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每一次做三下鄉活動,都會遇到一些可愛的人,或是同行的實踐隊成員,或是當地淳樸的居民,想知道大家有遇到過哪些印象深刻的人。
2
回覆列表
  • 1 # 第一線基層教育扶貧

    7月24日,機電系“黨建入基層”社會實踐團隊在尋訪老黨員途中偶遇一八旬老人,得知老人家庭情況困難後為老人送去生活用品及食物。

    據瞭解,老人已經83歲了,僅有的一個兒子得癌症去世,兒媳婦靠每天打零工三十到四十的收入撐起了整個家,孫子現在十五歲了正在讀初中。團隊成員在瞭解到這個家庭的困難後,購買了一些生活必需品拜訪了老人,並詢問了老人一些家裡的基本情況。

    老人在記者的採訪中沒有過多提及家庭的貧困程度,在聊起自己的孫子時卻話多了起來,臉上滿滿的笑容。老人說:“孩子特別棒,學習特別好,我經常告訴孫子要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了好好孝敬他的媽媽,她媽媽掙錢養家不容易。”最後老人帶著團隊成員看了孫子近幾年在學習方面獲得的榮譽。

    貧窮的家庭現狀沒有改變老人樂觀的心態,也沒有改變他們生活下去的信心,這樣的家庭環境培養的孩子,相信也會走上他應該走的道路。

  • 2 # 珠南海北社會實踐隊

    整個三下鄉活動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就是李淑英老師了,李淑英老師是中國刺繡藝術大師,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潮繡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民間文化技藝大師,潮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現任潮州市湘橋區民間藝術陳列館館長、潮州市湘橋區潮繡研究所所長。但儘管如此,她仍堅持潮繡研究傳承工作,整理總結潮繡技法,堅持不懈從事刺繡藝術的研究,在潮州甲第巷16號成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繡創作基地,免費授藝培養年輕一代。

    在我們採訪李淑英老師時,李淑英老師積極熱情回答我們的問題,並對我們這次利用網際網路+潮繡來傳播潮繡的想法予以支援鼓勵。更希望我們新一代年輕人可以將潮繡工藝發揚廣大。

    而當我們親身進行潮繡作品繡制時,李淑英老師一針一線對我們進行指導,對不足之處也是耐心講解。而且在一天中午的時候,老師看我們繡了一整個上午比較累了,自己準備煮粥給我們喝,但卻不小心被高壓鍋燙傷。這讓我們愧疚不已。臨走前我們與老師道別,老師希望我們可以不忘初心。我們對老師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也感受到老一輩藝術家的工匠精神!

  • 3 # 青禾暑期社會實踐隊

    在社會實踐期間,我們與黨支部書記王金初開展了面對面的座談會,也因此對王支書書記有了更為深刻的瞭解,她是平凡中的不平凡,她的事蹟讓我們印象深刻。

    兩會期間,她奔波於中央與地方;平日裡,她來回於村委會和農民家庭。她來自一線,植根基層,46年工作如一日,始終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從赤腳醫生到村主任,從村黨支部書記到全華人大代表,她個人的成長見證了百丈河村的發展,她就是英山縣百丈河村黨支部書記王金初。

    不平凡的赤腳醫生

    雖然百丈河村離縣城只有不到十公里的距離,然而大別山用它天然的屏障隔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村落,而百丈河村幾乎在這個屏障的最深處。地理位置的侷限性導致了當地資訊的閉塞,村落無法及時與外界進行現代化的交流,經濟和醫療衛生都相當落後。但是大自然也給予了大別山豐富的森林資源,植物種類豐富、數量繁多,她就利用自然的饋贈造福百丈河村的村民。“自己去採中草藥不僅可以治病救人,還不需要花費村民的錢。”談到為什麼會自學中醫時,王金初樸實地說道。

    她從15歲開始便自學中醫,認真研究了大量中國傳統醫書。“醫學是關乎人性命的事情,不能馬虎,所以必須有專業的指導。”王金初如是說。她還時常向縣城裡的醫生請教,他們治病時王金初就在一旁觀看,時間久了,她就慢慢熟悉了一些疾病的治療方法。而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她在衛校正式學習了6個月,治病救人的方法也更加專業。30多年治病救人的生涯,她奔波于山野與農民家庭,從山野中尋求良藥,於家庭中治病救人,完成著作為一名醫生的光榮使命。

    在她當赤腳醫生的時候,時常有她自己掏錢救人的事情。26年前一個名叫鄧細和的村民生孩子難產,需要住院剖腹產。家庭的拮据導致他們沒有錢去住院,王金初便拿出母親給她壓歲的五塊錢,直接遞給了鄧細和。“五塊錢挽救回了兩條生命,值!”當她提到這件事情時,她爽朗地說道。

    在上個世紀,農村的赤腳醫生很多,王金初只是其中小小的一員。但她心繫人民,不以賺錢為目的,免費治病救人,努力讓百丈河村的村民生活得更健康,於平凡中追求不平凡。

    走進百丈村,茶葉綠茵茵

    百丈河村裡有一句順口溜:“走進百丈河,山大石頭多。兜裡沒有錢,缸裡米不多。姑娘往外嫁,小夥愁老婆。”1992年,王金初接任村支書時,村集體負債50多萬,她毅然決然帶著村民搞建設,歷經25年的發展,讓百丈河村從昔日的窮鄉僻壤脫掉了窮困的帽子,變成鄂東有名的生態文明村。

    結合當地溼潤多雨的氣候和常年雲霧繚繞的天氣,王金初提出因地制宜發展綠色茶葉的思路。剛開始種茶缺技術,她自費請來縣裡的茶葉專家為村民提供培訓。2000年,她歷經千辛萬苦從縣城買回5萬株無性系茶苗。正值酷暑季節,她頂著炎炎烈日,親力親為和年輕人一起從河溝裡挑水給茶苗澆水。最後,她實在支撐不住,一頭栽倒在了茶地裡。王金初在家裡躺了十多天才稍微恢復,所幸的是茶苗保住了。

    如今,百丈河村茶葉種植面積達350畝,年產幹茶20多萬公斤,產值140多萬元,成為縣裡有名的茶葉村。整齊一致的綠色茶田也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家家戶戶依靠茶葉,收入大幅提高。王金初也帶領村民真正實現了“走進百丈村,茶葉綠茵茵。樓房遍地立,姑娘不遠嫁,小夥選愛人。”的最初理想。

    談到脫貧,王金初認為,首先要讓村民有脫貧的意識,積極主動去脫貧,“要讓村民從‘要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她希望每位村民有自己的產業,為經濟發展“造血”,而不僅僅依靠國家補助“輸血”。

    “有思想,要認真,不怕苦”

    “青年學生是祖國發展的希望,你們要有自己的思想,要認真,不怕苦。”談及對大學生的期望,王金初如是說。

    2008年,王金初當選為全華人大代表,她先後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2016年,她的家庭更是獲得首屆“全國文明家庭”殊榮。每獲得一份榮譽,王金初感覺扛在自己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榮譽都只是過去的見證,我的家庭獲得了全國文明家庭的稱號,我覺得這是在勉勵我把每一個家庭都建成文明家庭。”王金初對於每一件事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她更是把自己獲得的每一份政治榮譽當成將來要為村民實現的奮鬥目標。有思想讓王金初在領導的路上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對百丈河村的未來有著明確的目標,掃除思想上的障礙。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王金初深知肩上的責任。“我是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我要把農民的話‘說’出去。”王金初經常走訪調研,平均每年上交七八份提案。英山縣溫泉鎮白石坳中心小學是全國留守兒童教育實驗學校,在這裡生活著400多名來自各地的留守兒童。王金初每年都要到學校瞭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有時候還會給冬天穿不暖的孩子送上棉衣來禦寒。她為村民和留守兒童做過的事情不計其數,但是她每次都說:“在其位,謀其職,我必須要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對我的信任。”認真的態度與實幹的態度相結合,王金初帶領著百丈河村的村民一步一步走上小康之路。

    1992年,王金初接任百丈河村第七任村支書。當時幹群關係緊張,9年換了7任村支書。“我當選為村支書時其實內心特別忐忑,不知道能不能把百丈河村給建設好。”回憶起自己當選為村支書的感受,王金初內心仍舊忐忑。起初村民不瞭解她的工作,很少有人配合。在王金初提出發展養殖業之初,修建養殖場涉及到幾戶村民的搬遷,她幾次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後都無功而返。王金初不言放棄,去到農戶家裡幫忙幹農活、隔三岔五去做思想動員工作,最後,農戶被她的真誠打動,同意搬遷。作為百丈河村的領導人,具有遠見卓識和大局意識的她難免與村民的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村民的誤解可能會給予她更大的壓力,但她不怕吃苦,不計個人得失,一心為村民謀福祉。

    作為一名赤腳醫生,她利用大別山的天然優勢治病救人;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她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產業為人民謀福利;作為一名自我奮鬥直至成功的過來人,她真誠寄語後輩,希望其奮鬥精神薪火相傳。王金初用她的腳踏實地和堅持不懈在平凡的農村生活書寫了不平凡的篇章。

  • 4 # 助力脫貧

    初次遇見這位老人是在尋訪貧困戶的路上,那時因找不到貧困戶的家,我們只好向這位老人詢問地址並瞭解一些有關貧困戶的情況。當時這位老人是拿著鋤頭和鐮刀正準備去割藥草的,一聽說我們是來了解貧困戶家的情況的,二話不說立馬掉頭帶我們上山去了那戶貧困戶的家裡。我問他,這樣帶路會不會耽誤他的事情。老人卻說:“不要緊的,我只是去割藥草來治我的病。向你們這樣為人民服務,真正關心人民的疾苦的才是要緊的事。”之後在去貧困戶的路上,老人除了介紹貧困戶的情況之外,也是一直在誇讚我們能下鄉調研的精神並且鼓勵我們以後要多做對人類有益的事情。

    真的是在村裡訪問這麼長時間,有被一些村民認為是騙子過,他們害怕我們以調研的名義來套取他們的資訊或者向他們推銷某些產品,所以一直將我們拒之門外;也有對我們的調研反應不鹹不淡的,他們認為調研對他們脫貧來說並沒有意義、沒有作用,這樣的調研不如直接給他們金錢;還有一些人直接認為我們是當地村幹部派來的探子,來刺探他家裡是否真實符合貧困戶的情況或者是來刺探他們有沒有說村幹部壞話的,等等諸如此類讓整個團隊感到心寒的言語和冷漠。

    雖然我們從未因為遭受過這些而放棄調研,但是說心裡不難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聽到這位老人對我們調研的行動表示贊同甚至有表揚的時候,我們倍覺安慰,幸好還是有人能理解我們的。調研雖然直接幫助大家脫貧的效果不明顯,但是確實制定扶貧方案之前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有時候訪談也能適當給貧困戶帶去一些關懷和心靈上的慰藉,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活動。

    所以非常感謝這位老人能理解我們的行動,他的深明大義也讓我們更加肯定自己做這些扶貧的社會實踐是值得的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 5 # 成子知心

    哎,相比較,我們真的比很多了幸福。他們真的很貧窮,需要我們的關愛。我們應當樹立“三農服務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結合專業知識,進行文創扶貧,技術扶貧。

  • 6 # 夢約客

    三下鄉的過程中,我們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人。有Sunny燦爛的孩子,有對我們熱情飽滿的村民,有熱情接待我們的當地工作人員。其中,有一位,最值得我以及所有人銘記。這就是石門村黨支部委員——趙年生。

    一位哥哥的擔當 1977年剛恢復高考,趙年生秋季入學,憑著端正的態度和非常刻苦的學習,在當年的高考中取得十分優異的成績,按照原本的招生計劃,趙年生是肯定可以上大學的,但是因為招生調整,導致把他的名額給刷掉了。“本想著繼續讀中學,但是弟弟妹妹也正好到了讀中學的年紀,家裡的經濟情況十分差,屬於捉襟見肘的那種,所以我做出了選擇,不去讀書了”,趙支書講到這裡,深深的嘆了口氣。誰都可以感受到趙支書的無奈,但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又做為家裡的老大,如果趙支書不但起這份責任,誰又可以為此負責呢?

    一位支書的責任在當時出去打工之後,憑著趙年生的勤奮和努力,很快做到副廠長這個職位,當時村裡正在招村幹部,在大家的極力推薦下,趙年生毅然決然的做了只有副廠長三分之一工資的村幹部。“我當時沒有想太多,我只知道村子需要我,所以我就來了。”趙支書講到,“包括後來被調到市裡去做事,但是剛上任的村幹部犯了錯,我又掉回村裡這件事,我都沒有想太多,我只想為村裡做點事。”之後,我們又瞭解到,為了村裡學生好好學習,讓學生學習更有動力,趙支書自掏腰包設定了學生的獎懲制度,對學習成績比較優異以及進步比較大的學生給予獎勵,這是多麼負責認的一位村支書啊!

    趙年生同志是一位默默奉獻的村支書,他十多年如一日,堅持為石門高村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他是一個稱職的基層村幹部,是一名農村基層群眾喜歡的老村支書。我們為有這樣的村幹部而高興、自豪!

  • 7 # 赴陝西延安調研隊

    綠芽點點是你我的夢想

    參觀學習了油坊嶺萬畝茶園基地,綠芽點點,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老茶園到新茶園的變化,實現了油坊嶺傳統農業向高效農業的轉型。瞭解到富水鎮脫貧攻堅先進村的產業扶貧模式。大家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能感受到整個社群從駐村幹部領導到群眾的熱情。

    透過下午對貧困戶的入戶深入調研訪談,切身感受到了精準扶貧政策的幫扶力度。明確致貧原因,進行精準幫扶,有效,有力度,向貧困宣戰!

    富水鎮趙雪蓮黨副支書是這次實踐路上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

    看到山村裡貧困戶們真實的生活現狀,感受到因山區閉塞、天災人禍等原因帶給村民們的貧困與落後。在國家政府精準扶貧的大環境下,帶給村民們切實的改變。“扶貧先扶智(志)這個智(志)是智慧的智,也是志氣的志”富水鎮趙雪蓮黨副支書的這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貧困戶們自己的脫貧慾望、內生動力也是脫貧工作的重要因素。

    熱情像七月的夏日,清晨六點的小鎮,30多里的山路,馬家溝,油坊嶺,洋淇村,黑漆河村,從千畝獼猴桃產業基地到萬畝茶園基地,邊走邊看邊學習,有意義的出發、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暑期實踐,我們在路上!

  • 8 # 蕭蕭子弒

    土屋、孫兒患病、負債累累、……

    這是在三下鄉中,我們做鄉村發展問題調研時一位農戶的家庭情況標籤!剛到家時,映入眼簾的便是用泥土堆砌的土屋,我甚至擔心下雨打溼了土而"土崩瓦解",後面瞭解到這是一戶精準扶貧戶,上有年過古稀老人,下有待哺孫兒,且孫兒患先天性心臟病,因年幼達不到手術標準,須大些後才能動手術,而手術的費用又是一大難題。後面瞭解到孩子爸爸和爺爺為籌集手術費,外出打工去了,一年只回來兩次,一次是農忙時節,一次是春節!所以她也十分想念他們,但迫於現實生活的無奈,而她能做的便是照顧好孩子與老人,在這偏遠地區撐起這沉重的擔子!

  • 9 # 信陽大事件

    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還是負責幫我們聯絡淮濱縣趙集中學的淮濱縣辦公室主任,外語夏令營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一直是他和我們老師負責的,雖然只有一天的相處,但我瞭解到這個個子不高,相貌平平的主任其實當年是211大學畢業的一名優秀大學生,當年放棄了在大城市的高薪白領工作,一心投入到了基層建設工作當中。我常常聽到所謂情懷的故事,在認識他之後,我才明白原來這才是真正的理想,真正的情懷。他會釣魚,會畫畫,會彈琴,算是在生活上比較有情調的人,要忍受在基層無聊的重複的工作,這讓我對他的敬佩又多了幾分。

    還有負責這次活動執行的學長,因為他也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腦子裡對整個活動的策劃還有想法都是從無到有,一點一點想出來的,很多時候他心裡並沒有底,生怕把活動搞砸,畢竟有很多領匯出席這個活動,他的壓力應該來說是最大的,有時候就是茶不思飯不想。讓人欣慰的是,這個活動辦得已經非常成功了,得到了學校裡領導的肯定。

  • 10 # 精準扶貧服務團

    每到一處,總會領略不一樣的風景,而在這不一樣的風景中總會遇見不一樣的人。

    這次三下鄉我們團隊的主要活動是以“教育扶貧”為主的湯山愛心學校的支教活動,我們遇見的每一個孩子們,都是令我們感動的印象深刻的那個人。

    一年級,坐在班級最靠前的位置,好動、調皮,他的名字叫做高明亮。他因為調皮搗蛋被調到最前面一個人坐,這樣志願者就可以更好的管教他。他總是很調皮,愛回頭拿人家的東西,愛下位亂跑,叫他寫作業也總是瞎寫,在數學作業中都能寫出一堆漢字來,語文作業更是驢頭不對馬嘴。儘管這樣,志願者還是很耐心的去指導他,教他審題,仔細閱讀文章,耐心理解題目意思。我覺得他好‘傻’,是這個年齡段中天真的表率,‘傻’得可愛,‘傻’得對他愛不釋手。

    肖年、肖冉,這是一對姐弟,對你沒有看錯,姐姐肖年、弟弟肖冉,一對普通卻又不普通的姐弟倆。四年級,愛天真、愛幻想,但是他們不是,很早就獨立生活,聽話懂事,姐姐肖年負責燒飯,幫忙家務,弟弟比較沉默,不愛說話,他們成績很好,是爸爸媽媽的驕傲。很愛看書,真的很愛,看他們寫的讀後感,我能讀出他們內心想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肖年在讀後感中寫的一句話,我內心頓時生出萬分感慨,我四年級又在幹什麼呢?

    印象深刻的人實在還有太多太多,每一個人的遇見都是最美好的邂逅,我把他們珍藏在心,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 11 # 我倒是覺得有的說

    教育關愛實踐活動 安外學子開展三下鄉

    今天是安徽外國語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志願者團隊在淮南市瓦埠鎮“三下鄉”活動正式開始的第一天,我們活動的第一站來到了瓦埠小學——對假期留守兒童進行作業輔導和心理安全知識教育。

    早上八點左右,孩子們來到教室自習,志願者們幫助老師輔導孩子們做作業,給他們講解習題、檢查他們作業的完成情況。早習下課以後,志願者們和孩子們一起在教室裡面做遊戲,遊戲之餘,志願者們還和孩子們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大學生活。

    在“我想對爸爸媽媽說”環節,很多孩子都表達了自己對遠在他鄉辛苦打拼的父母的思念,最質樸的話語,卻表達了最深的愛意!

    除心理關愛外,我們考慮到暑期是游泳事故高發季節,而且瓦埠小學就位於瓦埠湖附近,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隊員們透過有獎競答和影片材料等方式給孩子們上了一節“防溺水”知識課。

    在活動結束的時候,我們用有限的經費給孩子們買了一些文具用品,在院長和老師的幫助下我們“三下鄉”活動的第一站——瓦埠小學“教育關愛”實踐活動圓滿結束,同時希望我們能在接下來的“三下鄉”活動中取得更大的收穫!

    輔導孩子做作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跟天蠍座男生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