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酒中狂歌

    在回答問題前,實不相瞞諸位,我並非武器專家,僅僅是喜歡看書而已。

    那時候八路軍可沒有影視劇那麼風光。當時的八路軍吃飯都是問題,武器的精良與否想都不想!

    所用武器那更是五花八門。

    從清朝的大臺杆子,到鳥銃。這就算是有戰鬥力的了。

    有的人是,大刀紅纓槍,還有厲害點帶點手藝的就用自制單發手槍。

    若有繳獲,則是漢陽造,老套筒,運氣好能弄到中正式,亦或是三八大蓋。就是這些,還都是老舊不一,祖宗三輩。

    至於彈藥,那就真是老太太種地,一半看實力,一半看運氣了。

    一個是繳獲。

    一個是黑市購買。

    一個是自己修理和複試裝填。

    至於質量,那就真不固定了。完全是看運氣,就這還不一定有,就算有,也未必足量。

    老一輩辛苦啊!

    拼了老命才有今天。且行且珍惜吧,諸位。

  • 2 # 不沉的經遠

    在抗戰時期,由於八路軍並無固定的武器來源,主要是靠繳獲和收集民間槍支來獲取武器,因此裝備的槍械非常複雜,像常用的步槍就有漢陽造、捷克式、中正式、三八式等,機槍有馬克沁式重機槍、捷克式輕機槍、歪把子機槍等,衝鋒槍有湯姆遜、MP-18衝鋒槍,手槍則有盒子炮等,可謂五花八門。

    7.92毫米圓頭彈

    如此繁多的槍械所用的子彈自然口徑也不盡相同,比如三八式步槍用的就是6.5毫米子彈,和當時國內常見的7.92毫米子彈不同。甚至同一種口徑也可能有區別。像漢陽造和捷克式、中正式雖然都是用7.92毫米子彈,但是漢陽造用的是7.92毫米圓頭彈,捷克式、中正式使用的是7.92毫米尖頭彈,兩者就不能混用。而馬克沁式重機槍使用的子彈是7.9毫米尖頭機槍彈,和步槍、輕機槍用的7.92毫米尖頭彈又有區別。

    衝鋒器和手槍用的都是手槍子彈,其中湯姆遜衝鋒槍用的是11.43毫米手槍彈,MP-18衝鋒槍則是9毫米手槍彈,盒子炮常見的是7.63毫米手槍彈,但是也有少數使用9毫米手槍彈的。

    除了這些常見的槍支外,八路軍還有一些比較冷門的槍械。所以從口徑和子彈型別來說,八路軍所使用的子彈種類繁多,給後勤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不過這也是當時條件困難的無奈之舉。

    早期八路軍的兵工廠主要是復裝子彈,就是將用過的子彈殼進行修復整形,重新裝上底火、發射藥、子彈頭,使其可以再次使用。復裝子彈雖然比原裝子彈效能要差一些,但是工藝簡單,因此八路軍各軍區的兵工廠大多有能力進行復裝,產量也比較可觀。像陝北的兵工第一廠在43年時,復裝子彈月產量可達10萬發以上。

    不過復裝子彈需要有用過的子彈殼,因此產量會受到舊彈殼數量的限制。所以後來根據地兵工廠也嘗試自產子彈,利用從民間收集的銅製品提煉精銅,然後加工成黃銅製造全新子彈殼。在1943年,陝甘寧邊區、晉察冀軍區的兵工廠試驗自產子彈成功,不過因為裝置有限,所以產量不高,年產量不過幾萬發。

    八路軍在抗戰時復裝子彈和自產子彈的產量都不高,遠遠無法和正規兵工廠相比。不過在當時困難的條件下能進行生產,已經是很難得了。兵工技術人員為抗戰做出的貢獻不容忽視。

  • 3 # 悟空說史

    抗戰時期八路軍的裝備火力都很差,並沒有像是影視劇中一水的連發式衝鋒槍,因為即使給了八路軍一水的衝鋒槍,那時候的八路軍也“喂”不起這些子彈怪獸。

    八路軍是有許多部隊的,比如說《亮劍》中聞名的縣大隊,區小隊,這些屬於民兵武裝,裝備比起正規的八路軍還要“老”上不少。

    這些部隊經常用的就是土槍,就這也做不到人手一把,更多的是使用的紅纓槍,而土槍的子彈這些部隊也可以自給自足,它使用的是鐵砂以及黑火藥。

    這些武器用來掩護群眾撤退勉勉強強夠了,但八路軍是會遭遇日軍部隊的,如果使用這些土槍的話,也很難在戰場上打出勝仗。

    所以八路軍大多都是使用的步槍,在當時八路軍並沒有統一的槍械型號,一般都是有什麼就用什麼,所以也是五花八門的,有漢陽造,有中正式,也有三八大蓋。

    這些步槍子彈就沒有辦法自己做了,需要用到兵工廠才能正常的做出來,就這也是“復裝”子彈,效能無法和初裝子彈相同。

    其中在八路軍的武器系統中,漢陽造和中正式的子彈都可以通用,都是7.92毫米,而且在1918年之後中國產步槍也都是7.92毫米,這種子彈是八路軍的主流子彈。

    但這也沒有緩解八路軍子彈緊張的局面,於是八路軍修築了兵工廠,開始對子彈進行復裝,所以在那時候的戰場上,子彈殼也是要回收的。

    而在最艱難的1941到1942年之間,繳獲的日式裝備也成了八路軍的救命稻草,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八路軍彈藥短缺的局面。

    可即使八路軍使用了各種方法來緩解子彈的緊張局面,但日偽軍還是稱八路為“三槍八路”因為八路軍打仗平均下來一條槍還沒有五發子彈,打三槍之後就要衝鋒了。

    所以那時候的八路軍條件極為艱苦,每一場戰鬥都有計算投入和產出比,劉伯承就反覆的教導“要在敵人槍沒上膛,炮沒上架,馬沒備鞍的時候就把它打死,不行就趕緊撤”

    因為八路軍條件有限,不能打“賠子彈”的生意,所以那時候的八路軍喜歡打伏擊戰,並且都是放近了打,而且戰鬥時間都不長,因為時間長了日軍彈藥也打沒了。

    後來的日軍發現了這一點,只要不是戰役,平時外出的日軍彈藥每人減少到了六十發,儘量不讓八路軍繳獲過多。

  • 4 # 觀上靈雲

    有些人胡扯了。

    八路軍用什麼子彈,當然看槍了,而不同的八路軍用的槍也不盡相同。

    自己製造的子彈基本都給了獨立部隊,比如李雲龍的獨立團,他們之所以叫獨立團,就是因為他們不在編制,自然得不到國軍的補給,所以只能用自己製造的。

    也許有些人是特指某些部隊,那就另說。

  • 5 # 青言論史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搞明白八路軍用的什麼裝備;而要搞清楚八路軍的武器裝備,你就會發現這還真有點搞不清,因為由於八路軍前期基本沒有自己的兵工廠體系,所以使用的都是“萬國牌武器”。

    先說步槍,八路軍主要的步槍有三種——漢陽造、中正式和繳獲日軍的三八大蓋,其中主要以前兩種為主。

    漢陽造的口徑為7.92mm,彈頭長度: 3.124 cm,彈頭直徑: 0.808 cm,彈頭重: 227 克。

    中正式步槍的口徑為7.90毫米,彈藥規格為7.92×57毫米。

    三八式步槍口徑為6.5mm,彈藥規格為6.5×50mm。

    手槍主要有仿製德國的二十響,也就是毛瑟式手槍、繳獲的日本產南部十四式(王八盒子)以及左輪槍,也主要是以前兩種手槍為主。

    所謂二十響就是匣子槍,這個很常見了,口徑為7.62mm,彈藥規格為7.62*25mm;

    南部十四式(王八盒子)也是很著名的手槍,其彈藥規格為8*30mm。

    機槍則主要是捷克造輕機槍和馬克沁重機槍,彈藥規格分別為:7.92*57mm、11.43*60mm。

  • 6 # 韓兵17

    抗戰時期,軍需物資相當匱乏,八路軍和地方武裝一般也是有什麼就用什麼。

    國軍的標準制式步槍是中正式,標準彈藥肯定是7.92毫米尖頭彈。八路軍屬於國軍的戰鬥序列,肯定也是想按照國軍的制式來。可惜老蔣給了編制不給軍械,八路軍只能自己解決武器彈藥的來源問題。那個時候能搞到的主要是使用7.92尖頭彈的中正式,使用7.92圓頭彈的漢陽造,以及使用6.5毫米友坂彈的三八大蓋。彈藥自然也是以這三種為主。抗戰前期的彈藥除了國民政府和國軍的一些將領幫忙解決過一部分外,很多時候要靠戰場繳獲,來源少,供應也極不穩定。後期八路軍自力更生建立了一些軍工廠,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彈藥的補給問題。由於八路軍的兵工廠生產設施相當簡陋,又需要經常對付掃蕩等情況,產品的質量並不是很好。不過八路軍兵工廠有一種用銅板衝壓成彈桶,然後灌鉛的製成彈頭的復裝彈,由於工藝的簡陋,造成彈頭尖端漏鉛成為事實上的達姆彈。這種彈頭髮紅的所謂“紅頭彈”的可怕殺傷力讓不少老鬼子談之色變。

  • 7 # 邊緣慢漫遊

    我來從另外的角度回答。

    先是種類:步槍子彈,機槍子彈,手槍子彈,還有獵槍子彈(包括制式獵槍子彈和鋼鐵砂類)。

  • 8 # 史論縱橫

    用什麼樣的槍,就用什麼樣的子彈

    子彈都是根據槍來的,想要知道八路軍用什麼樣的子彈,先要知道八路軍用什麼樣的槍,從槍械來說,八路軍是典型的萬國造。

    步槍主要來說有三種,一種是漢陽造,一種是中正式步槍,還有一種是三八大蓋,除了這三種外前期有各種土槍等,後期還有卡賓槍;

    漢陽造是中國最早仿製德國步槍生產而成,1895年開始生產,是在中國生產時間比較早,使用時間比較長的槍,民間俗稱老套筒,怎一個土字了得,後來也是經過多次改良,也算得是中國主力槍械之一,口徑是7.92mm,但是由於漢陽造的槍管鋼材不行,使用普通的7.92mm尖頭子彈容易炸膛,因此採用了88式圓頭子彈。投產之初,漢陽造可謂是國槍,每月能生產十三發子彈。

    中正式步槍是老蔣巔峰時期在1935年中德合作時期引進的,是中國近代第一種制式步槍,雖然也是從德國引進圖紙進行仿製,但確實正兒八經的毛瑟血統,因此口徑也是7.92mm,使用的子彈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毛瑟7.92*57mm步槍子彈。

    三八大蓋則是日本人生產的步槍,是日本士兵的標配,儘管日本也曾仿造德國毛瑟步槍,尤其是三八大蓋的前身三十年式步槍更是仿造毛瑟步槍,但是日本腦回路比較大,自己進行了多次改進,為了能夠打得更遠,將槍變長,口徑變細,因此,三八大蓋的子彈是6.5*50mm步槍彈。中國八路軍繳獲了大量日軍的三八大蓋,也是我們的常用槍械之一。

    輕機槍主要是捷克式輕機槍和歪把子;

    捷克式輕機槍是由捷克斯洛伐克在法國的幫助下研發生產,但是其效能特別好,是最受亞洲歡迎的輕機槍,中國之所以選擇捷克式輕機槍,而沒有選擇德國的MG34機槍,最主要的考量就是捷克式輕機槍省子彈。除此之外,捷克式輕機槍最大的優點還是在子彈通用上,捷克式輕機槍使用的是毛瑟7.92*57mm步槍子彈,這對於後勤供應來說簡直堪稱完美。

    歪把子機槍恰恰與捷克式機槍相反,堪稱二戰中最爛的輕機槍,日本研製歪把子的主要目的,其實和捷克式輕機槍的優勢一樣,就是為了讓輕機槍使用三八大蓋6.5*50mm子彈,這種思想很好,因為歪把子作為制式武器,可以分到每個班級作戰單位,如果子彈不一樣的話,對步兵來說有一定的壓力,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儘管歪把子使用的規格是6.5*50mm的子彈,但是問題卻出在歪把子效能不行,甚至經常出現炸膛的現象,為了改變這個情況,日軍將6.5*50mm的子彈裡面的彈藥減少一些。因此,6.5*50mm子彈出現了機槍專用彈。

    重機槍主要是水冷的馬克沁機槍,九二式重機槍;

    如果不是看到相關照片,打死縱橫都不敢相信,八路軍竟然有馬克沁重機槍,要知道馬克沁重機槍可謂是近代戰爭中的神器,關於馬克沁重機槍的傳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鬥中,一天的功夫就打死了六萬名英軍,堪稱是死神收割機。馬克沁重機槍作為重機槍,每分鐘可以發射600餘發子彈,火力十分強勁,按照常理來說,八路軍不可能供起這麼大的子彈耗費。但是中國的仿製的馬克沁重機槍被稱為民24式機槍,子彈採用的是7.92*57mm子彈,和捷克式輕機槍的子彈差不多。

    九二式重機槍則是日本在二戰中最有名的機槍,相比於馬克沁重機槍也有一定的進步性,更輕便,更靈活,尤其是風冷的設計還是有進步之處的,口徑上是7.7mm,因此子彈也是和其他武器不一樣。

    從以上的槍械製造可以看出,中國八路軍所需要的子彈也是五花八門,想要配備夠用的子彈那更加困難了,但是最差也就是沒有到頭了。

    因為子彈匱乏,所以八路軍很難進行大規模的會戰,領導幹部的任務主要就是控制子彈的使用,比如一個機槍可以拿50發子彈,步槍可以發20發子彈,據說有的部隊人均只有三發子彈。

    1942年八路軍制造的子彈合計22萬發,你說這個子彈夠不夠用。

  • 9 # 海水107648101

    用什麼子彈是由用什麼槍決定的,八路軍當時的武器基本上還是萬國造,以德系、日系為主,美英法意蘇及捷克比利時等東歐等國家的武器也有,步槍的話口徑大多是7.92,6.5,7.62、7.7等,手槍7.63,11.43,7.65,6.35這幾種吧

  • 10 # 花木童說史

    中正式步槍主要由河南鞏縣兵工廠 、廣東第1兵工廠和金陵兵工廠生產,仿製德國標準型毛瑟步槍 ,它的子彈規格是:7.92mm*57mm

    漢陽造主要是由武漢兵工廠生產,仿製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它的子彈規格是:7.92mm*57mm。漢陽造的子彈和中正式步槍是通用的。

    三八大蓋主要是由日軍那裡繳獲,子彈規格:6.5mm*50mm。三八大蓋槍相對好繳獲一點,但子彈很稀缺,日軍為防止被繳獲,沒有大戰的情況下,每名士兵攜帶的子彈數量只有60發。

    駁殼槍,又叫盒子炮,仿製德國毛瑟軍用手槍,生產廠家有:漢陽兵工廠、 鞏縣兵工廠、 大沽造船所、 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 重慶武器修理所、 衡陽軍械局等。它的子彈規格是:7.63mmx25mm。駁殼槍主要配備八路軍基層軍官和偵察兵、武工隊。

    由於子彈工藝複雜,八路軍自制子彈的產量並不高,遠遠滿足不了戰爭需要,所以八路軍除了要求節省子彈外,還要求在戰鬥中回收子彈殼,利用打過的子彈殼重灌彈藥,八年抗戰實在不容易啊。

  • 11 # 軍武視界

    沒有槍,沒有炮鬼子給我們造。對於抗戰時期那個年代的事情,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聽老一輩人給自己講述的。那麼在抗戰時期,八路軍到底使用怎樣的子彈呢?今天咱們就來一探究竟。

    首先很多人都會覺得,在那個時候,通常情況下八路軍不論是使用的槍還是炮,都是從日本人那裡繳獲得來的。所以說,在那個時候八路軍通常使用的武器彈藥,也都是從日本人那裡交貨的來的。因此便會讓人產生一個比較刻板的觀點,那就是在那個年代,我軍使用的子彈都是從日本人那裡繳獲得來的。所以應該通常情況下使用的都是日式武器中的彈藥。比如38大蓋中6.5mm的子彈,以及92式重機槍上使用的7.7mm子彈。

    然而想要繳獲日本人的這些武器裝備,卻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也並沒有影視劇中表述的那樣容易。據真正的資料記載,在那個時候,如果有幾個日本人去掃蕩一個村莊,在掃蕩的過程中,有一個士兵死掉,其餘士兵發現之後,為立刻上報相關的部門,然後相關的部門會派出大量,去當地的村莊進行掃蕩,然後抓幾個村名拷問,直到交出這個日本的人的屍體以及步槍為止。可見日本人是有多麼在乎這些武器裝備以及士兵的死活。

    即便是在潰逃的時候,有日本士兵掉隊也會將武器拿走,最多留下幾顆手雷。因為在日本人看來,有人掉隊就會拖累更多計程車兵,與此同時呢,其手中的武器很有可能會落在我軍手中,如此一來日軍通常情況下都會將士兵留在原地,然後塞幾顆手雷,並且將兵器拿走。為的就是防止,過多的武器落在我軍手中。

    也就是說在那個年代想要繳獲日軍的武器,裝備顯然是比較困難的,如此一來,使用的子彈,也當然並不是7.7毫米或者是6.5毫米。而是被稱為老套筒的漢陽造,而這種槍械一般使用的彈藥則是7.9mm。並且大多數彈藥都是復裝的,因為那個時候使用的主要材料主要為黃銅,而黃銅的延展性比較高,所以復裝起來並沒有那麼困難。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那個時候黃銅比較稀缺。

  • 12 # 河東三叔

    漢陽造步槍使用7.92毫米圓頭子彈,由於在國內生產時間較長,總生產量超過100萬支,所以配套的彈藥也相對可觀。

    中正式步槍使用7.92毫米尖頭子彈,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款制式步槍,1935年正式開始批次生產。抗戰時期生產了幾十萬支,不過真正在八路軍手上較少,配套子彈可以和捷克式、馬克沁機槍通用。而三八式步槍則使用6.5毫米子彈,八路軍完全依靠戰場繳獲。

    下圖是漢陽造步槍子彈

    機槍部分主要包括:捷克式、馬克沁(民二十四式)、歪把子,對應子彈分別是7.92毫米毛瑟步槍彈、7.92毫米尖頭彈、採用6.5毫米步槍彈。前兩者國內都有仿製版,歪把子就依靠戰場繳獲。

    八路軍裝備的手槍主要是駁殼槍,使用7.63毫米口徑子彈,缺少近距自動武器的代用品。

    上面這些槍械在八路軍手中,經常是有槍無彈,早期大部靠戰場繳獲。後來各根據地陸續建成子彈復裝廠,戰士們打完仗還有一個工作,就是將擊發散落的子彈殼帶來,復裝好再次使用。其次兵工廠逐步修建,才有了更多自產品緩解了使用壓力。

  • 13 # 電視劇裡看歷史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在二戰中,位於東方中國的中日戰爭是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以落後的國力,小米加步槍的武器配置拖住了世界頂級強國日本帝國三分之一的海空軍,三分之二的陸軍將近十年的時間,為美國和蘇聯的西歐戰爭和太平洋戰爭贏得了巨大的戰爭優勢,而在中國軍隊中,八路軍在敵後的作戰是拖住敵人行軍步伐的重要力量,是時山西,太行,東北和江淮一帶都有紅色軍隊在英勇戰鬥,在國軍退出正面戰場後頑強的抗擊侵略者,真真不愧抗戰中流砥柱之名

    打仗還是要用武器的,那麼抗戰時期,八路軍在敵後一般使用什麼子彈呢?

    八路軍在抗戰時沒有條件對自己的部隊進行標準化建設,所使用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據史料記載,八路軍曾使用漢陽兵工廠的複製1888步槍、79步槍,金陵兵工廠複製馬克沁的民24重機槍、82迫擊炮,鞏縣兵工廠複製毛瑟98的中正式步槍、各地仿製的捷克ZB-26輕機槍,毛瑟衝擊手槍(二十響、駁殼槍),MP18衝擊槍,60迫擊炮,勃朗寧手槍,自己造的81馬步槍,繳獲的三八式步槍(三八大蓋),十一年式輕機槍(歪把子),等等,使用的子彈自然也不一樣,總的來說,用於步槍7.92毫米毛瑟步槍彈比較多

  • 14 # 俞小萌

    八路軍主要使用的武器是7.92毫米毛瑟步槍彈,主要用於漢陽造和中正式步槍。一部分是靠繳獲,另一部分是回收舊彈殼,然後由我們自己的兵工廠進行復裝。即使這樣,我們計程車兵手中的步槍子彈,平均下來也就是五到十發左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卡斯羅母犬會打架嗎,如何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