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生已塞北江南
-
2 # 明貞
對立統一是一體之兩面,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靜至無餘。如看過辯證法大師黑格爾大聖的作品,就理解了什麼叫對立統一,辯證揚棄!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有酒菜香始有屎尿臭,讀大師作品要心胸寬闊,道若好悟,人人就都得道了!
-
3 # 易學寶典
原典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擁有最高修養的人就如同水。水善於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願居處的地方,因此其境界很接近“道”。這類人,居處善於選擇卑下之地,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總能真誠、友愛、無私,言談總能恪守信用,為政總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正因為不與萬物相爭,也就不會引來責怪和怨恨。
經典解讀老子在自然界萬物中最推崇水,認為水德是接近道的。為什麼水德接近道呢?
對此,王夫之是這樣理解的:“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水滋潤萬物而對萬物無所求,且甘於居處在最卑溼的地方。以不爭爭,以無私私,是水最為明顯的特性。
水給人的印象非常好。它滋潤萬物,賦予萬物以生命,並促使其生長、繁衍。它清潔乾淨,可以滌盪世間一切汙穢。它流動無方,充滿生機和活力。它無色透明,卻能映射出天空與大地。它包容一切,對萬物等同看待,毫無偏私。它美妙純粹,構成如畫風景……
水的流動,形象地詮釋了時間的流逝,象徵著無窮無盡的智慧,也在向我們昭示一些更大更根本的東西。只希望我們的知性永遠如同水一樣,靈動清澈,永不幹涸。
上善若水在本章中,老子還以七個“善”字,對水德進行了詳細的闡釋,這其實也是在介紹“聖人”所應具備的品格。最後,他得出結論: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可居處在別人不願意居處的位置,也不去與人爭利,因此也就不會招來別人的責怪和怨恨。
居善地。水善於找準自己的位置,不爭上而甘處下。做人宜往下走,眼睛要向下看。
心善淵。水有廣闊的心胸,有很好的容受性。有容乃大,切莫狹隘封閉,小肚雞腸。
與善仁。做到與人為善,而不是與人為惡;成就萬物,而不毀壞任何東西。
言善信。水說到做到,身隨聲走,毫不虛誇,更從不欺世盜名。
政善治。水能滿足人的飲用需要,也能推動水車促進生產,還能做其他很多事情。水有自己的規律和章法,且具有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若能依照此法為政,就可以避免擾民害民。
事善能。水善於發揮自己的長處,如能量、沖流、浮載、灌溉、洗滌、溶解、調節等。
動善時。時機未到,決不輕舉妄動;時機一到,則應立即行動,決不麻木不仁。
看到了這麼多的“善”,可能就會有人感到奇怪,老子曾在第二章裡對美和善提出質疑,為何本章裡又講了如此多的“善”。事實上,此處的“善”作“善於”講最為妥當,“善於”是一個副詞,切不可與名詞的“善”混為一談。老子講七個“善”,都是正面的價值標準。
智慧典例
抓住最佳時機把事做好
老子說:“動善時。”意在告訴我們,行動要善於把握時機。為此,要培養等待時機的耐心,也要培養髮現時機的眼光。這樣,一旦時機來臨,就能迅速抓住,給自己營造一個光彩奪目、芳香四溢的人生。
戰國時期,安陵君是楚王的寵臣,身居高位,俸祿優厚,可謂春風得意。
有一天,門客江乙對他說:“您沒有一點土地,宮中又沒有骨肉至親,然而身居高位,接受優厚的俸祿,華人見了您無不整衣而拜,無人不願接受您的指令為您效勞,這是為什麼呢?”安陵君說:“這是因為大王抬舉我啊!”
江乙便一針見血地指出:“用錢財相交的,財盡了交情也就斷了;靠美色結合的,色衰則情移。因此狐媚的女子不等臥席磨破,就會被遺棄;得寵的臣子不等車子坐壞,就會被驅逐。如今您掌握楚國大權,卻沒有辦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著急,覺得您挺危險的。”
這番話讓安陵君如夢初醒,他謙恭地向江乙請教對策:“既然這樣,請先生指點迷津。”江乙說:“希望您一定向楚王請求隨他而死,親自為他殉葬。這樣,您在楚國必能長期受到尊重。”安陵君說:“我一定按照先生的指點去做。”
一晃眼,三年過去了,安陵君依然沒有行動。江乙見他不用自己的計謀,就對他說:“我給您出計謀,您到現在也沒去實施,既然這樣,我以後也就不敢見您了。”說完就要走。
安陵君急忙挽留他說:“我怎敢忘了先生教誨,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罷了。”
幾個月後,機會終於來了。楚王在雲夢去打獵,用箭射中了一頭野牛。百官和護衛歡聲雷動,齊聲稱讚。楚淮南子箋釋王更加意興高漲,他抽出帶犛牛尾的旗幟,用旗杆按住牛頭,仰天大笑道:“痛快啊!今天的遊獵,寡人何等快活!等我萬歲千秋以後,你們誰能和我共有今天的快樂呢?”
這時,安陵君淚流滿面地走上前去,說道:“我在宮內和大王挨席而坐,出外和大王同車而乘,大王百年之後,我願隨從而死,在黃泉之下也做大王的席墊,以免螻蟻來侵擾您,又有什麼比這更快樂的呢!”楚王聽到他這一番話,深為感動,自此對他倍加寵信。
江乙目光如炬,慮及長遠;安陵君耐性十足,一直等到最佳時機來臨,才實施計謀,把事情做得十分到位。他在楚王欣喜而又傷感的那一刻的表白,無異於雪中送炭,自能溫暖君心,收到奇效,長保榮華富貴。後人評價說,“江乙善謀,安陵君知時”,可謂極當。
等待時機要有足夠的耐心,但決不等於坐視不動。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積極準備,甚至助推條件成熟。在中國歷史上的********中,經過長期等待、積蓄力量,方才獲得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武王伐紂、勾踐滅吳、晉渡江滅吳、隋渡江滅陳等,都曾制訂周密的計劃,進行了長期的準備,且在時機成熟時才行動,並不輕易冒險,更未盲目蠻幹。
《淮南子》中說:“事者應變而動,變生於時,故知時者無常行。”在現實生活中,學會耐心地等待時機,對任何人,尤其是年輕人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的年輕人,稜角外露,功利心重,又急於求成,總幻想很快能在社會上取得地位和成就。雖然其銳氣是驚人的,但也是短暫的。要想有朝一日能抓住機遇,脫穎而出,還需先腳踏實地地儲備才能才行。
-
4 # 通源堂自謙
看問題要看全面,只看一個點,就很容易混淆視聽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很多人都誤解了,真正的含義是:天地,不會因為誰拿祭品供奉它,它就對誰特別仁慈!聖人也不會因為誰拿禮物供奉他,他就對誰特別仁義,道就存於天地之間,無窮無盡的能量蘊藏其中,你用的越多,他給予的越多,與其談論道,不如行道(來真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當天下人都知美(名,色,利)而去爭名逐利,這種美行已經不是美了。知道這是善行而刻意為善,這種善行也不是真善。這是因為,人為定義善美的背後一定有人定義惡醜作為對比,才創造出善美的定義,就想一個東西長,一定是有短的來比較的。一個聲音大,也一定拿聲音小的來對比。
“善之,與惡相去若何?”這一刻溫順謙和,下一刻凶神惡煞是什麼造成的呢?人總是受在外的影響(他人的看法),而變換著自己的情緒態度和行事方法。
善和善,有的指善行,有的是 善於,有的指 道 ,要看全面,看這個字用在哪裡,而非只看這一個字
-
5 # 啊斌哥影視
仁”在我們的腦海中都是褒義的,例如仁愛、仁慈、仁義等等,它似乎代表了人類最美好的品質。但老子卻說,“天地不仁”,“聖人不仁”,把百姓當“芻狗”看待,(注:“芻狗”是古代用草紮成的狗,用於祭祀,在祭祀時大家都祭拜它,但祭祀完了就把它給扔了)這當如何理解?難道老子在教唆統治者視百姓如草芥,無需關心其死活?當然不是!在思考老子為什麼要這麼說之前,有必要了解“仁”的含義。“仁”是儒家的核心概念和最高道德標準。儘管老子比孔子要早,在老子說這句話時儒家還沒有形成,但這句話裡的“仁”和後來儒家的“仁”的概念應該是一致的。那麼在儒家看來,何謂“仁”?把“仁”字拆開來看,從人從二,也就是兩個人,所以“仁”是說人與人之間相處,也就是社會關係和社會倫理。儒家的學說基本圍繞這個主題展開討論。那麼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才能稱為“仁”?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所以說,“愛”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礎,這便是“仁”。那麼為什麼人會“愛人”?是“共情”,即人與人相處共有之同情。例如我們看到一個小孩在大冬天掉進水裡了,在那裡噗嗤噗嗤,我們馬上會感受到這個小孩現在很難受很著急,於是我們會立即伸出援助之手把他救起來,這便是“仁”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與小孩共情,會產生與小孩一樣難受的感覺,所以說我們會“愛”這個小孩,於是去救援他。其實,“共情”其實也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這個道理。“共情”是發自內心的情感流露,以真情與他人相感通。因而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愛人”就是愛別人像愛自己一樣。人人都“愛人”,這個世界必然美好,因而儒家相信這樣便可以創造一個和諧社會。但是,既然“愛人”是發自內心的情感流露,那麼必定是主觀的,是受意識支配的。推己及人是會有差別的,例如我們愛自己的父親肯定要比愛別人的父親多一些,這是正常的。在儒家看來,這也是合理的,所以孟子斷定“愛”是有差別的。既然“愛”是有差別的,那麼就會產生“偏愛”。廢話了這麼多,其實我就是想說,“仁”是主觀的,有意識的,有差別的“愛”。現在再來看看老子為什麼說“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在老子的哲學體系裡,“道”是生成萬事萬物的本源,但有意思的是“道”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即“道”生養萬物,但“道”卻不佔有,不主宰,完全是無意識,無目的的。這就與西方的上帝創世論完全不同了,上帝創造世間萬物是有目的有意識的。上帝主宰著萬事萬物,而且充滿著憐憫之心,會懲罰惡人,救濟好人。所以在西方人遇到危難時,總喜歡捧著雙手,默唸“god bless me”。然而,老子所說的“道”則不是這樣的,“道法自然”。“道”不會像人一樣有主觀意識,它不會干預萬事萬物的發展,而是任憑萬事萬物隨著各自的本性以及自然規律自由發展。所以說“道”不會因為花開了很美,就阻止花落;也不會因為兔子被狼吃了很可憐,就慈悲心爆棚把狼都殺了;也不會因為哪個小孩溺水了,心疼他就給救起來。所以,老子擊破了主宰之說,強調了天地萬物自然生長的狀況。所以,老子說“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沒有主觀意識,不會像人一樣有“仁心”,它不會偏愛任何一個人或一件事物,萬事萬物在它面前都是平等的,無差別的。在第七十九章,老子再次強調,“天道無親”,就是這個意思。“聖人”是老子理想中的完美統治者。完美的統治者,應該效法“道”以及自然規律,他不應該打著愛百姓的幌子,把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到百姓身上,而應該任憑百姓自由發展。這裡體現了老子“無為”的思想,乞求消解外在的強制性和干預性,而使人的個別性、特殊性,以及差異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老子說“天地不仁”,“聖人不仁”,沒有正面否定“仁”的意思,他並不是說“仁”是不好的東西。因為他在第八章便講到,“與善仁”,即與別人相處要有仁愛之心,可見他也贊同人們之間的相處當以真誠相愛為基礎。他說這話側重表達了期望統治者要有更高的境界,要消除主觀干涉,應當“無為而治”。
-
6 # 李俊誠修心國學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出自《道德經》第五章。
意思是天地沒有私心,所以不存在仁與不仁。對萬物都一樣,萬物就像祭祀用的草扎的狗,一切只是那麼個相,在天地那裡都是平等的。聖人效法天地,對百姓也是沒有偏愛的,像草狗一樣,平等對待。
而後面“與善仁”出自《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講的也一樣,水給予萬物滋潤,但她沒有私心和偏愛,對萬物都平等的滋潤。
作為人,我們應該向天地和水學習,對所有人都沒有偏愛叫“不仁”,對所有人都給予平等的愛叫“與善仁”。這兩者,沒有什麼不同。
-
7 # 正一道淨明宗法貴
天地不仁有大公,故而能長久受敬仰
聖人不仁有真愛,故而能不朽受供奉
老子說的不仁是讓我真仁真愛,不要假仁假義,善仁之說是讓我們明悟真仁真愛後,用真仁真愛替天行大道
-
8 # 浸淫之辭
正常理解就好啊!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靜,故無尤。
第一句老子說水為何【幾於道】,第二句老子提出了幾個治國的優點,但這幾個優點是指水嗎?顯然不是!因為第三句老子說,正是因為第二句這幾個優點屬於【不靜】,和水道的【有靜】相反,所以沒有什麼成就。
簡單說,就是治理國家,如果【與善仁】這樣做,則不符合水道【有靜】,所以這樣做的君王沒什麼高的成就。
那麼什麼是【與善仁】呢?就是善於透過論功行賞來廣施仁愛。結合全文,就能知道,錯的不是論功行賞,錯的是善於廣施仁愛,因為這樣做【不靜】。賞功,當然有專門的人按照專門的規則來執行。如果統治者跳過這些,親自執行,這還有一點水的感覺嗎?
《老子》書是純政治書哲學,是給統治者看的,所以水道,也就是君道,聖人之道,並不是民道。水什麼樣子,民眾沒必要模仿,【居眾之所惡】感覺能好嘛?
-
9 # 華民學讀道德經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與善仁”。 這段話需要考慮什麼是“不”、什麼是“天”、什麼是“地”,什麼是“芻”,為什麼“芻”的後面用了一個“狗”字而不是用“芻草”二字。
如果要知道什麼是“不”,只需要考慮什麼是“我不能”。 “我不能去月亮”是什麼意思? 是“我能去而不想去”還是“我想去但是我做不到”。
什麼是“天”? 宇宙有沒有邊界都不知道,我不相信誰能告訴我什麼是“天”,你千萬別告訴我“我腳底下踩的就是地”,如果一億光年之外有另外一個地球,上面有同樣的人類,腳下也踩著“地”,一億光年之外的“地球是天還是地?一億光年之外的地球上的人看我們生存的地球是天還是地 歷史上只有“盤古”知道什麼是“天”。 不知道什麼是“天”,不可能知道什麼是“地”,更不可能知道為什麼說“天圓地方”。
“芻”永遠只有一個意思,就是“反芻”。 什麼叫做“芻草”? 供牛羊反芻用的草料叫做“芻草”。 什麼叫做“芻狗”? 供牛羊以及萬物去“反芻”而長成自己的“肉身”的原料叫做“芻狗”。 有人說“芻狗”是“祭祀的時候用草紮成的狗”。 我相信這種說法在《老子》之書形成之前的所有先秦著作中沒有,只是後人為了解釋“芻狗”二字猜測的、否則拿出證據。 我對“芻狗”二字的解釋是我自己分析的、或者說是我自己編造的。 但是“芻狗”是“草紮成的狗”是誰第一個這麼解釋的、也有證可查、查吧………………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與善、仁以萬物為芻狗、仁以百姓為芻狗”這才是“與善仁”。 什麼是“與”?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的“與”只有一個解釋“與善仁”,“必”字、“固”字、“之”字、字字需要解釋,從道德經的任何一個字開始解釋,都能聯絡到道德經的每一個字
最後說一句話“草、仁;仁以牛羊為芻草;天地、仁;仁以萬物為芻狗…………”
-
10 # 節度使95
天地不說仁,行仁,天地無恩而大恩生!天地沒有偏私執欲,自行,旋轉。
聖人不說仁,對萬民平等以待,“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仁,平等心成行為仁。“美行可以加人”,利眾不是吹出來的。
善字,在道德經裡常以形容詞作動詞用,“對……善”,“用……善”,“善用”。
例如“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這句話,我們要注意的點是,“人”是什麼概念才好理解句子的含義。人以心神主導個人行事,成人。心神,“天運以日光明”,天陽執行以照耀溫暖萬物為目的,沒有偏一己之私,以個人慾望為行動目標導向。太陽的特性是人類心神的特性,其性發散即陽;陽神本俱在,且人類以神志氣護體防病,“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那麼“人之寶”是心神,“善人之寶”是以人類天性為導向的戰略實施或者日常心行。平常人所保的是財貨,但物質是為了人體運轉提供資源的,執於有形為陰、是下降的氣機,對人類健康沒有任何好處,所以“不善~人之所保”。“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這麼斷句看清晰了。
道德經全文價值觀是連續的,從古至今人都沒變異出翅膀來,所以古人說話一樣有各種技巧的運用,倒裝、反問、比擬、反諷。這樣的經文,絕對不會顛三倒四、前言不對後語地混亂價值觀,如果你覺得混亂,那是你沒有理解或者只是你所讀版本的註解者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混亂而已。
這樣的書,要精讀,自己讀,不要看別人怎麼吹。有文言文閱讀基礎知識和古漢語字典再加上自己時間的理解打磨,你就行,這書才會有適用於你的意義。
祝好。
回覆列表
因為不仁是出於客觀,上天行事不為個體,一切自然現象或者大政策都像這樣;仁是出於主觀的,個體可以實施的社會活動就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