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學999

    大家好我是心學,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歷史終歸是歷史,不會有如果。但是如果非要如果一次,那麼咱就說說。首先說小人的定義是什麼,作為皇帝身邊的人,你的所做所為,如果不是以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為出發點考慮問題,而是損公肥私,那麼直接把你定義為小人毫不過分。首席代表就是,王振,嚴嵩,魏忠賢,永遠釘在恥辱柱上為人民唾棄。

  • 2 # 小傷聊史

    我相信如果一個皇帝能夠做到親賢臣,遠小人,肯定是會成為一代明君的

    賢臣之所以被稱為賢臣,是因為他們為官賢德,敢於犯顏直諫,為民請命;小人則是為自己利益著想,專門對皇帝阿諛奉承,甚至引得皇帝不務正業。

    一個皇帝既然能做到親賢臣,就證明他懂得納諫,愛民;遠小人證明他能個剋制自己的慾望,可以清醒的處理國家大事。能做到這樣當然肯定是一位合格的明君了。

  • 3 # 蘭陵說史生

    不會!

    首先皇帝怎麼分辨誰是賢臣誰是小人?賢臣一直都會是賢臣嗎?小人一直是小人嗎?比如明代第一奸臣嚴嵩,他早年為官不也是剛正不阿,嚴嵩是弘治十八年進士,不久太監劉瑾當權,初入官場的他看不慣劉瑾,辭官回家。直到劉瑾被殺才正肯回去當官,後來的他呢?為了迎逢嘉靖皇帝,不惜出賣國家利益,剷除異己,成了明朝的大奸臣。還有像張居正,面對明朝山河日下,他勇於改革,不甘做太平宰相,對當時的經濟、軍事、政治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使得明朝國力得到顯著的提高,特別是經濟,張居正的改革使得國庫充盈,這時太僕寺存銀多達四百萬兩,加上太倉存銀,總數約達七八百萬兩。太倉的存糧也可支十年之用,可以讓明朝挺過十年饑荒,張居正怎麼能幹,然而他貪財啊,據《萬曆十五年》說,追贓上繳的各種財物約值十萬兩以上,其子供稱還有三十萬兩寄存各處,(可能是屈打成招)抬進宮門的抄沒財物達一百一十扛,但是人家確確實實有貪汙。

    小人有小人的用處,比如皇帝手下那些仗勢欺人的太監,皇帝可以利用這些人辦自己想辦卻不能辦的事,比如還是以明朝為例,皇帝多用太監來制衡文官,如果沒有了這些所謂的“小人”,向崇禎一樣,殺了魏忠賢,重用東林黨,人稱“眾正盈朝”,結果呢?就十七年明朝就沒了,有時候不會辦事的賢人不如會辦事的小人。

    更何況就算是賢臣也會因為政見不同勢同水火,比如王安石和司馬光,這兩個人可以說是賢人了吧,但是政見不同,一個保守一個改革,最終在朝廷拉幫結派打群架。

    所以,親賢臣遠小人,本身很難實現,賢臣和小人的角色並非一直不變,每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會受到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政治環境等因素髮生改變。並非賢臣就會辦事,小人就一無是處,有些事就是得讓小人去辦。最後賢臣也有互相掐架的時候,所以說親賢臣遠小人只是政治正確罷了,實際上做不成,也不能做

  • 4 # 投筆鴻毛

    不會,一廂情願的想法,賢人與小人的論調不成立,明君的論調也不夠明確。

    這是根據道德觀為基礎的判斷方法,用道德觀判斷一個人太過片面。道德高的人就能輔佐出來明君?或者道德高帝王的就是明君?這兩個邏輯都是不成立的。

    第一,標準

    什麼是明主?誰定的?大部分史書是儒家標準的論調,隋煬帝就不被他們認可為明君。諸葛亮的《出師表》一句“親賢人遠小人”就站在了道德制高點,這也是諸葛亮在儒家思想框架下的標準。

    桓、靈二帝都被他定位昏君,但歷史上這兩個皇帝都沒他說的那麼不堪,桓帝剷除了歷史上的“跋扈將軍”梁冀,靈帝剷除了外戚黨魁竇武,以及權奸王甫。其難度都不比康熙剷除鰲拜小,若是放到清朝肯定要吹噓一番。

    用這個標準,諸葛亮心中的明君是劉備。但平心而論,曹操和劉備誰是明君?古往今來的支持者都不一樣。二者相比,起碼曹操一定不落下風。

    你的標準未必是我的標準,李斯眼中秦始皇是明君,司馬遷眼中漢武帝都未必是明君,隋煬帝楊廣的爭議就更大了。

    不同人的評判標準都可能不一樣,也沒有一個帝王能符合所有人的明主標準。

    對於現代人來說,評價一位帝王的歷史地位,道德不該作為首要條件,評價明君大多是以能力和作為才應該是主要的。所謂的賢人未必是有能力的人,自己都不一定有能力,又憑什麼培養明君呢?

    第二,賢人未必能輔佐明君,小人未必不能輔佐明君

    以和珅和紀曉嵐為例,影視劇中已經把紀曉嵐洗白了不少,就算按照洗白後的紀曉嵐來說,他就能輔佐出來明君嗎?估計是不能。

    賢人者,道德為上。什麼事都能把道德扯出來,發表一番“宏論”,但他不解決實際問題,或者很少。洗白後的紀曉嵐應該算是賢人了,他是怎麼做的呢?災民都快餓死了,他也沒有實際的解決辦法。他的理解就是災民沒糧就要國庫放糧,國庫也沒糧了,他就要去查貪官了,災民怎麼辦?不知道,當做看不見,或者顧不上,先查貪官再說。而實際情況是道德不能當飯吃,沒糧就餓死,就這麼殘酷。

    對於和珅,阿諛奉承,貪財好色,妥妥的小人,鐵證如山。結果呢,實際問題大都是他解決的。所謂的小人,更容易察言觀色,處心積慮,他們反而更願意去了解實情,更知道怎麼去處理事情,以此達到自己的目的。

    因此,小人常常是知道怎麼辦事的,就像和珅揣摩皇帝的想法,災民不能出亂子,先解決核心問題,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作用,在皇帝面前保證其地位。不管怎麼說,問題解決了,這就是皇帝要的效果。

    當然不是說小人就一定比賢人強,也不是賢人一定沒能力。只是說能做事的能人,可能是賢人也可能是小人。賢人和小人的分類,並不能成為輔佐明君的主要因素,這要看帝王的用人之道。

    第三,能力

    親賢人,遠小人不能培養明君,重點就是,整體上小人的能力要比賢人強,為什麼?

    雖然不乏有才能的賢人,但整體上,賢人辦事準則是道德為先,仁義為先,道德上行得通,我才回去做這件事,這就導致做事的束縛太多,缺乏變通。

    仁義道德這個東西是基礎,誰不能拿來說兩句?說白了,賢人辦事的那一套東西,小人們都知道。

    在古代來說,無論是賢人為官和小人為官,大都是透過科舉來的,你玩過的東西,我也玩過,還不一定比你差。詩詞文章不必說了,蔡京的書法,嚴嵩的青詞,和珅的滿蒙漢藏四種語言,這都是不服不行的。

    古代皇帝為啥總是用小人?小人的辦事效率比賢人強,在第一印象上,小人就比賢人好了許多,小人也不會笨的在皇帝面前顯示自己道德不行,一定表現得比賢人還好。你說皇帝怎麼判斷?你認為的賢人,皇帝不一定認為,否則蔡京、秦檜為什麼會被重用?

    這就是你會的我也會,我會的東西你未必會了,清官往往鬥不過貪官,就是這個道理。

    古人做人有三種境界,一看山是山,二看山不是山,三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以此類比,大部分的所謂賢人能達到第一種,小人反而是第二種,真正做到第三種的大賢,鬥貪官要比貪官更奸猾,做到這種的可是少之又少了。

    綜述

    小人與賢人的分類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跟明君關係不大。賢人與小人是所在的陣營樹立的三觀。你接受不同的觀點,小人與賢人立馬就轉變立場。在小人眼中,賢人可能也是偽君子,自己反而是做實事的人。比如,你是和珅家人又怎麼看紀曉嵐?是曹操陣營,又怎麼看劉備?陳宮眼中的曹操又如何呢?

    政治鬥爭中沒有永恆的朋友。

    換個思路想想,假如你是帝王,手下全是所謂賢人,敵對勢力全是陰謀詭計的小人,你確定能鬥得過對方?

    所謂的賢人也未必是真賢,多數都是文人之間的吹捧,如明末東林黨,自詡清流,遇事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點江山。在當時的環境中,他們的名聲也非常好,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是賢人,可結果又怎麼樣呢?儒以文亂法,可能說的就是這類人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的皇帝明明當的很累,為何還會出現九子奪嫡?這九個皇子是傻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