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圖步志

    景深指聚焦清晰的焦點前後可接受的清晰區域。景深很淺時,焦點是一層非常薄的落在物體上的平面,平行於數碼相機中感光元件所在的平面。當影響景深的條件發生變化時,如鏡頭光圈縮小時,明顯的清晰範圍就會在鏡頭焦點平面前方和後方延伸。

    透過控制景深,可以控制畫面主體及背景環境的清晰度構圖的基本法中,經常運用景深虛化處理背景。利用長焦距或大光圈或縮短拍攝距離,營造出淺景深的效果。

    淺景深可以虛化複雜的背景,凸顯主體。下圖採用了比較淺的景深,主體突出, 營造了背景虛化柔美的畫面效果。

    二 影響因素

    具體拍攝時,照片應使用多深的景深,取決於拍攝者要傳達的資訊。三個主要因素:拍攝時光圈的大小;鏡頭的焦距;相機與被攝物件的距離。具體關係:

    光圈的大小:光圈越大,光圈數值越小,景深越淺;光圈越小,光圈數值越大,景深越深。

    鏡頭的焦距:焦距越長,景深越淺;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拍攝距離:相機與拍攝物件距離越近,景深越淺;相機與拍攝物件景深越遠,景深越深。

    下圖表現的是寵物狗的特寫,用f/3.2 拍攝,景深淺,對寵物狗的眼睛對焦,完美地表現出狗狗的眼神!

    三 前景、後景

    1、前景對焦拍攝

    取景時,取景器中的畫面都會分為前景和後景。前景就是離相機最近的部分,對前景對焦拍攝,將把前景作為畫面的主體突出出來。

    當畫面的背景非常雜亂時,可以對前景進行對焦拍攝,使背景虛化,從而減弱背景的不利影響。而有時前景構圖也會使得你的畫面有不一樣的感覺。

    2、後景對焦拍攝

    後景是鏡頭中位於主體後面或靠近後邊的人或物。鏡頭畫面中,後景與前景相對應,作為表現的主體或陪體。對後景對焦拍攝,將會把後景作為被攝主體進行表現,而後景以外的部分都會被虛化。

    虛實對比強烈的照片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般來說都要求焦點清晰,讓主體清楚地呈現出來,但有目的地在畫面中使一部分景物焦點虛化,也是表現的技法之一。

    如圖,有選擇地把前景枝葉放在焦點之外,有意越過前景,只對後方水面中的樹林倒影進行對焦,使枝葉變成了陪襯的前景。

    3、控制方法

    拍攝花叢中的花朵,不同光圈所營造不同景深效果,可見隨光圈的變化,畫面景深也隨之改變。

    4、得到最大與最小景深的方法

    攝影的基本技術之一是對景深的控制,景深效果對照片的構圖影響非常明顯。

    擴大景深,使所有被攝體在畫面上都清晰可見。縮小景深,清晰地表現主要的物體,讓次要的物體虛化隱去。

    得到最深的景深: 儘量使用鏡頭的廣角端或短焦距鏡頭;拍攝時,儘量拉長拍攝距離 ,儘量縮小光圈。

    有時候,拍攝者希望照片中有虛有實,將環境虛化,讓主體清晰,採用淺景深技術,即“選擇性聚焦”。

    得到最小的景深: 儘量使用鏡頭的最大焦距或用長焦鏡頭拍攝;儘量距離拍攝物件更近一些 ;儘量使用最大光圈。

    5、透過光圈控制景深

    雖然3個要素可以控制景深,最具可操作性的還是調整光圈。

    四 調整背景控制虛化程度

    拍攝距離(鏡頭和被攝物件之間的距離)起著重要的作用。改變被攝物件與背景的距離時,其他拍攝因素是保持不變的!

    改變距離方法:移動相機來改變相機與被攝物體之間的距離;改變被攝物體與背景之間的距離。

    畫面的景深不會改變,因為背景距離清晰的景深範圍更遠,所以照片中的背景的虛化效果會更加強烈。

    透過改變拍攝距離,可以控制畫面的虛化程度。

    下面兩幅照片中,第一張採用俯拍方式拍攝的,花朵與地面距離較近,且地面較暗淡,虛化程度不是特別明顯。

    第二張照片改為側面平拍,畫面中背景較深遠,距離拍攝主體更遠,畫面背景的虛化效果也就更加明顯了。

    五 調整焦距控制景深

    透過調整鏡頭的焦距來控制景深,但並非首選。焦距越短,畫面的景深越深;焦距越長,畫面的景深越淺。

    實際拍攝中,調整焦距會受到諸多限制,焦距的改變會改變畫面的視角與取景範圍,而視角往往是決定一張照片構圖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拍攝物件比較單一,拍攝點可以前後移動,畫面中沒有明顯的透視關係,就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圖中採用廣角鏡頭靠近雕塑拍攝,背景虛化程度不夠,依然能看到背景中的元素;退後一些,改用長焦鏡頭拍攝,畫面的景深立刻淺了很多。

    六 虛化程度的正確理解

    景深和準確對焦對畫面的清晰度非常重要。剛開始玩攝影的朋友們可能會認為,照片中的某個區域性要麼清晰,要麼模糊。

    這種理解太過絕對化,影象焦外的模糊程度也是各不相同,可以呈現線性變化,也就是從稍模糊逐漸變為完全模糊。從焦內到焦外,存在著從清晰到逐漸模糊即虛化程度緩慢漸變的趨勢。

    拍攝物件只有處於焦平面時才真正清晰,所有不在焦平面上的點,在照片中都或多或少有些模糊,只是較弱的模糊效果我們無法用肉眼分辨出來。

    距焦平面越遠,影象越模糊。由於景深不夠淺,不在焦點上的景物仍可被清晰地辨認出來,從而削弱了觀者對被攝主體的注意力,此時就需要把景深控制得更淺一些。

    相反,若需要交代畫面的環境資訊,如上圖,需交代拍攝主體處於賽場看臺的環境,景深可控制得深一些,從清晰到模糊漸變,但一些背景元素仍然清晰可辨,觀者可以瞭解拍攝現場的相關資訊。

    作為背景元素,即使焦外區域不太清晰,也能讓人們瞭解照片的拍攝背景和其他資訊。

    總之,這些教程什麼的都是有的,最主要的還是看自己多去使用你的相機,慢慢地把所學的東西運用到實際操作中!

  • 2 # 小馬自由攝影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景深:當某一物體聚焦清晰時,從該物體前面的某一段距離到後面的某一段距離內的所有景物都是清晰的。焦點相當清晰的這段從前到後的距離就叫景深。那麼有哪些因素能夠影響到景深呢?

    1.光圈控制景深

    光圈越小(F值越大),景深越大,反之,光圈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小。

    2.調整焦距可以控制景深

    焦點越遠,景深越大。

  • 3 # 小k印像

    景深是焦平面前後保持清晰的範圍(理論上是用彌散圓直徑大小來界定),景深控制是攝影的基本表現手法之一,即包括風光紀實類的大景深,也包括人物特寫類的淺景深:

    一般來講,影響景深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幾點,這些方面同時也是控制和製造不同景深效果的手段:

    一、鏡頭光圈

    光圈是鏡頭控制單位時間進光量的裝置,也是控制景深的主要因素。在其他條件一定的前提下,鏡頭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人像特寫拍攝通常追求美麗的背景虛化效果,因此高階的人像頭通常都擁有2.0甚至更大的最大光圈,但鏡頭成本和體積也隨之增大,特別是135全幅的人像頭:

    二、鏡頭焦距

    在其它條件一定的前提下,焦距越長,景深越淺;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風光攝影通常使用短焦廣角鏡頭,理論上更容易得到較大的景深範圍:

    人像或花卉攝影通常使用中長焦距鏡頭,配合較大的光圈,更容易實現淺景深效果:

    三、取景和拍攝距離

    1、主體與相機的距離:越近景深越淺

    對於硬體條件有限的手機,離得近一點是獲得淺景深的有效手段:

    2、主體與背景的距離:越遠景深越淺

    這屬於取景和角度選擇問題,也是突出主體、分離背景的常用方法:

  • 4 # 攝影中級班

    景深,簡單點說,就是照片中縱向空間裡的清晰範圍,清晰範圍大叫大景深;清晰範圍小叫小景深或淺景深,是攝影基礎中最重要的概念。控制好景深是簡潔背景、突出主體的主要方式,同時也就美化了照片。那麼如何控制好景深呢?

    用拍攝距離控制景深

    所謂拍攝距離,就是相機與被攝主體之間的距離,簡稱攝距,是最顯著的控制景深的方法。也就是說,當你拍花卉想獲得淺景深時,需要靠近花卉。不需要淺景深的照片,不需要靠近,離遠點。

    用光圈大小控制景深

    大光圈的鏡頭,比如f1.8、f1.4、f1.2等,除了弱光環境下可以獲取單位時間內更多的進光量等作用外,最主要的用處就是可以控制出很淺的景深。從而在拍攝人像和靜物時虛化背景。相反,拍風景的時候,需要大景深,要整個風景都是清晰的。就需要小光圈f8、f11、f16這樣的了。

    用焦距控制景深

    焦距越長,景深越淺。不過焦距對景深的控制能力比攝距和光圈要弱一點。但長焦端拍攝,會產生明顯的空間壓縮、淺景深效果。

    除了以上三個主要控制景深的因素,單反的畫幅也會影響景深。同樣條件,全畫幅要比半畫幅景深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戀愛怎麼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