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眼看世界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最頂尖的謀士之一,他原本躬耕於隴畝,後感於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答應出山相助。此時劉備還沒有任何根基,正是憑藉諸葛亮的努力,才得以拿下荊益兩州,並奪得漢中,成就了霸業。後來劉備託孤白帝城,將一生的基業和幼子全部託付給他,他則一面輔佐幼主劉禪,一面準備北伐,想要完成劉備恢復漢室的弘願,最終累死在五丈原。很多人都會羨慕他與劉備之間的情誼,認為他們是處理君臣關係的典範。然而事實上他們的關係並非如此融洽,劉備臨終前,曾讓諸葛亮經歷了生死考驗。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當年劉備依附劉表,擔任了新野縣令一職,但是他不甘屈居於此,於是開始招攬人才,後來經徐庶舉薦,他三顧茅廬,得諸葛亮相助,並對關張等人稱讚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之後他也的確一直倚重諸葛亮,大多數事情都會過問諸葛亮的意見,建立蜀漢政權之後,更是封諸葛亮為丞相,使其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夷陵之戰失敗之後,他狼狽逃回白帝城,選擇了向諸葛亮託孤,言說諸葛亮的才華遠勝曹丕,一定能夠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如果劉禪能夠做好一國之君,就好好輔佐;如果劉禪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劉備的這段話,看似是待諸葛亮親厚,連皇位都可以相讓,但是事實並非如此。他一開口就說諸葛亮的才華遠勝曹丕,此言如果與後面的話連在一起理解,則可以理解為他相信諸葛亮憑藉過人的才智,一定能夠一統天下。可是當時是三國鼎立的狀態,東邊還有孫權的存在,他為何單說曹丕不說孫權呢?也許有讀者會說孫權此時還未稱帝,這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曹丕皇位的來源。

    眾所周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把持朝政,卻沒有廢漢帝自立,曹丕繼承了曹操的權勢和地位之後,卻逼迫漢獻帝禪位,自己當了皇帝。此時劉備說諸葛亮“才十倍曹丕”,目的在於敲打,而非誇讚。之後那一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更是相當於把話點明瞭。如果他真心想讓諸葛亮在劉禪不成器的時候取而代之,最正確的做法則是留下詔書,讓諸葛亮在廢帝之時,可以名正言順,而不是口頭許諾說“君可自取”。諸葛亮正是看透了劉備的敲打之意,才痛哭流涕的表達自己的忠心:“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通過後來的歷史,我們可以知道,諸葛亮確實如自己所言,明知劉禪無能,卻從未有過反叛之心,反而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劉備卻依舊不放心,在託孤之後,又給此事加了一層保險,他詔誡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劉備在此時讓劉禪拜諸葛亮為相父,其目的不是提高諸葛亮的身份,而是完全斷絕了諸葛亮的稱帝之路。因為經他如此一番運作之後,諸葛亮與劉禪有了父子之名,如果諸葛亮敢廢劉禪自立,則是“父奪子位”,一定會為天下人所不恥。

    諸葛亮智計無雙,憑一己之力說服孫權聯劉抗曹,這才使得劉備有了安身之地,併成就了霸業,在劉備去世之後,他也兢兢業業,以完成劉備一統天下的遺願為己任,可以說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忠義二字。否則以他之能,在劉備活著的時候就完全有能力取而代之。只不過劉備並不信任他,反而對其產生了忌憚心理,甚至說出“君可自取”之語進行試探。依據劉備的性格,我們不難想象,如果諸葛亮真有自立之心,會落得什麼下場。

  • 2 # 大白話說金融

    我覺得這裡面有兩個原因,第一諸葛亮和曹丕職位相當,這個有人不理解,其實曹丕承襲的是曹操的位置,不僅承襲了曹操的王位,也接替了曹操的丞相之位,所以曹丕的職位就有漢丞相,從名義上來看,都是輔佐漢王朝的,這與諸葛亮是相似的,第二,也是最關鍵惠讓重要的,曹丕篡漢,曹丕為漢丞相,最後篡漢自立,這也就是暗指諸葛亮是不是也會和曹丕一樣在劉備死後篡漢,所以,劉備託孤之時拿諸葛亮和曹丕相比較,一語雙關,殺機四伏。

  • 3 # 穿越再現彼岸

    222年,劉備兵敗夷陵,退守永安,駐紮在白帝城。孫權擔心劉備不肯罷休,於是派遣使者議和,劉備同意議和,孫劉兩家和好。

    223年劉備在白帝城病重,於是召見諸葛亮、李嚴等進行託孤,史稱“白帝城託孤”。根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劉備對諸葛亮說: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在這裡劉備將諸葛亮的才能誇獎的十分有味道,比曹丕的才能高十倍還要多,讓他輔佐後主劉禪,如果劉禪才能不行的話,就讓諸葛亮代替他,真的是這樣嗎?(白帝城託孤)

    劉備為何將諸葛亮和曹丕對比?

    我們首先看曹丕幹過什麼事,曹丕在曹操去世後當年就把漢獻帝劉協廢除了,還搞了“禪讓”這樣的把戲,自己做了皇帝。

    劉備用曹丕對比諸葛亮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就是警告諸葛亮不要學曹丕的樣子,不然後果自負;第二層意思就是讓諸葛亮真心輔佐劉禪。

    劉備手下主要有三大派系,第一個派系就是早年始終跟隨他的老班底,有:關羽、張飛、趙雲、孫乾、簡雍、糜竺等。第二個派系就是荊州集團,代表人物是:諸葛亮、蔣琬、費禕、馬謖等。第三個派系是益州集團,主要代表人物是:法正、李嚴、黃權、秦宓等。白帝城託孤之時,荊州派系的主要人物都在,益州代表人物法正已經去世,李嚴是代表,而劉備的老班底是以趙雲為代表的。

    劉備死後,諸葛亮是最大的得益者,他可以自己開府了,自己招募幕僚班底;李嚴留守永安,鎮守蜀漢的東部。

    趙雲作為後方留守將領,在劉備退守白帝城之時就將軍隊開拔到永安,距離白帝城非常近,主要是護衛劉備,同時做託孤的安全保障。趙雲劉備死後由中護軍、徵南將軍升遷為鎮東將軍、封“永昌亭侯”,此時趙雲已經是老年人了,比關羽封侯晚了23年。

    由此看來趙雲就是劉備安排的刀斧手了,如有異動立馬出手。

  • 4 # 半山看雲

    劉備以曹操為對手為目標而奮鬥,深知曹操之能。然而終曹操一生都沒有能夠篡漢自立,不是曹操不想,而是以荀彧為首的大臣們不僅不支援,還竭力反對。而曹丕輕易就做到了,都沒有像樣的反抗,“後生可畏”四字油然而生。劉備不知道的是:曹操的政策“唯才是舉”,讓大臣們沒有了安全感。自己奮鬥半生的成果還想傳給兒子孫子呢!然而曹丕只是因為一個縣令死了,他把縣令的位置傳給了該縣令的兒子。哭著喊著忠於大漢王朝紛紛重新站隊。漢朝於是壽終正寢。劉備自己又是被初出茅廬的陸遜打敗,所以他對年輕一輩既敬且畏。君才十倍曹丕,有嘉許也有敲打還有無可奈何,畢竟敗局是自己造成的。

  • 5 # 無牌騎士

    拿諸葛亮和曹丕相比肯定是為了敲打諸葛亮呀!劉備讓諸葛亮取‘’兒‘’代之,肯定不是真心話。劉備要是看出諸葛亮真有取‘’兒‘’代之的想法,恐怕諸葛亮就要比劉備先走一步了……

  • 6 # 愛尚文史

    公元220年,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關羽慌忙撤出了沔水一帶的駐防部隊,以及襄陽的圍城隊伍,火速趕往江陵一帶,想伺機搶回荊州的控制權。

    回軍途中,關羽幾番與呂蒙交涉,試圖打探荊州的具體情況。呂蒙用一招“存恤耆老”,徹地擊垮了關羽的人心,荊州軍爭先恐後的脫離關羽,倒戈投靠了東吳。

    關羽終成眾叛親離,往麥城一帶撤退,經過漳鄉,準備去投靠臨沮馬超。吳將潘璋、朱然等埋伏在臨沮的必經之路上,擒殺了關羽及其子關平。

    公元221年,繼曹丕稱帝之後,劉備也趕緊登基稱帝,立國號為“漢”,改元“章武”。

    不久後!劉備不聽群臣勸諫,決定以為關羽報仇的藉口討伐東吳,伺機搶回荊州諸郡的控制權。在秭歸一帶拉開了夷陵之戰的序幕。

    起初蜀中將士連戰連捷,氣勢如虹。陸遜則示之以弱,終日不與蜀軍爭鋒。劉備等人日漸驕矜,恃勇輕敵。一步一步的墮入了陸遜事先設好的圈套。在夷陵被陸遜打得大敗。

    劉備率領殘兵敗將逃奔到白帝城,由於怒氣攻心,已知自己不久於人世。急令諸葛亮前往永安受託孤重任。

    劉備對諸葛亮說道: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為什麼偏偏要把諸葛亮與曹丕相比呢?

    第一、希望諸葛亮繼承自己的遺志,匡扶漢室,剷除曹賊。

    經此一敗,劉備也意識到了,他東征孫吳的戰略方針是錯誤的。既然平生以“匡扶漢室”為己任,曹魏才是頭號大敵,曹丕才是篡漢自立的“國賊”。怎麼可以反攻東吳,殘殺自己的外援力量呢?

    況且荊州本來就是向東吳借的,吳蜀之戰也是關羽率先對東吳的湘關用兵的。貿然的攻打東吳,找不到更好的藉口,名不正言不順,反而失了人心。

    劉備臨死提到曹丕,是想告訴諸葛亮,曹丕才是頭號大敵。顯然他已經不恨東吳了。

    第二、敲打諸葛亮,希望他不要步入曹丕的後塵

    曹丕之前做了什麼?接替父位,擔任了漢庭的丞相、魏王。不久後逼迫漢獻帝退位,自己登基稱帝,建立了魏國。

    諸葛亮也是蜀漢丞相,位高權重,威望地位無人能及,無異於漢亭丞相曹丕。劉禪雖貴為蜀漢的繼承者,但他卻平庸無才,與漢獻帝如出一轍。根本就不是諸葛亮的對手。

    劉備用諸葛亮比曹丕的第二層意思,是希望諸葛亮不要步曹丕的後塵,效仿曹丕篡漢自立的惡劣手段。

    所以當他說完“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之後。緊接著馬上又跟了一句“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劉備真的願意讓諸葛亮取代劉禪嗎?這肯定是不現實的。他就是想看看諸葛亮的態度。

    諸葛亮顯然也意會到了。趕緊說道“臣敢竭肱股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表明了自己忠心事主的立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家婆婆是什麼樣的,明明一起生活,可是一句說話的慾望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