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2
回覆列表
  • 1 # 風馬少年LCD

    打破常規,不甘平庸,追求自我,追求真實,不掩飾內心的情緒,用最直接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憤怒、衝動、慾望、感嘆以及理性的思考,身為一個95後,暫時這樣理解搖滾精神。

    不論時代怎麼紛亂,搖滾精神會一直在熱愛搖滾的人心中。

  • 2 # 快影世佳

    搖滾精神內在的是痛苦,搖滾樂的核心,便是痛苦,而且是最為深沉的,難於用語言表達的痛苦。

    生活本身便是無窮無盡的痛苦,只有痛苦才會喚起人最深沉的共鳴。而搖滾樂所表現的痛苦,人在聆聽的時候,並不會對這種痛苦感到畏懼,恰恰相反,他再趕到震撼的同時感到了一種安慰。很多人度搖滾樂存在著誤解。一方面,搖滾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總是與吸毒、濫交聯絡在一起。另一方面,搖滾也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是個烏托邦或者避難所。搖滾的精神是直面現實,看到世間的苦痛,去表達,去吶喊,去歌唱,去反抗。

    對,搖滾就是要有一種反抗的精神!搖滾就是要有一種不妥協的態度!搖滾精神是這樣,而不是吸毒等墮落行為,也不是那些紈絝子弟或者街頭的小痞子。搖滾雖然不是最理性的最正義的力量,但是它敢於懷疑、敢於打碎舊的東西,敢於挑戰腐朽的東西,這才是搖滾精神。

  • 3 # 騂紅赤膊

    活在當下,是搖滾真正的精神。所以崔健才會扯著破鑼嗓子,一遍一遍地對著姑娘乾嚎:“你何時跟我走?”當代青年衝鋒在前,吃住都在抗疫一線,從死神手中搶救病人,這份無畏烈性病毒的勇氣,比呼嘯的重金屬更有質感,就是愛的奉獻,就是搖滾精神的昇華。

  • 4 # 一葉知秋369

    關於“搖滾精神”和 “搖滾思想”:多數搖滾樂愛好者喜歡將搖滾描述為一種精神,然而關於這種精神究竟是什麼感覺卻眾說紛紜。顯然,搖滾樂隊們創作搖滾樂時,並不是先有了“搖滾精神”這一共識再進行創作;而瀚海般的搖滾音樂裡,涵蓋的各種思想恐怕也難以一言概之。較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搖滾精神大概有:

    青年自主意識(包括對社會的反思或者反叛,基於其激烈程度不同);

    愛與和平(無政府主義通常也與之聯絡在一起);

    反宗教(在歐美等有宗教背景的國家);

    享樂主義或者縱慾主義(以80年代的硬搖滾--流行金屬--AOR時期為代表);

    悲觀主義與虛無主義(以黑金屬和厄運金屬為代表)。

    這些思想並不統一,有時甚至相互矛盾,因此搖滾精神實際上並不是一種提綱、教條式的精神思想,而是建立在各個獨立的樂隊和具體的作品之上。例如,我們可以確定地說,在The Beatles的《Getting Better》和同時期的The Rolling Stones的《Sympathy For The Devil》兩首歌間,其精神就是完全不同的。而更大的差異,如The Beatles與Black Sabbath兩支樂隊之間的差異,就顯然更不可能用一個籠統的搖滾精神來理解。

    人們關於搖滾的普遍印象:流行的穿著,激進的思想,頹廢的態度……可能都是一些偏見。搖滾不只是另類,搖滾也不只是流行,搖滾不是長髮、皮衣、吉他加架子鼓,搖滾更不只是一個大喊大叫的沙嗓子!

    精神與內涵

    說到聽搖滾,人們立即就想到會場上瘋狂的聽眾與同樣瘋狂的樂手。誠然,優秀的表現力與表演性讓搖滾更具非凡的感染力。但是,人們越來越注重那會場的氛圍,瘋狂加花的架子鼓與超強震撼的吉他solo,反而忽略了搖滾本身的涵義。你也可以拿搖滾當流行音樂來欣賞,但是搖滾有著更實質的內在等著你去發現並且愛上他。這就是搖滾本身想要表達的意思,正如本詞條初所說:“搖滾不僅是一種音樂形態,實際上它是一種‘人生態度和哲學’”。

    搖滾是有內涵的,至少絕大多數都有而且可以被人所理解,而搖滾本身的表現力又可以讓搖滾更容易被理解,這就是所謂的搖滾的真實的表達性,也是不同於已完全商業產量化的流行樂之處。“合格”的“搖滾”歌手都把自己的靈魂與作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所以,世界上能有如此大量而型別豐富的優秀的搖滾作品!想要真正的理解並喜愛它,瞭解搖滾要表達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地域文化的差別,就算不對所有的搖滾作品,僅僅對自己非常喜愛的數個作品能夠了解也是很好的。

  • 5 # 醉今宵

    那些認為搖滾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精神的人

    如果你來到搖滾樂的誕生地美國

    發現這裡的音像商店

    最大的一個區域叫“Rock/Pop”

    AC/DC的唱片和Adele的唱片就擺在一起(按著字母順序)

    會是什麼心情呢 會不會暴跳如雷

    說這裡的音像商店都不懂搖滾 不懂搖滾精神 玷汙了你心中的搖滾呢?

  • 6 # 榛子加椰子cc

    說搖滾精神的都是剛入門的,好吧,我說話太刺兒了,可這是個事實。

    搖滾說到底就是一個(在那個時代甚至一直到現在)人人都喜歡的音樂風格(融合當時美國三大音樂市場的產物)

    然後有那麼幾年美國打了場不得人心的越戰,那段時間所有人都反戰,搖滾自然也反戰咯。

    反戰的人就用搖滾去唱反戰的內容(金屬作為搖滾一大流派,還經常呼籲戰爭呢)

    熱戀的人也可以把搖滾送給自己的愛人(披頭士樂隊的情歌多了去了)

    說到底,搖滾那麼多風格,那麼多地區,那麼多人在做,唱什麼的都有。這就算不上精神了,你說散文什麼精神?小說有什麼精神?都沒有,聽就是了,做自己喜歡的音樂,並且適當的商業化(讓大家都聽到你的音樂,以kiss樂隊為商業運作成功的代表)

    想唱就唱,但是也不一定唱得多響亮。英式搖滾裡面好幾個代表樂隊都有點娘炮。金屬樂好多都是類似於“說”而不是唱了。總之,做音樂就是了,做有搖滾風格的音樂他就是搖滾。

    相信大家不會喜歡這個回答,但是連他媽聽個歌都把自己用條條框框圈起來,你還搖滾麼?你還是你自己麼?

  • 7 # 大小眼的世界

    搖滾是在熱愛音樂的同時,以更真實坦誠的態度更為熱血的直觀的表達愛恨情仇,更像徐克的江湖一樣。搖滾精神永遠在,只要有人就會有搖滾!

  • 8 # 一羽飄過

    搖滾精神永遠都在,只是在金錢至上、享樂主義的中國比較淡漠了,搖滾精神是什麼呢?叛逆!自我!旺盛的荷爾蒙!情緒的宣洩!所以搖滾屬於年輕人,熱愛搖滾的人永遠年輕。

  • 9 # 貓星人觀世界

    其實搖滾精神是人的精神,不用太強調搖滾這兩個字。

    前兩天我看到了臧鴻飛對搖滾的解釋,我覺得挺好,他說搖滾是面對著生活的不服,而流行音樂是面對生活服了。我覺得這種解釋挺好,我們始終在質問自己還是不是自己。搖滾不搖滾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還是不是你自己。

    搖滾是小眾這個話題已經不用再說了,因為搖滾在西方已經成為主流過了,搖滾是大眾音樂,在中國可能是小眾音樂,所以說中國文化和經濟的現狀造成了搖滾樂在現在社會的定位不能說明它是大眾還是小眾,這個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於每一個人在面對自己現實的妥協的自我的時候,是否會持續的去發問,這種東西不一定偏要體現在搖滾樂,而流行音樂也有,古典音樂也有,現在一些hip hop音樂、嘻哈音樂裡都有大量的質疑的聲音。

    當然,這些都是大的流行音樂的範疇裡的,但都不是以人們所理解的搖滾音樂的形式所存在的,所以沒必要偏要強調搖滾兩個字。

    我自己寫過兩首歌去比較中國的搖滾樂和西方的搖滾樂,近三十年前我寫過一首《像是一把刀子》,我覺得當時的中國搖滾就像一把刀子;在十年前我寫過另外一首歌叫做《滾動的蛋》,實際上也是針對Bob Dylan的《Like a rolling stone》做一次呼應,我們站在中國的土地上,對西方的搖滾樂做的呼應,我覺得我們更像一顆滾動的蛋,我覺得這是對中國搖滾樂現狀的一種描述。中國搖滾是一顆滾動的蛋,但它沒有破碎,雨後的大地路途好像有些鬆軟,滾動的時候受到了保護,但的確是危險的狀態。我更願意說中國搖滾樂是從下而上的,蛋破碎了之後變成了生命。

    從三十年前到十年前再到現在,中國搖滾沒有走向世界,我覺得走不走真的不重要,類似的比較本身是功利心態的,把搖滾樂當做了一種商品。搖滾樂存在的形式也不是為了要走向世界,或者要流向中國,它們存在是為了身心的娛樂,這種娛樂自然會帶來與市場的互動,這種互動造成了傳播,所以在中國有大量的人受到了影響,可以瞭解到西方文化,而且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買到這些唱片,這是一種正常的文化根基帶來的良性的反應。所以我們就應該去聽這種良性的音樂,我覺得每個時代都要有一種形式去表達自己,搖滾樂就是西方發展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人們需要用新的形式去表達自己的時候適時出現的,那個時候已有的音樂形式不能表達人們的想法了。像現在一樣,很多的年輕人選擇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我們也沒辦法。這個就是自然的一種規律,人們在經濟發展、文化發展、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就會輕而易舉的找到自己最想選擇的方式表達自己。

    遺憾的是,這個社會的環境和傳統文化環境沒有鼓勵批判,或者說是堅持自我、懷疑現實這種審美,在別的人完全趟出一條路之後,我們亞洲人沿著他們的腳步往前走的時候可能會受益,因為大家會說這種東西我們已經知道結果了,是可控的。但真正達到了不可控制的時候,所謂的不可控制就是真正自由狀,他們一定會出面干涉或強加限制。這個時候才需要人站出來,人的自由創造需要調整,針對這種狀態的時候,才能產生出接地氣的作品,這個時候我認為才是所謂最自由的狀態,他自己也不知道會是什麼樣,人的自由狀態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控的狀態,當然這種不可控的狀態是由內心強大的信仰牽引著的,不會造成危險。這種東西只有自己能知道,很多人是不相信的,所以我們的文化環境、我們的宗教信仰完全不信任人的自由狀態,一定會有人干預你,不光是家長,即使是比你年輕的人都會來說小心點小心點別出圈、別超越底線。這些東西都有可能造成自己對自己說,那好吧,回頭。

    就像臧鴻飛說的那樣,我們服了,我們對困難做出了妥協做出讓步,我們的理想稍微靜音一段時間,完了之後,我們可以獲取到的東西要遠遠大於我們的挑戰。

    你持續的用你的理想去對抗你對現實的認知,你會發現你對現實的認知沒有那麼強大,你甚至可以說你自己征服現實就是你的現實觀,現實怎麼可能不被征服呢?他怎麼可能會養成這種習慣呢?如果現實都是不可征服的,人就永遠是在倒退。

    搖滾不僅僅是一個音樂的概念,而是一種態度和人生觀的概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肉鬆麵包好做嗎,熱量會不會有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