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687一介草民
-
2 # dfkbs-lt
六零後的我們除夕晚上熱鬧非凡,想當年的我過年時跟著爸爸媽媽去供銷社去買小人書丶小鞭丶摔炮丶閃光雷丶劃炮丶還有我小時最愛吃的汽水糖丶二提腳大雙響等多種多樣的爆竹,時光如流水,一晃過去好幾十年了,再也回不到兒時期盼過年的歡樂了。
-
3 # 馬遠國
光陰似箭,時光易逝,轉眼就是鼠年,作為一個六零後,人生已是一個甲子了。人到中年,即將步入老年,有很多遺憾。遺憾的是,年少輕狂,沒有努力學習,辜負了父母對我的期望。現在才知道,知識淺薄,對很多事力不從心。也有很多滿足,滿足的是,幸逢改革開放,不侷限在一畝三分田地裡打轉轉,外出打工。昔日日不出隊,夜不出戶的局面被打破,利用外出打工的機遇,到所在之處走走看看,欣賞祖國大美山川,人文景觀,瞭解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我是很幸運的,童年也是快樂的,家中裡外事情有哥哥姐姐去承擔,雖然那時生活很艱苦,童年生活無憂無慮。回想起童年過年,期盼有新衣服穿,有米糖吃,有肉吃,跟著大人走親拜年,盡情玩甩。
童年時,進入冬臘月,家家戶戶蒸糯米,曬陰米,就是糯米蒸熟後攤晾,曬乾後叫陰米,陰米炒米泡泡。攤豆皮子,攤豆皮子可熱鬧那,幾家合起來才可完成所有工序。工序之多,提前泡米(米中加點蕎麥米或綠豆等),泡好後推磨,邊推磨邊打漿,一人往大灶(土灶)裡燒火,一人往鍋裡攤豆皮,攤豆皮可是個技術活,要攤得勻攤得薄,就是求的一個速度。試想,鍋受灶膛的燃燒不容怠慢,一小碗米漿旋轉在鍋裡,緊接著要攤勻,趕忙蓋上鍋蓋,不一會豆皮就出鍋了。剛出鍋的豆皮包上些鹽菜,可口極了,我只有吃的份,沒有做事的份,全由大人在做。
童年時,家裡的豆皮都是父親攤的,母親和哥姐還有鄰居,幹其它工序。出鍋的豆皮拉到篩子反底面,端到竹杆上晾涼,然後三四折後,拿起菜刀切成1cm來寬的細條,第二天出曬。曬乾的豆皮,貯存在家裡,是一碗難得的快歺,食用時,加點青菜,美味可口。
熬糖也是我童年時最期盼的,熬糖時有稀糖喝。有的農家請專業師傅到家熬,我家裡是父親熬。後來父親年老體衰,也請專業師傅,師傅把糖熬好後,接著也把成品糖切好。有一種寸金糖父親是做不來的,把熬好的稀糖煮幹,用手拉得上,當然是冷卻後,放在木架上,拉拉拽拽叫扯麻糖,直到糖由淺黑色到黃色。麻糖扯好後,放到案板上攤薄,做成一個缽子,中間放事先準備的炒麵,炒麵是糯米炒熟後,用石磨磨爛的面,包成一個大包子。案板一頭燒上柴火,在柴火的溫度作用下,糖遇火就變軟,師傅把麻糖包碾壓成小手指粗,由一人拉住往一邊移動,有一定長度後,再一人切成寸多長中間是空心的糖,只有專業師傅才做得出來。
童年時,家裡一年飼養三頭豬,兩頭交派購,第三頭不管大小,宰一頭過年,這是父母和兒女們最大的期望,也是我童年時最大的期盼,因為過年才有吃肉的奢望,平時是很難嚐到肉腥味的。
現在,富裕些了,繁瑣的手工做業,被工廠化加工而成,再不用農家自己去做,只專心賺錢。養殖業也是專業養殖場,專業養殖戶,為消費者提供各種需求。這一切的改變,是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只覺得兒時年味足,根深締固,而是生產力的提高,簡化了一些繁瑣作業。現在,生活的提高,天天如過年,與以前相比,粗茶淡飯,水煮蔬菜,天壤之別。平常沒有好的吃,飯量特別大,現在油水好,葷素為主,米飯成配食了。以前只有過年才享受到的東西,現在日日可實現,就有種感覺現在的年味沒有以前那麼足。
現在資訊化,交通化改變過去徒步去串門去問候,也使得人在某些時候變得懶了腳步,少了相互相見的次數。隔著時空,在三寸手機螢幕上相互影片,耳聞聲音,面對面的親切感淡漠了,存在著隱約的一種模糊感。
今天是年三十,沒有以往的鞭炮聲,雖然少了炮竹聲聲辭舊歲的年味。沒有了對大氣的汙染,沒有震耳驚天的鞭炮聲。環境保護得到實施,安全隱患得到了控制。時間長了,就習以為常,是利國利民,惠及現在,福澤後代的千秋事業。
回覆列表
這問題真的讓人返回了童年美好的追憶,小時候過春節,雖說沒有現在富有,豐富多彩。但年味卻比現在要濃,吃的沒有現在餐飲高檔,可盛情真實。大人給小孩煮幾個紅雞旦,一個糖巴能歡喜,躍跳。大人們在一塊聊天渴酒,一天到黑,不分三餐,那交情親與骨肉,真情穿透入骨中實實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