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史知理

    有一句話叫做農民起義者的侷限性,這句話不是瞎說的。

    先說清楚,農民起義領袖的失敗,不是農民的失敗。農民的思想決定了歷史的走向,他們想要一個能湊活著活下去的世道,最終都成功了。

    而農民起義的領袖,往往受限於他的眼界,不能夠很好的適應民心的變化。

    比如李自成,靠著搶大戶、打官府來滿足起義軍的需要。而他打敗了官府之後,依舊把自己當成農民。

    這個時候他應該做的是收攏有權威性、有統治能力計程車人,重新分發土地。這樣既可以滿足自己手下人貪圖享受的夢想,又能讓天下安穩。

    他看不出這一點,崩潰從內部開始,逐漸的也失去了人民的支援。

    同樣的,紅巾軍黃巾軍黃巢方臘等起義軍,沒有能力和眼光建立一個合理有效的組織來鞏固政權,導致自己的勢力不具有持續性。

    堡壘只能從內部攻破,內部墮落了,自然失去外面的支援,最終被絞殺。

    而魏蜀吳、李世民、滿足人等都是趁機建立了一個良好執行的官府系統,搶走了勝利果實。

    劉邦是一個投機者,但是他有著高瞻遠矚的眼光,知道天下需要什麼,早早的內修德政。

    朱元璋是一個士兵。在成型的軍隊裡一步步做起,靠著自己的天賦,找出了一條符合現實的大道。而且元末舊貴族基本死光了,所以他的成功沒有人阻礙。

  • 2 # 匿名是不是更好啊

    歷史上的農民起義是很多的,但農民起義真正意義上的成功的貌似只有朱元璋(劉邦還當過一個小官因此不能算農民)。大多數農民起義是失敗的,為什麼呢?

    1、農民領袖大多格局太低。雖然農民領袖有一定的能力,但是他們大多還是求安逸,有了一定的成果便開始固守不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自己,但是在多方勢力混戰的天下,往往也喪失了很多機會。也不能太苛責農民,畢竟過的都是苦日子,對於他來說吃飽穿好就算是好日子了,相反好多當過官的或是貴族都是有見識的人,他們往往有很大的野心(說好聽了是大格局)。相對的,農民勢力也是容易被招安降伏的,結局一般也那些人好點。

    2、農民裝備劣質,也沒有經過訓練。農民起義喜歡拉人頭,裝備問題容易被擱置,一般的農民起義軍隊也沒有經過訓練。這樣的軍隊戰鬥力自然高不了,而且碰到硬茬往往一下就被打散了,這樣的軍隊是成不了大事的。

    3、農民地位太低,不服眾。雖然這個因素影響沒那麼大,但是當一個地位很高的傢伙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爭奪統治權時,假如讓你投票,你會投誰?我相信你們大多數人會投那個地位更高的人(某薄輸的原因據說也是於此有關)。當然你農民打贏了一幫人沒話說,但是在決出勝負之前沒有幾個人看好農民。

    4、農民領袖易膨脹。不得不說部分農民領袖成為一方勢力後開始自大起來。比如我們的首次農民起義發起者之一陳勝,在他起義勢力龐大後,他從前的好哥們來投奔。來就來嘛,畢竟發達了,好好對待舊人也是常事。可是這幾個哥們也真大膽,逢人就說陳勝以前的陳事,往往還是讓陳勝沒面子的事,陳勝一生氣就把這幾個人殺了,後來陳勝吳廣的勢力就不行了。雖然這件事情錯不全在陳勝身上,但是透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一般人得到特權後真是會膨脹,無論是陳勝還是他以前的朋友,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傲,在多方割據的局勢下,這個性格只會害了自己。

    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農民一直處於底層,但是有的農民是不甘心的,他們願意賭上自己的性命,企圖透過自己的鬥爭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本身就讓人敬畏敬佩了。農民是國之本,農民起義往往預示著這個朝代將要覆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很嚴重的焦慮症和社交恐懼症需要上臺背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