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蝦糕大大噠

    就是一款擁有數億玩家的手機遊戲因導致小學生上癮而成為眾矢之的,甚至有人把這款遊戲稱為“電子鴉片”。但平心而論,開發遊戲的目的就是吸引玩家,致癮性是所有遊戲的內在屬性,只有強弱之分,沒有有無之別。顯然並非所有玩這款遊戲的小學生都出現了成癮症狀,沉迷於遊戲而影響身體和學業的畢竟是少數。同一款遊戲,為什麼有人沉迷,有人不沉迷?搞清楚二者之間差異的原因可能比單純的道德批判重要而有益得多。

      儘管此前在網路遊戲的報道中,不少專業人士已經指出,家長對電子產品致癮性認識不足、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等因素對孩子沉迷遊戲有直接影響,但沒有引起家長們的足夠重視。電子遊戲也好,社交媒體也好,早在開發時期就已充分考慮如何增強使用者黏性,對如何吸引使用者注意力有深刻了解。這就決定了父母必須嚴格限制兒童對電子產品的使用。但實際上,目前很多家長會主動給孩子手機或平板電腦玩——特別是在孩子哭鬧的時候——等於請了一個不花錢的“電子保姆”,讓電子裝置替代了父母的看護。近年來我接觸過不少農村留守兒童,大部分孩子都有手機或者平板電腦,這是父母們為了彌補愧疚的心理而送給孩子的禮物,不少孩子都因此沉溺於遊戲與社交媒體。

      過多接觸社交化的電子裝置必然破壞人際交流。如果你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多達五六個小時,那麼你與人面對面的交流必然大幅減少,而首先減少的就是與家人之間的交流。某發達地區的一所圖書館每年都會組織少兒繪本大賽,近年來以手機為主題的創作呈增多趨勢,其中一部繪本標題就叫《滾蛋吧,手機!》,作者(二年級小學生)說爸爸寧可玩手機也不願意陪她玩。孩子的感情需要得不到滿足就很可能在其他方面尋求補償,手機等電子裝置就是這樣乘虛而入的。

      眾所周知,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方面,一個難以集中注意力的人,其智商絕不會優秀。而過早過多地接觸手機等電子裝置會破壞注意力。由於電子遊戲和社交媒體特別強調短時海量資訊的集中轟炸,使用者的關注點會隨著頁面的快速切換而切換,在每一個資訊節點上停留的時間都很短,時間長了就難以集中注意力。中國學者曾做過實驗,讓學生在電腦和紙質書上閱讀同一段材料,使用電腦的同學對材料的理解和記憶都不如使用紙質書的,錯誤率偏高。

      正因為電子裝置有這麼多的弊病,國內外有識之士都強調不要讓孩子過早接觸。蘋果公司前Quattroporte史蒂夫·喬布斯在2010年接受採訪時曾經談到他自己的孩子不用iPad。實際上,很多矽谷科技公司的負責人都不讓自己的孩子接觸某些電子裝置。矽谷有一傢俬立學校不允許學生攜帶任何電子裝置,而這所學校有75%的家長是技術公司高管。

      因此,與其抨擊手機遊戲開發商為了賺錢不講道德,廣大家長不如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盡到了應盡的職責。如果許多家長自己的網癮比孩子還大,我們又該抨擊誰呢?

  • 2 # 雲遊霧裡櫻兒遠方的詩

    然而, 越來越多的觸目驚... 只是這種遊戲是以促進身心並完的意義而呈現的, 與那些網路遊戲相比, 體育帶來的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梁朝偉和劉德華的關係好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