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問題百事通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下什麼叫痙攣性斜頸?

    痙攣性斜頸是一種以頸肌扭轉或陣攣性傾斜為特徵的錐體外系器質性疾病。

    通常表現為起病比較緩慢,患者頭部不隨意的向一側旋轉,頸部則向另一側屈曲。患者病情可能會因為情緒激動而加重。

    病情往往多變,從輕度或偶爾發作發展到難於治療等不同程度。這種病可能持續終身,也可以導致限制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畸形。

    一般病程發展緩慢,1~5年後可能呈停滯狀態(就是病情不再加重),甚至有些病人發病後5年內可自發痊癒。

    大多數是年輕時發病,病情較輕者。1/3病人有其他部位張力障礙的表現,如眼瞼,面部,頜或手,不自主運動(如痙攣)在睡眠狀態時可消失

    。本病症以成年人多見,至今病因不明。其發病率與性別和年齡相關,女性的發病率通常是男性的1.5~1.9倍。發病的高峰年齡為50~60歲。

  • 2 # 我是穀子地

    1、什麼是痙攣性斜頸:

    痙攣性斜頸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異常衝動引起的頸部肌群陣發性不自主收縮,使頭頸向一側扭轉或痙攣性傾斜。

    2、痙攣性斜頸的病因:

    痙攣性斜頸的病因多數是由於腦深部的神經細胞病變引起的。這些病人可以有腦炎、出生時窒息、黃疸等病史。這些在CT或磁共振檢查時會有一些異常表現。也有部分病人沒有任何影象檢查上的改變。少數病人可因癔症發作或周圍區域性刺激(頸椎損傷或炎症)引起。還有部分是因為遺傳導致的。

     3、痙攣性斜頸的臨床表現:

    痙攣性斜頸的各種異常姿勢是由於頸部對應部位肌肉的異常收縮引起的。以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及頭夾肌的收縮最易出現症狀。一側胸鎖乳突肌收縮時頭向對側旋轉,兩側胸鎖乳突肌同時收縮則頭向前屈曲,兩側頭夾肌及斜方肌同時收縮則頭向後部過伸。痙攣嚴重時患側肌肉可以發生肥大。

     4、痙攣性斜頸的分型:

    臨床上根據肌肉受累範圍可以分為四型:

    (1)旋轉型:頭沿身體縱軸向一側作痙攣性旋轉。

    (2)後仰型:頭向背部後仰,面朝天。

    (3)前屈型:頭向前屈,下頜抵在胸前。

    (4)側屈型:頭偏離縱軸向左或向右,耳朵靠近肩部,常伴有同側聳肩。

     5、痙攣性斜頸的內科治療

    氯硝安定對於痙攣性斜頸的症狀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有報道認為30%以上的病人症狀緩解。A型肉毒素的肌肉注射對大部分病人有效。由於痙攣性斜頸的姿勢異常通常很複雜,常包含有旋轉、傾斜、仰屈和聳肩等多種成分,極少是由於某一塊肌肉單獨收縮引起,因此作肉毒素肌肉注射前,必須判斷出產生姿勢異常的主要受累肌肉。這些肌肉往往肥大並有壓痛,有時要作肌電圖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常規藥物治療

    有一定的效果,但難以根治。常用的藥物有美多巴、巴氯芬、安定類、氟哌啶醇等。

     6、肉毒素注射的療效和副作用

    多項研究表明,60%至92%的病人注射肉毒素後頭部異常姿勢好轉。從注射到起效的平均時間為1周,平均改善期為3個月。為避免抗體形成導致藥物失效,通常要到4-6個月再重複注射。最常見的副作用為吞嚥困難,一般在注射後5天時出現。大部分症狀較輕微,持續約兩週後可緩解。大約25%的病人會出現頸部無力,坐位時頭部有沉重感,這種現象是短暫的,可以透過減少肉毒素注射的總劑量來避免。

     7、痙攣性斜頸的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目前尚處於發展階段,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術式。常用的手術方式有以下幾種:

    (1)Dandy手術:雙側頸神經1、2、3或4支前根切斷術加雙側副神經根切斷術。手術比較複雜,需要枕部開顱並開啟頸部1-4個椎板。

    (2)選擇性頸部肌肉切除術及副神經切斷術:根據痙攣性斜頸的不同型別及頭部的異常姿勢,選擇性切除相關肌肉及副神經。此術式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3)腦立體定向毀損術:用立體定向手術毀損某些核團治療痙攣斜頸,目前尚未獲得肯定結論。立體定向毀損術適合於重症病人,及痙攣累及肌肉範圍較廣泛的病人。手術靶點可選擇內側蒼白球、丘腦腹外側核等。

  • 3 # 宜瑋L

    痙攣性斜頸是一種肌張力障礙疾病,以頸肌扭轉或陣攣性傾斜為特徵,臨床上起病緩慢,病情多變,從偶爾發作到難於治療等不同程度,可導致頭頸部限制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畸形。

    痙攣性斜頸根據症狀表現,可分為4種類型:前屈型、後仰型、側攣性和旋轉型。也有部分患者臨床症狀為多種型別的混合表現。患者常伴發頸部、肩部疼痛,部分患者合併有眼瞼、面部或手等部位不自主運動的張力障礙表現。

    本病多發於成年人,病程進展緩慢,多在發病1~5年後趨於平穩,但可持續終身,雖一般不會對患者造成生命危險,卻會給患者造成嚴重的身心困擾,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質量。一般而言,症狀在患者運動或情緒激動、焦慮時會加重,安靜時減輕,睡眠中則會消失。

    目前對於痙攣性斜頸的病理機制尚不明確,據研究,可能跟遺傳、外傷、前庭功能異常、精神因素等相關。

    對於痙攣性斜頸的治療,目前有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具體根據患者病情決定。

    建議有相關症狀,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及時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 4 # 我是今天的趙茉莉

    【概述】

    痙攣性斜頸是指頸部肌肉異常性不隨意收縮所致的間歇或持續性頭部隨意運動和頭位異常。

    自古以來認為本病是較難治的奇特的疾病,主要型別有:水平迴轉型、傾斜型、混合型、前屈型、後屈型等幾種。

    痙攣性斜頸有張力障礙的部分症狀及只侷限於頸部肌肉的原發性部分,會鑑別這兩種情況並不容易。

    另外還有頸部外傷、炎症、腫瘤等原因所致的繼發性斜頸以及先天性斜頸。

    據調查,其發病率為1.0/10萬。發病原因尚不清楚。

    【臨床表現】

    1.頭顱以體軸為中心,向水平左或右方向迴轉稱水平迴轉型。

    2.一側耳朵向一側肩靠攏,頭對體軸縱線呈傾斜,即傾斜型。

    3.頭呈水平迴轉的同時傾斜,即為混合型。一般在椎體外路性斜頸多見,肌收縮可見於頸肌以外的部位。

    4.頭向前方或後方屈曲,一般均為中樞性。當立位時,屈曲增強,安靜臥床時被減輕。

    【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

    是主要診斷依據,透過視診可判斷哪一型別的斜頸。

    2.表面肌電圖  

    是非侵襲性檢查,可觀察有關不隨意運動的肌肉分佈,記錄肌收縮波,當副神經性斜頸時,一側胸鎖乳突肌出現最強的異常波,以波形的分析來進行診斷。

    3.刺針肌電圖

    用於深部患病肌肉判定上。

    4.椎動脈造影

    透過椎動脈造影分析椎動脈與頸椎關係以及對副神經有無壓迫等,利於定位診斷。

    【治療方案及原則】

    (一)全身麻醉療法

    痙攣性斜頸發病機制中有心因說、大腦基底核障礙說和副神經壓迫說,據此臨床上應用全麻療法,其方法如下。

    1.禁食、禁飲,給術前藥阿托品。

    2.靜脈注射戍巴比妥或硫噴妥鈉等誘導麻醉藥,進行麻醉誘導,必要時靜脈注射肌松藥後行氣管插管、連線全身麻醉機。 0.1~0.2mg/kg靜脈注射,若未行氣管插管者,可配用氧和笑氣面罩吸人維持麻醉。

    4.麻醉維持中可用琥珀醯膽鹼1~2mg/kg,保持肌肉鬆弛,在此情況下進行頸部被動運動療法。

    5.在胸鎖乳突肌附著點,進行1%利多卡因或1%卡波卡因區域性浸潤。全麻的維持時間大約1小時左右。

    6.等待從全麻中自然清醒,回病室安靜臥床休息數小時,門診患者視情況可令其回家。

    7.全身麻醉療法後1周以內,來院複查一次,判定其效果。

    8.本法一般1周進行1次,2~5次為一個療程。

    (二)脊髓硬膜外刺激療法

    1.目前進行如下檢查

    (1)檢查記錄症狀:在坐位、站立位、仰臥位、精神緊張時症狀惡化程度。

    (2)肌電圖:記錄在坐位、仰臥位時,兩側胸鎖乳突肌、頸長肌、背闊肌的肌電圖。

    (3)X線檢查 :頭、頸、胸部。

    (4) CT。

    (5)心理反應的檢查。

    2.方法

    (1)局麻C2~C3間隙或其他穿刺點。

    (2)取側臥或俯臥位。

    (3)在X線透視下,經下位頸椎或上位胸椎進行硬膜外穿刺,置人兩條能屈曲的鎳絲,使之位於C2~C3的正中位。

    電極間距離為2cm,給予雙極刺激,進行1周試驗性刺激,此間選擇最佳刺激引數(頻率、強度、廣幅)。

    試驗刺激後,認為脊髓硬膜外刺激有效的病例,在全麻下進行慢性電極植入術。植入後第4天起,給予刺激。多數情況下,刺激頻率為120Hz,30分鐘,一天3次。如果患者要求再次刺激,可延長刺激時間。

    (三)手術療法

    1.副神經減壓術

    2.定位腦手術

    這兩項手術療法,應由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進行。

    (四)其他方法

    當患者因強烈的肌肉收縮出現肌肉痛時,根據具體情況可選用副神經阻滯、星狀神經節阻滯、區域性痛點注射、針刺治療等方法,減輕症狀。

  • 5 # 斜頸治療中心

    痙攣性斜頸是肌張力障礙疾病中的一種,侷限於頸部肌肉。由於頸部肌肉間斷或持續的不自主的收縮,導致頭頸部扭曲、歪斜、姿勢異常

  • 6 # 生活小衛士

    痙攣性斜頸是屬於神經科的一種緩慢進展性疾病,一般病情發展數年後趨於平穩,對病人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有的患者因此患抑鬱症,少數病人可自愈。

    痙攣性斜頸是肌張力障礙疾病中的一種,侷限於頸部肌肉。

    由於頸部肌肉間斷或持續的不自主的收縮,導致頭頸部扭曲、歪斜、姿勢異常,根據臨床症狀將痙攣性斜頸分為四型:旋轉型、側攣型、後仰型、前屈型。

    患者還常常會伴有頸部、肩部疼痛

  • 7 # ST混子雷

    肌張力障礙疾病中的一種,侷限於頸部肌肉。由於頸部肌肉間斷或持續的不自主的收縮,導致頭頸部扭曲、歪斜、姿勢異常。一般在30~40歲發病。

    病人常常伴有頸部、肩部疼痛,部分病人有情緒低落甚至抑鬱症狀。一般而言症狀在運動或情緒激動、焦慮時加重,安靜時減輕,睡眠中消失。

    痙攣性斜頸是一種緩慢進展性疾病,數年後病程趨於平穩,其本身一般不能造成病人死亡。但是病人生活質量嚴重受影響,極其痛苦,甚至有的病人因此患抑鬱症、自殺。少數病人可自愈。

    諮詢、治療一定要去國家正規醫院,民營醫院不太可信!

  • 8 # zgtn

    痙攣性斜頸比帕金森多了一種病情,多一種頸椎錯位,帕金森是頸椎沒有錯位,之所以能搖擺起來。也就是說沒有卡住。

  • 9 # 精靈海浪

    如下;

    可以有頸部推拉感、頭部不自主扭轉、頭頸部姿勢異常、頸肩部疼痛(性質為放射痛、牽拉痛、痠痛等)、頸肩部疲勞感等表現,根據病情嚴重程度,痙攣性斜頸可以分為輕中重三度。輕型者肌痙攣的範圍較小,僅有單側發作,沒有肌痛。中型者雙側發作,有輕度肌痛。重型者不僅雙側頸肌受到連累,還可能向鄰近的肌群,如肩部、面部、胸肌和背部肌群蔓延的趨勢,且有嚴重肌痛[3]。發病年齡越小,病情進展影響頸部以外肌肉的可能性越大

  • 10 # 使用者2924865214958

    痙攣性斜頸有多種臨床症狀,基本的症狀可以分為四型:旋轉型、側攣型、後仰型、前屈型。有的病人臨床症狀是多種型別的混合表現。病人常常伴有頸部、肩部疼痛,部分病人有情緒低落甚至抑鬱症狀。一般而言症狀在運動或情緒激動、焦慮時加重,安靜時減輕,睡眠中消失。

    痙攣性斜頸是一種以頸部肌肉扭轉為特徵的一種疾病,臨床表現起病緩慢,頭部不隨意的向一側旋轉,頸部則向另一側傾斜。可因情緒激動而加重。

  • 11 # 白色風車37

    症狀

    痙攣性斜頸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頸部肌肉一 側肌張力增高,使脖子轉向一側,頭歪向一側的異 常姿勢的改變。痙攣性斜頸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和 心理健康。

    原因分析

    痙攣性斜頸的發病臨床上通常沒有明確病因, 一般認為其與家族遺傳有關係,主要是丘腦,小腦 以及基底核的異常發育導致的神經出現病變。

    舉措建議

    出現痙攣性斜頸以後,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肌松藥或者是注射肉毒素來緩解肌痙攣,同時可以 配合物理康復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耳炎是如何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