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太懶了,怎麼引導?
4
回覆列表
  • 1 # 花小魚L

    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很讓家長常常驚喜和時時期待的。之所以這麼說,因為這就是養孩子六七年的真實感受啊。從小時候襁褓裡只會吃奶慢慢大動作發育、精細動作發育、會喊爸爸媽媽、會走會跑會說話,會關心父母、幼兒園交了新朋友,學了新本領等等,作為父母,每一個體驗都如處於人生巔峰時刻一般。常聽過來人講或者看網上各種關於“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一年級過度特別重要”,“好習慣養不成後面就要瘋”……。在孩子們即將上小學時,跟身邊的小學生家長取經,也是忐忐忑忑,憂心忡忡。但後來證明,就像擔心孩子們上幼兒園一樣這種擔心、焦慮多餘了些。

    一、 幫助老師管理班級增強榮譽感和自豪感

    小豆包在跳繩比賽中獲得了名次,每天主動要求練習一會兒。因為擦黑板被老師表揚,每天搶著擦黑板。小到擦黑板,髮捲子、發作業本、維持紀律、當小組長、大到幫老師登記分數,鼓勵孩子參與到班級活動中。甚至表達了擦黑板挺愉快了,而這個行為只能在學校發生。一是能和老師同學形成良好互動,學會建立人際關係,二是增長集體參與感,讓孩子在心理上產生認同,建立榮譽感和自豪感,從而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孩子會喜歡上去學校。

    二、 簡單任務好好完成獲得正向激勵

    通常一年級會組織簡單的跳繩比賽、閱讀打卡這些小活動。帶孩子做好練習,鼓勵孩子積極參加。活動結束後,老師會發些小獎品,當眾表揚孩子們。這些會對孩子產生正向強化作用,在練習、成績、結果之間建立練習,產生主動意願。這個時候家長的作用非常重要,家長一定要幫助和督促孩子養成這些練習和打卡的習慣或者完成那些任務。

    三、知識的應用激發對學習的渴望

    有天小豆包問媽媽多少歲了,隨口答18歲。小豆包哈哈樂,肯定的指出媽媽在騙人。隨後長篇告訴我為啥——如果你18歲,我們7歲,18-7=11,就說明你是11歲生的我們。體育老師教過我們,18歲才成年。有個孩子14歲生了個寶寶,她自己還是個孩子也不會照顧。而且14歲身體還沒發育好,生寶寶會得很多病,會影響人的腎臟啊之類的器官,會生很多病。所以你11歲不可能生我們的,所以你不可能只有18歲。 我一臉懵汗刷刷的承認確實不止18歲了。小豆包接下去說:“媽媽,其實我特別愛上學愛學習,這樣我就有許多知識可以把你懟的啞口無言”。看,因為體育課上的學到知識在辯論中獲勝生出滿滿的驕傲,進而愛上知識來源的學校愛上學習。我想,這是非常好的理由了!多多出題、多多鼓勵,讓我們的孩子生髮出對知識的渴望,愛上學習。

    四、如同幼兒園一樣,多和孩子聊聊上學的趣事和體驗小學生和在幼兒園還是不一樣的。

    幼兒園時,對事物的描述模糊不清,作為家長常常也分辨不出真假。但小學生有能力表達學校發生的事情,身邊的同學,課堂上的趣事。多和孩子聊聊這些,正向的鼓勵,負面的引導孩子處理,也是讓孩子更好更快適應學校愛上學習的一個發力點。

    從養育和跟很多媽媽交流中發現,孩子從小愛學習其實和愛閱讀一樣,是每個人的本能。但是在後天各種競爭和功利要求之下,逐漸就微縮了。想想我們大人,上學的時候背歷史是件多麼痛苦的事情,而不再考試的現在,很多人主動地看起了歷史書。對一年級的小豆包,我們家長應該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適應問題、更多的考慮正確的引導方式。

  • 2 # A陽光下的向日葵

    一年級的孩子因為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愛玩愛動是他們的特性。他們的可塑性還是很大的,要讓孩子愛上學習,我們得先做好以下幾點:

    1、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一年級是小學階段的基礎,而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是孩子未來成功的保障。我們可以從這些做起,比如:養成良好的作息和學習時間習慣、收拾自己的學習用品和書包的習慣、獨立思考按時並完成作業的習慣、課堂上認真聽講的習慣。我們要用心的引導孩子慢慢養成這些習慣,因為俗話說:“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好習慣”!

    2、家長要注意言傳身教。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永久的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我們一邊讓孩子好好學習,自己卻在一邊玩手機、看電視、玩電腦,孩子怎麼能靜下來心好好學習呢?所以,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儘量不要做這些,找本書坐在一邊讀,和孩子一起學習。另外,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要給孩子留有思考問題的時間,不要過多的參與到孩子的作業中,使孩子產生依賴性。

    3、經常和老師溝通。在孩子學習不穩定時,多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分析形成原因,和老師一起聯起手來,幫助孩子進步,只要孩子有進步,及時的給予肯定和鼓勵,樹立孩子的學習信心,一旦孩子對學習有了信心和興趣,愛上學習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了。

    總之,要想讓孩子愛上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家長和老師單方面的事兒,而是要和老師一起聯手,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信心,讓孩子慢慢愛上學習!

  • 3 # 兒科醫生王波

    TIPS 1

    讓孩子透過身體的動作把知識“演”出來

    身體不是大腦的傀儡,相反,大腦會透過身體(的性質、感覺和方位等)來認知世界。當孩子的動作參與到學習中來,透過身體把知識的樣子再現出來的時候,他們會感覺到知識跟自己是融為一體的。

    TIPS 2

    多跟孩子用遊戲的方式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投入生活中

    “遊戲力”近幾年在幼兒教育中多被提及,這是一個好的趨勢。但是如何落實到實踐教學中就需要用心與思考。讓“從活動中學”使得孩子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可以與生活聯絡起來。

    TIPS 3

    學習體系,查漏補缺,讓孩子擁有知識庫,培養成就感

  • 4 # 高考曲老師課堂

    對於一年級孩子而言,他的學習興趣並不是說由家長引導的,而是在於學校的老師如何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的建立點是在於孩子自己對這個學科的熱愛,而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因為喜歡這個老師,最喜歡這個老師教的這門課程,所以說學習的興趣點完全是由學校的老師引導,家長需要積極地跟老師多溝通,多配合老師的工作,這樣才能讓老師多關注自己的孩子,上課的時候讓孩子多舉手回答問題,你會發現多回答問題是孩子在這個學科建立興趣點的一個途徑

    說到這裡再說一下,學習習慣問題,徐習慣是由家長在家裡把控的,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學習時間,孩子的學習時間一定要讓孩子嚴格的規定好,不要回到家玩一會兒,吃一會兒歇一會兒,,作業能變相反映出孩子對待學習的一個態度

  • 5 # 寶寶育兒安全知識

    一年級的小孩子,是剛剛從幼兒園畢業,升上一年級,在幼兒園的快樂時光已經不在,剛上一年級有很好多東西要學習。小孩子覺得跟自己在幼兒園待的時候不同,不適應,不愛學習是正常的。那麼家長要怎樣做。怎麼入手去培養小孩的學習能力呢?家長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透過自己的行為,為孩子營造勤奮好學的家庭氛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必須要讓自己安靜下來,不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準看電視、不大聲說笑,選擇安靜的活動,例如看看報紙、其它文學等,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專心地學習。有能力的家長最好為孩子準備一個獨立的書房,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一間獨立安靜的書房,容易讓孩子靜下心來,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不受外界無關資訊的干擾,因此學習效果也更佳。家長也要努力幫助孩子排除學習的干擾。例如,不準讓孩子,帶無關學習的東西進入房間等等。家長也可陪同小孩一起學習,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督促孩子改掉懶惰的壞習慣。孩子具備自學能力之後,就可以將被動變為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 6 # 棲哈丶

    謝邀!這個問題,我也想求教於大家。小孩子天性愛玩。遊樂場可以玩得滿頭大汗,廣場公園裡,像天上的小鳥,歡呼雀躍,活蹦亂跳。到了完成作業時,總要家長費盡周折,費盡口舌。不能專注,不會獨立思考,陪他也不行,一會兒吃點東西,一會兒喝點水,一會兒說想休息,花樣百出。你要耐不住性子,大聲喝斥,可就完蛋了,哭啊,哭得你亂了方寸。於是,只有哄了。這哄的講究,就沒法說的具體了,總之是想方設法,讓他高興,把語文數學知識,變成他喜歡的內容和形式,編故事啊,兒歌哪,迷語啊,和他互動遊戲啊等等,那可真是法子想盡了。現在的孩子有現在的特點,就喜歡聽好話,說好聽了,是愛的教育,體罰二字,提不得。所以教起來難哪!不過,和以前的孩子相比,大致的情況還是不變的,俗話說“泥鰍要捧,伢兒要哄”,這裡面說的“伢兒”,就是指的小孩子。對於一年級小孩,還是要多點耐心,慢慢引導他上路。每天的生活學習習慣要養成。該嚴厲點的,不能心太軟,該獎賞的也不遲疑。經常掌握他們的學習動態,多與老師溝通,有的放矢的加以指導,一般都能學好。天生好學,或者先天不足,那又是另一種情況了。

  • 7 # 親寶貝望子成龍

    在騰訊新聞上看到過這樣一條訊息,女兒不願去上學,父親強行將其綁摩托車送去學校

    還看到過一個外國的新聞是這樣說的

    也是這個男孩子不願去上學,但是他的媽媽卻什麼都沒說,就直接跟老師幫兒子請了一天假,然後第二天一早就帶著兒子出去撿垃圾,然後後來兒子直接跟媽媽要求他要去上學,不想再撿垃圾了。

    而且一年的孩子剛剛步入小學,不能急的,或者觀察一下他是因為什麼懶呢,只是不想做作業,還是每天都沒精打采的,如果是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的話,就要看看他有沒有什麼小夥伴,一切都需要家長去引導。你要挖掘孩子的興奮點,看他喜歡什麼,再慢慢地引導。首先,讓自己變得不懶。

    所以首先的是要多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之後,你才能想出相應的辦法嘛。

  • 8 # 韓榮身心健康管理師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主標題是愛上學習,裡面的內容是孩子懶惰,該如何引導。所以,我把它看做是兩個問題哦。下面來回答。

    首先,回答第一個如何愛上學習。

    學習,泛指對書本知識的學習,而學習還有更為廣闊的天地,那就是大自然、生活中、家庭裡、甚至是玩具裡。如果,一個孩子不愛學習書本知識,我認為是太正常了,要麼是這些知識已經都學會了,無需再學習,要麼就是這些內容根本不能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和願望。因此,孩子不愛學習,作為家長就首先要進行觀察和分析,找到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然後實施進行針對性的解決方法。

    話說回來,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已經流傳多年了,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每個孩子的優勢學習通道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是聽覺型,即靠聽覺來學習,聽懂就會了;有的孩子是視覺型的,要靠多看來學習;還有的孩子是動覺型的,就是要搞著小動作的來學習。所以,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優勢學習通道是哪種,因材施教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這才是每一個家長都要學習的功課。

    可不可以讓孩子在玩中學呢,當然可以。

    比如:把生字做成字卡(貌似有賣字卡的),像玩撲克牌一樣的,玩出字卡的遊戲,字面翻轉過來的時候,看誰能快速說出這個字是什麼,說對的有獎勵積分,錯的有懲罰措施,這個獎勵與懲罰由家長和孩子商定。

    第二個問題,孩子懶惰,如何引導?

    不知道這位家長所描述的懶惰是什麼樣子的,有沒有具體的懶惰行為來說明呢?目前,我只能憑藉我的猜測來說說了。

    我猜,孩子懶惰的原因通常有三個。

    第一個,家長的要求過高或者過多。孩子透過懶惰來消磨時間,孩子的內心語言可能是這樣:“反正幹不完,到睡覺的時間也得讓我睡覺,所以,我可以多拖拉一會兒!”

    第二個,孩子是聽覺型的,聽會了,就不願意多動手來寫了。這就回到上面我說的,家長要對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瞭解才行。

    第三個,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家長在家裡有沒有懶惰的行為或者情景出現呢,如果,您有這樣情況,那就不要批評孩子嘍,根源在於家長,孩子是模仿學來的。

    如何引導呢?

    首先,作為家長要糾正自己的懶惰情況,給孩子做出良好的表率。

    其次,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多做一些能引發孩子興趣的事情。孩子天生都是愛學習的,如果,他不愛學習了,那麼原因真的要在家長身上來找的,家長到底做了什麼,讓孩子變成現在懶惰的樣子。

    第三,不要給孩子動不動就扣上一個大帽子,貼個大標籤,懶惰,對於一個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最多算是個偷懶。試問,誰沒有偷懶的時候呢?

    最後,想多說一句,沒有一個方法是適合所有孩子的,所以,您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 9 # 曉來青鏡添白髮

    很正常,不必著急。

    一般從幼兒園升到一年級的小學生,都有一個適應過程。過來人曾說,小學一二年級不要緊,到了三年級就要抓緊了。

    我的兒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寫一張田字格的生字需要花大半天時間,還累得不停打哈氣、伸懶腰。看著都著急。其實,大可不必。這個階段,只要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即可。

    船到橋頭自然直。家長要有好心態。想當年你上一年級的時候,說不定還不如孩子呢?

    前面說到,培養孩子好習慣是關鍵,這個好習慣就是每次寫完作業後,學會自己收拾書包。

    別小看這個習慣,關係孩子將來上初高中。

  • 10 #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其實孩子一直都在學習,只是學習的內容可能和大人要求的不一樣罷了。

    比如有些孩子喜歡運動,那麼運動也是一種學習;有些孩子喜歡玩遊戲,遊戲也是學習的一種;有些孩子喜歡講故事,講故事也是一種學習。

    您所說的孩子不愛學習,應該是特指孩子不愛學學校裡面的學習內容。

    這裡涉及到幾個方面的問題,下面做個簡要的分享:

    首先,思考的時候,大腦需要很多的能量。人類的大腦喜歡直觀的東西,整體性的知識。對於細分的,需要小心分辨的知識,需要大腦付出很大的努力。這就是為什麼學習的時候人比較容易困,原因其實是大腦需要高速運轉,非常消耗能量。

    其次,學習的時候,跨度不能太大,如果學的知識很難理解,則人的大腦會自動逃避。這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我們大腦的本能反應。因此前期的準備非常重要,需要幫孩子奠定一個好的知識基礎,讓孩子能夠順暢的理解學校的知識。

    接下來,孩子對於學習的感覺非常重要。如果平時家裡面沒有學習氣氛,一旦到了晚上大家在一起的時候,要不就是看電視,要不就是看手機,那麼孩子對學習肯定是不會有特別的感情。如果父母忙完工作,都能美滋滋地看一會書,讓孩子感受到看書是一件特別舒服的事情,那麼孩子自然就會對知識產生好感。

    最後,懶是一種習慣,優秀也是一種習慣。從小培養孩子生活上的習慣,把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完成好。當孩子有了一個好的自我形象,自然就會依照自己的內心來規範自己。但是如果從小就是父母照顧吃喝拉撒,或者是完全隨性的生活,自然就容易被慾望牽引,不願意付出努力。

    從大的框架上來說,如果早期沒有對孩子進行一些學習上的引導,一年級肯定會感覺吃力的。思考也是一種習慣,孩子以前都沒有練習過記憶,思考,提問。那麼自然就毫無頭緒,特別在遇到困難時,就會出現畏難情緒。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能夠及時干預,幫助孩子把基礎知識掌握好,適當的鼓勵孩子,給孩子一定的時間,一般都能夠很好的過渡過去。

    為什麼一年級的知識那麼簡單?其實就是給一些沒有做過學前啟蒙的孩子準備的,讓大家在一個比較慢的節奏中逐漸適應小學學習。包括認字、寫字、拼音、組詞、寫句子、計算、做簡單的應用題等等。

    孩子的懶是表面現象,深層的原因是孩子沒有做好學習課內知識的準備,這些知識對孩子來說太難了。另外一點,就是平時沒有要求孩子,導致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需要去獨立面對生活和學習。

    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孩子學習早期缺一不可。家長對於孩子的生活,一定要提出具體的要求,讓孩子意識到規則的存在。可以說,生活中的秩序感,對於孩子形成有序思維非常重要。如果平時生活中,孩子都是毫無秩序的,那麼學習這種需要大量腦力的活,更加無法應對了。

  • 11 # 一學堂王老師

    我始終覺得家長只是看到表象,孩子太懶了,導致不愛學習?學習確實是件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說白點對於孩子是件"不好玩"的事情。那家庭教育如何引導孩子自主學習興趣呢?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我個人不喜歡上雞湯,更喜歡針對性談方法。下面是我總結的一年級孩子趣味數學方面的一些方法,您可以嘗試下。

    讓學習變好玩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愛好,因勢利導引入相關學習內容,解決"一看就煩"的問題。

    ① 讓學習動起來

    首先講教具吧,很多一年級用到小棒教具,有多少家長家裡有計數棒呢?特別是低年級,如果學起來沒興趣,可以購買來讓孩子在家動手擺一擺,加深對課本知識點的理解。遇到孩子不會的題目,也可以用小棒來輔導,增加了學習趣味性。

    ② 在生活中學習

    陪伴孩子一起去探索,體會數學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係。比如下冊知識點"有趣的圖形",可以讓孩子去尋找生活中的各種圖形,讓孩子直觀認識圖形的特點。可以以問答的形式啟發孩子,比如,三角形有幾個邊呢?三角形的邊是直的還是彎彎的?同理可以用於其他圖形。

    同樣的一個目的,變化一種題目形式可能孩子也覺得新鮮,下面我幾個一年級數學的趣味題目。

    學習更多好玩的數學知識以及趣味數學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了打遊戲,你做過什麼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