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洋學長James

    優勢:

    1.喜歡與人交流,在和孩子、家長、同事之間的溝通是沒有問題的。

    2.內心平和,不太沖動,性情穩定,不喜不悲的那種,在與學生相處過程中不會有什麼過激反應。

    4.很會鼓勵人,在教學中會習慣性表揚學生,認可他們在學習上取得的成就,哪怕是隻有一點點也是值得肯定的。

    劣勢:

    1.缺乏幼兒教育的知識,面對低齡段的學生往往會比較亂。

    2.英語水平有限,雖然我是語文老師,但是提高英語水平還是很有必要的,需要擴大視野,學習更多國內外優秀的教育知識。

  • 2 # 可愛的若兮老師

    作為一個老師,我想談談自己的想法。任何一個職業它都有自身的優缺點。作為一名老師,優勢有以下幾點:

    1.工作穩定,經濟獨立。

    2020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撐不住,遭遇裁員、辭退、甚至倒閉。員工面臨失業,而且陸陸續續有很多人失業,找工作也成為了一大難題,或者找到的工作並不好。並且在疫情期間,很多人沒有收入,卻還要支付昂貴的房租,生活壓力十分大。

    在這時,我無比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擁有穩定的工作,不需要四處奔波,為生活所困,而且不受疫情影響。不高不低但穩定的收入還可以貼補家用,也不用伸手找父母要錢。

    2.顧家且能夠教育孩子

    教師的工作相對穩定,上下班時間固定,非常有規律。而且有雙休,有寒暑假。相對於其他工作,時間充裕,且生活方式較單一,可以很好地照顧家庭。

    我本人是師範院校本科畢業,擁有教育的專業知識,對於孩子的教育完全沒有問題。不用擔心孩子的功課沒有輔導,也不會出現“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的情形。同時與孩子的作息時間完全一致,也不用擔心孩子假期無人看管。我還可以利用假期帶孩子到處旅遊,增加見識。

    當然,我們也有一些劣勢,如下幾點:

    1.工作量大、瑣碎,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疫情期間,我們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園丁變成了十八線主播,備課、錄課、上課、解答等是一種常態,但時刻關注學生身體狀況、高效填寫表格上交學校也是一種必修課。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夢想,而是工作。兩眼一睜,化身“表姐”。學生每日疫情表、14日內與疫情人員和疫情地點有密接學生統計表、返城統計表、師生紅綠碼登記表、年級教職工體溫統計表、師生復學前健康情況摸排監測表、線上學習情況調查表……

    角色隨機轉變使人崩潰。上一秒我們還是“表姐”,下一秒變成了“十八線主播”。晨讀有人偷懶,課上到一半有人離開,不簽到,不聽課,屢見不鮮,而卑微的我們只能不離不棄。

    “上輩子做了孽,這輩子催作業”,化身“債主”的我們更多的是無奈。話說輕了,撓癢癢;說重了,傷自尊。語重心長,不過是一廂情願。長長的話語化作一句嘆息。

    2.有各種職業病

    教師是一種看似清閒的職業,但是卻在超負荷工作,我們的身體或多或少有些毛病。

    慢性咽炎

    在連續一星期的上課中,我們的聲音往往嘶啞,甚至無法發聲。教師長期大聲講話,會造成用嗓過度,引發聲帶水腫、充血、小節。

    頸椎病

    課堂教學只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我們還要伏案備課、批改作業,由於姿勢長時間保持不變,我們的頸椎很容易出現問題,少數嚴重的老師還會患上頸椎病。

    乳腺增生

    我們的工作忙碌,常周旋在學生、家長、校領導之間。學生不聽話,有些家長難以溝通,使我們情緒低落。晉升、評職稱心理壓力過大,這些導致我們神經功能混亂,致使內分泌失調,從而導致乳腺增生。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我有著一些優勢,也存在一些劣勢。我們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 3 # 歡樂情感街

    我一直喜歡教師這個崗位,希望透過自己帶給更多的學生知識和快樂。我仔細思考過,我做教師的優勢和劣勢,因為這樣才能讓我更好的發現自己和完善自己。 我覺得我最大的優勢是具有親和力、愛心和耐心,我平時喜歡與人相處,喜歡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對於別人的傾訴和求助耐心聆聽,我相信只有這樣,才可能更好的把自己的知識分享給更多的學生,而且讓學生利於接受。 另外,我個人從事教師職業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學習力,這個社會知識資訊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所以我們作為老師,就必須能跟跟得上時代,可以與時俱進,這樣學生才可能獲得最新的知識,才可能不和這個社會離得太遠。 (以上兩個優勢二選一) 我的不足還是有很多的,我認為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實踐經驗的極大缺乏,在師範學校裡,我學到了作為老師所必須的教育教學能力,在實習期間我和老教師學到了一些教學和管理的技巧,但個人並沒有很多的走上講臺,沒有更好的瞭解學生。所以,走上講臺之初,我一定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需要更多的學習和體驗、交流,我也會盡快彌補這一點,可以從一個新手老師成為合格的老師。

  • 4 # 耕耘人世間

    首先我先明確一下我是一名高中數學教師,中學一級,碩士。其次,教師的職業還是挺好的,我在廣東這邊待遇還算不錯,夠一家人生活,整體教育氛圍也還不錯,學生家長對老師尊重。

  • 5 # 廣東就業小助手

    2004年孫彬碩士畢業留校之後,全身心致力於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慢慢積累,這個過程中他也有所收穫,作為主編出版過《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兩套十一五規劃教材。但隨著教的學生越來越多,孫彬在教學過程中的困惑也越來越多。怎麼樣在專業課教學中讓學生全面成長?自己如果滿足平時教材上的內容,如何能教給學生最前沿的專業知識?在這樣的困惑中,2011年,在龍雲澤教授的引導幫助下,孫彬正式接觸科研。

    作為一名半路出家的70後,從事科研時間較短,為了早日趕上當前的發展水平,孫彬也一直在努力。他給自己規定,每年加上週末,休息時間不能超過一個月,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實驗室裡。甚至大年初二,他都會來到實驗室。實驗室的條件十分艱苦,夏天室內悶熱,飛蟲還多。孫彬幽默地說到,夏天在實驗室的時候都恨不得光著膀子。“人都是懶惰的,要不斷逼著自己往前走,慢慢地就會發現這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努力永遠不會白費,孫彬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2014年,他的博士論文入選山東省優秀博士論文。目前在Prog. Polym. Sci.、Adv. Func. Mater.、Prog. Mater. Sci.、Nano Energy、ACS Nano、Nanoscale等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近30篇,包括作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分別發表的兩篇ESI高被引論文。論文被引用1200餘次。第一位次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項並獲授權4項。獲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一項(第四位次)。目前孫彬主要研究柔性微奈米器件製備及應用。

    2014年10月孫彬受邀去法國瓦朗謝納大學(現改名為上法蘭西理工大學)訪問,就學術方面與該校徐衛疆教授和Georges.Nassar進行過交流。2018年暑假,孫彬突然收到Nassar教授的一封郵件,邀請孫彬在上法蘭西理工大學擔任博士生導師指導博士研究生。“我考慮了一下就同意了,因為感覺這是一件好事,是對我個人甚至青島大學科研水平的認可。”作為一名本科、碩士、博士都在青大就讀的“三青”人士,能得到發達國家學校的認可,他感到很自豪。“我沒有一天出國留學經歷,完全是在國內浸潤著中國文化長大的,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讓我敢於迎接新的挑戰。”

    教書育人,堅守初心

    孫彬清楚,做好科研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教書育人。他把自己平時的重心還是放在尋求教學上的突破。他曾經擔任2010級物理學專業的專業班主任;指導2010級本科生黃淵源的畢業論文被評為2014年山東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指導學生在2018年山東省第十屆大學生物理科技創新大賽中獲二等獎;2018年指導學生在第十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節—山東省大學生物理競賽中獲B類一等獎和三等獎。

    在平時教學中,孫彬致力於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我以前教的班,班裡六十多個人,每個人的名字我都能叫出來。”在給本科生的教學中,孫彬上課時喜歡透過給學生講電影中的情節來還原物理原理,讓學生對一些枯燥的物理原理能有感性的認識。每個學期給學生們講解一部和物理相關的電影,比如《愛因斯坦和愛丁頓》,讓他們瞭解相對論問世的歷史背景;《致命魔術》引導學生們瞭解愛迪生和特斯拉。嚴謹的教學原則和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們和他的關係很融洽,但是談到學習和學術,孫彬卻是一絲不苟的,他會催著學生搞學術,做實驗,一刻也不放鬆。學生論文發表,孫彬總是第一時間和他們分享快樂。“我的學生都是最優秀的,他們取得任何優異的成績我都不意外”,他說。

    孫彬老師用行動像我們詮釋:學無止境,行者無疆。他提到,走到今天,要感謝的人有很多很多:“我並不是一個優秀的人,但幸運的是,我一直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我並不是要證明比別人優秀,只是想把失去的時光儘可能的找回來。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真正體會到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佛弟子為什麼要放生、火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