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回家咥美食

    餐具洗滌劑使用講究

    一、掌握好洗滌方式和用量

    餐具洗滌劑洗滌餐具主要有兩種方式:

    浸泡洗滌時,將餐具洗滌劑用水稀釋成200~500倍(洗滌濃度以0.2%~0.5%為宜),浸泡時間以2~5分鐘為宜,用海綿或抹布擦洗後,用流動清水沖洗乾淨;

    將餐具洗滌劑直接倒在海綿或抹布上,沾取少量水後擦洗餐具,再用流動清水沖洗乾淨。這種方法洗滌濃度高,洗滌效果較好,即使對於較重的油垢來說,也能較好地清洗。

    此外,如果用餐具洗滌劑洗滌蔬菜、水果時,應將餐具洗滌劑用水稀釋成200~500倍(洗滌濃度以0.2%~0.5%為宜),浸泡時間以5分鐘為宜,浸泡後須反覆用流動清水沖洗乾淨。

    餐具洗滌劑多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一般情況下,泡沫越多越好,但泡沫太多,不易漂洗,從經濟角度考慮也不划算。在使用時主要視汙垢情況來確定用量,若去汙效果不理想,可適當加大用量。一般來說,水溫高的情況下洗滌效果比較好,因為溫水可以使油脂溶化而更易洗滌。

    二、最好不要用於衣物洗滌

    餐具洗滌劑主要是針對餐具、果蔬等而設計的,也可以清洗廚房的一些器具(如炊具等),許多金屬、搪瓷、陶瓷、塑膠一類的用具都可以使用。

    一般情況下,衣服的區域性部位(如較髒的襯衫領口等)如果有油漬,很多人習慣使用餐具洗滌劑進行清潔。然而,紡織品並不是餐具洗滌劑的洗滌物件,因為大多餐具洗滌劑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氧化劑用於消毒,而用來清潔衣物,可能會出現掉色、變色甚至破損的情況。所以,除去一些白色棉、麻面料和化學纖維紡織品外,餐具洗滌劑不宜用來洗滌衣物。

    三、注意保護面板

    傳統餐具洗滌劑所含化學成分都是對人體低毒甚至無毒無害的,但是由於合成原因,難免產生少量中間體雜質,由於成分複雜,可能含有有毒物質。合格化工產品對這些雜質都有限制,可放心地使用正規廠家的餐具洗滌劑產品,使用量要恰當,能夠將油漬清洗掉即可,沖洗時要衝刷乾淨,儘量降低殘留。

    目前市場上售賣的餐具洗滌劑大多是中性的,對面板的刺激作用主要體現在脫脂上,餐具洗滌劑去汙力越強,脫脂性也就越強,長時間接觸後,面板分泌的油脂被洗掉,會導致面板乾燥,角質層老化脫落等,嚴重的還會有過敏反應。所在,在清潔餐具時最好戴上專用手套,在使用餐具洗滌劑後,應經常在手上塗抹護膚霜,以保持面板的油脂和水分。

  • 2 # 張小二客棧

    如果餐具清潔的方式不對,不僅汙漬去除費時費力,更容易造成殘留,異味難聞也讓細菌鑽空子,日積月累成為細菌培養皿。為了呵護大家的健康,以及掌握正確的餐具清潔方法,關鍵還得做好以下三步。

    — —

    選擇清洗方式

    每天使用過的碗筷,需要及時清洗乾淨才能避免滋生細菌。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不正確的清潔方式只會讓自己家中的碗變得更髒,所以選對正確的清潔方式很關鍵,而目前清潔餐具的方式不外乎就是機洗和手洗兩種。

    1.1傳統手洗

    手洗餐具是最常見的一種清潔方式,但同時也相對比較麻煩,一日三餐之後需要人工操作,不僅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而且還存在很多清潔誤區,需要我們更細心專注,否則很容易遺留油汙和細菌。

    手洗誤區:

    a.很多人在手洗餐具時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將所有碗筷都堆積在一起清洗,一來是感覺這樣清洗方便,又能更便捷。殊不知這樣的清潔方式很可能會引起碗筷的交叉汙染。

    建議:對於手洗餐具時,為了防止交叉汙染,一般來說我們建議先清洗比較乾淨的碗碟,然後在清洗油膩的碗碟,這樣不僅省力又能清潔的更乾淨。

    b.浸泡時間過長也是多數人會犯的一種錯誤,很多人誤認為將餐具浸泡在水中可以溶解表面上的油汙,殊不知長時間的浸泡碗筷很容易讓碗上滋生並附著更多的汙漬,不但給洗餐具帶來不便,還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威脅。

    建議:餐具浸泡時間不應該過長,儘量不要超過10分鐘,最好就是吃完飯就快速清洗,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清潔效果。

    c.在手洗好餐具之後,很多人為了省事就用擦碗布將碗擦乾收入碗櫃中,這樣抹布上的細菌同樣容易把洗乾淨的碗筷交叉汙染。

    建議:為了減少細菌的滋生和汙染,我們可以在把碗筷洗好之後放置瀝乾架上,於乾燥通風的地方自然晾乾即可。

    手洗優點:相比洗碗機,在餐具較少的情況下手洗速度較快,而且前期資金投入也較少。

    缺點:不正確的清洗方法與習慣很容易導致餐具清洗不徹底,而且洗滌劑對人體會有間接性的傷害。如果家裡成員較多,清潔起來也比較費時費力,同時手洗相比機洗更加費水。

    1.2智慧機洗

    隨著洗碗機的逐漸盛行,不少家庭也會選擇使用洗碗機來擺脫“洗碗”這件令人頭疼的家務活,它不僅可以讓多項繁瑣的步驟同時進行,解放雙手;同時也能讓洗碗變得省心省力。但是想要將餐具清潔到位,還需注意以下問題。

    機洗誤區:

    a.很多人使用洗碗機,認為隨意擺放都能把碗筷清洗乾淨,到最後隨意擺放洗不乾淨,又把鍋甩給了洗碗機不好用、洗不乾淨等。殊不知碗筷的隨便擺放,不僅會造成餐具清潔不到位你,而且還容易阻擋噴淋臂的旋轉問題。

    建議:正確的擺放應該是碗口微傾斜向下,玻璃杯口向下,筷子匙羹擺放在專門的收納籃裡,這樣洗碗機在清洗時才能全方位得清潔到位,以此達到理想的清潔效果。

    b.洗碗機不同於手洗,在使用清潔劑時儘量避免使用普通的洗潔精,不然你會發現洗碗機在享受泡泡浴了。

    建議:一定要使用洗碗機專用的洗滌劑,類似於洗碗塊或者洗碗粉等,這樣更有針對性的清潔,餐具才能清洗乾淨。

    機洗優點:

    用洗碗機洗滌餐具,可大大減輕繁瑣的手工勞動,一鍵開啟便能自動完成操作,相比手洗更省心。而且從用水量來講,洗碗機比手洗更節約用水。

    加上現在的洗碗機一般洗滌自動化程式都比較高,比如松下品牌的洗碗機就很不錯,只需將餐具放入洗碗機內,選定一檔,洗碗機便能在設定時間內完成洗滌、漂洗、消毒以及烘乾等選定功能,清潔全面更省心。

    缺點:機洗餐具相對於手洗餐具洗滌的時間略長,而且前期資金投入較大。

    總結:智慧機洗比傳統手洗餐具更方便省心,但機洗前期資金投入較大。對於獨居人士或是二人世界的夥伴而言,可以選擇手洗,但需要避開手洗餐具的誤區。如果是多口之家,建議使用洗碗機清潔,不僅方便而且清潔更到位。

    — —

    不同材質的解決

    明確了餐具的清洗方式,對於不同材質的清潔也很關鍵。目前市面上應用於餐具上的材質大多為陶瓷、玻璃、不鏽鋼和木質等,不同的材質清潔也有不同的講究,我們需要根據材質的特性合理清潔才能一擊即中。

    2.1陶瓷:

    陶瓷材質的餐具可以說是最常見的了,清潔起來也比較簡單,但是要注意輕拿輕放,以免瓷器破碎。清潔時可以將它放入加有米湯、麵粉或是有洗滌劑的溫水中,這樣其中的澱粉能和油脂結合,輕輕颳去油脂黏膩,環保又便捷。

    另外,在清洗陶瓷餐具時可以在水中加入檸檬片,不僅具有去除餐具異味的功效,同時也能增添些許清新果香,還有減少油膩的作用。但同時需要注意,骨瓷餐具不能使用任何洗滌劑,以免被腐蝕損壞,只需溫水清潔即可。

    2.2玻璃

    玻璃餐具最大的缺點就是易碎、表面不耐刮擦,所以在清洗時需要格外注意,儘量避免使用過於堅硬的輔助清潔工具,在清洗時最好和其他餐具分開,以免與刀叉類堅硬的餐具碰撞,導致損壞。

    玻璃餐具除了普通的油汙之外,最容易留下水漬印記,如果不及時清潔很容易形成水垢凝結在餐具內壁。所以清潔時我們可以先用醋浸泡,或者使用檸檬片擦拭,對於餐具表面發黴的地方,建議選擇鹼性清潔劑清洗。

    2.3不鏽鋼

    不鏽鋼餐具不僅耐腐蝕、耐高溫,而且又結實防摔,但相對於其他材質來說,不鏽鋼材質比較容易和其他化學物質發生反應,以此導致餐具長時間使用過後,表面變得黯淡無光澤,所以在清洗時最好使用中性洗滌劑。

    此外,為了不損壞餐具表面,清洗不鏽鋼餐具時儘量不要使用鋼絲球,以免在表面留下劃痕,影響使用壽命。如果餐具已經變得暗淡無光澤,我們還可以將清潔劑、番茄醬和水按1:2:3的比例混合塗抹,放置10分鐘即可。

    2.4木質

    木質餐具具有夏不燒嘴、冬不冰手的優點,但同時也很容易吸收水分和溼氣,尤其是在梅雨季節,很容易因受潮而發黴,從而導致餐具變形和開裂,如果長期使用這樣的餐具,輕則引起拉肚子,重則誘發各類腸道疾病。

    所以在清潔木質餐具時要儘量避免長時間浸泡,選擇溫和的清潔劑來清洗。清潔後需要徹底晾乾,但為了防止木質餐具開裂變形,切記千萬不要放在太陽下暴曬。另外,必要時可以使用熱的植物油擦拭餐具表面進行保養。

    總結:不同材質餐具在清潔時也有著不同的注意事項,對於各類材質建議最好分開清洗。陶瓷和玻璃餐具需要輕拿輕放,不鏽鋼餐具儘量選擇中性洗滌劑;而木質餐具要注意不要長時間浸泡,而且需要保持乾燥。

    — —

    正確的消毒殺菌

    很多人清潔餐具,都僅僅侷限於餐具表面的油漬和汙垢,殊不知除了這些肉眼可見的汙漬以外,還是會殘留部分細菌和病毒。為了我們的飲食安全,尤其是有抵抗力較弱的小孩和老人家庭,此時正確的消毒殺菌更是至關重要。

    3.1高溫消毒法:

    最常見的就是利用蒸汽和沸水來對餐具進行消毒,這種方法適用於多數材質餐具。我們可以將水和白醋按10:1的比例溶解在一起,將餐具擺放蒸鍋或者沸水中浸泡5-10分鐘,即可去除大部分細菌和致病性微生物。

    不過這種方法看似簡單,但由於容器大小有限需要反覆進行燙洗比較浪費時間。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可以考慮使用洗碗機來進行高溫消毒,相對於人工消毒比較省心省力,而且殺菌效果也更佳。

    洗碗機,在除菌方面就比較優秀,它除了基本的清洗功能,還自帶專用的高溫除菌,水流經過加熱器後高達80度由噴淋器高壓噴出清洗,再配上後續的熱風烘乾功能,從而達到殺菌抑菌的功效。

    3.2利用專業殺菌劑

    餐具消毒殺菌,除了傳統的蒸沸法,我們還可以使用專業的餐具殺菌劑,將餐具清潔乾淨後,按照消毒產品說明稀釋,用來浸泡或者擦拭餐具,以此達到消毒滅菌的作用。

    3.3消毒櫃

    對於沒有洗碗機的家庭,如果餐具消毒想要省時省心,可以考慮選擇專業的消毒櫃。目前消毒櫃消毒方式一般有臭氧、紫外線以及高溫消毒三種,實用且效果較好。消毒時我們只需瀝乾餐具水分碼入消毒櫃,開啟消毒即可。

    總結:對於預算有限以及不經常在家做飯的人群來講,可以直接選用蒸沸消毒法或者專業消毒液對餐具進行消毒。如果預算充足,建議在家備置一臺洗碗機,不僅可以解決餐具清洗的問題,也能達到消毒櫃同等的功效。

  • 3 # 大先生一佔富

    這個很專業的,這是我自己使用的方法!生產洗潔精的方法很多,代表性的方法有幾種:

    第一種:30年前的傳統方法:AES+磺酸+片鹼+6501+638+鹽+香精+防腐劑+水=洗潔精,當活性物淨含量達到15%以上就是國標配方.

    1、優點是:大品牌基本上是用這個配方,並自己進行改良.

    2、缺點是:成本過高,低價位的除油不強、稠度不高、泡沫不多.

    3、生產低價位的改良方法:

    1)、增稠:用AES伴侶增稠劑代替6501,能降低成本,提高增稠效果.

    2)、除油:新增全能乳化劑,全能乳化劑除油能力是普通乳化劑的10—40倍.

    3)、泡沫:新增濃縮高泡精,能大幅度增加發泡能力.

    4)、透明:新增水質清澈劑,讓洗潔精非常清澈透明.

    第二種:十年前的方法:粉狀洗潔精+水+香精+防腐劑=洗潔精,

    1、優點是:簡單方便,新手喜歡.

    2、缺點是:粉狀活性物泡沫少,二次起泡差,除油不強.

    3、改良方法:沒有改良的必要,直接淘汰.

    第三種:新型方法:洗潔精母液+水=洗潔精,

    1、優點是:簡單方便,新手喜歡.特別適合於自用.

    2、缺點是:成本固定,品質固定,不能隨意調整.

    3、改良方法:不好改良,新增物質會打亂配方!

    我用的是第一種方法,但是起配量很高。買原材料用到現在快兩年了也沒有用完,效果在使用過程中有些可以增加,有些可以減少。去汙去油。可以多加一些火鹼片!比例一定要掌握好。不然經常用的話手會蛻皮。

  • 4 # 家居生活志

    洗潔精雖然是廚房中最常用的日用品,但你確信自己知道怎麼挑選洗潔精嗎?

    市場上既有標識專用於清洗果蔬或餐具的洗滌劑,也有標識能同時清洗餐具與果蔬的兩用洗潔精。不同用途的洗潔精清潔效果差異幾何?

    2015年11月,《消費者報道》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白貓、高富力兩款標識餐具專用類洗潔精,開米一款標識果蔬專用類洗滌劑以及立白、藍月亮、媽媽壹選、雕牌、欖菊等5款兩用類洗潔精,測試其餐具去汙力,農藥殘留去除效果,此外也測試了洗潔精殘留、甲醛、重金屬等安全指標。

    清洗餐具和果蔬,選擇哪類洗潔精更合適?哪款產品更加高效安全?

    洗潔精去汙效果優於清水

    8品牌洗潔精均具備清洗餐具與果蔬的兩用功效,其中立白與藍月亮表現更佳。

    洗潔精是家庭的日常必備品。在中國農藥濫用的嚴峻背景之下,除了去除餐具油汙所需之外,用於清洗果蔬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不同用途的洗潔精清潔效果差異幾何?清洗餐具和果蔬,選擇哪類洗潔精更合適?哪款產品更能高效去除餐具油汙與果蔬農藥殘留?

    檢測結果顯示,8品牌洗潔精均具備清洗餐具與果蔬的兩用功效,其中立白與藍月亮表現更佳。

    去汙能力立白藍月亮較強

    高效清潔餐具油汙、果蔬農藥殘留,這無疑是洗潔精最主要的功效。

    在本刊此次測試的8款產品中,標識專用於清洗餐具或果蔬的洗滌劑都具有兩用功能。(如圖1)

    “不過,餐具洗潔精選擇的表面活性劑主要是去除油性汙垢類的,而果蔬清洗劑的組分強調的是對殘留農藥的去除。”他補充說。

    “一般而言,果蔬洗潔精使用的表面活性劑相對會更溫和安全一些,去油汙功效也會比餐具洗潔精差一點。”高富力品牌所屬的浪奇日化研究所主管工程師劉保補充道。

    “雖然餐具專用洗滌劑沒有標識可以洗果蔬,但這並不代表其沒有清洗果蔬的功能。”他繼續說道,“這是出於嚴謹考慮,畢竟餐具洗潔精的主要用途還是去除油汙。”

    上述專家表示,從功效的針對性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出發,建議消費者最好不要混用餐具與果蔬專用洗滌劑。

    從本刊此次測試結果來看,立白和藍月亮兩用洗潔精的餐具去汙能力和去農殘能力都相對較優,開米果蔬清洗劑的去汙能力相對較差,但去農殘相對較強。

    負責本次檢測的工程師表示,一般餐具去汙力的檢測方法是泡沫位法,該方法測試的標準油汙種類較廣,操作簡便,週期較短,結果直觀。根據檢測經驗,此次送檢產品的功效質量基本屬於中上等級。

    本刊此次也對8款洗潔精發揮去汙功效的主要物質——總活性物的含量進行了測試。

    結果顯示,總活性含量與餐具去汙力以及去除農藥殘留效果並非呈線性關係。

    上海和黃白貓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研發工程師葉霄認為,“總活性物不僅僅是表面活性劑,還包括其他新增劑。如果新增劑含量多就會不利於起泡穩泡,導致採用泡沫位法檢測出的去汙力值較低。而且表面活性劑的選擇及復配比例也會影響到體系的起泡穩泡。所以,總活性物含量與餐具去汙力(泡沫位法)不存在完全的正比關係。”

    果蔬清洗劑清洗效果不如清水?

    網上盛傳一種說法,果蔬洗滌劑的去農藥殘留功效並不比清水好。

    這源於2002年美國加州大學所做的一個實驗,實驗人員用市場上常見的5種果蔬洗滌劑分別清洗果蔬。測試結果發現,果蔬洗滌劑的去農藥殘留功效並不高效,甚至有個別產品的去除率與清水區別不大。

    本刊記者查閱加州大學的實驗材料發現,即使效果不夠明顯,果蔬清洗劑的清洗效果也是要優於清水的。該實驗中,清水與果蔬洗滌劑對一種代表性農藥——戊菌唑(captan)的去除率分別是39%跟45%,對戊菌唑(captan)與滅多威(methomyl)混合農藥的去除率分別是49.5%跟64.5%。

    科信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告訴本刊記者,“加州大學所做的實驗與國標中的實驗主要有三點不同。首先是實驗方法,加州大學檢測的果蔬是直接從市面上購買的,而國標測試方法使用的是製作的農藥殘留超標果蔬,其農藥殘留量遠高於市售果蔬。”

    “其次是檢測農藥的種類,國標檢測的是殘殺威與氯氰菊酯這兩種國內比較常用的農藥,而加州大學檢測的則是戊菌唑(captan)與滅多威(methomyl)。”阮光鋒補充道,“最後是結果的表示方法。加州大學是用農藥去除率表示的,而國標的結果是用果蔬洗滌劑與清水的農藥殘留去除值的比率來表示的。因此,將這兩種方法的實驗結論放在一起比較是不合適的。”

    負責本次實驗的工程師表示:“國標的檢測方法是為了更明顯的看出對比結果才使用製備的農藥超標果蔬,而根據實驗結果來看,洗潔精的清洗效果要好於清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師轉行當舞蹈老師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