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姐逛歷史

    呂芳能全身而退,歸根到底一句話是嘉靖想讓他全身而退。歷史上的嘉靖是個很現實的皇帝,電視劇中的嘉靖比歷史上的真人更現實。現實到什麼程度了呢?電視劇中的嘉靖無所謂清流黨和嚴黨,不分什麼內閣臣子與宦官家奴的區別。所謂賢與不賢無非就是因時而用,因地制宜罷了。這點在電視劇的最後一集,嘉靖說的很清楚。

    古人稱長江為江,黃河為河。長江水清,黃河水濁,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古諺雲:聖人出,黃河清。可黃河什麼時候清過?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數省兩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

    嘉靖這麼現實,那結果是什麼呢?

    從嘉靖皇帝登基開始,呂芳就一直守在他身邊,並一步步坐上內相的位置,幫著嘉靖皇帝處理內廷事務。嘉靖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也是一個絕頂自私的人。他對自己任用的每一個人都瞭如指掌,能夠操控如木偶,完全為自己所用。

    嘉靖是一個刻薄寡恩的人,能在他身邊呆的很久是很不容易的事。只有呂芳跟了他40年,嚴嵩跟了他20年。好幾任內閣首輔都沒有什麼好下場,能坐得久並且能夠善終,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雖然外相也就是內閣首輔經常換來換去,但長期以來呂芳的位置是比較穩固的。呂芳是一個忠誠的好奴才,做事大局觀極強,大事小事都處理的讓嘉靖皇帝感覺非常舒服。

    之所以嘉靖皇帝忍無可忍要處置呂芳,並不是呂芳犯了什麼錯,而是嚴嵩倒臺後,形勢發生了變化,人事上也需要進行調整。

    以前大臣們對皇帝不滿,都由嚴嵩這個打手親自處理。對於嚴嵩的鐵血手腕,嘉靖皇帝是比較滿意的。能替主子分憂的奴才都是好奴才。

    嚴嵩倒臺後,海瑞頂撞皇帝的事,內閣首輔徐階和呂芳都在和稀泥。這就讓嘉靖皇帝非常不滿意,他需要一個有鐵血手腕的人來幫他處理這些爛事。這個人有且只能是陳洪,他心狠手辣,善於揣摩嘉靖皇帝的心思。

    三 

    既然內相的差事都要交給陳洪了,那麼呂芳就只能退休了。讓呂芳退下去,總要找個藉口,這從來都不是什麼難事。

    嘉靖皇帝就說,最近伺候我,呂芳犯了三次錯。十步之內必有芳草,芳草萋萋,這不是什麼好事。也就是說到處都是呂芳的人,權勢太大了,應該退休了。

    但呂芳並沒有犯什麼錯,換人也只是因為嘉靖皇帝需要。於是嘉靖皇帝就把呂芳派到南京去守祖陵。對於呂芳來說,這也是一種解脫,更是一種善終的表現。畢竟伴君如伴虎,小心翼翼四十年,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

    所以說,呂芳全身而退,無非就一點:嘉靖希望呂芳晚年能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對於嘉靖的好意,呂芳知不知道呢?其實他也知道。他拜辭嘉靖後,很自信地帶走了裝瘋賣傻的楊金水,很自信地把嘉靖送他的保命符託付給給藍神仙,讓他保馮保,而他自己則孑然一身。這就是呂芳與嘉靖之間用40年時間培養出的主奴默契。

  • 2 # 未濟

    首先要說明呂芳是影視劇虛構的人物,他的歷史原型叫李芳,李芳最終被秉筆太監陳洪鬥倒,並沒有像呂芳那樣全身而退,下刑部監禁,杖八十,後被髮配孝陵。所以,接下來的分析,只是對一個虛構人物基於影視劇情的分析,並不是真實歷史,這一點要明確。

    呂芳從一開始就給自己留好了後路,萬曆出生,是嘉靖的第一個孫子,裕王早晚會成為皇帝的,所以呂芳把乾兒子馮保派到裕王府給皇孫當大伴,提前留好了後路,這是很有遠見的。

    在明朝的體制下,皇帝有著絕對的權力,內閣首輔也不過是高階秘書,還有掌印和秉筆太監製衡內閣,而宦官的權力都是皇帝給的,縱然是魏忠賢那樣權傾朝野,說垮臺就垮臺。呂芳正是清楚地看清這一點,不用拉幫結派,就跟皇帝混,就忠心給皇帝辦事,那準沒錯。

    呂芳並沒有和嚴嵩真正勾結,並且很有大局觀念,他怕牽連到胡宗憲,胡宗憲雖屬嚴黨,但確是有真本事,並且是東南抗倭戰局的關鍵人物,他的深明大義,也贏得了徐階等大臣的敬重。要不然後來徐階成了首輔,自然會清算他。

    呂芳留好了後路,沒有摻和嚴黨,又與徐階關係不錯,這些都保證了後期不會被清算,那麼對於嘉靖呢?

    嘉靖因為修道,服用丹藥,體內積毒,呂芳用李時珍的方子給嘉靖排毒。呂芳對嘉靖的忠心是肯定的,嘉靖對呂芳也是有感情的。嘉靖需要的能夠幫他對抗群臣的人,嚴嵩就是這樣的人,所以嚴嵩才能和嘉靖配合了那麼多年。而呂芳人緣太好,誰也不得罪,沒法幫嘉靖對抗群臣,而陳洪則心狠手辣,是嘉靖需要的,所以就得讓呂芳走。

    而呂芳沒做過對不起嘉靖的事,為人低調,沒有大錯,嘉靖念舊,自然沒有難為他,只是讓他去守陵。其實這是對呂芳的一種保護。

    每個新皇帝登基,都會換上自己的心腹當掌印和秉筆太監,對於前朝遺留的,若是和自己關係好也就罷了,若是關係不好,那就要清算了。此時的呂芳已經不在那個位置上,沒必要再清算了,而且呂芳又有馮寶和徐階這兩股關係在,自然放過他一馬。

    呂芳忠於嘉靖,人緣好,不得罪人,提前留好後路,目光長遠,呂芳能全身而退,有嘉靖的情感在,更多的還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也確實沒啥理由非要清算他。

  • 3 # 大樹底下好觀影

    嘉靖為了保全呂方後半生將其發配到中都孝陵給朱元璋看墓後,呂方給陳洪的一跪,請求他們照顧好萬歲爺。在鏡頭另一邊的嘉靖已是紅了眼眶,他們主僕二人的感情就如同家人一樣,帝王向來孤家寡人,只有呂芳在他身邊,他才覺著貼心,他怎麼捨得呂方走呢?可是他已知道自己即將龍馭上賓,他也知道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裕王上位定會先清除內官,用自己的心腹,所以他這是為了保全呂方下半輩子的安全,可憐的陳洪還以為自己終於出頭,他不知道他只是呂芳的替死鬼,嘉靖的一把刀。

    呂方從藍神仙那裡將瘋癲數年的楊金水帶了出來,走在路中,他對楊金水說道;“金兒,從今天起,你不用再裝了。”看到這一幕時令我為之動容,為的是楊金水的隱忍可憐,為的是呂方的慈悲寬容,為的是他兩人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感情。從此這爺倆可以在孝陵平安的度過下半輩子了。

  • 4 # 鐵掌幫幫主裘

    文官一句話,三思而後行,武將一句話置之死地而後生。這個本來是呂方教馮寶的,可是我覺得也是他自己對自己說的,大明朝幾萬太監的老祖宗,司禮監掌印,雖無閣老之名,實際上已經是閣老之實,看著風光無限實際上已經危如累卵。太監這個職業本人沒有任何歧視,風光的時候權勢滔天,晚年幾乎沒有善終。上司(嘉靖)猜疑日甚,同僚,嚴嵩,徐階都對他愛恨有加,晚輩(陳宏)著急上位,嫌他擋道,幾乎是必死之局。生生讓老人家做活了,而且還帶走了一個“瘋了”的乾兒子楊金水。可見他謀劃之深,不在嚴閣老,徐階之下。

  • 5 # 痛過方覺醒

    呂方教育下面乾兒子的時候,說過一句話,“為人為官當常自省,思危、思退、思變”。他自己也是去身體力行了。身居高位常保清醒,能夠安享晚年也不意外。

  • 6 # 布夫舟

    呂芳能夠全身而退,一方面是他自己多年來努力的結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嘉靖是個念舊的皇帝。

    呂芳是自幼跟隨嘉靖,幾十年來一直對嘉靖忠心耿耿。嘉靖對呂芳是相當信任,並且還非常依賴他。正如嘉靖對黃錦所說的那樣,嘉靖自幼父母雙亡,沒有兄弟姐妹,幾十年來一直都是寡家孤人,如果說嘉靖有親人的話,那麼呂芳是能算一個的。

    可是嘉靖這個皇帝也有缺點,那便是他太聰明瞭,從來不願意自己擔責任。無論是呂芳、還是嚴嵩,他們二人替嘉靖幹了太多的髒活,也得罪了太多的人。一旦裕王繼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二人是沒有好下場的。對於這一點,呂芳知道、嚴嵩也知道。二人都想給自己留退路,可是嚴嵩沒有退路,只能硬著頭皮幹,而呂芳卻找到了自己的退路。

    呂芳讓自己的乾兒子馮保去做萬曆皇帝的大伴,希望馮保夾著尾巴做人,能夠一朝一日馮保得到裕王的信任。馮保也不負所望,成功的讓裕王、裕王妃以及年幼的萬曆皇帝相信了自己。靠著馮保,呂芳成功的搭上了裕王,確保自己能夠不被清算。可以說這是呂芳能善終的最大原因。假如沒有裕王的信任,呂芳是不敢輕易的放下歸隱的。

    只可惜嚴嵩運氣就沒那麼好了,眼睜睜嚴世蕃被殺,白髮人送黑髮人。其實嘉靖是個念舊的人,看到嚴嵩落個如此下場,內心還是非常不忍心的。所以嚴嵩也能夠平安致仕、安老晚年。嚴嵩倒了,幾十年的權力平衡便打破了。徐階取代了嚴嵩,但他並不願意像嚴嵩那樣替嘉靖幹髒活,不惜得罪文武百官。

    這種情況下,嘉靖只能讓司禮監幹嚴嵩的活。可是呂芳原本就是個八面玲瓏的人,不願意得罪的人。嘉靖內心中也不願意呂芳做這些事情,將來一旦自己駕崩了,呂芳是死無葬身之地的。

    於是乎嘉靖便藉著幾件小事將呂芳貶去南京了,並且在臨走之前還給了他護身符。嘉靖為了就是希望呂芳能夠平平安安的度過晚年。這便是呂芳能善終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 7 # 楊角風發作

    我來回答:

    嘉靖四十四年七月,海瑞進了京,隨後跑到六必居題字,又趕上清流派對抄家嚴黨的銀兩處置不當,惹惱嘉靖帝。

    陳洪跑到裕王府宣旨後被打,回來稟報,嘉靖帝震怒:

    “真是十步以內必有芳草呀!”

    那邊陳洪跑到鎮撫司“除草”,這邊嘉靖帝送給呂芳一道符:

    “跟了朕大半輩子,帶著這個,可保你下半輩子的平安。”

    就這樣,呂芳拿著符救出了楊金水,倆人一路向南,裝了幾年瘋的楊金水終於哭了起來:

    “哭吧,哭吧,把憋在心裡那點委屈都哭出來,往後咱們就不用哭了,讓他們哭去吧!”

    一、

    呂芳作為司禮監五大太監之首,權力那是相當的大,作為掌印太監的他掌控大明朝最終政策執行權——披紅。

    司禮監掌管內廷二十四衙門,外加錦衣衛和東廠,是以嘉靖帝為中心發號施令的中轉站。也是用來平衡和制衡內閣,以及六部兩京一十三省的官吏,並全天下百姓。

    我們可以想象得出,在劇情開始之前,也就是嘉靖帝四十年之前,朝廷至少穩定了二十年。這二十年正好是嚴嵩和呂芳當政,兩者配合相當的默契,真正平衡被打破源自於開場的御前財政會議。

    之所以這場會議清流派會向嚴世蕃開火,原因就在於雙方力量發生了根本改變,這個改變就是裕王有後了……

    因為周雲逸的死,讓整場會議充滿著火藥味,呂芳還在盡力維護平衡,會議前就定了調子:

    “諸位大臣,臘月二十九周雲逸的事,大家都知道……虧空上的事,能過去,我們就儘量過去,天大的事,咱們得同舟共濟。”

    但會議還是吵起來了,面對激烈衝突,嚴嵩先出擊,打破了平衡:

    “有些人就藉著這個誹謗朝廷……這場雪是皇上敬下來的……”

    從這一刻起,呂芳就感覺到了,一場大的變局就要出現,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利用給裕王賀喜的機會向嘉靖帝請求派太監和宮女去裕王府,同時巧妙地把馮保派去,做到了未雨綢繆。

    二、

    他對馮保說了那一番理論堪稱全劇經典之一,那就是“思危”、“思退”、“思變”,並明確告知他:

    “如果真有裕王入主大內的那一天,乾爹這條老命還要靠你!”

    呂芳這個人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其實就是仁慈,所謂和氣生財,能不結仇絕不結仇,能救一命絕不袖手旁觀,對馮保如此,對楊金水對其他人也是如此。

    劇中嘉靖帝好幾次提到對呂芳“老祖宗”的稱呼感到厭煩,並說只有死人才稱祖宗,為什麼呂芳還是不改?

    其實這個稱呼何嘗不是底下人心甘情願叫的,發自內心的話,改不了,由此也能看出呂芳會做人。但呂芳又太過仁慈了,太仁慈就會出問題,最後呂芳的被撤,也是因此,當然這是後話,我們一會兒會講到。

    呂芳的第一次危機發生在“毀堤淹田”之後,發生在他最愛的乾兒子楊金水身上。楊金水這個人用呂芳的話講,就是壞的時候比誰都壞,但是好起來又比誰都好。

    如果沒有後面的事發生,可以想象得出,楊金水江南織造局任期滿了後,必然回京。他的政治覺悟和手段,絕不在陳洪之下,尤其他那不上秤沒有四兩,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的至理名言,貫穿全劇。

    這次危機在楊金水的忠心下得以化解,他當機立斷放棄李玄,在嘉靖帝面前供出嚴世蕃,袒護了胡宗憲,深得朕意,不僅沒有受到處罰,反而得到了表揚。

    三、

    呂芳的第一次危機就這樣被楊金水解了圍,而第二次危機,仍然是楊金水破了局。

    朝局的變化遠遠超過了呂芳的想象,毀堤淹田、通倭大案、打著織造局招牌買田、浙江貪案一併爆發。面對海瑞的咄咄逼人,楊金水也傻了眼,感受到自己沒有完成老祖宗,皇上交代的重任:

    “我就是皇上,就是老祖宗派到浙江來的一條狗,我得看住這個家!”

    是狗就得護主,一旦毀堤淹田這件事被掀出來,嘉靖帝就不得不查,一查就會查到織造局頭上。到時候楊金水、呂芳都會受牽連,連嘉靖帝的聖明都保不住,更不用說還在打仗的胡宗憲。

    可是楊金水又不能死,他一旦死了,就會給司禮監敵對勢力,也就是陳洪一個把柄,對呂芳極其不利。他清醒地活著也不行,人清醒就得回答問題,不管他怎麼回答,都會牽扯呂芳,都會玷汙聖上。

    萬般無奈之下,他只有瘋,嘉靖帝也知道他是裝瘋,但是還是想知道這件事跟呂芳有沒有關係,楊金水回答:

    “呂芳是誰?有他……有他……他在一百年前死的……”

    又說楊金水也死了,意思就是說線索到這裡就斷了,楊金水承擔了所有責任,絕不會玷汙聖上。

    第二次危機以楊金水被關朝天觀結束,但是呂芳也失去了緩衝人,也就是楊金水,下一次危機到來,就只能自己上了。

    四、

    其實楊金水變瘋的訊息剛傳到京城,呂芳就慌了,慌亂之餘,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瞞著嘉靖帝去見了嚴嵩和徐階,最後被髮配吉壤。

    其實呂芳絕對是好心,這個節骨眼上,一旦清流派跟嚴黨掐起來,必然影響到東南抗倭大局。他其實很清楚,楊金水變瘋,自己有罪,逃不掉,他不想讓嘉靖帝為難,這個為難還是想替嘉靖帝抗。

    呂芳最後定性:

    “我們還是同喝皇上這杯酒吧!”

    後來嘉靖帝確信呂芳沒有牽扯到浙江貪案之後,也明白了他的苦心,同時為他不能飽讀詩書而善意提醒,你可知道太祖勸大臣酒時說過啥?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呂芳去勸酒,飽讀詩書的嚴嵩和徐階,必然會理解成這是嘉靖帝的意思,怎麼可能不想法對付我們?

    但呂芳是好心辦了壞事,對嘉靖帝仍然是忠誠,所以這次也是化險為夷。

    呂芳最後一次被貶,就是開頭提到的劇情了,因為呂芳總在向著裕王說話,引起了嘉靖帝不滿:

    “是他在替朕說話,還是你在替他說話,或者替朕的兒子說話?”

    也就是說,嘉靖帝發現呂芳竟然也向裕王靠攏,作為太監,只能有一個主子,那就是皇上。朕還沒死呢,你就往未來的皇帝身邊靠,什麼意思?

    五、

    實際上,嚴黨倒臺之後,就已經預示著呂芳同樣要倒臺。

    表面上看,呂芳是偏向了清流派,偏向了裕王,好像是他開始把寶往裕王身上壓。畢竟在這次黨爭之中,以裕王為首的清流派獲得了成功,而且呂芳以及他所代表的司禮監也在往裕王身上靠。

    先是半路殺出個海瑞,非要替嘉靖帝正人心,靖浮言:

    “只是無人把為什麼要這樣改說清楚,因此浮言四起……我替你把這個必字做個註腳,正人心而靖浮言!”

    海瑞又是裕王舉薦的人,嘉靖帝必然會多想,老子還沒死呢,你們就要來逼宮了?

    這還不算,連向來只服從皇上的錦衣衛也有兩個跑來求情,關鍵是呂芳還答應了。呂芳這類人有個什麼特點呢,用黃錦的話講:

    “我們這些人,原本都不是人,有了皇上我們才是半個人,有了老祖宗的多年呵護我們才有半個人樣。”

    要想做個人的前提是什麼,就是皇上,沒有皇上,你們什麼都不是,呂芳就是犯了這個忌諱。

    其實並不完全如此,而且平衡被打破,以呂芳的人設,很難再尋求一個平衡。如果權力不能互相制衡,那麼必然會失控,這才是嘉靖帝最擔心的事情,事實上呂芳走了,陳洪上臺,爭鬥並沒有停止。

    嚴黨當政的時候,有什麼越中四諫、戊午三子,還有周雲逸在罵;嚴黨倒臺後,徐階上臺,一樣的有一群人罵,劇中沒提,但歷史上就是如此,比如國子監翰林院李清源他們;徐階下臺,到後來的張居正上臺,同樣也有一群人在罵,所謂的清流派,就是誰當政,我就罵誰!

    如果沒有強大的司禮監予以協調,皇權也就沒有地位了,後來魏忠賢倒臺後,東林黨一黨獨大,崇禎帝都被耗死了,原因就在於此。

    呂芳,後期總在出錯,他回答嘉靖帝是,自己也老了,以此換取了嘉靖帝的同情心。嘉靖帝不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對於這樣的忠誠老臣,他也會照顧。呂芳當政四十年,早已經跟嘉靖帝融為一體,反呂芳就等於反自己,嘉靖帝不傻。

    可以理解成呂芳的“三思”救了自己,也可以理解成他的“忠誠”救了自己,亦可以理解成嘉靖帝念舊救了自己……

    但不管怎麼說,他是全劇最大的贏家,他帶著楊金水:

    “往後咱們就不用哭了,讓他們哭去吧!”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1566》,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關注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人生三境界,你有怎樣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