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六馬哥
-
2 # 大麥小禾
認真的,綜合性的思量一下得失吧。
前些天跟朋友聊天正好思考到這個問題。
首先,思考分析是什麼導致自己產生了辭職的想法(或者是工作中的不開心)。經過簡單的分析可能會意識到:這個過程已經經歷過很多次了。
這裡我先跑個題,講下我最近學習理財瞭解到的一件事情,投資有三種:金錢,時間,自己。
投資金錢,就是主動和被動收入。和付出次數比較,主動收入次數=付出次數,被動收入次數>付出次數。工資就是主動收入,不工作沒工資;付費文章就是被動收入,創作一次,有人看就帶來收入;
投資時間,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誰的一天也不會有第25個小時,但是頂尖的大佬們一天可以賺上億,而我們只能呵呵。所以要思考拿每天的24個小時做什麼,也是投資;
投資自己,比如學習,投資的是內在,比如護膚保養,投資的是外在。這些投資會體現在什麼地方呢?當需要使用某項技能恰好我們學過的時候,當年老後同齡人眼袋皺紋面板幹黑而你面板緊緻身體健康的時候;
講回正題,做事情,第一次沒達到期望值可以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期望太高了;第二次又落了個失望,也可以說服自己是因為還沒考慮清楚還有什麼其他方法;但三番五次的總是差強人意,無法滿足的話還要繼續如此下去嗎?
我們所工作的公司可能不是家壞公司,在這裡肯定也有好的地方,但不代表它適合每一個人。你可能還會考慮說‘那我真的辭職了做什麼呢?’提前找好下家再決定離開固然不錯,但同樣的這種方式也不適用於每一個人,如果要每天要忍受著不開心去尋求下一段路,為什麼不能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再走呢,停下來我們缺少的是這份金錢投資中的主動收入,但是完全不影響對時間和自己的投資。
所以最終的建議就是:認真思考下得失。
得:主動收入(工資)、本職業上的學習精進、這家公司帶給你的人脈關係(同事及因此公司結識的人等)、好心情等等;
失:為了這份收入所失去的東西,比如工作時間多餘的精力消耗(同事之前的摩擦矛盾等)非工作時間的時間消耗(日常加班等,需要考量加班工資與自己消耗的時間價值是否對等)、壞心情等等。
仔細考慮一下,如果得>失,起碼還有留下來的理由,如果失>得,何必哦。
大佬們總喜歡說‘錢是賺不完的’。雖然我們不是大佬,但可以學習大佬們的思維方式,不要只著眼於腳下,踏著實地的同時,也往遠處望一望。
-
3 # 小鬧天宮500年
第一考慮的是當前的公司平臺給你能夠帶來什麼?是否有前景,重點是您在該公司任職是否可以透過努力達到你想要的位置
第二如果離職,對於自己的未來是否有一定的規劃和方向,想往哪個領域走,怎麼走,要走到什麼位置,達到什麼樣的高度,透過怎麼樣的努力才可以做到
第三切記想好前面兩條之後,一定要冷靜一下,再重新想一遍,不能因為一次的魯莽決定職業生涯上的任何一條路,衝動是魔鬼
-
4 # 榴蓮貓覺主
剛剛離職的公司,才呆兩週我就有離職的打算了,完全扁平的管理,我的工作由總經理佈置,我的領導是總監,兩人是父子。這不是關鍵,關鍵是我的工作先是研究永動機,然後研究純水發電,後來又是電解酒精,就我的知識面,永動機是偽科學,酒精是非電解質,純水發電之前的人做了一個完全漏水的東西,我改了改人家還看不上。天天抱著一個七十多歲的日本老頭的一堆專利研究,我一查不是駁回就是無效,再不就是過期,結果還要投幾千萬去研究,最可笑的一條是不能和國內以前聯絡過的廠家溝通,看中間人的條款,彷彿是以前已經被拒了很多家才找到這家的。本來以為幹設計和懷孕不衝突,結果總監給我的答覆是招我來就是為了讓我吃苦的,而且試用後要籤無固定時間合同,我現在吃不了苦了,得按時吃飯、睡覺了,趕緊走人吧,於是我一個孕婦順利的離開了這家公司,成了失業人員。對,他們的條件也很苛刻的,專利代理要考,駕照要考,英語要好,日語也要學,工資日薪280,試用期200,如果不是想改行,真的很難接受,我以前是經理,月薪7k。
說了一堆,歸納一下:
1.沒前途的工作別久呆,除非你真的缺錢又真的沒本事上升。
2.老闆的水平很關鍵,這個需要慢慢體會。
3.人文環境不好的公司別久呆,這個和我另一個公司有關,主要就是幾乎所有人混日子、不上進,而且你看書學習他們還要諷刺挖苦你,還會使壞讓你多幹活。
4.愛好扯皮、官僚主義的公司別久呆,這個是風氣,會傳染。
5.工作時間不固定這個因人而異,有人能接受,有人接受不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半夜十一點被電話從老公或者老婆溫暖的懷裡叫出來幹活。
回覆列表
辭職之前你要做好三個準備:
【1】先找好你的下一任“東家”,不要裸辭
也許導致你離職的理由上百種,作為成年人,應該有成年人更為成熟的做法。
不裸辭是成年人對自己負責的一種方式,同時先找好下一任“東家”心中有數,人就不會顯得那麼焦慮,同時剩下的時間可以好好地提升自己或者給自己一個休息的時間。找好下一任東家,也等於是無縫連線,能將離職帶來的各種損失降到最低。
【2】計算好找工作所需要的時間,以及金錢
自己預估一下自己能在多久時間之內能夠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自己要透過多少渠道、投遞多少份簡歷才能得到多少次面試的機會,以及最後透過的機會。同時也要估量自己的存款,夠不夠度過這中間的過渡期,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3】站好最後一站崗,給“前東家”留下一個好印象
就算是已經提出了離職申請,那麼也要把手頭上的工作完成,因為在職場上,圈子就那麼幾個,就算是辭職也要認真地把工作完成,甚至是要比平常更認真的態度去完成它。爭取在最後給他人一個好的印象,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更是給自己留出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