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1號康復治療師

    1、孩子構音器官發生器質性的問題比如:舌繫帶過長或過短

    2、孩子口腔肌肉控制差比如下頜無力、咬肌力量差或者舌頭不夠靈活,都會導致孩子有些音發不標準,比如g音,是比較明顯發不出來的,那就需要去專業的機構去評估,然後進行針對性的口技訓練。

    3、孩子發生了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這個也需要去專業的醫院做檢查。

    4、孩子認知出現問題,也會造成孩子發音困難

    如果孩子出現發音困難,建議最好去專業的醫院去做檢查,再針對檢查結果進行針對性的矯正。

  • 2 # 陽光語言矯正師

    從字面意思看,題主可能遇到的可能是口吃問題,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如(舌繫帶、顎裂、聽力等原因)。

    我們學校有幾個這樣的孩子,剛來的時候,膽小、害羞,不敢說話,某些特定的發音都會小心翼翼的迴避,或繞過去,說話總卡殼,卡住的時候,就用鼻音哼哼。

    口吃兒童發音困難

    口吃的表現很多,有的人每個音都能發出來,但是節奏混亂,極容易被打斷,有的人對某些音很敏感,遇到應該發這個音的時候,總會停頓,時間就了,對這個特定的音產生了一種類似過敏的應激反應。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口吃:一種語言節奏障礙,在說話過程中,知道想說什麼,但由於發音重複,延長或停頓,導致表達困難。

    兒童口吃值得注意,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或有效的干預,將來的發展和走向會很麻煩,因為很多頑固的成人口吃,或心理性口吃都是在兒童時期留下的。

    兒童口吃的特點:

    在2-5歲時,兒童的語言發育可能會遇到一種常見的發展性障礙,這個時期,兒童說話口吃的現象多被稱為發展性口吃,是兒童語言能力和思維認知發展不同步造成的。

    打個比方,好比剛開始學開車,新手難免手忙腳亂,語言節奏好比離合器和油門之間的配合,總是不熟練,熄火現象常有,而語法就是交通規則,還有待進一步學習瞭解,很多孩子開口說話,就像起步停車,走走停停,磕磕碰碰。

    當孩子內部語言機制發展成熟,說話技巧提高,詞彙量豐富後,一切問題迎刃而解,這車當然就開的穩穩當當了,所以80%的口吃孩子,都會自發的恢復達到正常。只不過這個恢復的過程和時間要因人而異,因語言環境而異。

    剩下的20%口吃孩子,可能很大機率會發展成為成人口吃,

    兒童時口吃沒有得到改善,這種錯誤的語言習慣會越來越根深蒂固,甚至成為心理暗示,干擾了正常的語言節奏。而且隨著兒童心理成熟、認知發展,長期的口吃負面形象,還會帶來一些心理問題,不敢主動表達,不敢與人溝通,怕嘲笑,沒自信等。特別是還有些人,特別喜歡用模仿口吃來取悅大眾。

    從語言矯正經驗來看,成人口吃的康復難度大,一是由於長時間的口吃習慣,很可能造成喉部聲帶附近肌肉功能的異常,某些口吃對一些固定的音、詞十分敏感,比如首字難發音,或首音難發音。二是心理問題。

    口吃的評估,絕不是面對面的幾句交談那麼簡單

    作為語言矯正師,要分清多數的80%的發展性兒童口吃,以及更重要的20%病理性口吃。

    初期的口吃個案在矯正或諮詢前, 需要進行評估。一般情況下透過不流暢的程度和說話中斷的型別來粗略區分,總體上, 兒童每 100 字中有 5 次說話中斷, 就須加以注意。

    家長提供的資訊很重要,家長可以透過長時間的親子關係描述,孩子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下,口吃發生的頻次和程度。平時語言習慣等等。還有,可以透過孩子其他日常社交關係,進行分析瞭解,如幼兒園老師。

    口吃的矯正方法很多,都值得嘗試,不做過多優劣評判,但是有一點要提醒大家:什麼時候對口吃兒童進行矯正,至關重要。通常如果一個孩子在3-4年內,口吃超過三個月,就需要干預介入,更長時間出現緊張或心理問題,就需要進一步的情緒管理訓練。

    最後提醒一下題主,如果孩子出現口吃,儘量要在青春期前解決!

  • 3 # 兒科醫生王東記

    而孩子要達到正常清晰的發音,需要肺,聲帶,下頜骨,唇,舌,軟顎具有很好的活動能力,有穩定控制能力,具有分級調控能力,具有連續運動能力,有持續活動能力,有運動靈活性,有運動協調性,運動精確性。

    因此寶寶若發音困難,應先去醫院檢查,看下是否是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器質性問題導致的,要判明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腦出血二年了,走路踝關節內翻,容易骨折嗎?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