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塵埃讀歷史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五十一年),秦國大將白起自殺,結束了他殘暴的一生。

    白起是秦昭王時代的大將,對於秦國在與六國的軍事對抗中取得優勢,貢獻良多,以至於在這一時期,秦國在軍事上幾乎離不開他。不過,白起的軍功,是與他對無辜士兵的濫殺無度聯絡在一起的。根據記載,他下令殺死的投降士兵不下百萬。

    與許多人一樣,隨著功勞的增多和地位的升高,受到的攻擊也會增多。首先想對他有所壓制的是丞相范雎。在長平之戰後,由於范雎的慫恿,秦王制止了白起對趙國都城邯鄲的繼續攻擊。白起由此對范雎甚至秦王耿耿於懷。當秦王再次想進攻邯鄲時,白起稱病不行,還對秦王的決策持懷疑態度。

    這一年,攻打邯鄲失利之後,白起從內心感到高興。他也許想讓秦王和范雎明白,秦國要打仗,非來求我不可。可是,歷史上有能力的專制君主,最不歡迎的就是這一套。於是,秦昭王強行命令白起帶兵出征,白起自稱病重不能行。范雎明知白起不聽他的,也來請求他出徵,白起還是不聽。在范雎的鼓動下,秦王撤銷了白起的一切官爵,並把他流放到陰密(今甘肅靈臺)。

    當白起走到杜郵(今陝西咸陽)時,秦王再次接受范雎的意見,認為白起對秦王的決定不能接受,恐怕以後會起事端,就賜劍讓他自裁。就這樣,一生嗜殺的白起,終於自己了結了生命。

  • 2 # 龍井茶葉虎跑水

    一,秦相範睢讒言,使將(白起)相(範睢)不和。

    二,之後伐趙,昭王用人不當,使戰爭受挫。回頭再度起用白起,但起稱有病,故拒不受命。

    三,白起碎嘴嘟囔,被反映給昭王,昭王肯定不滿白起。

    四,前方戰況吃緊,昭王幾次命起率兵,但遭起拒絕。並且他那張碎嘴,依然嘟嘟囔囔,氣的昭王傳旨,若不率兵,即日起離開咸陽,不幹就滾蛋。

    五,出咸陽西十里,起依然嘟嘟囔囔,說些不三不四的話,傳至昭王,昭王便賜劍令起自裁,不得已,起便在杜郵亭吻劍而死。

  • 3 # k笑笑生

    白起是戰場霸者,卻是政治場上的巨嬰,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業務能力突出、情商超低!分不出大小王,怎麼可能會讓老闆喜歡呢?

    性格使然

    秦國發兵打趙國,當時白起正好有病,就沒出戰。趙國邯鄲久攻不下,還損失慘重,秦王就想讓白起出戰,正好這時候白起的病也好了,可是白起卻駁斥了秦王的命令:認為這仗不能打,然後巴拉巴拉一頓說,果不其然,讓白起說中了。

    白起知道後反而到處顯擺自己的軍事能力,這話傳到秦王那裡自然是勃然大怒,下死命令讓白起出兵,白起卻又病了,不過既然是死命令,也只能拖著病身前去,可是范雎卻對秦王說:白起有點不服,怨言很多!一忍再忍的秦王還是賜死白起!

    軍功卓越

    白起的軍事能力毋庸置疑,在那個戰爭年代更是如魚得水,肯定是要招人嫉妒的,自然很多人也會暗地裡使勁給白起下“腿拌”。

    范雎就是其中之一,只要白起稍有一點不注意的地方,就會抓住小辮子猛錘白起!再加上白起的低情商,可想而知,最後白起也是死在這位范雎的“諫言”之下。

    一代名將就此身隕,死於權利相爭,死於不懂君王心,死於小人手。

  • 4 # 古今通史

    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被世人封為“戰神”、“殺神”。也是敵人眼中的“人屠”。

    他是戰國秦國名將,為秦統一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生平戰功赫赫。為何最後落得被賜死?

    白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征戰沙場三十七年,為秦國攻下七十餘城,總共殲滅六國軍隊百萬。生平無一敗績,常以少勝多。最有名的當屬“長平之戰”白起活埋趙軍士卒近四十五萬人。白起的在官場上也是混的風生水起,從最低階的武官到至“武安君”。

    首先,軍功過於強大,遭人嫉妒。

    白起的性格不懂收斂,君王的臉都不給,情商過低。

    沒有做臣子起碼的操守。

    己方打敗還能自吹自擂。

    最後秦王更遷怒於白起,命令即刻動身。白起只得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陝西省咸陽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與范雎商議,認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范雎簡單的九個字就讓秦王下定了決心賜死白起。

    一代名將就此身隕,死於權利相爭,死於不懂君王心,死於小人手。

  • 5 # 孝陵衛小校

    白起死就死在戰功赫赫。

    功高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少良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

    我們知道秦國的軍功是二十級爵,對於士兵而言,殺敵一級給爵一級,對於“百將、屯長”而言率士兵“得三十三首以上”者,賜爵一級,功勞大的“大將、御、參”賜爵三級。爵位以第九級五大夫為界,以上的爵位可以“賜邑”、“賜稅”、“稅邑”等,以下的只能賜爵。

    白起作為秦國大將統軍34年,白起自昭王十三年(-294)任左庶長(第10級),進攻韓新城升左更(12級)。昭王十四年(-293)伊闕之戰,任國尉,十五年(-292)升大良造(16級)。接著攻魏國61城,第二年(-291)攻克垣城,二十一年(-286)拔趙國狼城,二十八年(-278)攻克楚國郢都,封武安君。很奇怪,白起3年從左庶長升到了大良造,但接著9年功勞更大卻沒有得到晉升,最後差一點滅掉楚國才封了一個武安君。

    秦國封了列侯的一共有七個人:商鞅、魏冉、範睢、呂不韋、嫪毐、王翦、王賁。

    封了君的有:商君衛鞅、嚴君樗裡疾、武信君張儀、華陽君羋戎、武安君白起、安國君嬴柱、剛成君蔡澤、長安君成蟜、昌平君和昌文君。

    可能就是因為白起太能打了,按理說白起早就應該封侯了(至少是攻楚前),攻楚以後的大功更應該封侯。照這麼封下去,不僅要把軍功爵提高到1000級,而且賞賜的財物和食邑恐怕整個秦國都給他也不夠。

    震主

    白起多次拒絕昭王的命令。

    1、王陵攻趙失利,昭王請白起出徵,拒絕。

    2、昭王又讓範睢再次勸說,拒絕。

    3、王齕失利後,要求白起出徵,拒絕。

    4、再次讓範睢去請他出徵,拒絕。

    軍隊說白了就是君王的一把劍,讓你打哪兒就打哪兒,而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白起作為秦國第一大將,如此桀驁難馴,秦王這天下還要不要打?

    因此,白起必須死,使著不順手的劍必須要扔掉,不然勢必要傷者自己。

  • 6 # 文史磚家

    秦國名將白起是戰國頭號“戰神”,因在戰場上殺敵極多,所以又有“人屠”的綽號。白起平生大小七十餘戰未嘗敗績,由普通士兵一路華麗轉身,憑軍功官至大良造,封武安君,可謂位極人臣。白起在古代軍史上的地位極高,與後世的韓信一起並稱“韓白”,是無數名將名帥為之傾倒、膜拜的偶像。

    白起平生最得意的三場戰役分別是: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攻佔楚國都城郢,使得楚國一蹶不振;長平之戰坑殺趙軍45萬,幾乎全部解除趙國武裝。三戰而摧毀四個強國,白起功莫大焉。

    然而就在白起迎來人生的巔峰期之時,卻很快遭到命運的拋棄,被秦昭襄王下令賜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切還要從長平之戰後說起。

    長平之戰後,白起率領的秦軍氣勢如虹,如果趁勢進軍邯鄲,勢必能一舉滅掉趙國,而趙國若亡,南韓自然不在話下。此時,驚恐萬分的趙韓兩國為避免亡國之患,便趕緊派大縱橫家蘇代(蘇秦的弟弟)出使秦國,用重金賄賂丞相範睢,並大施離間計。

    蘇代為範睢分析當今的形勢,並抓住他忌憚白起的心理,直白無隱地告訴他,一旦白起滅掉趙韓兩國,那麼功勞和地位要遠在範睢之上,到時候身為丞相的他,能否接受被人壓低一頭的局面?所以為今之計,莫若接受趙韓兩國割地求和的請求,罷兵休戰,不讓白起立下滅趙韓的功勞。

    範睢沉思良久,認為蘇代的話很有道理,於是便上奏昭襄王,以秦兵疲憊不堪、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趙韓兩國割地求和。昭襄王對丞相一向言聽計從,就此下令白起撤軍。白起功敗垂成,心中憤恨不已,言談之間難免會流露出對範睢的不滿,兩人就此算是結下“樑子”(“正月,皆罷兵。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見《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

    然而沒過多久,昭襄王又心生懊悔,決意再度發兵攻打趙國。由於此時白起臥病在床,所以昭襄王只好派將軍王陵出征,結果王陵喪師辱國,一戰便損失軍隊近4萬人。此時白起的病情有所好轉,昭襄王便打算派他領軍再戰,結果遭到白起的婉拒。白起為秦王分析局勢,認為滅趙的良機已失,若強行發動進攻,除了白白犧牲將士的性命,再沒有其他結果。

    昭襄王不聽,於是改派將軍王齕接替王陵,率重兵圍攻邯鄲。楚魏兩國聞訊,聯合發兵救趙,一戰便擊潰秦軍,殺傷極多。前線潰敗的訊息傳回國內,白起難免大發感慨,結果惹惱了秦王。範睢見狀,便在昭襄王面前誣陷白起,說他對國難幸災樂禍,實屬大逆不道。昭襄王聞言大怒,便強令白起率軍攻趙,要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

    白起不得已帶病上路,結果走到杜郵時,範睢再次向秦王進讒言,說白起心懷不滿,對大王有意見,讓這種人上戰場,肯定會失敗。昭襄聞言暴怒,頭腦一發熱,便下令將白起賜死。白起接到秦王的命令後驚愕不已,在確認訊息無誤後,拿著劍仰天長嘆:“我白起一生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對於上天沒有任何過錯,怎麼會落得今天的下場?”

    過了好一會兒,白起才有所醒悟,深深地嘆了口氣,然後說道:“想來我的確該死。當年長平之戰後,趙軍降卒有數十萬人,他們本來可以活命,可我卻用詭計將他們全部坑殺,如此背信棄義之舉,難道還夠不上死罪嗎?”說完後,白起引頸自盡,時在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秦昭王與應侯群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殺。引文同上。

    白起死後,葬於杜郵(在今天的咸陽市東郊任家咀,仍留有白起的墳墓,並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保單位)。秦國百姓哀憐白起無罪被殺,所以在各地為其建祠祭祀,這習俗在後世流傳許久。“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白起的結局頗符合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

  • 7 # 南方鵬

    戰國時秦國白起,後人稱其為戰神,人屠。他在秦昭襄王時屢次出征,韓魏兩國首當其衝,伊闕之戰斬首二十四萬,攻下六十多座城池,進攻楚國奪取郢都,逼得橫楚遷都。最大型當數長平之戰,先後坑殺四十萬趙卒,戰功赫赫。

    在蘇代的遊說下,秦相國應侯范雎勸昭襄王接受韓趙求和罷兵,昭襄王聽從了,堅持一鼓作氣滅亡趙國的白起很窩火,自此與范雎不和。幾個月後,休整好的秦國決定再次攻打趙國,白起認為時機已逝不可出兵,昭襄王堅決用兵,屢敗,便要白起再次掛帥,白起稱病不出,應侯多次登門請將,均無功而返。

    當其時,白起有死而已,一來功高震主,更糟的是秦王已懷疑他有二心,不然不會做出貶官賜死之舉。二來六國也無處可投,且莫說一介士兵能否逃出秦境,六國除齊燕外都是白起死仇,投奔過去敢否收留是一大問號,萬一收留,惹來秦國報復後果嚴重,畢竟昭襄王為范雎報仇上天入地窮追魏齊之事殷鑑不遠。

  • 8 # 悠悠歲月的訴說

    一在功高震主,世人皆知武安君不知秦王。這也是人家告他黑材料的素材。

    二在將相不和。嚴格來說白起是穰侯魏冉一手提拔的,結果宣太后一死,昭王親政逐四貴,重用范雎,前面還好,後頭就有問題了,范雎發現有白起自己就插不進人去。

    三在居功自傲。長平後他要進攻趁勢滅趙,秦王等不肯,在他看來貽誤戰機,白白浪費了秦國數年的努力(備戰長平,舉國力擎)和秦軍的犧牲。等趙緩過來勁兒了,秦王想起來滅趙了,長平戰後的秦軍已是強弩之末,碰舉國悲憤同仇敵愾的哀兵趙軍,自然勝算不大,白起這等戰神自然知道利害,堅決不去。秦王反覆請,就是不去。秦王怒了,你以為沒你不行?沒你老子照打。結果,毫無懸念的輸了。然後白起又背後得瑟:看,我就說吧...

    下一個類似命運的大臣,要到袁紹那裡了,呵呵。

    自秦孝公算起,心眼最小的就是秦昭王。

    免白起,不解氣,好要趕出咸陽,有病也不行,滾滾滾。

    白起走了,想想還是還不解氣:這個老傢伙,藐視君王,哼!讓他這麼走太便宜他了。萬一他學商鞅造反咋辦?到別國咋辦?

    賜死。

    於是白起死了,所謂的自殺,呵呵,或許吧。

    不過後來鄭安平降趙 ,范雎引咎辭職後也沒落好死。昭王一朝,殺當朝重臣這事兒很上癮,六世七君就他最愛這口。

    另外,戰國時候武安君不是個好封號,封武安君的三個忙碌半生聲名顯赫卻都不得善終:白起,蘇秦,李牧。

  • 9 # 路遙lgy

    謝謝邀請!長平之戰後,白起本來是要一股作氣直接攻擊邯鄲的。可是這是秦國國內傳來暫緩的資訊!據說是戰國派一說客找到秦國的範睢,說白起在攻打趙國的邯鄲,那將來白起的功勞可就是功高蓋主了。另外趙國也可割讓幾座城池。於是範睢努力後與趙國和談!這期間有近一年的時間,趙國毀約,秦王派王陵領兵攻打邯鄲!久攻不下!就想起了白起,然而這時白起稱病了不能帶兵,白起說,邯鄲是趙國都城,離秦國遠,糧草供應不利,而且趙國周圍的國家也清醒了,趙國一亡,其他魏國楚國南韓,都有危險!怕他們聯合!另外這一段時間趙國廉頗已經重整軍隊士氣高漲!秦國長平之戰雖然勝了,但部隊疲勞啊,已經不能再打了!白起的分析很是誠懇,並不是怨秦王當時不讓他乘勝追擊。秦昭王看著不行,親自去勸說白起,白起不答應。秦王又派範睢去說,白起依然稱病不同意帶兵。結果這場戰爭打了十七個月,秦王不斷增兵又換將,也沒有打下邯鄲,反而被趙國搬來楚國魏國的援軍,裡應外合,把秦軍打敗!白起這時反而很驕傲說,秦不聽他的,才打敗!秦昭王大怒,於是下了死命令,要求白起重新領兵!可是白起沒能感覺到秦王的殺氣,依然稱病不出,範睢再次來勸也不行!秦王下令將白起一下降成普通士兵,到城外兵營報道!白起就這樣走了,秦王不放心這樣的戰神啊,於是派送一寶劍給白起,白起哀嘆,我何罪天於此啊?後來他想起長平之戰,坑趙國降兵數十萬,也感到是自己的報應了!

  • 10 # 大華273557151

    網友們的議論我都看了,說白起居功自傲,不理秦王一再要他出徵的命令,結果落得個"賜死"的下場,但我認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沒有說到,現在我來分析一下,對與不對,請各位斟酌。

    白起一生身經數十戰,無一敗績,殲敵百萬,破城七十,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都是少見的。他之所以有此戰績,除了秦的強大和他本人的軍事素質出眾外,更由於他的幸運,就是沒有碰上強勁的對手!曹操可以蕩平二袁,擒殺呂布,收降劉琮,一統北方,但在赤壁遇到周瑜就吃大虧了;諸葛亮輔助劉備入川有大功(所得賞賜很重,與法正、關羽相等),統軍南征孟獲更是勢如破竹,但北伐遇到司馬懿就施展不開了,僵持在祁山,病死軍中;司馬懿擒孟達、破遼東若摧枯拉朽,毫不費力,但對陣諸葛亮就畏蜀如虎,不敢出戰了。

    白起的戰運實在好得出奇!無論打三晉(趙、韓、魏)還是伐楚,碰上的對手都是無能之輩。楚頃襄王二十一年,他率兵長驅直入,打得楚軍落花流水,攻破郢都,把楚王的陵墓都發掘了,楚君臣狼狽東逃於陳,屈原絕望,投汩羅江自殺。這一戰打得實在輝煌,在戰史上給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這一戰真的全靠他的軍事才能嗎?還是看看他自己怎麼評價這一戰的吧,這比什麼都有力,他說,這次能迅速打敗楚國,是因為"楚王恃其國大,不恤其政,既無謀臣,又無守備。"清楚了嗎?完全是因為楚國政治、軍事太腐敗,好比生了重病,一打就倒!要是吳起在楚國為將呢?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後來他指揮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戰役即長平之戰,對手趙括又是個紙上談兵的角色,結果四十萬大軍全部葬送!

    看起來他戰果累累,威名赫赫,但他很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要是廉頗、李牧、樂毅…無論哪一個出來對陣,他能打個平手已是謝天謝地了,弄不好還要吃大虧!要是諸侯來救趙,那失敗是禿子頭上的蝨,明擺著的事!所以長平戰後他想一鼓作氣攻下邯鄲,因為這時趙國元氣大損,但秦王卻令他退軍。到後來,已過了二年,趙已緩過氣來,且命廉頗守邯鄲,秦王再派他出徵,他堅決推辭,為什麼?因為他是個職業軍人,極看重榮譽。一旦戰敗,幾十年的名聲就完了!秦王不是糊塗蟲,派其他將領去打邯鄲失敗巳證明了白起的預言沒錯,為何還要一再催逼他?不為別的,就為了他抗命!要是其他文武官員都看你的樣,我這王位還怎麼坐?所以我命你去打,你一定得去!寧可到了前線,實在打不蠃,以你白起的水平,也不見得會象趙括敗得那麼慘,到那時我再命你撤兵,君臣都有臺階下。偏偏白起不肯犧牲自己榮譽,那秦王只好犧牲你的性命了,作為抗命者的下場,殺一儆百!

    其實到了最後關頭,只要白起服一服軟,上表請罪,言詞懇切一些,表示願意領兵出征,秦王也並不非要他死不可!這樣雖然丟臉,但能保住性命,哪個重要?但白起是軍事天才,卻是政治上的低能兒,和秦王較上勁了,寧可丟命,不肯丟名!事實上,白起死後,秦王很後悔。有次他上朝嘆息,範睢問他何故?秦王說:武安君死後,軍事人才奇缺啊!可見,當時白起若肯求饒認錯,秦王至多訓斥他幾句,決不會要他的命!

    所以,白起是過於看重"戰神"的榮譽,不肯冒險去打強敵,寧可抗命,這才是他致死的根本原因!

  • 11 # 阿慶還是阿慶

    白起,和王翦、廉頗、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土生土長的軍事家,兵法家。在他生前,可謂百戰不殆,為秦國攻城掠地,達到七十餘座城池,先後打敗了韓魏聯軍,韓魏趙三國聯軍,楚國大軍,透過長平之戰成功使趙國失去抵抗能力,透過與楚國的戰爭使得楚國失去抵抗能力。可以說,有了白起的戰績,秦國統一六國的夢想才得以踏上實現的路途。

    但是最終白起被秦昭襄王賜死了事,實在讓我們為白起喊冤,實際上他確實也死的挺冤枉的。

    首先白起功勞太大,到了後來被封為武信君,可以說居功至偉,丞相範睢也趕不上他了。這就招致了範睢的嫉妒,所以長平之戰後,白起計劃趁機攻打趙國國都邯鄲,但是趙國使臣以此為藉口成功勸服範睢,讓他阻止了白起的繼續進攻,以秦軍死亡過半,需要修養為由放棄了進攻。

    其次白起嘲笑秦昭襄王不聽自己的。後來秦國想要再次攻打白起的時候,白起恰好病倒了,所以沒有親自帶兵前去,但是秦軍在攻打趙國時遇到激烈抵抗,損失慘重,後來更碰到魏信陵君帶領魏國南韓聯軍幾十萬給秦軍以慘重打擊。此時白起在家裡嘲笑起秦昭襄王來,說他不聽自己的才會有這樣的失敗。你想啊,作為一個非常自信而且很強力的秦王,怎麼能容忍一個下臣如此的嘲笑?所以此時白起已經為自己的死亡埋下了伏筆。

    第三,白起多次拒絕擔當主將攻打趙國。秦軍在前線的戰爭,時刻焦灼著秦昭襄王的心,所以覺得派誰都不太放心,便多次下昭要白起出戰,白起都拒絕了。後來範睢也主動上門來求白起出戰,也被白起拒絕了。邯鄲秦軍兵敗訊息傳來之後,白起最終被秦王趕鴨子上架逼著才勉強接受了。不過這下子秦昭襄王不放心白起了。一個不能主動出戰的將帥,心裡多少還有很大怨言,萬一帶著秦軍反了怎麼辦呢?於是白起前往前線的路上便被秦昭襄王一紙令下,要其自殺了。

    按照白起自己的看法,覺得自己做的沒有什麼問題,是因為自己殺孽造的太多了。但是自古以來伴君如伴虎,白起光顧著耍個人脾氣了,卻忘記了自己正在得罪一位強力的王,給自己埋下了死亡之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備病逝,面對扶不起的阿斗,諸葛亮掌握大權為何不自己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