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大觀園

    元朝皇帝的名字字尾都是帖木兒,如下:

    元成宗鐵木耳

    元文宗圖帖睦爾

    元惠宗妥懽帖木兒

    泰定帝也孫鐵木兒

    元世祖平章鐵木耳

    元成宗平章也先帖木兒

    英宗朝親王也先帖木兒

    張無忌的老丈人察罕帖木兒

    張無忌的小舅子王保保擴廓帖木兒

    伯顏遍地走,脫脫多如狗。元朝比較著名的伯顏有三位,一位是元初勳將伯顏,曾任元世祖忽必烈徵宋時的最高統帥;一位是元末學者伯顏,曾在丞相脫脫主持下參與編修《金史》。本文說的伯顏,則是元朝最後一位權臣。,伯顏在蒙語中是富裕的意思。

    元朝實行過四次海禁,元史《刑法志》裡的處罰規定是“違者舶商、船主、綱首、事頭、火長各杖一百七,船物沒官。”

    在元朝到漢人中以張、王、劉、李、趙五個姓氏人員最多,伯顏甚至想殺光張、王、劉、李、趙五個大姓的漢族人民,結果遭到一貫順從的元順帝的強烈反對。

    元朝的滅亡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嚴重的自然災害,90多年的統治歷史,水災次數高達1870次,為歷代王朝之最。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紙幣作為官方法定唯一貨幣的朝代。元世祖於中統元年(1260年)便印發 “中統交鈔”和“中統元寶寶鈔”。

    《元典章》規定:娼妓之家長和親屬男子裹著青頭巾。由此,“青頭巾”就與娼妓之男性親屬有了聯絡。由於青、綠二色比較接近,又同屬賤色,這就是“綠帽子”的來歷。

  • 2 # 華夏地理志

    丘處機確有其人。

    金庸寫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丘處機被描述為一位俠義的、武藝高強的道士,是南宋時期抗金護民的民族英雄。

    其實,丘處機並不僅僅是小說中的人物,而是一位歷史上的名人,並且他的真實經歷遠比小說更精彩。

    丘處機,道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拜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為師,後來成為道教全真道的掌教,俗稱長春真人。

    丘處機掌教時間長達24年,先後在今山東、河南、陝西一帶活動,在政治和社會上積極發揮自己的影響,使全真道乃至整個道教的發展都進入了興盛時期。

    丘處機有多大的影響力?別的不說,金朝皇帝、南宋皇帝都先後下詔召丘處機進宮,但他都沒去。1219年(興定三年)五月,成吉思汗派使者攜帶詔書,前往山東邀請丘處機前往蒙古帝國相見。歷經波折,74歲的丘處機帶領弟子於1222年(興定六年)四月,抵達“大雪山”(今阿富汗境內的興都庫什山)八魯灣行宮,覲見成吉思汗。

    當時,成吉思汗稱丘處機為“神仙”,多次召見丘處機,詢問治國和養生的方法。丘處機向成吉思汗方面宣揚“敬天愛民”、減少屠殺、清心寡慾等理念。成吉思汗下詔耶律楚材,將這幾次的對話編整合《玄風慶會錄》。

    1223年(元光二年)春天,丘處機向成吉思汗辭行,成吉思汗派兵護送他回到宣德府。後來,丘處機的弟子李志常,根據一路上的西行見聞,寫成了《長春真人西遊記》,是元代一部非常重要的史書。

    1227年(正大四年),丘處機在長春宮逝世,享齡80歲。元朝建立後,元世祖時追尊丘處機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

  • 3 # 貓眼觀史

    冷知識應該就是比較冷門的,是大家不怎麼注意的、偏門的、也是一些零碎瑣碎的知識,其實每個朝代都有很多冷知識,比如宋朝生活水平開始提高,有了夜市就出現了夜宵一說。題主說到的元朝,其實元朝在歷史上所有朝代裡也不是那麼起眼,很少有人談到元朝的歷史。

    那麼元朝有哪些冷知識呢?

    元朝不是封建社會而是奴隸社會;

    倭寇是從元朝就開始入侵的,很多人都以為是明朝;

    元朝首次以書面形式規定寡婦不能改嫁;

    首次閉關鎖國、禁海的是元朝、不是清朝;

    下面再說些元朝的冷知識裡面的一些好笑的知識

    元朝有個官職叫作怯裡馬赤,也就是翻譯官,忽必烈問別人孔子是什麼人?那人說孔子是老天爺的怯馬裡赤,忽必烈很是高興;

    研究元朝人物的歷史學家稱,這個朝代的人物是最難記的,據清朝魏源統計,元朝時期有124個叫“帖木兒”、80個“不花”、8個“買住”、23個“伯豔”,就這些人名放一塊能把你看暈;

    元朝人的名字都特別長,還經常帶有動物的名字,比如狗、馬什麼的;

    元朝冷知識還有很多,其他朝代也很多,有空去翻翻書,確實挺有趣的。

  • 4 # 生活趣聞

    歷史極其的相似,完全漢化對漢文化極其推崇的真金啟用大批漢人學士有能力之人改革開拓,竟因為南臺御史上表,認為忽必烈年事已高請求禪位真金,去做太上皇養老,同時請剛剛正位為皇后的南必不要干預政事,這個奏章無異於逼迫忽必烈退位,真金作為受益人難逃主使之嫌,甚至可以定為有意叛亂。一旦忽必烈看到表章,真金太子的位置,甚至性命都難保。所以真金知道情況後心情嫉妒緊張。好在御史臺的都士尚文乘其他御史都不在時把這份奏章秘密的藏了起來。但這事最後還是讓阿合馬的黨羽答即古阿散偵聽到了。為構讒言於忽必烈,加害真金,經歷這些事之後,長時間精神緊張的真金也最終精神崩潰,患重病抑鬱恐慌而死,年緊43歲。真金一死,漢人儒臣們最終失去靠山,金蓮川幕府的舊臣也死亡殆盡,漢人們再也無力與回回抗爭,只能任人宰割了。(參考了周良宵《忽必烈》一書)。漢武帝晚年與太子一事,明太祖晚年立建文,三個人都用了孫子,還有其他不列舉。

    忽必烈一生與唐太宗李世明頗有些類似。兩人都是次子,都曾經征戰沙場,為建立大元或大唐基業立下赫赫戰功,也都曾經為爭取皇位而與其兄弟刀柄相見,骨肉相殘。忽必烈因為抱負高遠,所以長期以來有意效仿李世民的為人處世。有一次他聽王思廉講《資治通鑑》,特意讓他講給皇后聽接受教育,可晚年就不一樣了,李世民愛妻逝世後常獨居一室不近嬪妃。忽必烈則冊封年輕新皇后,常常透過皇后傳達詔令長期不見外朝想臣百官,給皇后干政創造了條件,這幾乎是歷史上的規律。

    元人眼光沒有停留在國內,丘處機《長春真人遊記》就述到中亞,印度一帶。這時期湧現了許多不怕危險的海外旅行家,最有名的汪大淵,兩次泛舟,抵達了紅海附近和非洲。寫了《島夷志略》。

    陳大震著有《南海志》,周達觀著有《真臘風土記》。

    郭守敬與天文曆法。

    潘昂宵《河源志》,關於河源《元史.地理志》

    李澤民著名地理學家《聲教廣被圖》

    忽必烈命令札馬刺丁、虞應龍編纂《大一統誌》

    朱思本繪成《輿地圖》,這幅圖不僅在歷史上有里程碑的地位,對明、清兩代領土地圖繪製產生決定性影響,在政治上也有特殊意義,它可以作為歷史上中國對某些地方擁有領土權的鐵證。還有《聲教廣被圖》。

    數學與宋元“四大家” 宋元時期,數學得到長足發展,有人稱之為“中國古典數學的最高成就”時期,其表現是珠算盤的廣泛應用,天元術、四元術、“0”和十進位制小數表示法、楊輝三角、高階等差級數研究與應用等。宋與元有近40年的並列,有很多的數學家生存於兩朝無法確定到底哪一朝人,放一起講述,元代的成就在宋代的基礎上發展的,達到更高水平,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元代算盤的普及史籍中歷歷可見。如陶宗儀說,等等、、。天元術,元人李冶所創,見於元人朱世傑著作中。宋元間人秦九韶《數書九章》,以上僅僅是其中幾個例子且不論早於西方多少年,只要承認到元朝,中國的數學不落後於他們,就可以粉碎各種謠言。

    王楨登場,《農書》,名為農書包含水利學思想,其中專門有《灌溉篇》。元朝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儘管享國年短這方面並未荒廢,賈魯治河,疏,浚,塞綜合利用,近一年治服黃河,使黃淮人民免受河害。

    中國醫學史上有金元“四大家”之說。劉完素人稱“ 涼寒派” 張從正人稱“攻下派” 李杲人稱“補土派” 朱震亨人稱“養陰派”。四人傳世著作《素問玄機原病式》《傷寒值格》,《儒門事親》,《內外傷辯惑論》、《脾胃論》,《格致餘論》、《局方發揮》。還有著名醫學家危亦林《世醫得效方》、滑壽《十四經發揮》。元代經色目人從中亞、西亞引進新的醫療方法,組織人翻譯了《回回藥方》頒發全國推廣。

    元朝印刷術創新在於王楨發明的轉輪排字法。元朝刊印書籍風靡全國,文人集社湧現大批的書籍推廣。不想認字都不行,家裡必須出一個學生朝廷供給廩米。

    太多了講不完,參考《風暴帝國》,感謝作者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帝國的興衰和新的世界認知。

  • 5 # pku小動物

    其實關於元朝的冷知識還蠻多的呢。我在另外一個元朝有哪些冷知識的問題下面回答過一次。這裡也貢獻一個。

    有多少人知道,元順帝末年曾經想過到高麗避難?

    大概在元順帝至正二十五、六年的時候,眼瞅著元朝大勢已去,順帝想了個主意,打算去濟州島避難。這件事在中國的史料中沒有記載,是記載在《高麗史》中的。

    至正二十七年,元順帝派使者高大悲去高麗王京,賞賜高麗王和宰臣,《高麗史》記載說是因為元順帝打算要前去避難,所以在濟州存了很多金銀財寶綾羅匹緞。又派使者從濟州前往高麗王京進行賞賜。

    為了做前去避難的準備,元順帝還派了一幫工匠前去濟州營建宮殿,然而還沒等宮殿建好,大都就失守了。

    過了兩年,高麗恭愍王找這些工匠來參與營造影殿的工作,他們對宰相說:元朝皇帝就是大興土木所以失了民心,自知不能保有四海,所以派我們來濟州營造宮殿,還沒建好元朝就亡了,我們也無以為生。現在讓我們來造影殿,讓我們有活可幹,當然是萬幸,可是元朝就是因為大興土木而滅亡,高麗難道不吸取前車之鑑嗎。希望宰相向王諫言。(其實有點懷疑這些話是宰相自己編的)

    除了建宮殿,元朝早先還在濟州島養了兩三萬匹馬,還有養馬的牧子也是相當彪悍。當然這些馬和牧子後來也沒用上,明初朱元璋派人去要馬,結果高麗王派去取馬的官員竟然被負責養馬的牧子全部殺掉了,當初元順帝打算去濟州島避難,應該也有以這些牧子作為武裝保衛力量的想法。(也有點懷疑所謂把使者都殺掉了是高麗人不想還馬的藉口)

    說起來元順帝對高麗還是挺有感情的,早先被流放大青島,估計就覺得這個地兒不錯,後來打破傳統冊立奇皇后,也顯示出對高麗情有獨鍾,結果沒想到朱元璋北伐勢如破竹,速度奇快,一個月之間,徐達、常遇春統領的東路軍就切斷了從山東前往濟州島的道路,所以避難濟州的計劃沒能實現,元順帝只能逃亡上都、最後死在應昌,實在令人唏噓。

    這個有趣的情節是內師大歷史系的李嶺老師發現的,論文發表在.《北大史學》上,當時我還在上博士,我導師負責《北大史學》組稿工作,某日特意對我說:有篇文章很有意思。因此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興趣的人可以去看原文。

  • 6 # 煮酒君

    通常,一個皇帝在生前、逝後,會得到三種稱號:分別是尊號、諡號和廟號。

    在中國古代,無論一個皇帝生前作為如何,在死後,大多都會得到一個諡號,針對不同型別的,不同作為的,好壞不一的皇帝,有體現不同含義的諡號。這就是古代的"諡法"。

    一個皇帝可能在死後被廢黜皇位,貶為各種王公侯甚至庶人,但是在禮制傳統上,給他一個諡號,原則上是必須的。即使是十惡不赦,人神共憤如隋帝楊廣,金海陵王完顏亮,也可以得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諡號"煬"。

    但在中國的元代,有這樣一位皇帝,他在位的年歲不短,正常病死,也不是亡國之君,但他卻沒有"尊號"、"諡號"和"廟號",在後世史書中稱呼他的時候,只能稱呼他的年號。

    他就是元代的第六位皇帝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

    泰定帝的出身是非常不錯的,他的父親甘麻剌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嫡長孫,但忽必烈去世的時候,卻把皇位傳給了甘麻剌的三弟成宗鐵穆爾。到元英宗碩德八剌在位的時候,也孫鐵木兒承襲了父親的晉王爵位,在皇族成員中地位很高。

    1323年,元朝發生了一場驚天鉅變,不滿於元英宗漢化改革的一些蒙古守舊派大臣殺害了元英宗,史稱"南坡之變",這幫人擁戴也孫鐵木兒為皇帝。

    也孫鐵木兒做了五年皇帝,在他在位期間,元朝的政局基本穩定,但在元朝內部許多對皇位極有野心的人看來,也孫鐵木兒是一個篡位者,他把元朝皇帝的世系改變了。而不滿的人中,最不滿的人就是元武宗海山的兩個兒子,未來的元文宗圖帖睦爾和元明宗和世?,他們也是真金的孫子,只不過他們的父親是甘麻剌的二弟答剌麻八剌。

    於是,圖帖睦爾串聯了朝中的一幫對泰定帝不滿的大臣,在泰定帝死後發難,他們不承認泰定帝所立的太子阿剌吉八,而是擁立了圖帖睦爾。

    不久,支援不同皇位繼承人的兩派人馬發生火併,這就是元朝歷史上著名的"兩都之戰",兩都之戰的結果是圖帖睦爾派獲勝,泰定帝的兒子天順帝阿剌吉八下落不明。

    獲勝的圖帖睦爾,滿懷對泰定帝和天順帝的憤恨,他下令要抹去這父子倆在元朝歷史上的印記。

    於是,泰定帝也孫鐵木兒不僅被廢黜了皇位,而且成了"三無"皇帝,沒有尊號,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連作為蒙古大汗所必有的"汗號"都被剝奪,徹底成了"被抹去存在感"的皇帝。

    不僅如此,連泰定帝生前為自己的父親甘麻剌所上的諡號光聖仁孝皇帝和廟號顯宗,也被元文宗全部廢掉,並廢其廟室。

  • 7 # 這些歷史要讀

    1、元朝的阿難答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有希望成為皇帝的穆斯林;

    元代的蒙古貴族們普遍還是信封佛教的,但當中也有小部分蒙古貴族是信奉伊斯蘭教,阿難答就是其中之一。

    這位阿難答是安西王忙哥剌之子,在元成宗去世後,曾經與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對帝位展開爭奪,還差點就成為元朝皇帝,不過最終還是被海山擊敗。而是海山是一位崇信佛教的皇帝,因此他的繼位避免了中國的伊斯蘭化。

    2、“環保帽”起源於元朝;

    “綠”是一種顏色,但這種顏色的帽子可是廣大男同胞們都很忌諱的,而這一切據說就是源自元朝。

    《元典章》裡有一條規定:娼妓之家長和親屬男子,需裹青頭巾。於是,“青頭巾”就和娼妓的男性親屬關聯起來了。而“青”與“綠”相近,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今天的環保色了.......

    3、元朝蒙古統治者的人名很有趣;

    據不完全統計,光是《元史》中出現的人物,就有124個帖木兒、80個不花、23個伯顏和8個買住......

    關鍵是,元朝有很多歷史人物,他們的名字普遍都特別的長,而且還很拗口。比如元仁宗,人家全名叫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還有一個大官,名字叫公哥列思八衝納思監藏班藏卜。

    這些人的名字,如果你能記下,算你厲害!

  • 8 # 剛日讀史

    我來說一個元朝奇聞吧。

    這是至元四年河南省臺孟端與人合謀,殺了河南所有的省級大員,並把持了行省政務長達五天之久的奇事。

    孟端是河南杞縣一個漢族小吏,一直鬱郁不得志,有一次喝醉了,在縣衙外牆上寫了一首詩:

    “人皆謂我不辦事,天下辦事有幾人?袖裡屠龍斬蛟手,埋沒青鋒二十春”。

    他把無法升官歸罪於全省的升官不識貨,發誓 “我必殺行省掌權輩!”

    (孟端)

    經過謀劃,他與朋友霍八失等四人約定:

    “冬至那天幾個人裝成京城欽差,晚上到河南行省衙門,然後派人去喊孟端接旨。只要不出意外,大家都可立得富貴!”

    冬至那於,幾人依計而行。假扮的“欽差”來了行省衙門升堂,喚孟端接旨,宣佈封他為 “河南都元帥”,然後,將平章月魯不花,左丞劫烈、總管撒裡、萬戶完者不花等河南高官一個個進來。

    (孟端)

    每進來一個,正跪聽“聖旨”時,霍八失便揮動大鐵骨朵,將這些大官砸死,就埋在衙門後院。

    這時的孟端以“都元帥”的身份,收集全省各衙門印信,將最大的官印——平章印帶在身上,派兵守城,同時下令封閉黃河,讓全省各道來省城集合。

    孟端從此成為“全省老大”,居然沒有一個當官的懷疑。

    甚至孟端還大張旗鼓的回杞縣祭祖,著實風光了一把。

    回省城後,又把全省各大衙門的“正官”集合起來,用老辦法一個個的殺死。

    (謀殺)

    這種荒唐事過了許久都沒人敢問。

    有一天,一個叫馮二舍的小官,平常與孟端關係還好,趁陣端酒醉,對孟端說,也讓自己見見京城下來傳旨的大官,拍拍馬屁,也好升個一兩級。

    孟端喝得迷迷糊糊的,順口回答:“哪有什麼朝廷宣旨的官,都是我派人假冒的!”

    馮二舍覺得立功機會到了,他偷偷跑去找到一個副將,對他說:“欽差是假的,你們趕快抓住孟端,必定是大功一件。”

    (馮二舍)

    副將半信半疑,馮二舍指天發誓,這才讓大家相信。 這些武官跟著馮二舍來到行省街門,馮二舍趁孟端酒後鼾睡之際,一刀把他的腦袋砍了下來,然後帶著武官們追殺孟端的同黨。

    霍八失等人見大勢不妙,竄入後園中躲避,都被抓住殺掉。

    堂堂元朝一個行省,被孟端幾個人騙得團團轉,看著他殺了那麼多省級高官,居然無人敢問, “百官皆俯首聽命”,真是歷史上最大的奇事。

    這說明元朝腐敗到何種地步。

    參考資料:《新元史. 列傳第一百六-脫脫》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 9 # 腦洞歷史觀

    聊一下元朝一個對華人觀念的影響吧。

    大家知道,中國以前是有處女情結的,但是這個處女情結還不真是中國歷史的傳家寶。華人以前是沒有處女情結的。

    比如春秋時期,那是亂得一塌糊塗,《詩經》裡有很多描寫嘿嘿嘿的故事。春秋還有一位用床戲推動歷史車輪前進的女人夏姬,她就嫁給了很多人。為了爭奪她,引發了晉國楚國吳國多年的戰爭。

    戰國依然如此,秦國的秦宣太后公然養了一個外國小情人。秦始皇的媽趙姬當年也是呂不韋的小老婆,後面嫁給子異。當然不是什麼處女了,可是一點也不耽誤她成為秦國的國君夫人甚至太后。

    到了漢朝,同樣如此。劉邦就搶人家的老婆啊,也壓根不在乎是不是處女什麼的。漢文帝的媽媽薄姬原本是項羽部將魏豹的老婆,被劉邦搶去當老婆。跟呂后叫板的戚姬以前是娛樂行業的,說是處女誰相信啊。所以漢朝根本就不關心這個。就是劉邦本人,據推測也是來路不明,史書說[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誰知道太公看到的這個蛟龍是什麼鬼,說不定是一個外號叫阿龍的古惑仔,不然,像劉太公這麼老實的人怎麼會有那麼皮的一個兒子。

    而據考證,秦漢時期乃至以前,可是很流行野合的。野合不是罪,車震也不是什麼大事。看到避開就是,拿出手機拍,還傳到網上就不對了。

    漢武帝的媽,以前已經嫁過了,還生了孩子。因為聽說自己命中有福貴。所以跟老公離婚,進了太子宮。照樣當皇后。

    到了漢末,同樣是無所謂的,曹操就是人妻控啊,專門勾搭熟女,還給兒子安排寡婦。

    到了唐朝,得,不但不在乎是不是處女,連是不是小媽都不在乎了。武則天女士就是唐高宗的小媽。唐高宗不但把她從寺裡找回來,還要封為皇后,搞得褚遂良大喊:那是先帝戰鬥過的地方!

    但依然沒攔住武則天成為皇后。

    唐高宗娶了小媽,而唐玄宗基哥娶了兒媳婦楊玉環。著名史學家陳寅恪在清華大學第一節課,就是論證楊玉環是不是處女。陳大師靠譜結論,絕對不是!但我們基哥絕對不在乎!

    到了唐末五代十國,同樣是不在乎的,後周的兩位皇帝,一位郭威,連娶幾任老婆全是寡婦,不是寡婦還不要。郭威給他的兒子柴榮娶的也是寡婦。這些不是處女的姑娘同樣當皇后當太后。

    好了,到了宋朝。很多人認為宋朝是處女情結的發源期,畢竟宋朝理學的興起,講的就是男女授受不親嘛。

    這是不太準確的。宋朝其實也很開放的,有一個說法叫髒唐亂宋,就是講宋朝的風氣之開放。就像小說裡的武大郎娶金蓮,宋江娶閻婆惜,楊雄娶的潘巧雲都不是處女。魯智深救的金翠蓮,被鄭屠夫霸佔,後面不也嫁了員外,生了孩子?

    這說明,宋朝其實也是不在乎是不是處女的。

    而且宋朝理學講的那一套男女大防,春秋也在講啊,為什麼春秋時沒人聽,漢唐沒人聽,到了宋朝,全民就聽了呢?而且思想這種東西都是上層讀書人的事,光靠講是很難普及到老百姓當中去的。

    一種觀點的鋪開,絕對是有什麼大事件。

    這個大事件就是元朝的入主中原。

    元朝入主中原之後,為了統治中原,開始實行更嚴格的戶口管理制度,要求百姓把自己家的人口數、姓名都貼在門上。元朝還會派蒙古士兵入駐村子,充當一個村的監管。菜刀都被收到這個監管家裡。更讓人氣憤的是,有一種初夜權,就是娶了老婆要先送到這個監管家裡過一夜。

    這樣一來,就等於奪走了新娘的貞操。

    這種事情大大刺激了百姓的神經,他們把這種奪走貞操的事情視為奇恥大辱,久而久之,對貞操就更看重了。

    所以,到了元時,處女情結才被推到了高處,而且在民間生根發芽,到後面明清,處女情結、貞操觀念更被提到頂點,以前結婚時沒人關注的那個東西被視為婚姻關係最重要的一點了。

    這是元朝對華人觀念的改變,再講一下元朝對中國區域的影響。

    瞭解中國歷史的親們可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宋朝之前,軍閥割據是很厲害的,戰國爭雄是一出,五胡亂華是一出,到了唐末,五代十國亂了七八十年。可謂達到了軍閥割據的頂點。

    到了宋朝,依然是有割據的,西夏就一直存在了西北邊,你打或不打,他就在那裡,不離不棄。

    但為什麼到了元朝之後,割據的局面基本就不存在了呢?

    其原因,大概在地圖上。

    我們先了解一下中國區域的劃分。

    一開始,中國的格局呈現部落聚居的形式,是完全依舊地理存在的。這裡有一片平原,適合居住,這裡就形成了一個部落,這裡有一個盆地合適居住,這裡就會形成一個部落。

    後面隨著國家的出現,開始出現一種政治因素的劃分,比如周朝的分封制,把家裡的叔伯兄弟分到一塊地方,但基本還是依靠地理的。像黃河,長江還有山脈這些地理切割物會自然的區分兩個地方。比如春秋時期的,秦國跟晉國基本就是依照黃河來分地盤的。

    後面的河南河北也是以黃河為界的。山東山西以是太行山分界的,湖南湖北是以洞庭湖和長江來劃分的。

    這種人文自然的劃分,有它的優勢,就是大家交流起來很方便,語言習俗什麼的都是相通的,但有壞處,就是很容易造成割據。我在這一塊地方,利用地理上的優勢,很容易培育自己的勢力,別的地方也不容易插手過來,像是國中國,小王國一樣。

    比如中國歷史上最容易出現割據的地方就是四川,因為地理的原因,劍門關一關,四川就是一個獨立小王國。所以人稱,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

    那麼,到了元朝時候 ,為什麼這種局面不存在了呢,地方割據基本沒戲了,就是清初,三藩之亂沒折騰起來?

    這就要說到元朝開始的行政區劃了,元朝時,正式確定了行省制定。把一些地方劃為一個省,另一些地方劃為另一個省等等。

    它的劃分就不是像以前一樣,以自然的地理、人文為依據,而是犬牙交錯,大家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就沒辦法關起門來過小日子搞割據了。

    看地圖,大家知道,元朝的特點是大,它把原本不屬於一個地理區域的地方劃到一塊,讓你顧此失彼。比如江浙,就包括了浙江跟福建。湖廣卻把嶺南外的廣西地區也劃到了湖南湖北。

    到了明清時期就是細,主要目標是雜,把原本一塊的地方拆成兩塊,或者把原本不是一塊的地區湊到一塊。

    比如浙江跟福建的劃分就很怪,像浙南的一些地區,比如溫州麗水論地理上屬於武夷山地區,應該更多偏向於福建的那一塊,在以前溫州這些地方,比如秦朝時,就屬於閩這個地方。但它偏偏劃到了浙江。而原本跟浙江杭州同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蘇州卻另起爐灶,建立了江蘇省。

    其原因很簡單,武夷山脈沒有盡入福建,而有一部分劃歸浙江,等於北邊門戶控制在浙江手裡。福建要想形成割據就難多了。

    同樣的例子,四川的門戶漢中在明代劃到了陝西,這也是讓四川卻沒辦法割據的策略。

    這可以說是自元朝留下的政治哲學,對維持中國的統一其實是有幫助的。另外,也利於打破地域隔絕,增加交流。

    另外說一下,元明清唯一沒有徹底擺平的區域大概就是蜀地了。

    到了明末,張獻忠還往四川跑,太平天國的石達開最後也想往四川跑。這大概是因為當時的四川是中國唯一可以形成割據的地方。但是,因為上面我們說的,漢中已經在陝西了,所以他們最後也沒有成功。

  • 10 # 猴格大人

    元朝有很多謠言,比如典型的初夜權,摔頭胎,十戶一把菜刀,這些謠言盛傳不衰,現在還有人繼續信謠傳謠,根本不帶腦子。

    關於元朝的初夜權謠言大致是這樣的:就說元朝入主中原後,開始嚴格的戶口管理,蒙古人會派士兵入駐村子,充當村子的監管,漢人娶了老婆得先讓監管睡三天,把初夜權獻給蒙古人,因此,漢人還有摔頭胎的習慣。

    這就是初夜權和摔頭胎的謠言,稍微有點自己思維能力的人都能分辨謠言的真偽,但是有些比較懶的就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光看看蒙古人和漢人比例也不會信這樣的謠言,有些為了黑敵人給自己祖宗頭上潑髒水的智商也是讓人醉了,相信這樣謠言的智商,大概距離再次淪陷異族統治也不遠了。

    第一,蒙古人根本沒有貞操觀念。

    第二,初夜權在正史毫無記載,特別是大明朝,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如果有初夜權,元末義軍不得當起義的噱頭用用啊!難道元末的人不知道,現在網路鍵盤造謠俠知道?

    第三,元朝政府對國家基層掌控力很差,高層官員體制還很混亂,根本不可能到村級,朱元璋的話:帝(朱元璋)曰:“不然,朕欲聞元朝之失,正欲為朕之監戒。如行車者,前車既覆,後車不當循其轍也。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皇明寶訓》

    就是因為元朝不管事,只收稅,所以基層才崩潰,所以才被說政治寬和,河南行中書省範孟端一個漢人小吏帶著四五個同伴殺光全省蒙古色目高官,關閉黃河漕運,朝廷都發現不了,哪有人去深入基層執行初夜權?

    第四,不想說了,誰愛信就信吧!這世上總是傻子太多造謠者不夠用,認真闢謠的還被噴。

    就是這樣。

  • 11 # 棍哥觀史

    元朝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到百年,卻留下深刻的映像,這主要得益於成吉思汗的威名。但當我們說元朝的時候,已經與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國沒有太大關係,甚至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初,漠北蒙古人尚且不認可元朝的合法性,他們更多的人是支援阿里不哥承襲下來的帝國,忽必烈後來的北伐也直接導致了蒙古帝國的分裂。故而我們所說的元朝,僅僅是由成吉思汗的子孫於中華大地上建立起的新興大一統國家。

    社會形態

    如果說元朝的冷知識,那麼首先要說的就是他的社會形態。他雖然存世於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一個大時期,但他封建的並不徹底,甚至有學者指出元朝就是地地道道的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和奴隸社會這兩種不同形態社會形式是以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來劃分。元朝的特殊性恰巧就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上,封建社會是解放了“會說話的生產力”,元朝則是保留了大量會說話的生產力,也就是我們說的奴隸,這裡的奴隸完全不等同於奴婢,奴隸是奴隸主的私人物品,是沒有人身自由與勞動報酬的,例如忽必烈的寵臣啊合馬擁有七千多“驅口”,也就是七千多奴隸,元朝規定“驅口與物同”,也就是可以自由買賣與贈予,這種買賣還形成了元朝特有的“人市”。

    而元朝建立者忽必烈卻是從“經略漢地”中成長並崛起的,他重用漢人、學習漢文化,故而元朝在社會形態上也相容了農耕文明,但這種相容出現了畸形。當土地私有制遇上貧農,它並非形成一種封建社會下的“租賃”勞作模式,而是演化成一種農奴附庸模式,特別是元朝的包稅官制度推行,導致大規模小農破產,淪為元統治階層的農奴,統治階層雖可以冠名地主階級,但農民已經不是封建社會下的農民,他們的性質更像是奴隸。

    “今王公大人之家,或佔民田近於千傾,不耕不稼,謂之草場,專放孽畜”。——《元史》

    其實奴隸的規模並不能決定社會形態,中國封建社會兩千餘年中,每個朝代幾乎都有奴籍的存在,這並不能否定生產關係的封建化。而元朝的生產關係在包稅制度下出現變化,這個制度針對的便是漢地,在分封下的豪族地主就成為了包稅主,他們利用農奴創造價值,向朝廷繳納足夠的稅收,剩餘的財富分配全由自己決定,這種生產關係下就失去了價值平衡,作為生產基礎的農奴就成為包稅主圈養的工具。或者乾脆就將農奴轉變為遊牧時期的奴隸,將農田圈成草場,以畜牧為業,漢地農民與草原上的牧羊人無異。

    海禁政策

    我們往往會將閉關鎖國的映像定格在明清時期,其實在元朝開始,中原王朝便開始了海禁政策。元朝一共進行了四次海禁,但維持的時間皆不長,短則2年,長也不過5年,對比明清兩朝的四百年閉關鎖國,確實不會令人映像深刻。

    “官自具舶給本,選人入番,貿易諸貨。其所獲之息,以十分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元史》

    元朝的海禁是具有很高靈活性的,從時間上也能夠看出,它是根據需要進行閉關政策,而又達到一種“禁民不禁官、禁內不禁外”的效果,也就是說政府主導的海禁是以政府獲利為根本原則,所以出現了禁止民間海外貿易,而官府主導的海外貿易正常進行;與此同時,元朝的海禁是禁止國內人民出海貿易,但未禁止海外商人來華,這也是它與明清不同的地方。

    婚姻制度“今之嫁女者重要錢財,與估賣驅口無異”。——《歷代名臣奏議》

    蒙古族的婚俗是多妻制,但並非任何人都能娶得起媳婦兒,因為元朝的妻子是需要用錢來買的,這是蒙古族的聘婚制度導致的,此行為在普通人民間演化成了赤裸裸的人口交易,甚至興起了“婚介服務”,成為牙婆獲利的渠道。一些貧困家庭的家長將女兒當作賺錢的工具,出現了訂婚騙取財禮的現象,或者一女多許的現象,元政府為了控制這種現象,以法律的形勢規定了財禮上限,並對悔婚、騙婚進行嚴厲打擊。

    “不改嫁誓狀、失節不封贈,奩田需聽夫家為主。”——《元典章》

    與此同時,“童養媳”在元朝盛興,貧困家庭將女娃早早定給財力尚可的人家以便獲取釘禮,而如元曲《竇娥冤》裡所說以童女抵債的現象也已然成風,這是元朝時期女子的災難。而當女子喪夫之後,女子婆娘兩家會爭著將此女改嫁,以便獲得財禮,毫不顧忌守喪期間的禮節與規矩,因此元朝政府在武宗時期,透過法律手段干預女子改嫁問題。

    “其妻既入典僱之家,公然得為夫婦,或為婢妾,往往又有所出。三年五年限滿之日,雖日歸還本主,或典主貪愛婦之姿色,再舍錢財,或婦人戀慕主之豐足,棄嫌夫主”——《新集.戶部四》

    在元政府的干預之下,女子的婚嫁價碼有所下降,這又形成了一個“市場空白”,即低價買入高價轉手,這樣的女子就成為一個特殊群體,名為“典僱女”。這個習俗形成其實還要從元政府的官方行為說起,元政府起初針對家庭貧困的罪犯執行死刑後是要集中處理屍體的,當罪犯承擔不起這個處理屍體的“燒埋銀”時,政府就鼓勵該家屬典僱罪犯的妻子,給別人做個三五年妻子以獲得銀子用於抵扣“燒埋銀”。入典方一般都是已婚無子,且家境寬裕者,故而典僱女的主要作用是給這些富裕人家延續香火,這個典僱形式同樣出現在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清朝。

    當妻子淪為商品時,就形成了元朝時期一條特有的產業鏈,即拐賣婦女!這個產業往往是有官商勾結而至,由官府提供方便,人販子為官府斂財,這種人口拐賣的市場中,已經不再區分蒙元統治者所區分的四個等級的人口類別,就連蒙古女子也成為拐賣的物件。

    元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較為特殊的時期,其表現出的特徵充滿了野蠻與文明的碰撞,我個人覺得在這個碰撞中,還是遊牧文化佔據了上風,蒙元統治者並沒有深耕中原大地,也沒有從漢文明中得到持久進步,故而也加快了其走向滅亡的腳步。

    參考史料:《元史》、《元典章》、《元典章新集》

  • 12 # 峰少看世界

    冷知識應該就是比較冷門的,是大家不怎麼注意的、偏門的、也是一些零碎瑣碎的知識,其實每個朝代都有很多冷知識,比如宋朝生活水平開始提高,有了夜市就出現了夜宵一說。題主說到的元朝,其實元朝在歷史上所有朝代裡也不是那麼起眼,很少有人談到元朝的歷史。

    元朝不是封建社會而是奴隸社會;倭寇是從元朝就開始入侵的,很多人都以為是明朝;元朝首次以書面形式規定寡婦不能改嫁;首次閉關鎖國、禁海的是元朝、不是清朝;

    下面再說些元朝的冷知識裡面的一些好笑的知識

    元朝有個官職叫 作怯裡馬赤,也就是翻譯官,忽必烈問別人孔子是什麼人?那人說孔子是老天爺的怯馬裡赤,忽必烈很是高興;

    研究元朝人物的歷史學家稱,這個朝代的人物是最難記的,據清朝魏源統計,元朝時期有124個叫“帖木兒”、80個“不花”、8個“買住”、23個“伯豔”,就這些人名放一塊能把你看暈;

    元朝人的名字都特別長,還經常帶有動物的名字,比如狗、馬什麼的;

    元朝冷知識還有很多,其他朝代也很多,有空去翻翻書,確實挺有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兩極會冷,極晝太陽光不是很充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