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別成久違
-
2 # 一貳一橙
三國之中,曹魏的實力最強,可是最強也意味著面臨的壓力最多。
曹丕、曹叡時期的主攻方面基本是在東吳方面,而對於北方鮮卑和西南蜀漢,則是採取了守勢。
曹魏對蜀漢採取守勢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曹魏當時還不具備多線同時作戰的資本,經常是主攻一方,而防守一方。曹叡親政之初,就受到了蜀漢、東吳、鮮卑三方的夾擊,其中以蜀漢的諸葛亮北伐和東吳的孫權、陸遜北伐最為激烈。
曹叡於公元226年五月繼位,同年八月就發生了孫權親征江夏,數月後又有諸葛瑾、張霸北伐襄陽,之後又有西平麴英,新城孟達叛亂。這些戰爭雖然都取得了勝利,但曹魏方面也多次調動了中軍精銳部隊和關中部隊,導致了中軍和關中防守空虛。
這也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能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曹魏方面根本就沒想到:蜀漢除了劉備之外,還有一個諸葛亮。
第二:蜀中道路艱難,易守難攻。諸葛亮三次北伐後,不堪騷擾的曹叡也想著改變策略,“先攻蜀漢”,讓大司馬曹真率大軍南征蜀漢。
曹真從子午谷進攻蜀漢,派大將軍司馬懿從漢水進軍,張郃、郭淮、費曜等或從斜谷入,或從威武入。結果因為漢中道路難走,加上雨水暴降,入漢中的棧道被沖斷,曹真走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的路程,不得已班師。而其他各路:張郃、司馬懿遇大雨退兵、郭淮在陽溪被擊敗、費曜也因為山洪爆發而退兵。
二十年後,曹真的兒子曹爽也在駱谷吃了虧。與夏侯玄率五萬大軍入蜀,卻因為道路過遠,運輸應付不上,又被費禕搶先佔據了山嶺險要,最後曹爽大敗,關中防守被大幅度減弱。第三:曹魏的國策是“先東吳,後蜀漢”。這一國策從曹操、曹丕時期就制定下來了,就算是曹叡想要改變一下,先解決完蜀漢,再搞定東吳,也受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對。
以曹真南征來看,從曹真一上表出師開始,朝中司空陳群就上書反對,大雨暴降後,朝中華歆、楊阜、王肅等上書勸曹叡退兵。而且司馬懿之弟司馬孚也多次勸諫曹叡,認為諸葛亮每次北伐都需要動用到曹魏中軍出動,連年交戰又所得無幾,只是勞民傷財而已。應該採取守勢,派兩萬步騎作為機動軍,再調集冀州農夫五千人屯田上邽,秋冬訓練,春夏屯兵,慢慢消耗蜀漢國力。
司馬孚的建議也被曹叡採取了,自此曹魏方面對其他兩國的態度依舊是以守勢消耗蜀漢國力,以攻勢降服東吳領土。可即使這樣,積聚了二十年的國力之後,在司馬昭滅蜀前期還是得不到朝廷眾人的同意。
除了鍾會同意之外,朝廷其他人都持反對意見,連後來參與滅蜀的鄧艾也多次上書認為伐蜀時機不成熟,應該繼續防守,堅持“先吳後蜀”的國策才對。
-
3 # Liuxiaoyin0919
分析這個問題,先不分析為何曹魏要防守,先分析蜀漢為何北伐,因為沒有北伐,就不存在曹魏防守,但是北伐,是蜀漢明知失敗,卻不得不走的路。
原因之一:小國更要圖強。在魏蜀吳三國裡,蜀國是最弱小的,一個弱小的國家想要存活,就必須更要奮發圖強。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為何諸葛亮會認為蜀漢是此誠危急存亡之秋?這個危急從何而來?是曹魏嗎?不是的,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之後,一直到公元263年滅蜀之前,曹魏從來沒有主動攻擊過蜀漢,曹魏一直是把滅東吳放在第一位的,最後才改變策略先滅蜀漢。那麼,是東吳嗎?也不是的,公元222年夷陵之戰之後,吳蜀就恢復了盟好,這個政治方針始終沒有變。既不是曹魏,又不是東吳,那諸葛亮的這個此誠危急存亡之秋,到底來自於哪裡呢?答:只能來自於蜀漢內部。
我在劉禪為何丟掉江山那個問題裡,分析過這個原因。由於內部士族階級鬥爭,官員權力地位待遇受到嚴重剝削,由於連年征戰,兵士苦不堪言,由於民間賦稅太重,老百姓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從士族到百姓到兵士,大家都希望趕緊有個統治者解決蜀漢問題。內部種種矛盾,怎麼解決?戰爭,是加強凝聚力,轉移內部矛盾和衝突最有利的做法。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於伐之~《後出師表》。意思是,我如此弱小,就不能坐以待斃,等著人家來打我,就算不北伐,這個國家也是要亡的,那我不如拼他一下,萬一成功了呢,所以必須北伐。
不僅僅如此,前期諸葛亮北伐,後期姜維北伐,還有第二個原因,就是,理想必須堅持。北伐的目標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蜀漢最終的政治理想是,把北方平定,把篡漢的這些曹魏奸臣除掉,把大漢王朝恢復起來,讓我們的皇帝回到洛陽,繼續管理國家。因此,這個理想是必須要堅持的。但很可惜,最終沒有實現,我們再分析,為何沒有實現?
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國。曹魏在建國的道路上困難重重,是因為曹魏計程車族不支援。而這個問題曹丕解決了,曹丕接手魏王的爵位之後,就出臺了九品中正制,保證這些士族世世代代可以做官。透過這個條件和士族們討價還價,達成政治交易,現在士族們已經支援曹魏了,曹魏現在上下一心,共同努力,要統一全國。所以為何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呢?很多人都認為是諸葛亮膽小怕事,這是不對的,諸葛亮不膽小怕事。是諸葛亮心裡非常清楚,魏主之明略,司馬懿輩不可輕也。魏國現在的君主不是昏君,將帥都是人才,沒那麼容易被你消滅。
第二,益州非進取之地。在蜀漢據有荊州和益州的時候,根據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待天下有變,兩路出兵,是有可能統一中原的。但是劉備進了益州又丟了荊州之後,等於是既進了保險箱,又進了死衚衕,統一天下這個目標,永遠也沒有辦法實現了。益州,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物產豐富,道路險峻。在這個地方關起門來圖發展,偏霸一方是可以的,衝出門去圖天下,是不可以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軍隊都出不去,何圖天下?歷史證明,劉備出峽,全軍覆沒,諸葛北伐,積年無成。蜀漢只要出兵,就一定是失敗。中原得鹿不由人,這是客觀原因導致的,非人力可為也。
第三,諸葛非將略之才。陳壽對於諸葛亮的評價是: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憂於將略~《三國志》。意思是,他治理國家的能力是一流的,治軍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對於率兵打仗,他能力是不行的。司馬懿對他的評價是: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晉書·宣帝傳》。意思是,諸葛亮志向很大,但是抓不住機會,他的謀略很多,但是缺少決斷,他喜歡用兵,但是沒有權變。
因此,以上三點註定,北伐不能成功,而這些事情,曹魏是非常清楚的。打仗,特別是進攻戰,是非常消耗資源和人力的,因此,曹魏不需要進攻,只需要防守,待蜀漢精氣耗盡,自行退兵後,集聚力量一舉剿滅。所以,公元263年,曹魏伐蜀,從出兵到滅蜀,只花了兩個月時間。從天下大勢來看,蜀漢必亡,從內部瓦解來看,蜀漢必亡,只是曹魏送了蜀漢一程,加快它滅亡而已。
-
4 # 小小扒歷史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先要翻翻中原王朝對外的征戰史。自古以來中央政府就很少主動對外征戰,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爭打的是後勤。如何才能以最小代價打贏一場區域性戰爭呢?答案是防守。如果古代守城一方是一百人,攻城一方最少五百人,這是戰爭的常態。
曹魏佔據中原沃土,力量幾乎是蜀國和吳國加起來的狀態,儼然一副中央政府的架勢。屁股決定腦袋,曹魏的思考方向是穩定,內部的“蛋糕”太大,“攘外必先安內”,有底氣的曹魏沒有必要急於理會外部。
反觀蜀國,在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內部的軍事以及經濟幾乎崩潰,諸葛亮不得不用外部的戰爭轉移國內的矛盾。人活著總要有希望,國家也是如此,為人樹立一個口號,為國家樹立一個夢想,人和國家就會為這個目標而努力。諸葛亮作為當時幾乎是最聰明的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眼人看那是愚蠢的行為,但是作為立志做一個純臣的他來說,他幾乎被逼上了絕路。
-
5 # 蕭武
諸葛亮北伐時期,魏國表面上是佔據絕對優勢的,但是卻始終處於被動防禦態勢,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魏國雖然有絕對優勢,但是在三國鼎立的格局下,吳蜀在諸葛亮秉政之後就又重新建立了聯盟關係,首尾相應,兩國在北伐時相互策應。
所以,魏國需要同時在荊州,江淮和關中三個戰場進行防禦,魏國的優勢還沒有大到同時在三個戰場上都能有把握擊敗對手。所以,魏國只能戰略上採取守勢,被動防禦。
其次,正因為魏國處於絕對優勢地位,所以時間在魏國這邊,如果是進行和平競爭,屯糧積穀,魏國早晚都會建立起壓倒性的絕對優勢,所以魏國戰略上不需要著急,而吳蜀兩國是比較著急的。
再次,在諸葛亮北伐時期,正好對應曹魏的曹睿時期,曹睿登基時年齡還不大,所以由曹真曹休陳群和司馬懿輔政,君臣之間,輔臣之間,都存在或明或暗的政治鬥爭,對外戰爭還不是首要任務。
反觀諸葛亮這邊,劉備死後,蜀漢形勢一度岌岌可危,南中地區也出現了叛亂,但是經過諸葛亮的整頓,逐步穩定下來了。之後,諸葛亮又渡瀘南征,平定南中,安定後方,做好了北伐的準備。
曹魏對蜀漢還有一個判斷是,蜀漢只有劉備和關羽有能力率軍主動出征,其他人都不足為慮。加之蜀漢在荊州之戰和夷陵之戰中接連損兵折將,實力受損。
所以,劉備和關羽先後死後,魏國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對付東吳方面,防禦的重點也在荊州和江淮方向,對蜀漢只是採取監視,並不認為蜀漢有能力主動出擊。
也是因此,諸葛亮第一次大舉北伐完全在魏國君臣意料之外,天水四郡群起響應,孟達在上庸也蠢蠢欲動,魏國上下大為震動。但因為司馬懿迅速平定了孟達,馬謖又在街亭之戰中未能完成阻擊魏軍的任務,諸葛亮兵敗垂成。
而在曹魏調整兵力部署之後,很快就把防禦重點轉到了魏蜀交界地區,長年駐守重兵集團進行防禦,諸葛亮也沒有多少機會突破曹魏的防線,多次北伐都是無功而返。
-
6 # 大汕十
諸葛亮一生共北伐中原六次,歷史上稱謂"六出祁山‘’。諸葛亮到了睌年,傾蜀國全部力量北伐曹魏,以實現"收復中原,興復漢室‘’的夙願。
太和五年春天,諸葛亮率八萬軍隊舉行第五次北伐。朝廷調任司馬懿為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因前四次指揮抵抗蜀軍北伐的大將軍曹真病故,所以,司馬懿代替曹真主持對蜀作戰。
司馬懿帶領軍隊到達前線後,與眾將認真分折了戰爭形勢和雙方的優劣,認為諸葛亮雖善於治軍,但前幾次征戰伐魏,長途跋涉,戰線拉的太長,糧草供應不足而不能取勝。這次伐魏,雖然蜀軍從漢中穿過秦嶺要行軍數百里,路途遙遠,但蜀軍士氣足、戰鬥力強,志在必得。蜀軍知道自已的不足,心然採速戰速決的戰術。而魏軍則應採取拖延戰術,使蜀軍人困馬乏、糧草供應不上,從而達到可不戰而勝的目的。因此司馬懿在戰術上採取了有效攔截蜀軍,不使其前進就可取勝的作戰方案。後來戰局的發展證明,司馬懿的作戰思路是正確的。
青龍二年,諸葛亮親率十萬大軍出斜谷,發動了第六次大規模的北伐戰爭。用兵謹慎的諸葛亮佔據了武功西面的五丈原,與魏軍在謂水南岸形成了對壘局面。
司馬懿繼續採用"堅壁據守,消磨蜀軍銳氣‘’的作戰方針,不主動出戰。等待蜀軍糧盡、士氣低落時,再發動反攻。面對司馬懿的鐵桶陣,諸葛亮真的無能為力,前線打不開局面,後方更讓他牽掛,思前想後,心裡非常著急。由於過度勞累,憂心忡忡,諸葛亮病到了,而且病情日益嚴重,於這年八月,病死軍中,終年五十四歲。一代名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雖竭盡全力北伐,卻因實力不足、謀略不夠,終於敗在司馬懿手下,實在令人惋惜。
司馬懿率領魏軍之所以取得最後的勝利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用兵得法。以精兵緊緊的咬住諸葛亮的主力部隊,守任要塞關口,使蜀軍不能東進。
二、戰術得當。在這次與諸葛亮的對決中,成功的運用了以守為攻的策略,抓住諸葛亮謹慎、不敢冒險的特點,用拖延戰術,拖垮和耗盡了諸葛亮的精力。
三、巧施手段,保持士氣。戰爭能否取勝,最根本的條件就是士兵計程車氣是否旺盛,司馬懿深知這一點,在五丈原與諸葛亮對峙最關鍵時刻,面對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羞辱,司馬懿一方面保持鎮靜、大度,做給諸葛亮看,另一方面又與朝廷派來的代表辛毗一個演紅臉,一個演白臉,穩定將士情緒,保持了軍隊計程車氣。
司馬懿阻止了諸葛亮的北伐,在朝廷的威望直線上升,青龍三年,司馬懿升任太尉(最高軍事長官)。
-
7 # 南方鵬
諸葛亮平定南中,安撫百姓後,大軍進駐漢中,蜀漢經常屯重兵在漢中,因大敵是曹魏,駐紮該地進可攻退可守,從228年到234年六七年間,諸葛亮便殫精竭慮,全力北伐,在此期間,曹魏也不是一味防守,曾有過一次進攻,在第三次北伐後,曹魏上下可能覺得大國被小國老追著打,太失臉,在230年秋天,派出三路大軍進攻蜀漢。司馬懿走西城,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分為東、北兩面進攻漢中,被諸葛亮據險守住,又逢大雨連連,前進不得,只好撤退,被蜀漢軍追殺,魏延吳懿大破費曜郭淮軍,主動出擊弄得灰頭土臉。
曹魏不敢伐蜀漢應該還有政治上的原因,諸葛亮在曹丕死後才北伐,也是把握住新帝曹睿上位,各方面情況不熟悉,攻其不備,首次出征大有斬獲,雍涼震動,天水三郡望風而降,其時人心未穩固。到後來曹魏還不敢進攻應該是由於九品中正制的深入實施,世家豪族抱團勾結,形成強力士族集團,皇權受到很大威脅,此時進攻蜀漢,不論成功與否,都將使權臣坐大,出現另一個曹操。而事實上也出現了,司馬家族的上位,跟皇權與世家的妥協有關,也與外敵連連入侵導致將領長期擁兵有關。如果主動進攻,曹魏的滅亡也許更快。
回覆列表
這個要從很多方面來講,
首先魏國不可能全力攻打蜀國,因為蜀國雖小,但延綿縱深,地形崎嶇,屬於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同時還有吳國虎視眈眈,一旦全力攻打蜀國,吳國趁隙必定會伐魏。所以首尾必不得顧,從戰略意義上講,只得防禦為主,屯田為主,修養身息,靜待天下大變。
其次魏國在諸葛亮北伐時期,也主動出擊過,大多都損兵折將,故而只得按兵不動,用糧草來消耗諸葛亮,當時在一定的北伐時期,同時期的蜀國軍隊素質是要高過魏軍的,並且在當時,蜀國軍隊數量是不及魏國的,就算後來的司馬懿(第四次北伐的時候,調任前線)來對付諸葛亮,也吃了敗仗,和折損了張郃名將。所以等諸葛第五次北伐之時,兩人再無對戰。司馬懿對諸葛也很是忌憚,因為殺人誅心,謀略家永遠能猜透你的心思所想,但司馬懿未嘗猜透過一次!
最後說點陰謀論,司馬懿為後來應對諸葛亮的大將軍,總統帥!但是那時魏帝曹睿對司馬懿和整個司馬家族都是打壓的態度,曹睿也起過殺心,一度關係緊張到要滅門!但諸葛北伐給了司馬懿起死回生,司馬懿重新樹立軍中威望,張郃也死了。很多人認為是司馬懿故意讓張郃追擊送死,我也是同感,老一輩的名將就剩張郃,死一個張郃,等於把軍隊都集中在了司馬懿身上,同時,抵禦北伐蜀軍數月之久,可以做很多事情,很多部署,如果說司馬懿從未有反心,但是察覺到曹睿要卸磨殺驢為自保,也是恰當的,軍權在握,天下我有。所以不主動出擊,只防御拖延,來部署自己後來的計劃,或者換掉軍中核心位置的將領,等等。也為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