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稀夫文字
-
2 # 十指彈風
我自由旅行將近20年,因為我是窮遊一族,以前也被如何遊玩才能更有意義更快樂這個問題困擾過,現在基本沒有這種苦惱了。關鍵點就是把旅行和旅遊區分開。解決方案有以下五點,純屬個人經驗心得,僅供參考。
一、儘可能獨立一人,最多兩三人出遊。
旅遊是休閒,度假,聯絡感情,這是大多數人選擇的方式。但更適合一家人,團隊,或者短途遊。
而旅行,是透過看見不同的人不同的風景,不同的幸福與苦難,反思,反觀,反證自己的人生。這種方式,適合一個人,最多兩三人,中長途。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目的是純放鬆,那麼選擇旅遊。如果你想得到更多快感,那就選擇旅行方式,並且人數要很少,獨立一人最佳。
為什麼?因為一個人,背上行囊,在費用,時間,工具等等安排上,靈活性更大。可以根據自己內心,帶著隨緣的問題,慢慢的走,慢慢的看,慢慢的靜,隨心所欲。觀賞的風景,體驗的人文,思考的角度,鍛鍊的技能,也會更舒暢具體!
即使和他人同行,也不要太多人,兩三人足矣,還必須要志同道合,三觀相符,興趣一致。否則,必然整個旅途都彆扭!往往讓你不愉快的不是景點,而是旅伴!更別提跟團遊了,國內幾乎不需要什麼跟團遊的。隨著旅行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即使真跟團,也要選擇個性化的。
第二、最美的風景,不是目的地,更在旅途。
上車就睡覺,下車就拍照,這是好多人的通病。當然,這也可以歸結到上一點,把旅行和旅遊混淆了。內心渴望旅行體驗,方式卻選擇了旅遊……
最美的風景,不是目的地,更在旅途轉瞬即逝的閃光點。我們所有的幸福與苦難,都發生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而不是夢想本身!說的文縐縐一些,我們這輩子,假如告訴你何時死亡,假如告訴你每一年肯定會發生什麼事,那樣的人生,還有意思麼?人活一世,不正是充滿了未知充滿了驚喜,才更有激情麼?
旅途也是一樣。從你開始準備出門的那一刻起,你為旅行所準備的點點滴滴,行駛中的火車,溫暖的Sunny,路邊的山花,婉轉的鳥鳴,偶遇的善意,聊家長裡短的陌生人……這一切一切,您都曾注意到了麼?細細的回味了麼?彼此真實的存在,就是世間的永恆意義!
第三、合適的時間,去合適的地方。
1、高峰時去小眾景點。淡季時去大眾景區。
各種節假日,大家都放假,那肯定人多啊。景點再壯觀,人都走不動,哪來的美好體驗?旺季物價蹭蹭的漲,服務跟不上,怎麼可能心情愉悅?
如果只有那麼幾天假期,那就不去大眾景點,改為冷門的地方。等淡季時能再休假,再去大眾景點,錯開高峰。省心省錢!
2、不同的景區,有自己不同的觀賞佳季。
比如現在是6月份。您到了哈爾濱想玩滑雪,季節合適麼?等到了冬天,又去黃果樹看瀑布,去麗江看虎跳峽,那肯定都不合適啊。網上許多景區其實沒有被誇大,之所以褒貶不一,就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節所發出的感受。因此,任何地方,即使不能趕上最美的季節去,也不要選擇最差的季節玩!
合適對合適,適用旅遊,也適用工作,適用愛情……萬法歸一!
第四、根據實際情況劃分路線重點與取捨,最忌千篇一律大而全。
一個人,明明不喜歡古蹟文物,去了北京,非要到故宮打卡,然後說沒意思,這不是自找的麼?
再有,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幾天都瞭解的,我們必須選擇其中一點為出行的主要體驗。
我拿熟悉的大理舉例。大理僅僅藍天白雲,蒼山洱海?那大錯特錯!大理還有悠久歷史,有多元文化,有人文,有民俗,有生物多樣性,有少為人知的各縣美景。除非你常呆幾年,否則幾天能體驗多少呢?
別說深度旅行,即使旅遊,最忌諱的就是為了到此一遊只打個卡。走的地方不少,回家後,能記得什麼?白花錢,幹受累,沒有任何啟發感悟,這也是許多人出門後又後悔出門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次文縐縐一些。旅途就是人生,人生有個哲理,就是要懂得取捨之道。我們多數人都是老百姓,口袋裡的錢不是很多。有限的金錢想獲得最佳體驗,就要學會取捨規避。想在目的地深度體驗,達到放鬆,學習,反思,感悟的效果,也就是想尋找涉及自己人生的意義,就必須劃重點。
你有五天時間,在大理,你平時喜歡民俗,主要時間和路線就定為民俗。想探索自然,就主攻自然。想體驗民生百態,那就去菜市場和集市,其實老司機去任何城市逛,肯定會去菜市場的。也就是除了選擇路線,不要千篇一律跟著別人走。更千千萬萬不要這也逛,那也玩,這錢也花,那錢也給,完全脫離了計劃底線,那註定是自找沒趣的。
這些年在旅途中,我親眼見過許多本可避免的不值得,可有人明知坑,明知不對,還往裡跳。
“來都來了”,是很多遊人,說服自己“傻的正確”的一個強大理由……抱歉,我說話很直接。這種大而全的出門理念,純屬自虐自殘,更別提能感悟什麼意義了。真要不得!
第五、準備攻略有竅門,也要有應急備用方案。
1、快樂多尋找本地資訊。
這裡我再分享個旅行小經驗吧。比如當你瞭解很多本地資訊後,在旅遊地的計程車上,在客棧,酒館,一切可能有陷阱的地方,你可以大膽的在開始聊天時,把你知道的本地資訊,比如某某被撤職啦,某某開業搞笑事,某某升學率,某某菜市場便宜等等,含糊其辭的說給對方聽,並說你的親屬或朋友就在本地,聽他們說的,你來這就是長期住的…… 這樣一來,對方本能的會有顧忌。雖然不能說完全避免被黑,但被坑的機率,絕對要大大降低。
2、應急要優先選擇遊客心得。
而應急方案或者陷阱,就儘量參考遊客的經驗了。為什麼?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心態沒毛病,但更適合短途的,或者不差錢的。
而差錢,長途,身體不好,帶老人孩子的,時間緊湊的,必須要有應急預案。這種應急攻略準備,並不是說一切都要按部就班。旅行心態和旅行策略是兩碼事,不矛盾!!你若經常旅行就知道,兩套預案,反而更會讓你旅途豐富多彩。因為提供了可變因素下的最快可行性。
而應急應急,都是當地人,哪有那麼多應急?反而是遊客角度,會給你各種意想不到,實操性強的案例。
當然,無論怎麼充分準備,無論你是老驢還是新手,意想不到的事情該發生還會發生的。可能是喜悅,也可能是麻煩。但這不也正是旅途讓人上癮,回味無窮的價值所在麼?這種不斷轉折的背後哲理,就是意義!
快樂的根本,隨性自在。主觀我們先做好自己。其他的,就交給命運吧!
-
3 # 偶然感動
出去玩怎麼樣才能更有意義,這個題目太大了,怎麼樣才更有意義,要根據每個每個人的喜好。昨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說國內最坑的景點是哪個,有一篇寫河南的雲臺山,我當時一驚,因為這個景點我去過,感覺很震撼,對於北方缺雨少水的地方,有這樣一個山水如畫的地方,不說少有的喀斯特地貌,就是一個三百多米的瀑布就足以讓人難忘,在我的感受中這裡不亞於五嶽,就是這樣,還是有人覺得不喜歡,所以這更堅定了我的一個信念,探秘不同的線路,拍成影片,讓朋友們在家裡就可以瞭解到不同景點,不同線路,從影片有一個直觀感受,這樣就不會有太大落差。
看景不如聽景,聽別人說會有遐想,就跟看電視劇不如看原著一樣的感受,所以心態很重要,期望不大一定會有驚喜,心情好看什麼都舒服,所以旅遊時要調整好自己心態,不要被一些小事情擾亂了心情。
說起意義,其實就是對自己有幫助,比如我去年帶孩子去北京旅遊,需求很簡單,孩子要寫一篇作文我愛北京天安門,我就帶他到天安門看看,讓他自己感受,同時參觀了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讓孩子有個憧憬,提前瞭解名校生活,我覺得這對他意義非凡。我喜歡歷史,我就喜歡去一些歷史古蹟,名人故居,這樣增長自己對歷史的瞭解,我覺得這樣非常有意義。假設說你喜歡名山大川,江河湖泊,就去海邊名山感受風景,這樣同樣是有意義。
旅遊意義非常寬泛,要根據自己來判定,別人的意義不一定適合自己。
-
4 # 文旅君少
我覺得遊玩最大的意義是一起出行的人都能開心、快樂,假設其中的一個驢友心事重重,黯然神傷,勢必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心情。這時候我們要幫助他走出“困境”,開啟心結,融入到出行的氛圍中,沿途的風景才會更美。
前年,跟一幫驢友遊玩樟木頭觀音山,其中一個驢友接到一個電話,突然就變得悶悶不樂。我們左勸右勸的,她就是不開口,突然旅途氣氛變得很尷尬。到了景點處,我們陸陸續續下車,她還是沉默不語,最後一個下車,我們都在售票處等了她好久,後來才得知,因為她爺爺病的很重,好想回家一趟,無心看風景。雖然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但是我們也不知怎麼開導她?只好託了其中一個驢友送她回了公司,而我們遊玩的時候,每每想起她的“心結”,旅途也玩的不是很好,原來人與人之間,還是有相互影響的。
旅途中,如果能跟一幫情投意合的驢友一起開心出遊,我覺得是一件最美最有意義的事。除了遊玩,其次我們也不能隨意丟棄果皮垃圾的,保護好當地的環境衛生,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
5 # 行者60後
我覺得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穿插著遊玩會更有意義。
一,自然景觀可以強其筋骨,壯其身體。看看美景,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多吸入點負氧離子,對身體大有好處,可以增加體能。
二,人文景觀可以瞭解過往,聆聽故事增長知識。相對自然景觀來說,人文景觀不可以單純地遊玩而已,應該去看,去讀,去感受,去體會。
要看到他的歷史,讀懂他背後的故事,感受他經歷的風霜雪雨,體會他的來龍去脈。
比如:規模龐大的秦皇陵,那麼多兵馬俑護衛著,不還是被後人給掀開了?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裡麵包含了太多的人生哲理。
為什麼乾陵武則天墓前要立個無字碑,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和不解之謎。
-
6 # 旅樂音
出去遊玩,怎麼樣才能讓旅程更有意義?
我覺得這個有意義是見仁見智的,有的人覺得只要大家都開心快樂的,這個就是一個有意義的旅行。有人覺得不只要表面上的開心,還要自己真正的學到了一點知識,肚子裡有多一點墨水。而我認為的有意義更偏向於後者。
如何讓自己的旅程既快樂又有收穫?那麼下面這幾個因素就很關鍵了。
1、旅遊目的地
選擇你喜歡一直嚮往想要去的旅行目的地,你會對這次的行程更加有熱情。如果是一群人去,最後結果並不是你一直嚮往的旅行目的地,這沒有關係,但那個旅行目的地最好不是你拒絕去的地方或景點。
因為這樣子你會先入為主,有一種不開心的心態在,如果在行程沒開始的時候,心態就已經是悶悶不樂了,那麼對於這個行程的意義來說就比較有挑戰性了。
2、旅行夥伴
有人說,旅行是檢驗兩個人情感的最好方式,有的情侶結婚前去個旅遊來檢驗一下對方是不是適合結婚。有些情侶真的旅行回來之後就分了,她們發現彼此一些真實想法是不適合結婚的。
有的好朋友旅行回來後都沒有那麼親密了,那是因為在陌生的環境下兩人的心態各方面都會表現出最真實的反應,如果應對不好,真的是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所以說,如果要讓一段旅程開心,並且是有意義的,那麼在挑選你旅遊夥伴的時候就尤其重要了。如果沒有一起出遊過的話,即使是平時最親密的朋友,也要做好準備,在旅程中讓自己儘量保持一個樂觀開朗的心態。
一個人旅遊的話,其實開不開心、有沒意義,很多事情都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如果旅遊回來,你覺得這趟行程是沒有意義的話,那麼責任全是在自己。
3、空杯心態,保持樂觀主義
無論是跟誰去旅遊,還是一個人去旅遊,首先自己就要保持好樂觀開心地心態。無論是面對一些旅遊夥伴的情緒,還是面對一些突發事情,都要讓自己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
對於景點和旅程中的見聞來說,我覺得保持空杯心態是一個非常好的吸收知識的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會在旅程中遇到一些陌生人,看到一些你覺得對你來說有意思的做法。
如果你善於觀察和思考,或者是比較容易跟別人交談的話,那麼你可能在這段旅行中學到非常多的一些書本上沒有的東西。
如果是看一些人文歷史景觀的話,那麼想學東西非常容易,要麼請個導遊,要麼蹭導遊,要麼在網上買一個線上導遊解說服務。
我經常一個人去旅遊,對我來說旅遊是一定有它意義的。我什麼時候覺得我這個旅程是白去的呢?就是我一直有負面心態的時候。因為當時你只會關注自己的情緒,而對外界的一些資訊都是接收不良的。
所以,當那段負面心態過去之後,你再回想,會發現那段時間去旅遊到底幹了什麼,真的是太太浪費自己的旅遊時光了。
所以勸大家的旅遊一定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態。
回覆列表
(作者在鴨綠江上游接識了浪頭李哥父子,並參與捕魚)
但是,多數人旅行過後,並不覺得撿拾到了那個叫做“意義”的麥穗,僅認為只是走過、看過。化了錢,去了景區,回來,覺得沒意思。
今天,我們來談談這個問題,和朋友們交流一下,怎樣靠近那個叫做“意義”的東西,看能不能透過我們的思考解決這個問題,讓大家的遊玩有意義起來。如果能,那就太好了。
(作者和外國友人在一起交談)
作者旅遊,跑了一些地方。以前出行,也困惑,好像旅遊並不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感悟,人生觀的轉變等等,真的沒有,感覺一切還老樣子,旅遊了和沒有旅遊一個樣,沒有絲毫改變。於是,對旅遊的意義疑惑起來。
說實話,最初的旅行,並不曾想到出去遊玩,如何做才能更有意義?那時,只是邀了伴,一夥人往景點趕,不知有漢。
你說對了,這是純中國式旅遊,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走馬觀花,拍個大門,就算打卡。把旅遊當散心,藉以逃避現實,將去過,當作時尚來炫耀。
(作者在喀什古城民居)
最初的旅行僅為新鮮好玩,內容乏善可陳。除了偶或誇大式炫耀免強可以在人前有話語機會外,旅行中得到的快樂並不多。如果將累,吃住不方便,購物被坑等等,全部拿出來亮,快樂佔不了多大位置,意義也談不上。
旅行是什麼?說白了,旅行就是換一個場景生活。事實上,即然可以換一個場景生活,便意味著你有選擇餘地。
所謂“意義”,是選擇問題。嚴格來說,是你有沒有進行或者選擇新生活的問題。於是,我發現自己走偏了。因為自己完全有理由,可以重新選擇過方式。
經驗有二:
1,重新選擇過旅行方式。
2,將眼光主要放在人身上。
如是想通了,確定選擇過旅行方式,應該立馬去做,得行動起來。
人們出去遊玩,選擇比較豐富,徒步、騎行、自駕、跟團、自由行......各人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試,不行,再試,總會有適合你的。試,主動權在你手裡。
(作者在西藏鈉木措,覺姆教授藏藥丸使用方式)
試過,這時,你想做到旅遊有意義便簡單了,因為,主動(行動)權在你手裡。你應該將眼光從瀏覽景區為主,轉向關心那一方的人民身上。世界有看不完的風景,真正有意義的是人。這是“意義”的關鍵所在。
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假如你去印度自由行,你參觀恆河、廟宇,這些通常大家已經從各種途徑約知一二。我認為最重要的,值得細看的那一塊是人,而不是固化了的景象,是人迷一般的存在。
(作者和新疆長者)
出去旅遊,讓我們看到成千上萬個人的生活方式。生於世,我們並不瞭解自己的存在,人們為什麼喜歡聽故事,看電影?是想看別人的生活,從而認識自己。我認為,作為一個行者,若有十分眼光,要用七分來關注人。
作家講究深入生活,這個深入生活,不僅僅是到一個什麼地方去吃住,而是指向作家應該進入那個地方的人群,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研究形形色色的,人的生命狀態,感受更多人的信念。
果然如此,你的旅行已不可能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走馬觀花,拍個大門,就算打卡了。旅行,也不再是炫耀,你會從旅途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新活法,同時找到意義。
(作者和新疆朋友巴薩爾交談)
那麼,出去遊玩,旅行,應該如何做才有意義呢?
在下也在學習中,有建議四,你覺得可行,也試試。
1,到任何地方,參觀景區為次,爭取參加當地人民的活動為主。
比如到西雙版納參加潑水節、去當地人家做客、想方設法參加當地人的紅白喜事,......
2,爭取在一地和5個人以上進行長時間親切交談。
交談的機會很多,只要你願意。住宿、吃飯、購物,等等等等,都有交談機會。對話可以從中瞭解當地風土人情、喜怒哀樂,甚至可以交上遠方的朋友。
3,訪問了重要地方,爭取在那兒有一個朋友。
4,多走訪小巷、小街,去鄉村,去生活場所一線觀看生產情況,同時爭取參與。
最本質生活源泉就是勞作、生產。旅行可以創造很多和當地人接觸的機會,從中可深入學習、瞭解當地人生活方式。
在一個地方,有一次“際遇”,其意義可以讓人回味一生。
(作者在鴨綠江地區接識了浪頭李哥父子,並參與捕魚)
出去遊玩,如何做才能更有意義?
景區是色彩線條的精美組合,現在標配商業,對於旅行者而言,這種場景式商業意義是低階的,吃虧的。
華山會道人,非洲見酉長,則意義非同凡響。
出去遊玩,把回憶存在世界各地,關注、憐憫那兒的人民,意義則深刻於心,不會忘記。
這些,在下也在摸索之中。實際上,我現在的旅行,每到一地,都會有意去創造一些和人接觸的機會,不為其他,只為意義,只為知道。
每一次旅行,都是生命興奮搏動,世界遼闊,此生短暫,莫浪費了。
好,本問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