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rt張小玉

    “永遠不要低估孩子對於藝術的感受力!”

    這是小玉作為一個藝術家的箴言(也是真言)。

    帶孩子看美術展,

    當然可以發掘和提升他的藝術品位。

    咱們一塊聊聊。

    任何人對美都有感受力,包括孩子!

    《斷臂維納斯》

    波提切利《花神》

    《擲鐵餅者》

    上面三件,

    都是常年在各大世界級美術館作為鎮館之寶的出現。

    我們人類對於美的定義,

    也一定可以追溯到這些藝術品。

    如果你感受到了這種美,

    那站在這些藝術品面前的孩子,

    也一定可以感受到。

    在美術展中親身感受到這種美的衝擊力,

    一定會讓孩子難忘的,

    甚至影響他一生對於美的定義。

    怎麼,你擔心這些裸露的身體會少兒不宜?

    古希臘雕塑,很多人物根本不穿衣服……

    是的,

    人體主題永遠是藝術作品中最常見的主題,

    而LUO體形象又是常見中的常見。

    所以,

    你會不會擔心這些不穿衣服的雕塑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不!

    當我們以成人的眼光覺得羞羞的時候,

    那是因為我們被社會規範壓抑的太久而忘記了這是在審美。

    孩子們看到這些藝術化的身體,

    他們不會覺得羞羞的,

    而是深刻感受到人體之美。

    因為小孩覺得這些身體和自己的沒有區別呀!

    這是理想的身體,

    這是理想的藝術。

    孩子的眼睛裡,

    看到的是人體的力與美,

    他們健美的身體也許會成為孩子們的追求。

    古希臘藝術的真諦,

    正是“高貴的單純,靜謐的偉大”。

    現在看看,這些雕塑是不是感受到了身體的力與美?

    你不懂的藝術,孩子們會有共鳴。

    有的時候,

    大人們看不懂的藝術品,

    小孩子們會很容易發現樂趣。

    因為,

    這些畫有童趣。

    米羅《微笑》

    米羅《哈利昆的狂歡》

    米羅的畫就擁有這樣的魔力。

    他是自由而抒情的作畫,

    顏色很簡單隻有紅白藍綠黑等,

    線條也像兒童般塗鴉簡單。

    面對這些超現實主義畫作,

    大人早已喪失了藝術想象力,

    而孩子們卻找到無限樂趣!

    小孩在看米羅展時腦洞大開,有孩子覺得“這是一個撅屁股的人!”,也有孩子覺得“這是一隻小狗呀!

    孩子提升的藝術品位,也是他今後的生活品位。

    藝術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就是帶給他潛移默化的影響。

    也許有一天,

    他也想要像藝術中的人那樣生活——

    像鵬怕堵夫人那樣風情而有才華

    像抱銀鼠的女人那樣端莊

    像越過阿爾卑斯山脈的拿破崙一樣英勇

    在美術館中觸動過孩子的藝術,有一天都會變成孩子的人生。

    所以,

    帶孩子去藝術館看展覽吧。

  • 2 # 三聯中讀

    這個問題的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無論孩子的年齡,性格,以及知識背景,帶孩子參觀美術展覽都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藝術品位。當然,這個提升藝術品位的過程是潛移默化,自然而然的。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們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首先,明確帶孩子參觀美術展覽的這一次經歷目的不是為了教育,而是為了玩。一定不要在參觀過程中著重並且重複地對孩子強調你要學習、要背下來、要牢記展簽上的“知識點”,父母和孩子的觀展旅途最重要的是完全放鬆地去享受,而不是為了完成一次“課外班”補習。孩子在享受展覽的過程中才會有更好、更輕鬆地心態去接受展覽,去體會展覽的理念、去尋找他們在展覽中感興趣的內容和記憶點,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次藝術的薰陶。這個過程是出自孩子內心真實意願的,而不是被父母或老師強加在身上的。

    其次,多和孩子一起探討,激發孩子的興趣。在美術展覽的觀展過程中,並不是每一個孩子初次接觸這類展覽都會感到濃厚的興趣。這時,父母就需要發揮其自身的作用,積極引導孩子和展品主動“溝通”。這種溝通並不一定體現在“互動類展品”的互動性上,有很多畫作、雕塑等展品非常有意思的點也可以去引導孩子發現,甚至和孩子自身的特點,以及孩子會感興趣的點做比較,讓孩子對展品的感知不再是陌生而疏遠的,而是因為某種共同點或相似之處產生親近的感覺,這樣會更有利於激發孩子的興趣。

  • 3 # 961976374

    太籠統了,首先家長得懂才能指導孩子看美展看什麼,好是怎麼個好法要說出道道,否則就是瞎掰!天天看也提高不了!

  • 4 # 仲如談雕塑

    我是仲如,很高興在這裡跟您聊聊關於孩子看美展的問題。有一次,在羅丹雕塑展上,看到一對父女給我印象特別深。女兒大概5、6歲的樣子,很可愛也很專注。爸爸明顯之前做過很多功課,甚至準備了筆記之類的書面稿子,看到一座雕塑,爸爸都能很順利給女兒介紹一下簡要的背景知識。

    我被這樣認真的家長感動了。可以想見,這個小女孩真的會在一個展覽上學到很多,長大以後也一定會是個特別愛藝術有品位的女子。

    看到這個問題,想到那對父女,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也許,是否帶孩子看美展和怎樣帶孩子看美展一樣重要。

    首先,如果看展覽之前做一點功課,比如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聽聽鑑賞課,看看相關書籍資料等等,在看展覽的過程中孩子會學到更多。

    老聽大家說富養孩子,其實多看看美展、博物館也是富養孩子的重要方法之一。試想孩子將來會成長為一個懂音樂、會欣賞美術作品、優雅而有情致的人,那該多美好啊。

  • 5 # 憂鬱的五米

    你好,我覺得如果孩子很小暫時沒必要帶他去,大些的可以,太小了理解不了,還不如遊樂場來的灑脫,個人意見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沒有開車最驚險嚇人但僥倖沒有出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