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
回覆列表
  • 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三國劉備有多少個稱呼有這些!

    陳登稱劉備為“使君”。劉備投奔徐州牧陶謙後,陶謙上表任命劉備為“豫州刺史”,所以被人們稱為“使君”。陶謙死後,陳登勸劉備繼任徐州牧時說:“欲屈使君撫臨州事。”

    劉備耳大,所以被呂布稱作“大耳兒”。曹操在白門樓殺呂布時,呂布大罵劉備道:“大耳兒最叵信者!”

    徐庶和諸葛亮一開始叫劉備“將軍”。如《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時候說:“將軍豈願見之乎?”後來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勸劉備拿下荊州時說:“將軍豈有意乎?”

    劉巴看不起劉備,稱劉備為“老兵”。劉巴說:“大丈夫豈與老兵同列?”

    劉備進位漢中王后被臣下叫作“大王”。諸葛亮等一幫人在勸劉備稱帝時曾說:“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

    劉備稱帝后,諸葛亮稱劉備為“主上”。例如諸葛亮在劉備夷陵之戰失敗後曾嘆息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

    劉備死後,被追諡為“昭烈皇帝”,所以後世人也稱劉備為“漢昭烈帝”。

    史學家陳壽稱劉備為“先主”,並在《三國志》中設《先主傳》。原因是蜀漢王朝前後只有兩任皇帝,在前的劉備自然是“先主”,而在後的劉禪則只能是“後主”。

  • 2 # 綠茵守望者

    劉備,字玄德,漢末三國的英雄人物,在搞事情的過程中,全國到處亂跑,在《三國演義》裡面也有了不少稱呼。

    第一,劉玄德(玄德公/平原劉玄德):劉備字玄德,有時候呂布或曹操也有叫劉備“玄德公”。

    第二,劉使君:漢代稱呼太守刺史,漢以後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三國演義》裡面,“煮酒論英雄”時,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躍馬檀溪”時,蔡瑁:“使君何故離席”?

    第三:劉皇叔:《三國演義》裡面,在許昌期間,漢獻帝稱劉備為“皇叔”。

    第四:劉豫州:曹操曾上表漢獻帝,封劉備為豫州牧。

    第五:劉荊州:孫權曾上表曹操和漢獻帝,封劉備為荊州牧。

    第六,劉益州:劉備反客為主,擊敗原本的益州牧劉璋。不過劉備雖然益州牧,荊州牧,益州牧和徐州牧都當過,但可能在徐州時間太短,小說中並沒有出現“劉徐州”的稱呼。

    第七,大耳賊/織蓆小兒:大耳是因為劉備的外形“雙耳垂肩,兩手過膝”,“織蓆小兒”是因為劉備手工業者商販的出身。

    第八,大王:劉備分封漢中王期間的稱呼。

    第九,陛下:後來劉備又當了一小段時間的蜀漢政權皇帝。

  • 3 # 七星臺大司農

    說起劉備一共有多少稱呼,那麼就從桃園三結義按時間順序來看看劉備的各種稱呼吧!

    桃園三結義時,關羽、張飛稱劉備為“大哥”,所以劉備是一個當大哥好多年的人!

    漢獻帝召見劉備的時候,親切的稱之為“皇叔”,所以劉備又稱“劉皇叔”。

    劉備投奔徐州陶謙以後,陶謙上表劉備為“豫州刺史”,陳宮稱劉備為“使君”。

    劉備外貌比較獨特,雙手過膝,耳朵大,曹操在白門樓殺呂布之前,呂布罵劉備“大耳兒最叵信者!”,故劉備又稱“大耳兒”。

    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時,稱劉備為“將軍”,諸葛亮在《隆中對》裡也稱劉備為“將軍”。

    荊州的劉巴看不起劉備,劉巴說:“大丈夫豈與老兵同列?”,稱劉備為“老兵”

    劉備奪取益州之時,張松作為劉備入川的極力推薦者,在勸劉璋接納劉備時說:“劉豫州,使君之肺腑”,因為劉備之前稱做過豫州刺史。

    劉備進入漢中,被其臣下稱之為“大王”,諸葛亮在勸劉備稱帝時曾說:“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劉備在成都稱帝以後,諸葛亮等人稱劉備為“主上”

    劉備死後,被追諡為“昭烈皇帝”,所以後世又稱劉備為“漢昭烈帝”。

    再後來,史學家陳壽稱劉備為“先主”,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前後供歷兩帝,所以劉備成為先主,劉禪成為後主。

    當然還有一些曹操稱呼劉備的名字,比如織蓆販履之輩,但是較多有貶義謾罵的成分,就不多說了。

  • 4 # 伊耆角木

    劉備的稱呼主要是根據他不同時期的不同官職、爵位決定的。所以只要理清劉備的官職爵位,就能弄明白那些稱呼都是怎麼來的了。

    1、玄德公:這個不需要官職。劉備字玄德,用字加公字表示尊敬,很常見。

    2、劉縣尉、劉縣丞、劉縣令、劉司馬、劉國相:這幾個都是劉備的早期官職。當時劉備在黃巾之亂時起兵平叛,被封為安喜縣縣尉,後來鞭打督郵棄官,後來又參與平定盜賊,做過下密縣丞、高唐縣尉、高唐縣令,又做過公孫瓚的別部司馬,後來又做了平原縣令、平原囯相。所以這些稱呼都是可以的。

    3、劉徐州(可能):劉備之後依附徐州牧陶謙,陶死後,在陳登、孔融勸說下,劉備領過一段時間徐州牧,但似乎未獲得朝廷認可,故世人未必這麼稱呼。

    4、將軍、君侯:劉備執掌徐州期間,曹操封劉備為鎮東將軍、宜城亭侯。所以按照一般的情況,從此時起,劉備正式可以稱呼為“將軍”了,並且有了爵位,可以稱為“君侯”。

    5、劉豫州:劉備與袁術交戰,呂布偷襲下邳,劉備屈居小沛,後又被呂布打敗,投奔曹操,曹操表奏漢獻帝,讓劉備遙領豫州牧,但是並未真正到任豫州。不過畢竟獲得了朝廷認可,劉豫州的名號從此流傳。

    6、左將軍:與曹操一同擊敗呂布後,劉備隨曹操回到許都,曹操表奏漢獻帝,加封劉備左將軍。這是明號將軍,高階軍職,也是劉備獲得朝廷認可的最高官職。

    7、劉皇叔(僅戲曲小說):這個歷史上不是。戲曲小說中劉備覲見漢獻帝后被尊為皇叔,正史上劉備輩分不明,而小說中排了劉備的輩分,居然將劉備列為劉邦第十九世孫,而漢獻帝是劉邦第十六世孫,怎麼可能稱其為皇叔?

    8、劉荊州:劉備與曹操決裂,逃離許都後,先後依附袁紹、劉表。劉表死後其子劉琮投降曹操,劉備與孫權聯合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劉備自領荊州牧,獲得孫權及後來請求劉備入川抵抗張魯的劉璋的認可。

    9、劉益州:劉璋與張魯交戰,請劉備率軍入川支援,劉備奪取益州,入主成都後自領益州牧。

    10、漢中王:張魯投降曹操,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最終曹操退兵。群臣全進,劉備自立為漢中王。

    11、皇帝:曹丕代漢稱帝后,劉備宣稱漢獻帝劉協已為曹丕所害,宣佈自己作為漢室宗親繼承漢統,即皇帝位。

    12、漢昭烈皇帝:劉備死後,劉禪為劉備上諡號昭烈皇帝。

    13、蜀先主:曹魏以自己繼承漢朝禪讓,不承認劉備的漢朝皇帝身份,稱劉備集團為蜀。後來晉朝接受曹魏禪讓,也以曹魏為正統,編撰的史書《三國志》中將劉備稱為先主。

    14、漢烈祖: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自認為漢室後裔,為劉備上廟號烈祖。但是後來劉淵死後,其後代廢棄漢國號,劉備廟號也被取消。

  • 5 # 淡墨淺白

    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稱劉備為:兄長

    幽州太守劉焉第一個承認劉備為漢室宗親稱他為:侄

    劉備剿滅黃巾軍有功封為安喜縣尉被百姓和督郵稱為:劉縣尉

    劉備和公孫瓚都是盧植學生,公孫瓚稱劉備為:賢弟。劉備投奔劉表,劉表稱劉備:吾弟也

    袁術大將紀靈稱劉備為:大耳兒

    呂布白門樓被殺時,稱劉備為:大耳賊

    陶謙三讓徐州給劉備,自稱:徐州牧

    呂布奪取徐州後,曹操封劉備為:豫州刺史,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劉備的稱乎都是:劉豫州

    劉安殺妻燉肉給劉備吃,稱劉備為:使君。曹操煮酒論英雄時也稱劉備為:使君

    劉備依附曹操後,隨曹操拜見漢獻帝,漢獻帝稱之為:皇叔

    劉表兒子劉琦稱劉備為:叔父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先稱劉備為:將軍,後又稱之為:劉皇叔,出山之後稱劉備為:主公

    周瑜欲使用美人計殺劉備,結果假戲真做。劉備娶了孫權妹妹。孫權母親吳國太稱劉備為:女婿,孫尚香稱劉備為:丈夫。

    劉備佔領漢中之後稱王:漢中王

    曹丕稱帝之後,劉備稱帝:漢昭烈帝,史書也稱為先主

  • 6 # 熊貓吃竹論史

    劉備,稱呼很多,隨著人生經歷的變化稱呼也隨之變化。

    稱呼(一)劉皇叔:劉備,自稱大漢中山靖王之後,後漢獻帝引以為皇叔,承認皇族身份,世人又稱之為“劉皇叔”。

    稱呼(二)玄德公:劉備字玄德,公表示對有名聲的人尊敬之意,故稱“玄德公”。

    稱呼(三)左將軍:開始平定黃巾之亂時,劉備展現才能,後曹操與劉備攜手消滅呂布,然後劉備被曹操安置於許都,被封為左將軍。同樣以官職相稱,又稱“左將軍”。

    稱呼(四)劉豫州/劉使君:《三國志》載:“謙表先主為豫州刺史,屯小沛”,又載:“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可以看到,陶謙、曹操都上表讓劉備擔任豫州刺史,故劉備又以官職相稱,稱為“劉豫州”。使君是漢朝對郡守刺史的稱呼,劉備有刺史官職,又被稱“使君”,劉備在荊州投靠劉表之時,蔡瑁曾言:“劉使君為何離席”。

    稱呼(五)宜城亭侯:劉備居許都,曹操表漢獻帝封劉備為“宜城亭侯”。這是漢朝加封劉備的爵位。

    稱呼(六)漢中王:公元219年,劉備攻取漢中,殺夏侯淵,擊退曹操,自封為“漢中王”。

    稱呼(七)昭烈皇帝:公元221年,劉備建立蜀漢,仍以“漢”為國號,於成都稱帝,年號“章武”。公元223年,劉備逝世於白帝城,諡號“漢昭烈帝”。意為像劉秀一樣,中興漢室,再建漢朝,光復漢室。

    稱呼(八)先主:劉備建立蜀漢,曹魏不承認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後來晉代魏,以曹魏為正統,因劉備是蜀漢第一任最高統治者,陳壽《三國志》將劉備稱為先主,而不以皇帝相稱。

    此外,劉備“雙手過膝,兩耳垂肩”,“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耳朵很大,手臂很長,垂下來能看見自己的耳朵。劉備因而又被稱為“劉大耳”。《三國演義》裡呂布臨死前怒罵劉備不救之情,罵“大耳賊”。

  • 7 # 歷史簡單說

    劉備的稱呼確實是蠻多的,我們一一來說明一下。

    1.先主。三國志的作者是陳壽,陳壽是蜀漢人,後來做了晉臣,然後在對魏蜀吳三國的君主的稱呼上自然是不一樣的。因為晉是由曹魏禪讓來的,所以晉為正統,那麼也必須也尊曹魏為正統。

    所以得叫曹操為魏武帝,叫曹丕為魏文帝,得孫權為吳主,因為陳壽之前是蜀漢的大臣,所以叫劉備為先主,叫劉禪為後主。

    2.劉皇叔。這個稱呼是三國演義的,劉備第一次見到漢獻帝的時候,自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是皇室宗親,漢獻帝就派人去查了一下皇家宗譜,劉備的輩份比漢獻帝高一輩,漢獻帝為了拉攏劉備,對抗曹操,就尊稱劉備為劉皇叔。

    3.劉使君。使君是漢時對州郡的長官的一種尊稱,比如太守,刺史,州牧,都可以這樣叫。曹操當時就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只有我和使君兩人呀。

    4.劉豫州。劉備被呂布打敗之後,就投奔了曹操,曹操就表其為豫州牧,所以劉備也叫做劉豫州,這是一種姓加官名的組合稱呼,比如姓+州名,姓+郡名,比如孔融因為當任北海太守,所以孔融也叫做孔北海。

    5.左將軍。劉備幫曹操打敗了呂布,曹操就表劉備為左將軍。

    6.劉徐州。曹操攻打徐州的陶謙,劉備前去救援,陶謙病重,就表劉備為徐州刺史,陶謙死後,劉備領徐州,所以劉備也叫做劉徐州。

    7.劉荊州。劉備先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劉琦死後,劉備就成為了荊州牧,所以他也叫劉荊州。

    8.劉益州。劉備拿下益州後,成為益州牧。

    9.漢中王。劉備拿下漢中之後,諸葛亮等人就建議劉備上表進為漢中王。

    10.漢昭烈帝。這個就是劉備的諡號了。

    11.先帝。這個就是劉備死後,諸葛亮對劉備的稱呼了。

    12.主公。這個也好理解了。

  • 8 # 慣與長夜

    劉備的稱呼比較多啦!

    劉玄德。根據他的字得來的

    劉皇叔。漢獻帝取宗族世譜檢看後推算,按輩分是他叔叔,故得此名。

    左將軍。漢獻帝認他做皇叔後封的。

    宜城亭侯。也是漢獻帝認他做皇叔後封的。

    大哥、哥哥。關羽、張飛的稱呼。

    賢弟。呂布對他的稱呼。

    主公。諸葛亮,趙雲等的稱呼。

    先主。駕崩以後諸葛亮等他的稱呼。

    昭烈帝。駕崩以後的諡號。

    劉豫州。因為被漢獻帝封為豫州牧(空的)。

    劉使君。擔任豫州牧,而使君是對州刺史或州牧的尊稱。

    漢中王。去的漢中後自封的。

    將軍。徐庶和諸葛亮開始對他的稱呼。

    大王。稱漢中王后諸葛亮對他的稱呼。

    陛下。稱帝后諸葛亮等對他的稱呼。

    明公。陶謙二讓徐州時,陳登、靡竺對他的敬稱。

    先帝。駕崩後諸葛亮、劉禪的稱呼。

    叔父。劉表之子劉琦對他的的稱呼。

    貴人。東吳招親是管家婆對他的尊稱。

    劉縣尉。授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後督郵對他的稱呼。

    大耳兒。曹操在白門樓殺呂布時,呂布大罵劉備道:“大耳兒最叵信者!”

    大耳賊。袁紹對他的蔑稱。

    販履小兒。曹操對他的蔑稱。

    村夫。袁紹手下大將紀靈對他的蔑稱。

    能想到的就這麼多啦!大家想想,還有哪些呢?

  • 9 # Qiang27

    劉備字玄德(161年~223年)涿郡人,蜀漢政權奠基人追號“昭烈皇帝”。稱號

    曹操,袁紹袁術孫權:織蓆販履,逆賊,

    呂布:大耳賊

    劉使君劉豫州

    督郵:劉縣令

    關張諸葛亮趙雲蜀漢群臣:大哥,將軍,主公,陛下

  • 10 # 那個蟲兒敢作聲

    皇帝陛下(漢昭烈皇帝)、漢中王千歲、主公、將軍(三國志隆中對中諸葛亮對劉備的稱呼)、侯爺(宜城亭侯)、左將軍、使君、劉豫州、劉荊州、劉益州、劉皇叔、劉縣令、大耳賊、兄長、賢弟(劉表對劉備的稱呼)、織蓆販履之徒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的果樹5月20號前消耗的是頭年貯藏,開春為什麼施花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