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疆紅梅俏

    筆者認為,農民和農民工最大的區別,在於有沒有土地所有權。

    其一,農民,自中國土地改革以來,就分得了土地。農業集體合作社時期,其土地屬於農民個人所有。人民公社時期,生產小隊、大隊、公社,其土地還是屬於農民個人所有的的的。就是現在農村實行土地承包制,其土地也是屬於農民個人的。即使是大型的農業經濟公司,其承包農民的土地。土地所有權屬於農民。

    而農民工,則與農民不同。他們沒有賴以為生的土地。

    其二,農民與農民工的不同,在於其生產方式的不同。農民在自家的土地上,勞苦耕作,播種與收穫。

    而農民工則需奔波於各個城市的工廠、作坊、建築工地,靠出賣勞務,獲得收入。這與農民的自種自收,有本質的區別!

    其三,在勞動維權方面,農民與農民工,也存在著區別。農民的維權,主要集中在土地的所有權方面。而農民工的維權,就比較寬泛。工資的按時發放,工傷待遇的認定,農民工與工廠主對於勞動報酬的議定等等,都是農民工為自身利益而需要維權的內容。

    在當今的中國社會階層內,農民可以算是一個比較穩定的階層。他們的利益保障,也是比較穩定的。

    而農民工,則是一個變數很大的群體,夠不上成為一個階層。隨著城鄉一體化程序的加速,有的農民成為季節性農民工。有的農民工,轉制,成為新型的工人,擴大了城市中的工人隊伍。

    從上所述,可見,農民與農民工是有區別的,兩者在國家經濟活動中,位於不同的生產領域,擔當著不同的角色,作出不同的貢獻!

  • 2 # 八零後在農村

    農民和農民工最大的區別在哪?

    大多數農民工具備一定的技能,活躍在城市許多場地,他們有著較強的生存能力,與外界的接觸更為廣泛。

    這兩種稱呼最大的區別應該是經濟收入不相同。

  • 3 # 遲到的成功者

    農民只能解決溫飽,農民工不但解決了溫飽,而且直接走上小康之路,它是中國農民由農村走向小城填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們黨和政府制定的中長期發展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 4 # 嚮往清麗地

    農民工是農民當中的一部分人,以外出幹活為主,農事為輔的一類人。農民工是為企業或私人老闆服務的一類人。農民工主要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賺取生活費用,從而養家餬口的一類人。農民工主要以打工賺取人民幣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土地耕種收入成為輔業。農民工幹得底層工作,花的體力和汗水最多的一類人,處於社會待遇的底層,卻創造了不少社會財富。対於農民工,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為社會所作的貢獻,而不能帶有絲毫的鄙視。農民是擁有農村土地和農村宅基地的一類人,他包含農民工。農民和農民工的最大區別應該是從事職業不同,農民工職業範圍窄,就是替企業或個體老闆工作,而農民所從事的職業範圍廣,如種養殖、打工、自個兒辦企業、開店、網路營銷等。

  • 5 # 鄉村de記憶

    農民和農民工都是農民。

    中國公民基本為兩類。一類是市民,一類是農民。農民工是改革開放後,是對農民進城打工者的一種稱呼而已,本質還是農民。我們日常中所說的農民,就是指在農田上耕作的勞動人民,被人稱為農民。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城市現代化建設程序中需要的大量勞動力,城市人口不能滿足這一需要。所以就出現了大批農民進城來填補這一塊空白。人們習慣上把這批人群稱之為農民工。開始,城市人對農民工存在的一些偏見,受到與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在農民工幾乎和城市人一樣,享受著平等的待遇和應有的尊嚴。作為國家建設做出奉獻的同時也使自己的人生髮生了改變。很多人在城市買房,在城市居住。有的把戶口轉入了城市,成為了市民,有的還保留農業戶口,其身份還是農民。人們常說中的農民主要是以土地的耕種作為生活的主要來源,這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農民工以在城市打工獲取生活的主要來源,其實他的身份還是農民。本身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 6 # 來自農村的小平

    農民和農民工就一字之差,二者之間是相互聯絡,相輔相成的。擁有農村戶口,擁有土地,在農村從事生產勞動的就是農民。農民進城務工就成了農民工。所以說,先有農民後有農民工,農民工也是農民。

    在我的老家,八幾年的農村男女老少都在家裡,農忙的時候幹農活,農閒的時候,婦女們就坐在一起納鞋底子,給全家老小做鞋子。男人們有的去湖北山上拾柴火,拉到集市上賣幾個零錢。有的在附近給人家蓋房子,那時候蓋房子每天就兩塊多工錢。我父親在家裡編一些掃把、刷子、框子籃子之類的一些用具,拿到集市上換些零錢維持生計。

    農村很少有人出去打工,大家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那時候,農村人的日子過得很苦,大家都沒有什麼門路,就在家裡種地,農民沒有錢買化肥,地裡施的是農家肥,農家肥肥力慢,營養跟不上作物的需要,所以種出的糧食交完公糧已經所剩無幾了,地多的人家僅夠餬口,地少的還不夠吃,到了青黃不接的季節,就靠野菜度日。那時候的農村沒有機器,家家戶戶都喂牛,牛不但能夠拉車,犁地 ,牛糞也是土地必須的肥料,牛就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除了喂牛,還養一些雞,沒有糧食餵雞,雞都是在草地裡找蟲子吃。雞下的蛋都攢起來,拿到集市上賣了,換些油鹽醬醋過日子。我上小學的時候,買筆,本都是拿雞蛋換的。

    九十年代之前大部分的農村人都是靠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來生存,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那時候的農村人都稱為農民。

    “農民工”一詞是張雨林教授在八四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但在八十年代出門打工的人很少,到了九十年代,農村人出去打工的越來越多了,農民工才被越來越多的提及和關注。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高速發展,農村人都不願意在家裡肯那幾畝地了,很多農村青壯年勞力都背鄉離井,加入到打工的浪潮之中,他們是農民身份,但不種地,而是進城務工,參與國家建設,他們就是新時代的“農民工”。

    農民工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力量,他們是社會邊緣的底層勞動者。他們是不種地的農民,是沒有退休金的工人,他們長年累月的勞作,遠離家鄉和親人,其中的心酸和無奈只有他們自己能夠體會。農民工用勤勞的雙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微博之力,他們的每一分錢都是用血汗換來的。他們是值得尊重的人。

    農民可以成為農民工,農民工也可以返鄉創業 ,成為新時代的農民 ,不論是農民還是農民工,都是社會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 7 # 笠翁話農村

    農民和農民工本是同根生,只是社會的發展需要,才衍生出了農民工這個名詞。但農民工這個職業,國家的各項建設已離不開,現已改農民工為產業工人,這也是一大進步。

    農民和農民工最大區別

    農民的性質:農民就是生長在本地的土著,只種好自已的一畝三分地。在農田搞科技養殖和種植業,過著悠然自得豐衣足食的田園生活。沒有人發工資,只是豐收的季節裡掙著年薪,養活著一家老小,默默的為國家貢獻。

    農民社會保障:農民享受60歲以上和精準扶貧社會福利,國家推進農村社會保障新制度建設正在實施,其中就包括老有所養。

    農民工性質:農民工的根也在農村,只是為了生活像候鳥一樣飛來飛去。他們只是想改變農民的面貌,嚮往更高的城市生活。有一部分把房買到城市,有好十多年也不回農村了,他們已變成城裡人。但他們也要辦理暫住證,在工廠裡沒有正式編制,只享受臨時工的待遇,算半個城裡人。

    農民工社會保障:戶籍問題已迫在眉梢,就是人們常說的“二元結構”。社會保障只在工廠或單位辦理三薪二險,有的還是空白點。

    綜上所述:

    農民,只是長期農業生產的人,不交稅也不納糧,反而國家還有農業補貼傾向農民。

    而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轉入城裡,身份在各個時期有不同的稱呼,如“農民工”、“產業工人”。

  • 8 # 小展望未來

    真正要細分出來的話,只能說農民工是時代的產物,是某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也就是說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工就會消亡,也就是不會存在

    農民在歷史上存在了上千年,他不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消亡,因為歷史造就了農民,農民也改造著歷史

    所以說農民工是會消失的歷史產物,而農民是歷史需要的產物

  • 9 # 朱八戒CC

    農民和農民工本是一體,為何要把他區分開來。在家耕作面朝黃土背朝天是農民,外出打工做的是繁重的體力勞動,得的是最低的工資,他的身份是農民工,回家仍然幹農活,還是農民。有的農民走出去之後有所麼創造,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們的身份上升為老闆,經理,董事,再也不可能回家挑大糞,那就不是農民工。80後的農民兒子大多都有學歷,沒有學歷也只專心打工,並不在家做農活,他們的身份是打工者,並不是農民工。

    農民與農民工的年齡大約在40多歲至65歲左右,他們仍然是社會的最低層。他們常常被人看不起,做的是最髒最苦最累,而得到只是微薄的10O多元,在家做的農活收入更低。他們的待遇與企事業單位的員工是天大的差別,節假日的帶薪,五險一金,降溫費,病退,退休養老,安葬費,死後一年的工資補助,等等這些,令農民這一個群體望而興嘆。

    農民在外住的是工棚,十來個人擠在一間房沒有一點活動餘地。任憑潮溼蚊子陰暗,也只能是無奈的將就。吃的是餐餐大白菜,有鹽無油。離家千里,家有老小,儘管對家有著太多的牽掛和思念,也只能是電話一個問候,也只能是臘月把家還。有時候的傷風感冒,無人照顧,也只是自己忍受。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有些企業和工地做到年底工資無法到手。他們都是弱勢群體,哪裡有話可說,哪有人為他們主持公道。

    就是這麼一群農民,他們是社會建設的先鋒力量,是改革開放的中流砥柱。他們生產著糧食,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他們建設著高樓大廈,是我們的一座靠山。他們的誠實善良和無私的奉獻,是當今時代的楷模和榜樣。我們要重視農民,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我們要感恩農民,是他們的雙手,養育了我們。

  • 10 # 東北人78451

    農民和農民工有啥區別嗎?本質上是同一個人選擇了不同的環境進行工作生活。非要說最大的區別就是工作的環境有了變化。別的看不出有啥太大的區別。

    守望鄉土,安安分分做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種土地,收穫糧食水果蔬菜等等。兼顧著養些牛羊,養些豬啊雞啊,另外再賺點。收入或者不錯,或者僅僅收支平衡,年吃年用而已。

    出門在外,無論哪個行業的工人,來自農村的暫且稱之為農民工。農民出身的工人,這樣理解吧。以前多說建築行業的農民工,進工廠的,服務業的,說得好像不是很多。不管哪個行業吧,反正是從農村出來的。為了各種各樣的目的出來,收入種種。收穫種種。有人從農村走入城市,選擇了合適的機會,不斷地學習,大膽地探索,或者在工廠出人頭地,或者做了生意有了養家餬口的立足之地。有人歡喜有人愁,賺了錢的,沒有賺到錢的。就和在老家農村種田一樣,有人賺有人賠。生活在哪裡都要靠本事,靠機會,靠命運!哪也不全是滿地黃金!

    不管在家做農民,還是出去打工,身份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是加了一個字,環境變了一下。需要說的是無論在哪裡,都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先進的理念和好的行為習慣,勤奮勤勞,吃苦堅韌,為了活得更好,為了體面地生活和工作,所需要付出的不僅僅是汗水淚水,還有血水也是有可能的!改變命運的努力不是徒勞的,有人說啥啥有固化的傾向,但不努力是萬萬不會改變的!這一輩子,下輩子,下下輩子都要努力的拼才會有所改變你目前窘迫的命運!但願這個叫了幾千年的身份名稱不要永遠都是弱勢貧窮愚昧無知的代名詞!那個啥農民工也不用想著換啥名稱,自己從內而外的強大,才會換來全社會足夠的尊重理解包容。絕不要啥同情,一視同仁就不會有啥不愉快的發生!

  • 11 # 大師兄五五

    農民和農民工的最大區別在哪?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解讀一下這兩個名詞:農民和農民工,二者是什麼含義

    1.農民

    通常這類人年齡偏大、體弱多病,想出去打工也被年齡限制了;除了種地看家,他們還要幫助出外打工的子女代管小孩,接送孫子上學,做飯洗衣服,也是很累的;他們收入不高,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2.農民工

    戶口在農村,常年或利用農閒到城市工地上或企業裡輸出勞動,從事力氣型或技術型的勞動獲取工資,以打工為主要收入支撐全家開支。他們就是被社會上一致認為的“農民工”。

    這類人基本上都是貧困地區的55歲以下的青壯年農民。因為地少、種地不賺錢,:家門口也沒有可就業的大型工廠,而小孩上學、兒子結婚的彩禮還有城裡的婚房,哪一樣不是錢堆出來的?無奈之下只能離家打工透過逐年積累,一步一歲地完成以上的光榮任務。他們大多的過年回家,過完年又外出務工,是侯鳥式的農民。

    經過以上對照,大致可以看出農民和農民工的區別在哪裡了。其實農民和農民工都是農村人,就好比一棵樹,農民是樹根,紮根泥土,而農民工就是樹幹樹枝,拼命地向上以及四周生長,以追尋更廣闊的生長空間。

    總結:農民和農民工都是農民,只不過農民做的是農活在農村,暫且稱為“後方”;農民工乾的是“百家活”在城市,姑且叫做“前方”。陏著國家“振興鄉村戰略”計劃的強力推進,已有更多的個體返鄉創業和大型企業入駐農村建廠打造農產品地域品牌,以實現農民就地安居樂業。有國家對“三農”的重視,相信不久的將來,農村處處都是好地方,也就沒有了什麼“農民”與“農民工”的分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醬香型白酒①至⑦輪次酒的酒精度要求可以不設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