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吃瓜客
-
2 # 字言字語吧
沒有三英戰呂布這事件。“三英戰呂布”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情節,為民間創作,史無所載。
三英戰呂布”是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出自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故事背景為曹操聯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上將呂布一連打敗眾將之後,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虎牢關與呂布大戰的故事。
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三英”指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
劉備有心抱負於天下,關羽、張飛二人各自身懷絕技,一直未得到展示,此前唯有關羽斬殺華雄初顯本領,此後,劉備等三人已然名滿天下。
呂布雖勇,畢竟以一敵三,最終戰敗。然呂布之勇名冠三軍,無人匹敵,當下第一次遭遇對手,自然令聯軍士氣大振。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目的:
首先,故事之前,作者已著重描寫董卓一方是如何殘暴不仁、欺君罔上,不仁、不義、不忠;其次,呂布此時揹負天下無敵之名。
且河內名將方悅、北海猛將武安國、白馬將軍公孫瓚先後敗於呂布之手,既表現呂布的強大,又表現出時刻的危急。
而在此時面對無敵的呂布,當時幾近乎無名之輩的心繫天下蒼生、意欲匡扶漢室的劉、關、張三人挺身而出,並擊敗了呂布,可謂難能可貴。
心繫蒼生是大仁,挺身而出是大勇,匡扶漢室是大忠,奮而擊賊是大義,如此一來,雖然因此誇大了反派(呂布)。
但劉、關、張三人大仁、大義、大忠、大勇之姿躍然紙上,與此相比,為人詬病的有損武德(三打一),不過小節爾!
相關人物介紹:
1、呂布
呂布(?-199年),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人。原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與董卓誓為父子,後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
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jué]等擊敗,依附袁紹,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楊。興平元年(194年),呂布趁曹操攻打陶謙時與陳宮等叛亂,佔據濮陽,但是兩年間被曹操擊敗轉而去依附徐州劉備。
又趁劉備與袁術作戰時襲取了徐州,與劉備和好一陣又相互攻伐一陣。期間,以轅門射戟化解劉備與紀靈的爭鬥。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先後擊敗劉備與夏侯惇[dūn]後,曹操親自出馬征討呂布,水淹下邳。呂布被部下叛變,於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被處死。
歷史上呂布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三國演義》及民間其他藝術形象,呂布多被塑造成三國第一猛將。
2、關羽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被潘璋部擒獲,被殺於臨沮。
3、張飛
張飛(?-221年),字翼德(正史中字益德,小說《三國演義》裡為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因其勇武過人,而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於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曹軍無人敢逼近,劉備因此得以免難。
劉備入蜀後,張飛與諸葛亮、趙雲進軍西川,分定郡縣。在抵達江州時義釋了劉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嚴顏。建安二十年(215年),張飛在宕渠擊敗魏國名將張郃。
章武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43738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同年,張飛被其部將範強、張達所害。
4、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稱他為蜀漢先主。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早年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
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益州;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
3 # 星火情殤
“三英戰呂布”是小說《三國演義》中一個故事情節,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與呂布在虎牢關作戰場面,故事敘述的是關羽溫酒斬殺了華雄後,董卓和呂布傭兵二十萬,守著虎牢關,袁紹聯合公孫瓚等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而呂布英勇無敵,沒有人打得過呂布,公孫瓚還險些被呂布斬殺,被張飛救下。張飛與呂布酣戰五十回合。關羽又加入戰局,二人又與呂布大戰三十回合,最後劉備也加入了戰局,,三兄弟一齊大戰呂布,呂布招架不住,退回虎牢關,這個精彩的故事情節,可說是三國演義一書中最為精彩的一個章節,以至於流傳與世,成為千古佳話。
但是在史書三國志中沒有三英戰呂布的記載,呂布沒參加過虎牢關之戰,劉備,關羽張飛也沒參加過十八路諸侯會盟,所以劉關張更不可能與呂布發生什麼交集,也就是說這個故事完全子虛烏有,是三國演義的作者虛構出來的。
作者之所以寫這段三英戰呂布的情節,目的是為了誇耀劉關張的武藝高強,有人會說兄弟三人還沒沒徹底打敗人家呂布,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應該是丟人才是,其實不然,呂布在三國演義裡是蓋世無雙的第一猛將,號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打敗了公孫瓚等十八路諸侯,卻被劉備關羽張飛打敗,可見兄弟三人加在一起,是當世無敵的存在,也暗喻了劉關張兄弟三人,齊心協力,最終會成為一方霸主。
-
4 # 巫巫是我
歷史上沒有“三英戰呂布”這件事。
這件事情只是羅貫中根據小說劇情需要進行編寫的,真正的史書資料《三國志》當中並沒有存在這一個事件。“三英戰呂布”是羅貫中是為了在《三國演義》小說中增加劇情跌宕起伏,為了突出三人之間的友誼而設定的。被羅貫中描寫的如此精細真切的三英戰呂布在歷史上是沒有發生的!
《三國演義》中,刻畫了眾多英雄形象,但是被評為最頂尖的人物卻是一個認賊作父,又善於背叛舊主的呂布,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就是稱讚呂布武功高強,為天下英雄的翹楚。這一節即突出了呂布的勇猛,又刻畫了劉關張之間的情誼,是全書不可缺少的戰爭場面中最精彩的部分。
《三國演義》的成書是明朝,正是市井文化繁榮,平話小說大量創作的時代,羅貫中以《三國志》為基礎材料,輔以民間傳說、戲劇話本的相關內容,加上自己平時積累的生活經驗,對社會的認識等,創作了這部小說。
很多在《三國演義》中的原型有很多在史實中可以找到,但是三英戰呂布卻沒有找到讓人信服的證據難以證明其真實性。
劉備在這段時間裡東奔西走,根本沒有去參加討伐董卓的戰役,這就說明三英戰呂布是根本不存在的了。
為什麼歷史上不存在這樣真實的世界,而羅貫中又要寫出來。主要可能是因為羅貫中想要更加的將《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故事情節凸顯的更完整,另外將人物設計的更加立體感。在這一點上羅貫中確實迎合了大眾的喜好。
讀了“三英戰呂布”之後,讓人們更加信服劉備 關羽 張飛三人的兄弟情!
-
5 # 瘋狂電磁爐
如果按照史實記載的話,可能要令大家失望了。事實上,史書上並無關於“三英 戰呂布”的記載,“三英戰呂布”不過是《三國演義》裡面作者虛構的一個橋段 。
既然沒有這回事,那麼呂布的武功到底如何?真的可以一挑三,打敗劉備三兄弟嗎?咱們來分析一下他們的武力情況。
呂布
《三國志》裡面關於呂布的武功描述“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 紹令眾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還有一 個“轅門射戟”的記載。這些描述都足以證明呂布的戰力是非常強悍的。
關羽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 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還有刮骨療毒,談笑風生。從關羽於萬眾之中 斬殺顏良,就可以知道他的武功是毋庸置疑的。
劉備
關於劉備的武功記載比較少,但是我們從側面可以大概瞭解一下。我們看看《先 主傳》裡面關於劉備的描述:“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 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從小劉備對讀書興趣不大,經常玩獵犬和馬,並且 結交的都是豪俠,而且還有很多人來投靠他。證明他其實是有兩把刷子的。
後來黃巾起義,劉備也拉著一隊人馬去平叛,當時他不出名,手下肯定不多,那 麼在戰場上肯定要自己出馬,如果沒有本事的話,早就成了刀下鬼了。雖然說他的武力比呂布和關羽差,但是肯定是會功夫的。
張飛
三國志中並無詳細描寫張飛武力的細節,不過張飛與關羽都被後人稱為萬人敵,可見其武力非凡。並且長坂坡喝退敵軍,證明其英勇難擋。
所以綜合分析起來,即使呂布與劉關張幹起來,勝算也是極低的。關羽和張飛兩人估計就夠他和一壺的了。呂布再怎麼勇猛,雙拳難敵四手,而且三個人的武功都不差。
-
6 # 啟亞陳偉
看看三國志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歷史書,看看三國志就知道好多三國演義的東西都是假的,草船借箭,華容道關羽放曹操,並且關羽的刀也是假的,他們那個時期基本都是用矛的,短兵相接一般用劍,隋唐朝才開始用刀,朴刀很厲害的可以對付馬隊的,瞭解歷史最好看看真正的歷史,歷史小說看個熱鬧就好了,比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二月河的清代王朝系列都是小說,雖然科普了我們對歷史的認識,但是不是真正的歷史,當然寫歷史的也是人有偏頗,但是基本都是真的,研究歷史最好看24史
-
7 # 不沉的經遠
真實歷史上呂布能戰平關羽、張飛中一人就不錯了,上兩個的話絕對跪。
沒錯,呂布即使在正史裡也是一員勇將,在老家幷州以驍武出名,“便弓馬,膂力過人”,所以又被稱為飛將,上一個號稱“飛將”的,是西漢名將李廣,由此可見呂布的武藝非常出色。而在和張燕之戰中,呂布帶了成廉、魏越將等衝鋒陷陣,大破張燕軍,之後在徐州轅門射戟解了劉備之圍,這個箭術也是實打實的。
然而,他的對手更厲害。關羽、張飛是整本《三國志》裡唯二的萬人敵,郭嘉、程昱、周瑜等人都對二人稱讚不已。有些人認為萬人敵是指兵法,但是要注意,郭嘉、程昱誇關羽、張飛為萬人敵的時候,劉備剛被呂布擊敗投奔曹操,這之前劉備顛沛流離,在公孫瓚手下時兵不過千,投奔陶謙了以後也不過五千人馬,這點兵是體現不了什麼指揮能力的,所以關羽、張飛被稱為萬人敵,應該是指他們作戰時勇猛。
而且兩個人也有實戰戰績:
關羽在白馬之戰時,看到顏良的麾蓋,衝入袁軍之中直接把他刺死,斬首而回,袁軍眾將沒一個人能擋住他,《三國志》裡明確對著對方主將去斬首而且還成功的,只此一戰而已。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而張飛也不弱,在當陽長坂坡時,橫槍躍馬,據水斷橋,曹操大軍不敢靠近,如果不是他武力出眾,肯定沒這效果。
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所以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大家也喜歡用“關張之勇”來形容猛將,當然,這也和呂布名聲不大好有關,不過至少說明關羽、張飛的勇名流傳很廣。
所以說呂布能打平一個就不錯了,對上倆那肯定不行,至於劉備,呃,我看就沒必要考慮了吧,反正上兩個已經夠了,他可以在邊上泡壺茶看看熱鬧。
-
8 # 以史為鏡可以明智
“三英戰呂布”只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情節,為民間創作,歷史上並無記載,但史料對呂布的記載還是有很多,先來看看呂布在歷史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呂布,字奉先,今內蒙古包頭市人。首先效力於丁原,後殺害丁原歸順董卓,後誅殺董卓歸順袁紹,最後投奔劉備,於198年被曹操殺於下邳。歷史上呂布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
對呂布的人品這裡不評說,關鍵看他的武力如何:
1、呂布曾擔任過主簿,騎都尉,中郎將、奮武將軍等職位。除了第一次的主簿,都是武將職位。
2、關於呂布的敗戰情況: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曾敗於孫堅;董卓死後兩個月,呂布戰敗於董卓舊部李傕和郭汜;呂布曾兩次敗於曹操,分別是在兗州和下邳。
陳宮曾這樣評價:呂布壯士,善戰無前。3、關於呂布的勝戰情況:殺死董卓後呂布曾在城北與郭汜單挑決勝負,呂布以矛刺中郭汜;在投奔袁紹後,與袁紹聯手在常山會戰張燕,史料記載呂布戰鬥十分勇猛,每次衝鋒都能砍了黑山軍首領的首級帶回;袁紹曾派兵追殺落荒而逃的呂布,但是追上後士兵都害怕他,沒有士兵敢逼近呂布; 在徐州一戰中,呂布坐在城門上,指揮軍隊大破張飛,俘虜劉備的妻妾兒女及其家眷;提到呂布的個人勇猛不得不提一下轅門射戟,
呂布命門候在營門中豎起一支戟,說:“諸位看我射戟上的小支,如一發射中,諸君當立即停止進攻,離開這裡,如射不中,那你們就留下與劉備決一死戰。”他引弓向戟射出一箭,正好中了小支。透過轅門射戟化解了劉備與紀靈的爭鬥,對於呂布的射箭精準度是一個很好的判斷標準。
陳琳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其間豪桀縱橫,熊據虎跱,強如二袁,勇如呂布,跨州連郡,有威有名。綜上所述,雖然“三英戰呂布”並不是真正的歷史事件,歷史上呂布也有很多敗績,但是並不是因為他個人不夠勇猛造成的,而是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反而因他個人勇猛而取勝的戰役不在少數,所以呂布善戰勇猛是不可否定的事實,如果真的戰“三英”,也不一定沒有贏的可能。
-
9 # 愛尚文史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的表現,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虎牢關前,呂布腳踏赤兔馬,手拿方天戟,一馬當先,幾番溺戰;先斬河內名將方悅,再砍大將武安國手腕,勇冠三軍,威震寰宇;八路諸侯見狀,哪個不是魂飛天外,魄散九霄,都畏畏縮縮不敢出戰;
呂布手提畫戟,縱馬向前,主動奔殺公孫瓚;公孫瓚慌忙應戰,不出二合,敗陣而逃;呂布緊追不捨,看看將要趕上,公孫瓚命懸一線之際;猛將張飛突然飛出陣門,張飛正面對呂布發起挑戰,救得公孫瓚一命;之後便是“三英戰呂布”;關、張二人雙戰呂布不下,劉備加入戰鬥,三英齊心協力將呂布打跑;
此戰之後,不僅使得劉關張兄弟三人,從此聞名於天下,而且還奠定了呂布“演義”第一戰將的威名;
那麼?正史中的呂布,能否實現“一戰三英”的壯舉呢?
“正史”即是現實,古代打仗,難道真的以主將單挑為主,以主將的勝負來決定軍隊的勝負嗎?反正我是不信的;如果真是那樣,還要士兵幹嘛!直接讓曹操、孫權、劉備、袁紹、呂布等人在一起幹一架,誰打贏了,誰就為天下之主,豈不是可以省很多事,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傷亡嗎?所以主將單挑,拿到現實戰役中,就是不顧全大局,逞個人英雄的表現,正史談武力值,那就是扯淡;什麼力敵萬人,只是誇張手法罷了,又何必去在意呢?史上最強的男人“霸王”為什麼會放棄學劍,堅持要學“萬人敵”之術呢?因為“項羽”明白一個道理,學劍只能對敵一人,真正的“萬人敵”之術,不是“劍法”,而是“兵法”;
呂布、劉備、關羽、張飛也都是人,只有兩隻手,兩隻腳,一個腦袋;大家都是久經戰場,身經百戰的將軍,誰又比誰強多少;呂布一個大漢,對戰劉關張三個大漢,哪有什麼優勢可言;
所以!我認為,在“正史”,呂布實際上很難造成“一戰三英”的壯舉;
-
10 # 淨月暖陽
真實歷史上三英戰呂布?不可能!
我們把古代戰爭總理解成三國演義中的兩軍陣前武將單挑,就是個根本性的常識錯誤。這樣描寫戰爭,應是發源於原始戲劇,特別是較早的皮影戲。為了表現兩支軍隊作戰,總不能搞大群的群演來重現,那怎麼辦?於是將兩軍主將做個皮影,由兩人直接代表各自的隊伍對打,被打跑打趴下的一方就為輸,這些又直接又刺激,就成了“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戰爭表現模式。
而後的真人戲劇舞臺上,更是把這種寫意的表達方式發揮到了極致,手中一條馬鞭,就代表了戰馬,一面門旗就代表了一支部隊,角色臉譜上的顏色就代表了性格,武角一通鑼鼓對打,就代表了戰鬥……而且藝術是相通的,評書話本、演義小說,都延用了這樣的表現形式,所以才有了三國演義中無數猛將,動不動就大戰上幾百回合,網友們還津津樂道的搞什麼武力值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什麼的,電腦手機遊戲也這麼搞,大家玩得不亦樂乎。
這麼玩玩都行,娛樂不必太認真,可題主一問真實歷史能不能三英戰呂布,就的確顯得太無知了,都不知怎麼回答了。
首先,歷史上本就沒有三英戰呂布這回事,這橋段就是民間話本傳說給編進三國演義的。其次是古時沒這麼打仗的,打仗不是街頭打架,靠匹夫之勇去決定戰鬥勝負?如果真有傻瓜這麼做,進入一箭之地,一定被刺成刺蝟。第三,呂布的確被記載得孔武有力,還有一手好箭法,但關、張二人自身體能也不差,劉備年輕時也很強狀的,而且呂布年齡比劉、關、張都大,非得讓他們湊一塊,按當下自由搏擊一般打一架,一個打三個體力相當的,呂布不被打成豬頭才怪。古時早就有諺語,“雙拳難敵四手”,“拳怕少壯”。如果拿上兵器,大家都有些刺殺之術,以關羽史載之勇,估計一個人就能砍了呂布,三人齊上,應該是個剁餃子餡的節奏。呂布不傻,見三個大漢手持兵器,一定是扭頭就跑!
-
11 # 香山夜讀
首先三英戰呂布是在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出現的,而且還出現得非常早,在《三國演義》的第五回就出現了,這一回就是張飛,關羽,劉備三兄弟鬥呂布一個人,對這場戰鬥做了非常詳細的描述了,前前後後一共了幾百個回合,也是那呂布的武藝展現得酣暢淋漓了,當時的情況具體是什麼樣的小編就不再多說,反正給人感覺就是整個戲份都是為呂布而做的,就是為了突出呂布的厲害之處了,但是事情好像並不是這麼簡單啊,因為在正史中好像並沒有記錄關於三英站呂布的史料了。
其實也還是有的,那就是唯一在在史書上有記載劉備討伐董卓的史料是《三國志·先主傳》注引《英雄記》中有這樣的一段話記載:“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劉)備亦起軍從討董卓。”從這條材料看,劉備似乎也參加了討伐董卓。”這話的意思就是會靈帝死了之後,天下大亂了,劉備是有起軍討伐董卓的,但是這個只有在《英雄記》這本書中有記載,《三國志·先主傳》中卻又沒有被記載,所以這個就有點烏龍了,而且《三國志·先主傳》中劉備的行蹤和討伐董卓大軍的行蹤又是完全不一樣的,討伐董卓的時間是在公元190年左右,而根據《三國志·先主傳》中記載,這個時候的劉備是和公孫瓚在一起的,其原文記載是:“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毋丘毅詣丹陽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復去官。後為高唐尉,遷為令。為賊所破,往奔中郎將公孫瓚。”好吧,《英雄記》變成了孤證,時間軸也對不上,所以這個劉備有沒有參與到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大軍行列都是一個問題,那麼後面的三英站呂布這個事情就變得更加的撲朔迷離了。
那麼有的網友要說了,歷史是有記載呂布的的確確是有抵抗關東起義軍的記載的,這件事情從《三國志·呂布傳》和《後漢書·呂布傳》中都有記載的,參與討伐董卓的人有:勃海太守袁紹、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但是這些人裡面唯獨不見公孫瓚,那麼劉備就更加不會出現了,所以在正史上,三英戰呂布這個事件是完全站不腳的,沒有任何的歷史依據的。
所以三英戰呂布這個事情都不存在的
-
12 # 笑看三國風雲
三國呂布確實是一員猛將,但是讓他一人單挑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確實有些誇張。拋開劉備,即使單挑關羽或者張飛也未必全勝,畢竟在三國曆史記載中,關羽和張飛才有 “萬人敵”的稱號。
單從勇武的角度來看,確實把他誇大了,然而從有關歷史史實的角度來看,他在和李傕單挑的過程中,也只是打傷了李傕,沒有能夠將他當場擊殺,因此從武力值角度來看,應該比李傕強,但是沒有形成碾壓式的武力值。
因此,從這裡可以看出,呂布個人的勇武確實有誇大的嫌疑,那麼呂布到底厲害還是不厲害呢?應該不可否認,呂布確實厲害,但是他的厲害應該從三個方面表現出來的。
我們來逐一分析一下:
首先,呂布個人非常勇武。呂布出生於幷州五原郡九原縣, 這個地方常年處於戰亂狀態,進而導致整個地方民風彪悍,上馬為民,下馬為兵,打起仗來更是悍不畏死。呂布就出生在這樣的環境中,並且常年累月接觸戰事,從而習得精湛的騎馬技術以及熟練的箭術.
呂布因為武藝高強而贏得幷州官吏的青睞,在當地任職。 在丁原擔任幷州刺史之後,呂布又因為英勇善戰而被任命為主簿。在隨後的董卓之亂中,呂布被誘使誅殺丁原,轉而投靠董卓,因此被拔為中郎將,封都亭侯。
在董卓死後,呂布先後投奔過袁術和袁紹,並且在袁紹軍中呆過幾個月的時間。當時袁紹和黑衫軍張燕打得難分難解,戰事處於膠著狀態。張燕麾下有一萬多精兵、數千騎兵,袁紹兵馬並不佔優勢。
為了擊垮張燕的黑山軍,呂布經常率領麾下猛將成廉、魏越等數十人衝擊對方的軍陣,有時候一天三四次,但是次次不落空,均所斬獲,每次能夠提著對方將領的人頭回來交差。
經過十多天的激烈交戰,張軍的黑山軍頂不住呂布數十人的猛打猛衝,不得不敗退而逃。這場戰役中,呂布等人憑藉勇猛擊退了黑山軍張燕。
在離開袁紹之後,呂布受到兗州陳宮等人的青睞,從而被迎為兗州之主,走上了和曹操爭霸的道路。
呂布正是憑藉超強的個人武力,贏得了許多勇士的擁護,並且也獲得了許多文士的擁戴,從而在兗州佔有一席之地。
因此,呂布某種程度上的成功確實和個人的勇武密不可分的。
其次,呂布的幷州騎兵和陷陣營聞名天下。呂布之所以能夠聞名天下,除了個人的勇武之外,他還憑藉麾下兩支軍隊為他衝鋒陷陣,正是這兩支軍隊為他個人的勇武錦上添花。
一支軍隊就是幷州鐵騎。幷州位於的北部邊境,與南匈奴人、鮮卑人毗鄰。為了防備胡人的抄略,幷州男人都能橫刀躍馬、舉弓搭箭,為保護家園而悍不畏死。呂布本人不僅勇猛,也忒別擅長帶領和訓練騎兵。
呂布在丁原手下擔任主簿的時候,就時常與匈奴人作戰,吸取遊牧民族作戰的特點,然後結合自己的長處,最終成長為一個優秀的騎兵將領。
幷州鐵騎是一支非常典型的衝擊型騎兵,如果是正面作戰,基本是無敵狀態;如果對方陣型不穩,或步兵素質低,只是需要一個衝擊就能摧垮敵人的軍陣。
公元194年,呂布與曹操在濮陽交戰,他親率幷州鐵騎突擊曹操麾下的青州兵,只是一個衝擊就沖垮了曹操的兵陣。在這一場戰役中,曹操幾乎當場喪命。
在隨後以的日子中,呂布又經常與劉備、袁術作戰,並多次獲勝,最終能佔據徐州,成為三國時期一個非常重要的諸侯。
另外一支軍隊是陷陣營。呂布麾下除了來去如電的幷州鐵騎外,還有一支步兵軍種,是為陷陣營。
陷陣營是三國初期的一支獨特的部隊,總人數並不太多,然而這支部隊作戰異常勇猛,其將領就是呂布手下的大將高順。
根據歷史記載高順“所將八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陷陣營的人數只有七百餘人,但是精選的勇士個個驍勇善戰,並且裝備了最為優良的武器和鎧甲。
有了幷州鐵騎和陷陣營的加持,從而讓呂布在和敵方對陣的過程中無往而不前。可惜的是,到了後期,呂布放棄了擅長野戰的特點而坐困孤城,最後被曹操消滅。
最後,呂布的團隊也非常厲害。呂布個人英勇善戰,敢於衝鋒陷陣,其麾下的幷州鐵騎和陷陣營更是驍勇善戰,騎射馬戰,攻城略地罕逢敵手,而其麾下的將領團隊更是讓呂布錦上添花。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有如此悍勇的呂布,其麾下同樣也擁有一批像他一樣悍勇的部將,這樣才讓他們能夠相得益彰,互添光彩。
呂布麾下有部將高順,親將如魏續、宋憲、曹性、侯成、郝萌、成廉等人,另外還有一員猛將張遼追隨。勇將張遼在此後的歷史中更是大放異彩,成為曹操麾下首屈一指的大將,而高順則帶領陷陣營為呂布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此,在這些優秀的團隊的擁戴之下,呂布就顯得更加出彩。
正是這三個因素的疊加在一起,呂布就顯得非常厲害,因此聞名於諸侯。相比較張飛和關羽來說,他們既缺乏這樣的騎兵部隊,也缺乏這樣勇武的團隊,他倆人真正依靠個人的勇武而形成的萬人敵的能力。假如張飛和關羽有呂布這樣的團隊和騎兵作為班底,其發揮出來的作用遠超呂布的成績。
總而言之,歷史中的呂布確實非常厲害,但是他的厲害是建立在他優秀的騎兵和步卒以及團隊之上,正是有這麼一幫過硬的人的幫村,他才能夠將個人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至於說他一人單挑關羽、張飛和劉備,那也只是一種傳說而已,不可能存在的事實。
回覆列表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在史書《三國志》裡面的公孫瓚、曹操、關羽、張飛、劉備和呂布的傳記裡,都沒有劉關張參加十八路諸侯會盟的記載,更不會有三英戰呂布的故事情節。同時,也沒有呂布在虎牢關戰鬥的描寫,只有孫堅部梟首華雄的記載。
其次,在裴松之的《三國志》注裡面引用了一段《英雄記》的記載,說是劉備曾經跟隨曹操回老家,接著參加了討伐董卓。因為《英雄記》已經失傳,不知道有沒有相關細節描述。
另外,《英雄記》第一作者是王粲,如果他秉承嚴肅的史家態度,應該相當具有文獻價值。但是,後來又有其他一些人加工、填塞,從留下來的一些片段看,並不能作為正史對待。
綜上所述,以正史的資料來看,劉關張等人並沒有參加會盟,更不會存在“三英戰呂布”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