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船舶老飛機研究所
-
2 # 科羅廖夫
在精確制導武器滿天飛的今天,各種精確制導技術被世界軍事強國所大規模運用,炸彈和導彈的精確度越來越高,導彈能從視窗飛入在今天看來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而步兵輕武器方面,狙擊槍作為遠端精確射擊武器,在光學裝置的幫助下,結合射手的技能,能夠越來越準確地擊中遠距離目標,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運用,狙擊槍的射擊精度還在進一步提升,實用射程正越來越遠。
儘管如此,狙擊槍在打擊超過1公里的目標時,還是很需要運氣的,因為子彈飛出去之後的影響因素實在太多。空氣的溼度、風向和子彈本身受重力影響的下墜軌道,這些都需要計算,這需要依賴射手的知識和經驗,在計算機的幫助下會輕鬆一些,但仍然不能保證準確。不排除飛行過程中的風力突變因素,不能排除目標在子彈飛行過程中的移動,這都是射手無法干預的,純粹要看運氣。例如,在射擊兩公里外的目標時,子彈需要飛行4秒鐘以上,這個時間內對手會如何活動實在是自己無法控制的。
狙擊槍要實現精確打擊兩公里外的目標,尤其是移動目標,現在看來運氣成分還是太大,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但美國軍方並不這麼認為,既然狙擊槍本身的光學裝置和槍械原理現在基本挖掘殆盡,那麼就從子彈上入手,令子彈具備空中拐彎的功能,這個科幻片中的設計美軍正試圖將其成為現實。
美國國防高階研究計劃局的專案中,EXACTO彈藥被認為是未來具備“轉彎”功能的子彈。現代高精度狙擊槍的要素,如對空氣溼度、風向、距離等的計算,這些在配套的狙擊武器中都很完善,但這些計算在子彈出膛之後便告終,計算機無法繼續給予幫助。而EXACTO彈藥最大的特點,是自身攜帶的感測器和裝置,使其可以自動調整飛行軌跡來命中目標。
研發專案主管傑羅姆·鄧恩指出,EXACTO彈藥可以打擊移動中的目標,同時射程也遠超過常規的狙擊彈藥。據悉,這款彈藥甚至可在飛行過程中,做出非常尖銳的機動,也就是比較大幅度的拐彎。雖然具體如何實現追蹤目標和改變飛行方向的機理並不明確,但有部分美國媒體指出,其原理是子彈的前端有微型感測器,射手會用鐳射持續瞄準目標,子彈會根據鐳射的指示擊中目標。簡單說,就是把導彈使用的鐳射制導技術,用到了子彈上。至於子彈如何改變規矩,估計可能是依靠子彈彈體上的鰭片,透過改變氣動外形來獲取方向的改變。理論上看,美軍這樣的設計似乎是可行的。
然而,自2014以來,EXACTO彈藥專案銷聲匿跡,沒有再出現在公眾視野,有可能是進入秘密研究,也可能是被廢棄。筆者來看,更傾向於是被廢棄了,因為這個專案的問題實在太多。如何把複雜的鐳射制導系統放入子彈頭那一點空間,又如何令子彈精確地改變氣動外形來轉換方向,其技術難度實在太高。就算能實現,價格上肯定也非常不友好,子彈無論如何也是消耗品,不適合高價購買。事實上,與其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如何用狙擊槍打擊數公里外的目標,還不如腳踏實地,把這種任務交給機槍、榴彈發射器、迫擊炮甚至無人機來做,這些武器裝備都是可靠的。
目前,各國已發展出導彈與炮彈的鐳射制導技術——即透過鐳射束照射並鎖定目標,但要想讓長10釐米、直徑12.7毫米(這是機槍和遠距離狙擊步槍子彈的典型規格)的子彈實現制導,則是全然不同的巨大挑戰。難點在於如何使鐳射探測器與飛行控制裝置小型化,從而將它們裝入纖小的彈體;而且這些精密的制導裝置還應能承受彈丸離膛瞬間的巨大加速度。
隨著技術進一步發展,中國已經突破了微機電陀螺儀的技術,沒有旋轉部件、不需要軸承,可以像電路板一樣,採用微機械加工技術大批次生產。再加上中國十分成熟的鐳射制導技術,中國也可能開發精確制導子彈,做到完全百發百中!
-
3 # 武器前沿視角
人類對制導武器的研製是從大及小,從慢及快發展的。從最早的制導炸彈,到V1 V2導彈,而後導彈逐漸小型化,出現了炮射導彈、單兵導彈、制導炮彈。制導武器越做越小,是否將來的某一天,連步兵手中的子彈也擁有精確制導,實現“拐彎”的能力呢?
人類對於制導武器的演進是隨著電子製程與無線電技術的進步而發展的,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導彈實際上是一二戰中的“飛行魚雷”使用螺旋槳動力使得魚雷如飛機般飛行攻擊敵方飛機,但這種武器僅僅實驗後即被廢棄,由於沒有實時圖傳功能,飛行魚雷只能靠發射員目測進行指揮,而在當時無線電傳輸速度又慢,往往使得操作員的操作具有滯後性,而且飛行魚雷的螺旋槳動力速度慢易被攔截,使得這型武器根本未得到重視。
二戰時最早投入的制導武器是1943年德國使用的弗利茨-X型制導炸彈,依靠高空下落的動能進行攻擊,採用無線電進行矯正,雖然原理上依然與飛行魚雷類似,但擁有了更高的速度和更可靠的無線電系統,再加上空中視野較好,炸彈本身做了容易被髮射機捕捉軌跡的發光條設計,使得弗利茨-X第一次成為一型可用的制導武器。該彈最著名的一次應用為擊沉了投降盟軍的義大利海軍“羅馬號”戰列艦。
隨後的V1和V2導彈與其說是導彈不如說是高精度火箭彈,採用的是慣性制導,對於目標的追蹤能力無限接近於零。而能開始對目標進行精確追蹤的武器開始自鐳射制導和TV制導的炸彈或導彈,鐳射制導武器採用光感測器,由特種兵或發射機持續使用鐳射束指示目標,漫反射的鐳射束進入制導武器的感測器,制導武器不斷修正目標進行打擊。而TV制導武器在導引頭上安裝一個攝像頭,實時傳回畫面由操作員控制制導武器飛向目標。採用鐳射制導的武器需要持續照射目標,採用特種兵有暴露的風險,而使用發射機進行進行照射也使得飛機無法在發射後立刻逃逸,風險較大,而採用TV制導的武器則不能飛行速度過高否則來不及進行反應。
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手段,是雷達和紅外製導,雷達制導由發射機或導彈自身發出雷達波束,照射目標鎖定後導彈根據雷達波束脩正彈道進行攻擊,而紅外製導則是分辨出空中目標與天空的紅外特徵之間的區別進而鎖定目標進行攻擊。雷達制導的武器攻擊距離遠但由於需要雷達波持續照射,易被發現;而與之相反的是紅外製導武器,精度高且不會被攻擊目標提前察覺,但其射程較近一般只能用於短距離攻擊。
子彈是否能進行制導要考慮兩個問題,其一是制導子彈攻擊的目標,其二是其使用的制導方式。由槍支發射的子彈一般不具備或只具備輕微爆炸能力,一般無法對硬目標進行攻擊,只能對人員和輕型器材進行攻擊。由於對於人員的攻擊就造成了其制導方式上的難點,使用雷達制導和紅外製導是無法鎖定如人體這樣的目標,而能鎖定人體的TV制導和鐳射制導同樣存在問題,其一,如果有能力使用鐳射直接照射人體,那麼為何不直接開槍呢,其二,TV制導武器高度依賴操作者的反應速度,子彈從開槍到擊中目標只有短短一兩秒,根本來不及操作反應。
要為子彈實行制導也並非全無辦法,在目前的AI技術就不乏為一條好出路,既然人無法做出及時的反應,就由計算機自動辨別糾正子彈飛行。
但這時候另一個困惑來了,這種子彈要將一整套飛控、高畫質攝像頭、圖傳系統整合在一顆小小的子彈頭中,所需的成本極高,難度極大,以及AI的精確度要足夠辨別敵人目標。目前來看這種子彈的製造成本,遠大於更大口徑的小型導彈,因此制導子彈是否能真正投入應用,目前來看並不樂觀。
-
4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子彈拐彎有很多種方式,手抖是沒用的,這個看你怎麼理解了。
1.引力改變方向
我們知道子彈其實是帶拋物線的,根據所賦予的動能及角度,受地球重力影響向下彎曲,說白了這就是彈道。子彈天然是向下彎曲的,但如果附近有一個足夠大的引力場,比如強質量物體、強磁力物體,或者乾脆就在太空地球軌道,子彈必然按照引力方向拐彎。
2.透過槍管拐彎
子彈可以透過槍管拐彎,在管內產生方向改變,不與槍膛擊發方向一致。這種型別的拐彎槍目前作為特種裝備使用。且二戰之時就已經出現了拐彎槍管的STG44突擊步槍。
3.制導子彈
目前這種智慧子彈一直在研究中,美國很多年前就有訊息稱拿出了樣品。無法普及的原因估計是價錢與效率問題。畢竟有了8公里外能把海爾法導彈射進一扇小窗的武裝無人機,哪裡需要什麼可程式設計制導子彈在3000米上獻醜?只不過這種方式的確能讓子彈拐彎罷了。目前美軍搞的“靈巧彈藥”也有類似的功能。
除了以上三種方式以外,夢想透過手抖來製造子彈拐彎,需要的不是頻率,而是加速度。
只要你在開槍的瞬間,揮手達到一定的速度(至少超過火藥燃氣推動的力),那麼子彈必然在火藥推動力上被施加一個離心力。離心力可以使子彈飛向其它的方向。如果離心力夠大,影響了子彈的旋轉和穩定,產生二次變向也是可以的。如果力量還能上升,達到讓子彈分子結構發生形變的地步,那麼彈道軌跡的變化會更加明顯。
簡單的說,就好比你拿著一根水管,管中有一滴被吹動向前的水球,你一揚手,水球飛了出去。當然,你得有洪荒之力才行。
-
5 # 飛豬漲姿勢
可以,不過並不是靠“手抖”。
“EXACTO”2015年測試影片截圖
其實在2014年7月,美國防高階研究計劃局(DARPA)就釋出了關於“EXACTO”(EXtreme ACcuracy Tasked Ordnance)的測試影片,而“EXACTO”指的就是所謂“會拐彎的子彈”。
DARPA官網上展示的“EXACTO”子彈
據相關資料顯示,“EXACTO”由美國防高階研究計劃局、洛克希德馬丁公司、Teledyne Technologies公司共同負責,專案開始於2008年,2014年測試影片被首次公佈。據悉,“EXACTO”子彈的口徑為12.7毫米,是專為狙擊步槍而開發。其在發射後可透過特殊設計及實時光學導引系統進行機動,補償天氣、風向、目標移動等帶來的變化,從而達到所謂“拐彎”,也就是達成對目標的“精確制導”。
另按DARPA官網介紹,“EXACTO”專案的目的就是開發小口徑制導子彈,並透過和實時制導系統的結合,實現對目標的追蹤。而這種能力也將提升狙擊手在夜間、沙塵、大風等環境中的作戰效能,並且可以追蹤目標的“EXACTO”子彈,還能帶來更遠的射程。
12.7毫米口徑的M82“巴雷特”狙擊槍
除美國外,在2016年俄塔斯社也曾報道,俄羅斯高階研究基金會(ARF)正在測試一種“智慧子彈”,其射程則可達到10公里。按當時塔斯社報道,俄這款“智慧子彈”已完成產品設計和實驗開發,正在進行制導飛行測試。不過,報道中並未提及其具體口徑,“智慧子彈”是否像“EXACTO”一樣趨向於實用化,還要持續觀察。
綜合來看,隨技術進步,這種制導型彈藥也正趨向成熟,其在短期內雖無法像某些影視作品中一樣在短距離內大幅轉彎,但在遠距離狙擊方面,卻已相當進步,像當前這種2~3千米的狙殺記錄,在未來亦將被輕易打破。
-
6 # 光明科普
2012年2月,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對外宣佈研製了一種類似飛鏢的鐳射制導子彈,長10.16釐米,適用於彈殼直徑為12.7毫米的槍族武器。研究人員稱,該子彈在飛行過程中能自動調整方向,也就是俗稱的能“拐彎”,可擊中1.6千米以外的目標。這種子彈學名叫“制導槍彈”,就是把導彈的部件縮小後裝載在一個子彈裡,在飛行過程中實現控制,實際上就是一顆微型導彈。為了實現子彈拐彎,必須要攻克以下兩大技術難題。
一是讓子彈找到目標的技術。要讓小小的子彈擊中隱藏在角落裡的人需要極高的制導精度,目前能夠達到這一精度的只有鐳射制導技術。因此制導槍彈也普遍採取了這一技術。在槍械上裝鐳射器就可以對目標進行照射,而後槍械上的鐳射接收裝置接收目標反射回來的鐳射編碼,計算機進行彈道計算,而後子彈發射,並沿著鐳射射線的位置不斷調整子彈飛行軌跡,直到擊中敵人。但需要注意的是,子彈在這裡雖然能拐彎,但鐳射卻不能拐彎,因此制導槍彈只能實現高精度射擊,卻不能實現在視線以外打擊敵人。
二是控制子彈轉彎的技術。由於子彈本身小,化學藥品裝藥太小燃燒速率極難控制,因此子彈不能像導彈那樣使用向量噴管,只能利用微型彈翼進行控制,但槍彈的出膛速度都是超音速,一般在3馬赫左右。在這樣的高速下,實現大機動轉彎,很可能破壞彈頭的可控飛行狀態,於是制導槍彈要麼降低出膛速度、要麼就不能進行大麴率的拐彎射擊。
雖然存在上述缺點,但制導槍彈仍可以大大提到射擊精度,這也使其成為未來單兵武器追求的目標,代表著未來槍彈發展的一大趨勢。
專家介紹:嶽江鋒,原中國國防科技資訊中心軍事刊物主編
-
7 # duh23333
能夠。經常聽說跳彈也能傷人,其實指的子彈射出槍膛後打在堅硬的地面或牆面上而且進射有一定角度,子彈就會被彈飛並轉向擊中目標。就是子彈轉了向,也就是子彈拐彎了。
回覆列表
如果想使子彈彈道非常規彎曲,也就是俗稱的子彈拐彎目前實現的途徑分為一下兩種:第一種是彎曲槍管,美國探索頻道節目《流言終結者》就試過將一把栓動步槍的槍管掰彎到180度,結果發現從那樣的槍管發射出的子彈依然有足以穿透彈道凝膠在防彈玻璃上砸出衝塞孔的效果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德國,美國和蘇聯就都實驗過彎曲槍管以讓槍械在狹窄的地方發射,德國的Krummlauf裝置據測試甚至能在100米距離對敵軍士兵進行有效殺傷。
Krummlauf I型(步兵型)裝置裝配45度彎曲槍管的樣子,上面裝配了潛望鏡原理的瞄準鏡
在科布倫茨武器技術教學陳列館展示的Krummlauf P型(裝甲部隊型)裝配90度彎曲槍管的樣子
美國OSS開發的M3“蓋德”衝鋒槍的彎槍管元件
1945年蘇聯也試製過彎曲槍管的波波沙-41型衝鋒槍,蘇聯甚至在二戰後實驗過彎槍管AK
槍管彎曲90度的加長槍管的AKS-47III
但是這些武器呢,都有一個問題,槍管壽命太短,比如Krummlauf I僅僅打過300發子彈後便壽終正寢。
第二種方法,就是制導槍彈,將子彈由自旋穩定變為定風翼穩定,靠子彈上的可動翼面差動進行差動,聽上去很天方夜譚,但是事實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為美國DARPA的“超精確任務武器系統”(EXACTO)計劃研製了12.7*99mm NATO口徑的制導槍彈
EXACTO子彈全貌
EXACTO子彈實驗時尾部的LED燈在延時攝影下的光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