,因為力量太弱,不管有沒有人敢主動提出,也註定沒有好結果。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周之處,請教各位高人!

  • 3 # 飛天巨龍

    黛玉和寶玉平時關係那麼好,又都受賈母寵愛,為什麼沒有人替他們求親呢?

    回答這個問題,無需繁敘。我簡單概括以下幾句話,作為回答。

    一,是因薛寶釵是四大家族,賈史王薛的薛家之女,而林黛玉是無家可歸,寄人籬下的孤兒。賈家主權的人及門下人,受封建意思的毒害,嫌貧愛富,攀附權貴,行的是門當戶對。這是沒人介紹的原因之一。

    其二,封建社會主張婚姻由父母包辦,阻礙男女婚姻自由,這種腐朽的社會制度是造成寶玉和黛玉不能成婚的最根本原因。

  • 4 # 歷史深度揭秘

    寶釵的多次勸導正說明了她的“停機德”啊。是封建社會讚美的三從四德的完美女性。這樣的女性許多人選做妻子,但是完全與愛情無關。而黛玉,在古人眼裡可能是帶壞寶玉讓他不務正業的人,但卻是有個性有自我的人,是做得精神伴侶的。薛寶釵當兒媳婦好,身體健康生養孩子沒問題,家裡老的小的都能伺候好,對外通人情世故,是老公的賢內助。胸懷寬廣,肯定能跟公婆處理好關係,至少表面上百依百順。那個年代擇偶標準就是健康、能幹、不折騰。可她沒看過紅樓夢啊。知乎上還有一個問題評價《海的女兒》三觀不正,有人跟孩子說任何人都不值得你獻出生命。我有點哭笑不得,三年級看的童話,把我感動得一塌糊塗,看一次哭一次。記得是葉君健翻譯的版本。紅樓夢也一樣,寶黛共讀西廂,黛玉和湘雲中秋聯句,這些場景多麼動人。非得把幾個人物拉一起搞一出“非誠勿擾”?

    現在總有人拿網文小言的格局去看紅樓,什麼寶玉是渣男,黛玉是嬌蠻女友,寶釵是綠茶。當然人家怎麼看我也管不著,只是覺得在紅樓中看不到世事無常的宿命感、輪迴因果的感嘆,看不到賈寶玉的悲天憫人、對萬物賦予深情,林黛玉對生命本真的追求、以心換心的赤誠,薛寶釵作為一個完美女性卻生生被封建禮教壓抑本性的可悲,看不到曹雪芹對他筆下的人物都滿含的憐惜與嘆惋,真的挺可惜的。

    紅樓夢看出道理的人大把多,看不穿的也大把多。寶黛的愛情與大多數的言情小說沒什麼區別,美好,令人嚮往,可以言情小說的角度永遠不會寫男女主結合之後的“幸福生活”,因為愛情一旦變成了婚姻,隨之而來的便是人間煙火,誰又能免俗?而一旦體驗到了人世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寶黛之間的愛情還會讓人心嚮往之嗎?寶釵或許不會與寶玉談情說愛,靈魂交融,但至少寶釵會是個合格的妻子。這就好比現代人,總會在青春朦朧的時候有一個“合適”的人出現,而一旦刺激過後,面對生活又有多少對玉人經得起生活的考驗?至少,寶釵是清醒的,早熟的讓人心疼,或許她也羨慕寶黛之間的愛情,可無奈她卻看得太透。

    其實我覺得,黛玉也未必真的是寶玉的知己,黛玉雖有些小性子,但是在感情上她是有些卑微的,她知道寶玉不喜歡仕途的那些話,所以才不說,總感覺有些小心翼翼,加之寶玉一直給她一種只有你懂我的壓力,所以……黛玉是不是真的懂寶玉?反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林黛玉。以現代觀點來看,以誰最適合長期生活來看,還真是薛寶釵更合適。因為心胸豁達的人走哪人都是喜歡的,林黛玉不是說不好,她可能需要一個十足開朗樂觀的人來勸導,而且還要去醫院看看的,人畢竟都喜歡和樂觀上進積極的人在一起吧。

    賈寶玉根本就不願走什麼“世道”,他甚至是拒絕長大,拒絕被男性掌控的社會,說他們是“泥”做的,而姑娘們則是“水”做的,各有各的風采,有聰敏的,也有呆呆的香菱。所以即使他的知己是林黛玉,也做不到專一…… 而他們的精神契合,在當時那個社會也是不允許的;當其他姑娘們也相繼出嫁時,寶玉的安身之所也沒有了。石頭記 既不同於套路統一的才子佳人小說(類比現在的言情網文) 也不同於所謂的門當戶對,甚至放在兩百多年後的今天來看,也是難以匹配的。我想它的生命力應該會更持久的。

    寶釵為了金玉良緣多次陷害黛玉,太陰險,不喜歡她,寶黛愛情是世界上最純粹的愛,黛玉對寶玉那只是愛,只要你好,只要你心裡有我,我看著就高興。寶釵心氣兒是很高的,自己沒當上女官,隔三差五監督寶玉要為仕途奮鬥,寶玉那麼仇視封建思想和四庫全書,怎麼可能會跟她在一起,多痛苦啊。只是寶玉骨子裡對女人就是疼惜,覺得男人汙濁,連自己都嫌棄,所以對寶釵和黛玉的感情,完全是不一樣的!

    年幼時看紅樓,並不覺得寶釵說的話有什麼不妥,甚至還覺得有理有據,有條有理。等現在上了社會,成為社畜之後,回過頭才發覺黛玉說的話有多有趣,寶釵說的話有多平庸。社會上像寶釵這樣用空洞的吐槽作為互動手段的人實在太多,他們自認風趣實則是話趕話,基本是嘴巴先於腦袋所作出的反饋,如果是同樣庸俗的或者沒見過世面的人,聽寶釵的俏皮話可能覺得有趣,但是如果想在對話裡提高審美門檻,還是找黛玉說話比較有意思。

  • 5 # 夜未央魚肚白

    林黛玉和賈寶玉兩小無猜,長大後,郎有情,妹有意,是賈府上下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為什麼沒有人替他們求親,最終導致二人被硬生生的拆散了呢?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1.四大家族之間歷來就有聯姻的傳統,目的是強強聯合,鞏固大家族的共同利益。像王夫人嫁給賈政,王熙鳳嫁給賈璉,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媽嫁到薛家,史老太君嫁到賈家,都屬於為了家族利益的聯姻。但是也有例外,像林黛玉的母親賈敏嫁給林如海,李紈嫁給賈珠,林家和李家都是四大家族以外的,賈家和他們結親家為了什麼呢?因為賈家的祖上是靠打仗立軍功起的家,爵位和恩寵都是世襲的,唯一遺憾的是他們不是書香門第,簡單說就是文化不夠,所以才會有意識的與一些有文化的人結親,林如海祖上世襲侯爵,至本人以科第(探花)出身,歷任“蘭臺寺大夫”、“巡鹽御史”等職;李紈的父親是國子監祭酒,無一例外都是書鄉門第的官宦之家。然而,此一時,彼一時,日薄西山的四大家族,這個時候更需要抱團取暖,才能夠保住大家的共同利益。

    2.在封建社會,貴族之間結婚需要看門第出身。黛玉雖然出身不差,但是偏偏林如海死的太早,這意味著林家對於賈家已經沒有什麼用處了,黛玉也失去了與寶釵抗衡的重要砝碼。假設林如海沒有那麼早死,官還越做越大,那麼這場婚姻的博弈可能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而寶釵出身於四大家族之一的“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家,薛家乃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後,且是皇商,十分有錢,即使到了薛蟠這一代只會吃老本和敗家,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薛家的資產還是不容小覷。

    3.在封建社會,婚姻大事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黛玉的父母雙亡,在婚姻大事上父母沒法替她做主。賈母作為賈府最高統治者,年事已高,心裡卻不糊塗,一直不動聲色的保護黛玉和寶玉的姻緣,適時的表達自己的態度,但是以王夫人、貴妃為首的另一股當權派勢力,也不容小覷,明裡暗裡都是支援“金玉良緣”的。在這種情況下,寶玉的婚姻變成了一場拉鋸戰,賈母和王夫人她們一直在博弈,下面的人都看的明白,誰也不會輕易地出頭去做這個媒人,這個媒人做不好,就是得罪人。就連王熙鳳雖然平時很會巴結討好賈母,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也只能開開黛玉和寶玉的玩笑,不敢正式的去做他們的媒人,因為,她支援了黛玉,就必定會得罪王夫人,她支援了寶釵,也必定會得罪賈母。

    綜上所述,在封建社會,男女雙方沒有婚姻自由,兩個人即使感情再深,也不一定能夠衝破世俗的重重阻力。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悲劇正是那個封建時代所造成的。

  • 6 # 錢小刀娛樂

    為什麼沒人替寶玉和黛玉求親?因為沒必要啊。

    在眾人眼裡最反對寶黛在一起的是誰?是王夫人。

    在眾人眼裡最支援寶黛在一起的是誰?是賈母。

    賈母這個最大的支持者都不發言,別人怎麼開口?

    誰開了這個口,能不能討好賈母不知道,但得罪王夫人是一定的!誰會這麼傻明目張膽的去跟王夫人作對呢?

    先來看看,誰有這個資格給寶黛求親吧。

    首先三春、寶釵、黛玉、寶玉自己就排除了,寶黛是當事人,三春和寶釵都是未出閣的姑娘,更不可能去幫別人求親。

    其次,跟寶黛沒什麼交情的邢夫人、尤氏也沒這個可能。

    最後,在古代給人說親都是後宅婦人的事情,所以賈母男丁也都排除。

    那麼能給寶黛提親的只剩下和寶黛關係比較近且已婚的女性了,也就是王熙鳳、李紈、薛姨媽了。

    先說王熙鳳

    王熙鳳是王夫人的親侄女,雖然她自己很支援木石姻緣,但是她這麼八面玲瓏的人怎麼可能會去幹這種明擺著會得罪王夫人的事?

    再說李紈

    李紈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典型,她和寶玉黛玉不過就是面子情,根本沒什麼過深的交往,怎麼可能多這個事?更何況王夫人是她婆婆,她再沒眼力見兒也不可能這麼做。

    最後是薛姨媽

    薛姨媽可是希望寶釵嫁寶玉的,她怎麼可能給自己設定障礙?而且她明知道自己的姐姐王夫人對黛玉不滿意,怎麼可能為了他們去惹自己姐姐生氣?

    所以這些人不開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替寶黛求親會得罪王夫人,而且他們和黛玉的關係也沒親熱到這種地步。

    這三人裡最願意促成這個事的當然是王熙鳳,黛玉如果嫁給寶玉了,她的管家權就不會被奪走,但她也是最不能這麼做的人。

    為什麼?

    因為促成木石姻緣不但會惹惱王夫人,更有可能會惹怒賈母!

    賈母應該是所有人中最堅定的木石姻緣支持者,也是賈府最高權力統治者,如果她開口給寶黛定親,沒人可以反對。

    雖然寶玉的親事應該由他的母親來操持才更名正言順,但只要賈母想拍板,即使王夫人再不願意,一個“孝”字壓下來就可以讓她閉嘴了。就算她找元春也沒用,賈母可是她祖母,百善孝為先,她這個賢德妃敢和祖母作對然後落人口舌嗎?

    所以,只要賈母願意,她絕對可以力排眾議讓寶黛的親事板上釘釘的定下來。但是她卻一直沒有行動,哪怕一丁點的意思都沒透露出來,精明的王熙鳳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正因為她看出來了,所以她更不可能去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兒,即使賈母有這個意思她都未必肯去開這個口。要知道賈母都那麼大年紀了,駕鶴西去是早晚的事兒,如果她因為這個事情得罪王夫人,那等賈母死了,她還有好果子吃嗎?

    現在來說說賈母為什麼不肯給寶黛定親?

    主要是因為兩個方面:

    一、黛玉身體不行

    黛玉的身體大家有目共睹,這樣的身體別說生兒育女了,能不能順利活著都是個大問題。比起寶玉的愛情,賈母當然是更希望寶玉能夠多子多福,所以光看這一點,她就不太願意促成寶黛的婚事。

    二、黛玉性子不行

    黛玉的小性子是人盡皆知的,她和寶玉成天鬧來鬧去的,寶玉還為她摔了兩回玉,這些賈母都看在眼裡。沒結婚之前鬧一鬧也就罷了,可如果結了婚還成天的這麼鬧,誰受得了?

    賈母疼黛玉不假,但在寶玉面前,她只能靠邊站。一想到兩人成親後寶玉還要經常給黛玉陪笑臉,成天哄著黛玉,賈母自然就捨不得了。

  • 7 # 龍青青

    古代兒女的婚姻大事是由父母做主的。寶玉的父親是賈政、王夫人。所以寶玉的婚事應該有賈政和王夫人說了算。而黛玉父母雙亡,無人可以做主。

    對於寶玉的婚事,元春透過給寶玉、寶釵賞賜相同的禮物暗示了她是支援金玉良緣的。元春在深宮裡為什麼會支援金玉良緣呢?這個就跟王夫人有關係了。王夫人是有機會進宮去見元春的,她們娘倆是可以單獨見面交流的。對於寶玉的婚事,王夫人肯定跟元春商議過,最後元春支援金玉良緣的行為,也是按照王夫人的意思來辦的。

    所以賈府裡裡外外上上下下的人,看到元春賞賜寶玉和寶釵相同的禮物,心裡都是很清楚的。

    賈政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是他說過寶玉年紀小,現在不適合娶親,過幾年再說。

    雖然賈府的人都知道寶玉和黛玉感情好,但是真正能在這件事情上說上話的人並不多。

    迎春、探春、惜春姊妹肯定是不能表態的,她們是小姐,這種事輪不到她們說話。

    王熙鳳雖然可以說上話,但是王熙鳳很清楚王夫人的意思,王夫人是要寶釵做自己兒媳婦的。王熙鳳絕對不會為了林黛玉去得罪王夫人和元春。不管她心裡怎麼想她都不會去做這件事,最多就是平時拿林黛玉開開玩笑打趣打趣。

    薛姨媽也曾經開玩笑說要把黛玉嫁給寶玉,她還認黛玉做乾女兒。但是老奸巨猾的薛姨媽此話也只是玩笑話,故意糊弄林黛玉的。她早就跟自己的姐姐王夫人商量好了金玉良緣。金玉良緣這個話就是她放出來的。她是一心想讓寶釵嫁給寶玉,這樣薛家就有了一個強有力的大靠山。所以她是絕對不會促成寶玉跟黛玉的。

    其他的人,邢夫人是個冷心冷面自私的,也不會管這些事。尤氏輩分低,跟黛玉也隔得遠,也不會管。李紈一個寡婦輩分也低也不太好說這種事,再說李紈也是不太管別人的事的,更何況要得罪自己婆婆也犯不著。

    賈母呢?賈母能做主讓寶玉黛玉結合嗎?

    假設賈母願意寶玉和黛玉結合,那她也不能開口。因為兒女的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賈母也沒法干涉啊。就像迎春的婚事,賈母也不同意的,但是沒辦法,賈赦做主賈母也攔不住。另外,賈母知道王夫人不喜歡黛玉,如果硬把寶玉黛玉湊一起,將來王夫人就是黛玉的婆婆,將來黛玉的日子會好過麼?

    再說,黛玉的身體那麼差,就別說生孩子了,連自己活著都費勁,賈母難道不會考慮到這一點嗎?

    還有,黛玉的性格比較小心眼、尖酸刻薄、容易得罪人,遠遠不如沉穩大氣心胸寬廣的薛寶釵。

    從各個方面來看,黛玉都不如寶釵。寶釵更適合做寶二奶奶這個角色。

  • 8 # 薇薇polly愛紅樓

    替寶玉和黛玉來求親,這件事誰來做呢?

    邢夫人嗎?不會。

    一、賈母沒給她關心寶玉婚事的權力。

    二、邢夫人同王夫人關係不好,她關心的是如何把管家權力從王夫人處奪過來,寶玉的親事她不會放在心上。

    王夫人嗎,不會。

    一、王夫人看中的是"金玉良緣",即寶玉同薛寶釵成婚,她是不贊同寶玉娶黛玉的。

    二、王夫人也不敢為寶玉同寶釵求親,因為那樣會得罪賈母。

    薛姨媽嗎,不會。

    一、薛姨媽說把黛玉配給寶玉,那不過是哄黛玉的忽悠人的話,不能當真。

    二、薛姨媽想讓寶釵嫁給寶玉,那樣才能讓薛家留在貴族圈中。寶釵是薛姨媽親生的女兒,在她眼中比黛玉可中要多了!

    王熙鳳嗎,不敢。

    一、王熙鳳清楚賈母喜歡黛玉,讓寶玉黛玉結親才符合賈母的利益。賈母無論如何不會允許王夫人再娶一個外甥女兒到賈家。

    二、王熙鳳也清楚王夫人想娶寶釵。

    如果王熙鳳為寶玉黛玉求親,會把王夫人和薛姨媽這兩個姑姑同時得罪!她真的不敢。

    在幾方的矛盾下,沒有一方敢先開這個口。她們都選擇了拖。而榮國府主要人物賈政認為寶玉還小,要先多讀幾年書。那也就只能先拖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子15歲因叛逆被我半夜趕出家門該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