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作為北方人,之前家家戶戶是都有曬糧食的場地的,後來土地整改,所有曬糧食的地方全部變成了耕地,結果是,糧食收割後無處曬,只能放公路上,糧食是一個國家的命脈,然而許多人卻肆無忌憚的在摧毀自己的裹腹之食,覺得不是自己的無所謂,還有灑水車直接灑水,這難道不可笑嗎。別想著有錢就什麼都有,在飢餓面前,再多的金錢也都是廢紙!
3
回覆列表
  • 1 # 我心藍瘦

    對於這事,我想說貨車超載被查很多人表示同情,不超載就沒有飯吃,賺不到錢,我只是想說不超載只是少賺錢,沒有以前利潤大了。而老農民沒有辦法,家裡有地方曬誰願意曬到馬路上去,確沒有人同情,為何呢,因為都進城了,失去了人性,好多人都有車開了,不種田了,曬得糧食擋道了,所以就會覺得這些人不應該

  • 2 # 老李家的小春子

    我小時候家裡的打穀場也不是專門的呀,都是挑一塊地種早季作物,提前收割完了,整平,壓實,用石滾壓平了打穀曬糧用,收割結束了又翻了做地,種糧食,所以不是沒場地,是懶了,同時想佔個便宜而已。

  • 3 # 糯米餈桂味

    收割機都是外地的,一條村的莊稼一天就可以收割完。個別農戶莊稼即使熟度不夠也要一起收割,因為收割機離開後不再來了,只能自己割。這樣大批次的穀物曬場很定不夠用,如不及時涼曬很定會腐敗變質。

  • 4 # 生活望遠鏡

    公路曬糧確屬無奈之舉,如果有地方誰會到公路上去曬糧食,不安全,不衛生,還容易發生各種就糾紛,以我看來只有弊,沒有利!

    當年農村實行集體化的時候,每個生產隊都有自己的曬糧場,同時也作為社員們進行集體活動的場所,在當時物質文化生活貧乏的年代,也成為人們交流,娛樂的場所。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曬糧場已經成為一種記憶了。

    糧食是我們人類最基本的賴以生存的保證,正如你說的,沒了糧食一切都不會存在了,這個問題應該得到重視,來解決曬糧難的問題在農村的規劃中必須有曬糧場的一席之地。我們到處在建設美麗新農村,在花草絢麗,青磚綠瓦中,請給我們的命脈~糧食留下一塊讓它在Sunny自由沐浴的地方吧!難道你們看到被汽車尾氣燻來燻去,灑水車溼來幹去的糧食你們就吃的舒心嗎?不擔心自己的健康嗎?

    公路曬糧是個大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見過最沒有正事的父母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