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子機械技術

    你要組裝電腦,必須去做好功課。

    首先是定位,高階還是入門,遊戲還是辦公,定位不同價格也不盡相同。

    定位之後開始選主機板,主機板有xzbh四個系列,x是最高階,按照自己的需求選。

    再選cpu,注意一定要去查,不然cpu買得不對就用不了。具體方法如下:百度你的主機板型號檢視支援cpu型別,找到cpu天梯圖檢視適合自己效能的cpu。

    cpu選好之後選顯示卡,顯示卡不用太講究,現在主流的就是pcie介面的顯示卡,但買之前一定要和賣家溝通交流。

    在選電源,選擇適合的電源。(電源我也不太懂)

    選顯示器。根據你的主機板是不是支援144hz,可以買,選顯示器好像不用太複雜。

  • 2 # 我叫烏鴉烏鴉

    就我自己的經驗而言,我不是專業的,甚至是業餘也算不上,但是我的電腦一直用的都是組裝,所以在買機子的時候,都會費很多功夫。每個配件都會去做對比,百度價效比高的,然後透過組合,選擇適合自己的元件,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所以,樓主如果想要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可以嘗試一下這個笨方法。

  • 3 # 人民路一號

    DIY組裝電腦配置靈活多變,總的來說第一條:先確定好這個電腦是用來幹什麼的,就會有個大概的預算。第二條:品牌儘量選一線大牌,用一線品牌的稍低端型號,都比用雜牌好,減少以後的返修煩惱。

    我以intel處理器平臺為例:

    純辦公電腦:就選用英特爾的奔騰G系列,G5400、G5420就足夠,配兩根4G記憶體組成雙通道,用集成核顯玩點小遊戲都沒問題。主機板就華碩、微星、技嘉三個一線牌子任意選,用入門級的H系列,比如H310M之類的小板。這樣組裝下來的價效比很高,既能滿足辦公所需,又節省了預算。當然你說我配個I5、I7辦公可以嗎?也可以,只是沒有價效比了。主流遊戲主機:現在英特爾的I5-9400F香的不能再香,都快爛大街了。但誰讓它便宜又好用呢。主機板沒必要上大板,用B365系列就可以了。百分之九十的人買了能超頻的CPU回去後都沒有用上超頻。記憶體8G 2666HZ 兩根組成雙通道,雙通道的問題家用機還是建議用上,像我們主要做網咖的電腦硬體通常都是用單根16G,畢竟網咖穩定是排在第一位。顯示卡的話用個1660或者1660SUPER,電源額定450-500W。散熱器用個百元級的酷冷至尊、喬思伯,京東排名前幾位得都可以。這套配置玩現在市面所有主流網遊,吃雞之類的遊戲沒有任何問題。

    高階發燒友主機:處理器起碼要9700KF起步吧或者I9,用一體式水冷240 360都可 以。主機板Z390選各品牌的高階型號,華碩起碼要上個玩家國度吧。顯示卡RTX-2080或者RTX-2080TI。反正就是怎麼貴怎麼來,一個字不差錢。其實到了這個配置的電腦主機也不會很在乎價效比了,怎麼牛逼怎麼弄.

    其實我最後想說的是DIY電腦在比較價效比的時候一定要在一線品牌裡面去比較,不要去拿雜牌跟一線牌子去比價格,那樣只有價比,沒有性比了。根據我多年的裝機經驗總結出來一句話:一定選好牌子!一定選好牌子!一定選好牌子!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4 # 電腦優分享

    Diy配置組裝電腦,什麼配置價效比最高?當然是先定位用途了,不然配置低了用起來卡慢,配置高了又會導致效能浪費。比如6000價位的相容機配置可以用來玩各種熱門遊戲或做設計用,也可以用來文件辦公用,但是文件辦公用6000價位的配置價效比就太低了。

    我們去電腦城或裝機店裝機的時候,商家會根據我們的需求來給出相應的電腦配置單,這個配置單基本上滿足我們的配置要求和預算,那如何修改才不會被商家套路,從而配出價效比最高的配置呢?

    1.CPU是散片卻按盒裝價格報,散片價格比盒裝要便宜15%-30%。可以明確要求盒裝CPU,質保三年(散片一年)且帶原裝風扇。

    2.記憶體為不知名品牌,記憶體做為計算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穩定性尤為重要,可修改使用金士頓記憶體,故障率超低。

    3.主機板是小板卻按大板價格報,小板主機板是簡化版,價格較大板便宜一半左右,如果只是普通辦公或家用可考慮小板,遊戲設計用大板。

    4.顯示卡閹割版按標準版價格報,可要求商家明確顯示卡具體型號引數,自己在網上做引數價格對比,差距太明顯的可要求更換。

    5.電源為雜牌廠家,或電源功率不足,推薦使用航嘉電源,明確電源的額定功率而不是最高功率,以額定功率為準,電源的好壞直接決定整機的穩定性。

    去組裝電腦前最好先在網上進行各電腦硬體的基礎瞭解,做到心中有數,只有對硬體引數有了瞭解,才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配置更改,不然有很大機率被不良商家帶進溝裡。

  • 5 # 勇哥電腦硬體課堂

    不滿足特定需求談價效比都是耍流氓。

    根據自身的用途,先定好CPU、記憶體,顯示器,再選擇與之配套的主機板(儘量選擇華碩、微星、技嘉這些一些品牌),固態硬碟一定要用上。

    至於顯示卡也是根據自己的用途來,只是辦公、上網、看影片,整合顯示卡就行;搞設計、玩3D、處理影片就要精挑細選了,價格相差比較懸殊。先定好選N卡還是A卡,遊戲推薦N卡,影片處理製作推薦高階的A卡。當然儘量買技嘉、華碩、影馳、銘瑄、藍寶石這些老牌子。

    最後根據你選擇的所有部件的功耗來選擇電源,功率要足、牌子也要硬。

  • 6 # 寶哥小日子

    2方面考慮, 價效比還是擴充套件效能擴充套件性、質量方面考慮如下:

    三大件:

    Cpu Intel系列 速度快是根本,使用年限久更是其優點。

    主機板 華碩、技嘉系列,大品牌一線主機板,做工優良,返修率很低,擴充套件效能等穩定

    硬碟 三星、intel等固態硬碟儲存顆粒做出來的硬碟速率快,穩定性更不用講。

    記憶體 金士頓等一線大品牌,現在雖然沒有相容性很差的說法,但是不代表不存在,同樣的配置,不同的品牌,速率是真的不同!

    下圖列舉十大主機板品牌:

    價效比方面:主要考慮同型號,價格更低者,因為硬體質保都是一樣的!

    三大件:cpu 選擇AMD

    主機板:七彩虹

    硬碟:普通固態比如金百達 、全速等三線品牌

    記憶體:威剛等

    如下列舉5大硬碟廠商

    組裝一臺電腦很簡單,但是如何能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確實比較難,有人預算3000,有人預算5000,可是一到現實店面,不是多花了,就是沒有買到合適的產品!

    所以總結一下:

  • 7 # 使用者6981078722408

    diy電腦首先要考慮配件的適配問題,如不同頻率的記憶體條不能混用,cpu針腳數不同,AMD的cpu與英特爾的cpu不同等,cpu和記憶體條推薦二手,和一手的沒啥區別,硬碟建議一個固態做主硬碟一個機械硬碟做分硬碟,具體得看預算和效能要求。

  • 8 # 裝機帝

    我認為目前各家硬體廠商復產緩慢,硬體產品缺貨漲價非常嚴重,記憶體和SSD的價格漲了30%還多,Intel處理器還大面積缺貨,不建議現階段升級電腦。不管你怎麼修改也不划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趣與逗比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