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夢幻情緣68510800

    總體來說,事務所是一個非常適合夯實財務基礎的地方,尤其適合暫時還沒考慮清楚自己未來方向,或者家裡沒有什麼背景,自己硬實力暫時沒有很大的競爭力的人;內部審計的職業路徑相對穩健,如果能找到合適的公司的話(具體的挑選標準見下文),也是一個不錯的職業發展途徑;至於投資風控盡調工作,我認為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不僅需要對公司的財務風險,法律風險進行發現並披露,還要結合目標公司所屬的行業進行深度分析,挖掘企業的投資邏輯。

    一、事務所審計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會計師事務所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在這裡面的幾年,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即使這種回報不一定是物質層面,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事務所是一個強迫自己學習的地方。無論是 CPA 證書、專案經驗、外部溝通能力、內部協調和領導能力,這些在事務所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之所以把 CPA 放在第一位,因為大部分在事務所的員工都是打算以財務或者金融方向為自己以後的職業選擇,那麼 CPA 將是最優必要考取的證書(沒有之一)。在事務所大家都在考 CPA,有一個相對和諧和互相探討學習進步的氛圍,另外,只有在事務所才有可能批准 1-2 個月的考試假讓大家全職去複習備考,這個優勢對於考取 CPA 的幫助真的其他類似的公司無可比擬。就如巴菲特所說的,財務會計是金融的基礎,強烈建議在事務所考取了 CPA 以後才跳槽。

    第二、事務所是一個很好的跳板,無論性別,無論學歷,進可攻,退可守。目前隨著國內事務所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逐步擴大,以國際四大和國內八大等事務所的 IPO 專案經歷在用人市場上備受青睞。坊間一直流傳的投行理想配置是:碩士 事務所 3 年 IPO 專案經歷 CPA(當然如果年輕的男性更優)。對於學歷或者其他條件相對欠缺的,可以往公司財務經理甚至財務總監或者董秘之類的轉,對於女性希望穩定工作的,也可以往內審轉,實在沒有好機會的,留在事務所發展也會比同齡的很多人不會差。我們最近一次同事聚會,好幾個堅持在以前事務所的同事都混到授薪合夥人了,其實回過頭來看,能在一個不錯的事務所堅持下來的那些朋友,發展的都不差。

    第三、事務所是一個能夠快速實現自我增值和變現的平臺。基礎的審計工作相對單純,而且只要用心付出,總能獲得提升,一旦跳槽,這些能力都會透過市場的薪酬進行變現。四大可能漲幅少一點,但內資所工作 3 年跳槽收入翻番的也是常態(當然本身基數也相對較低)。總體來說,事務所是一個看得到可期待的目標,並且大機率能實現該結果的地方,其他的工作如投行,投資等,做成一個專案除了自身努力以外,運氣也是很關鍵的因素,不可控因素有很多。我之前合作一個非常優秀的投資經理,為了一個專案做了一年多的準備工作,結果由於基金政策監管的變化導致專案投資無法完成,他也因此導火線,心灰意冷的離開了公司。在離職的那一天我和他聊了很久,一方面感覺唏噓和無奈,另外一方面確實感覺做投資和投行也一樣,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二、內部審計

    如果說外部審計是單純的執行工作,那麼內審的話則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和利益制衡。目前國內大部分公司及其高管對內審的定位還不是很成熟,內審的主要工作還是停留在滿足外部制度或監管需要,甚至作為內部鬥爭的制裁工具。

    隨著目前國內對上市公司以及大型國有企業的制度化需要,建立健全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的治理結構,保證中小股東以及國家資產的利益,審計委員會及其內審部門都是公司的常設機構之一,有的中小企業為了滿足結構的完整性,也會設定內審部,但是通常只有少數 2-3 個人在維持基礎運作。很多時候,這型別的內審工作不太容易開展,內審部需要平衡好公司各部門的發展和風控。有時候力度未必能很好的把握。

    其實在目前國內企業公司治理的環境下,老闆真正要知道公司哪些方面有問題,根本不需要透過內審部,一般公司控制人都會有多種方式及時瞭解到各地的情況,但是有的時候為了避免不同人的角度不同,立場不同,甚至道德風險導致的問題,這時候才有必要,委派內審人員作為第三方獨立主體去現場進行檢查,發表意見。這種情況下內審的定位有點類似公司內部的紀檢部門或者老闆的錦衣衛。

    其實總的來說,內審工作還是比較有意思的,工作量也不大(當然隨著工作職位的提升面臨更多的考慮因素和審計壓力)。選擇內部審計的公司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選擇一個好的行業以及平臺。有一些傳統制造業或者零售行業的內審,由於其體量以及模式的限制,審計工作相對瑣碎和零散,而且總體薪酬偏低。總體來看還是金融,或者房地產等行業的內審工作價效比會更好一些。其次,一定要公司的高層對內審足夠重視,這樣才會給內審團隊足夠的支援和許可權,內審工作也能落地到實處。發現問題能處理,內審工作才會有實際意義,部門的威望也才能得到鞏固,領導也才更加重視,才會匹配更多的資源支援內審,這是一個良性迴圈;最後,內審比外審更看中個人能力,尤其是專案負責人的能力。因為審計報告及附註披露的資訊有限,僅僅透過財務審計報告無法體現不同專案負責人之間的能力差異;但是內審不同,同樣一個公司,不同的負責人出具的內審報告質量會差異很大,而內審一般都是直接和董事會及其他高層彙報,這樣對管理層帶來的直觀感受是很明顯的。所以,對於剛入行的人來說,如果能遇到一個專業水平過硬,具備一定的風險敏銳度和願意培養下屬的領導,則會順利很多。

    第三、股權投資風控

    股權投資,尤其是一級市場,對風控人員的要求非常高。對於一些初創型的投資機構來說,投資部和風控部是最基礎的兩個業務部門,前者負責踩油門,後者負責踩剎車,只有兩者相互制衡,相互補充,公司才能不斷在高風險的投資領域當中穩健發展。

    對於審計人員來說,做幾年的 IPO 審計,熟悉了上市流程以及券商和監管部門的思路以後,可以考慮往投資機構的風控崗位轉,一方面,工作量相對事務所會少很多,其次,投資的風控崗位其實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視野的開闊很有好處。與傳統事務所審計主要關注財務錯報風險不同,投資風控更加多的是將財務審計和投行的工作進行綜合,基於公允客觀的財務報表基礎上,發表公司及行業未來的成長性、盈利空間以及上市可能性等等進行全方面的風險評估,並獨立出具風控意見。投資風控的崗位對從業人員的鍛鍊程度比較高,對於未來的職業發展來說也是非常的多元化,市場上也有很多從風控轉一線投資的先例。

  • 2 # 公考導航

    在做好審計風控工作前,我們先要搞清楚審計風險是什麼?審計風險是指對含有重大不實事項的財務報表產生錯誤判斷的可能性。審計風險由內在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組成。當然內在風險、控制風險由被審計單位自身的一些制度、執行模式及財務部門整體素質所影響的,檢查風險則由審計部門在審計方法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如何做好風控工作,我認為要做好一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對被審計單位而言,進一步完善財務制度、風險控制制度,有效規避因制度或執行模式造成的內在風險和控制風險。

    2.建立一套獨立的內部審計體系,或者由第三方的審計機構進行審計,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風險和控制風險進行全面的評估,並根據審計報告及時完善改正。

    3.對審計部門而言,有效減低檢查風險,首先要根據審計專案的實情在審計方案的制定下足功夫,其次是要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控制審計質量,再者是運用大資料分析等新的審計手段。

    影響審計風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個被審計單位的情況也是不盡相同,我認為做好制度設計、人員素質和技術手段等三個方面的工作就能做好風控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在職高,技校工作多年的老師是怎麼看待這些學校的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