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曬o日本農村日常
-
2 # 稻門YAO
首先就是課程的設定有不同,比如以早大的博士來說,沒有所謂的必修或選修學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選課或申請旁聽,但這並不是強制的。因此,從完成學分的角度來說,這一點是輕鬆了很多。但在日本每學期必須要參加導師的seminar,也就是老師門下所有的博士生(或所有的碩博士生)一起上的一門課,而課程的主題就是讓你就自己畢業論文的選題和進度發言,然後由所有的同門和老師對你提意見,當然主要是尖銳的批判意見。我覺得這種課的性質會對你的論文寫作有很大的督促作用,也加強了師門之間的溝通。
第二就是導師制有不同。導師的門下,不可能說所有人都和老師的研究方向完全一致。所以一般來說,老師會根據你的方向,在自己之外,為你找一位副導師。一般來說,也需要去參加副導師每週的seminar,並和他溝通論文。而副導師,最終也會納入你的中期評審委員會和最後的答辯委員會之中。
第三,就是學習的環境。早稻田雖然不大,但學習環境還是非常舒服的。圖書館有非常豐富的歷史資料,對做歷史研究的人是一塊寶地。也專門為大學院生準備了研究房間,小的有5平米,大的有10平米左右,是一個非常安靜的工作環境。另外,影印、掃描的工具也很齊全,便於研究工作。
第四,學習的情緒。跟國內相比,學習的壓力會小很多,情緒上也不會那麼緊繃。在學習之外,有很多的時間去體驗一下日本的生活、環境,可以去關西、橫濱、名古屋、北海道、沖繩旅遊。來到一個新的環境,這種跳脫感和衝擊感,會讓你擺脫之前很多的情緒、壓力。
最後,就是對自己的挑戰。用另一種語言去學習、交流、工作,在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中慢慢習慣、成長,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巨大的成長。無論將來選擇是否留在日本,你都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自立自強、去面對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這才是對我們最大的財富。
-
3 # 日本專業買手
看完號稱震驚世界的日本小學生吃午飯的短片,不得不承認日本教育確實有它的過人之處。
《日本的學校午餐》紀錄片
這部名為《日本的學校午餐》的紀錄片,只有8分鐘時長,播放量卻高達1300萬。
這個扎著雙馬尾的小姑娘叫Yui,是攝影師選擇的跟拍物件,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
早上7點45分,Yui揹著書包正從家裡走出來,攝影師發現她的書包旁還掛著一個小布袋,便問她那是什麼。
Yui解下布袋,說這是自己的便當盒,她每天都會帶著。
裡面有桌布,筷子,牙刷,漱口杯和擦嘴巾。
學校會給學生們提供午飯,但為了環保和衛生,其它物品學生們都會自行準備。
影片中組隊去上學的小學生們,書包都掛著這樣的一個小布袋。
Yui所在的班級有38個學生,一名老師。
學生們陸續到校,準備開始上課,學校廚房也忙碌了起來。
因為學校午餐是不允許提前一天做好的,為了保證營養和新鮮,5名廚師要在3個小時之內完成全校師生近700份的量。
在開始準備前,他們會把自己全副武裝起來,從頭到腳遮的嚴嚴實實,只露出兩隻眼睛。
廚房裡,無論是地面還是炊具都乾淨到能反光。
而且日本學校的午餐是有標準的,要包含多種營養素,嚴苛到連鹽分的攝入量都有規定。
學校有自己的小農場,要求學生自己種植食材,讓他們體會食物的來之不易,這些土豆就是六年級學生親手種出來的。
食物準備完畢,按班級分類放在外面的推車上,方便學生們來取。
在結束了一上午的課程後,老師會領著當天值班拿午飯的學生去廚房,剩下的學生就在各自課桌前鋪開桌布,洗乾淨手在座位上等著。
去拿午飯的同學會和廚房裡的工作人員一樣,帶上口罩圍裙和帽子。為了安全起見,在出發前還會有一名同學會檢查同學們的衛生,拿著單子詢問:有沒有腹瀉、咳嗽或流鼻涕?還有沒有認真洗手?確認無誤後,孩子們還要在手上噴下消毒液,全部完畢後,才可以取餐。
接著把飯菜拿到教室裡,一樣一樣的分給大家。
如此同時,班主任也要和同學們一起吃午餐,不僅可以照顧孩子們,也經常結合食物講解種植、烹飪、風俗等方面的知識,讓同學在就餐中增長知識,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等大家齊聲說完我開動了,就能開始享用。
午餐時間,整個教室都很安靜,不會有人說話,更不會出現嬉笑打鬧的畫面。
對於多出來的食物,大家會根據石頭剪刀布的遊戲來決定歸誰。
吃好午飯後,不用老師提醒,學生們便會自覺開始整理,第一件事就是把牛奶盒壓扁。
展開成一張紙後交給同一個人,他會把全班的牛奶盒紙片拿到走廊沖洗,然後曬開,等第二天送去回收部。
再回到各自的座位上,開始刷牙,就連老師也不例外。
接著會有幾名同學將所有吃好的餐盤送去廚房,如果不是碗上還沾有一些湯漬,還以為這是沒用過的餐具。
除此之外,每天值班拿午飯的同學身上的圍裙和帽子是迴圈利用的,所以需要帶回家清洗乾淨後,再交接給第二天值班的同學。
不是值班的同學也會自覺去清理公共區域,包括教室、走廊、衛生間,還有老師的辦公室,沒有刻意要求誰去做什麼,而是自己主動去做,每一天都是如此。
無論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大家都會沉浸在勞動的樂趣中。
對於日本學校而言,學校午餐不只是一頓飯,更是一堂教育課,讓學生懂得感恩,懂得食物的可貴。
基本上是不會出現有剩飯剩菜的情況,但如果真有,原則上來說是不允許倒掉的,你先要和老師打報告,然後拿一個塑膠袋把剩飯裝回家。
雖然影片中只是紀錄了吃午飯這一件事,但卻能從各個方面看出日本對教育的用心。
其實,針谷小學這頓“震撼”的午餐,是日本100多年“給食”制度的一個寫照,類似的情況每天發生在日本各地的中小學裡。
1899年私立忠愛小學食譜:飯糰、鹽煎鮭魚、漬菜。
1947年食譜:牛奶、燉西紅柿。
1952年食譜:麵包、牛奶、炸魚、色拉、果醬。
1969年食譜:意麵、牛奶、沙拉、布丁。
1977年食譜:咖哩米飯、牛奶、水果(香蕉)、速醃小鹹菜、湯。
正是這樣的飲食教育,日本人平均身高在戰後增加了近10公分,達到171.7cm,排名全球第29,高於中國(168.2cm,列32)。
不僅如此,日本肥胖率只有4%左右,全球最低,日本人的壽命連續20年世界第一。
食育,不單單是國家社會福利重要內容,也是國家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培養了孩子們的責任感以及對待食物的敬畏心。
我們應當強調的是學生的良好習慣以及這些習慣背後的價值理念。
在日本,小學生都是結伴上學並且沒有父母去送,學生排隊上學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既可以讓學生互相照應,又能培養孩子們的自立和交流能力,幫助他們更好的融入集體。
而且無論孩子們的書包有多重,父母都不會幫他們背,他們明白自己的東西就要自己拿。
放學後,也不會一窩蜂的跑出校園,而是一個接著一個有秩序的,邊和老師問好邊往外走。
過馬路時,一般車輛都會給學生讓路,學生走過後會有禮貌的給司機鞠躬表示感謝。
要是過十字路口,學生會朝著各個方向的車輛鞠躬。
有時,父母為了考驗孩子,還會讓3、4歲的小孩獨自一人上街買東西,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
為了鍛鍊他們的毅力,冬天讓孩子穿短褲去上幼兒園,凍感冒了沒關係,下一次就會有抵寒的能力,就不容易生病。
可能在我們眼中,這些條條框框對於一個孩子而言太過限制,但他們已經把分類垃圾、主動問好、遵守秩序這些事情變成了習慣,不會覺得不自由,反而覺得這本就是應該做的。
也許會有人說,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國情,所以不可以放在一起比較。但是,日本確實有一些好的地方,是我們所缺失的,值得學習的。
教育當從本心出發,知識的補給固然重要,人格的培養亦不容忽視,由內而外的品德及學識教養才是重中之重。
關於日本,我們專業,赴日工作留學,加weixin:monsterxinzi
回覆列表
拿上我新老師發的電腦。上課去了。不知道這玩意咋看是哪年的東西。。發了一個學期了。就開機兩次。難用。用不明白,,這是老師的老電腦們。。
然後老師就變成果粉了。。這一堆。嗯。還有這一堆
今天是一個大四的小學弟給我上的課。。嗯。他回去也能吹一吹了。今天給博士上了一課。。我也聽的挺嗨的,,
我的實驗手法和結果分析。。主要都是其他的老師幫我開解的。。
然後現在老師預設我會了很多東西的教我。。然後他就屢屢碰壁。。恩。主要還是我太次了。。
有些老哥比較酸啊,說我就算是上了個榜內的大學。讀了博士。回國還是找不著工作。。
怎麼說呢。。確實。我學習不咋地。。找不著工作我承認。。恩,以後和我媳婦開個雙博士拉麵店。挺好的。。而且確實比三本畢業強吧
說話有點實在了。確實我知道自己不咋地。。
跑題了啊。。大學的小學弟。明年讀研。我倆研究的是一個課題。關於日本觀光的大資料分析
雖然是用的很基礎的手法吧。但是我也不會啊。。給我挺詳細的從零講了。我算是受益匪淺吧。
共同研究真的挺好的。。一套資料。。我們可以一起用。他做的東西我可以直接拿來用。同時。我處理的一些東西。他也可以用。美滋滋
3年畢業的時候有點不敢想了。希望5年滿期之內可以博士畢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