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蜜桃姐姐

    從最早我給她講,後來她給我講,再後來要求我中英文講,現在我們倆共同演繹。當然她2歲半時就能一字不差地複述這三本書啦。連書背後的故事描述也能一字不差地說出,加上“裝模作樣”地拿著書邊看邊講,好像認識字一樣,樣子真的有點好笑又可愛。

    這三本書是我送給她的兩歲生日禮物(蜜姐是不是很有文化),逛街時在西西弗書店買的。講了一遍之後她就喜歡上了。到現在能聽更復雜的書,她還是愛不釋手。給大家介紹這三本繪本:

    《我愛爸爸》作者:[英] 丹尼爾 豪沃思著, 宋宏圖譯

    英國亞馬遜暢銷“愛的繪本”!是寶寶向爸爸表達愛的甜蜜雙語繪本,其間每一幅畫、每一行字,都流露出無比溫暖的、無處不在的濃濃父子之愛。“我愛爸爸,他既高大,又強壯;我愛爸爸,他總保護我,給我溫暖……”每個人的爸爸都是最棒的。還有什麼比寶寶自己表達對爸爸的愛更感人的呢?甜蜜的愛要說出來!溫馨的童言,訴說出濃濃的父子之愛。

    《我愛媽媽》作者:[英] 丹尼爾 豪沃思著, 宋宏圖譯

    英國亞馬遜暢銷“愛的繪本”!《我愛媽媽》是寶寶向媽媽表達愛的甜蜜雙語繪本,其間每一幅畫、每一行字,都流露出無比溫暖的、無處不在的濃濃母子之愛。“我愛媽媽,她總牽著我的手;我愛媽媽,她總帶我去好玩的地方……”每個人的媽媽都是最棒的。還有什麼比寶寶自己表達對媽媽的愛更感人的呢?甜蜜的愛要說出來!溫馨的童言,訴說出濃濃的母子之愛。

    這兩本書非常適合剛學說話,剛開始看繪本的孩子。它的語言模式是固定的,都是:我愛爸爸,他xx;我愛媽媽,她xx。通篇都是這樣的語言,孩子就很容易模仿和記憶。因為書中描寫的確是爸爸媽媽在孩子心中的感覺,所以更容易背記。又因為一樣的句式給孩子韻律感,像唱歌那樣說話,對孩子來說更容易也更喜歡。倒不是說我們非得那麼功利心地帶寶寶看繪本,其實就算我們有功利心也是沒用的,你功利你的,孩子還是看她愛看的。我是覺得孩子因為自己能背得出這本書的內容,就會更加喜歡這本書,從最早聽到文字的背誦,再到內容的理解,最後去體會書中的情感,孩子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鍛鍊和提升的。

    後臺家長老問我怎麼給孩子教啟蒙英語,選什麼樣的英文繪本啊。我覺得都不用操之過急,不要覺得人家娃蘋果香蕉梨的英文都會說啦,英文數數能數到20啦,我家娃啥都不會,真的好捉急啊。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我都沒想過非要給她讀英文版的,她自己中文的會講了都懂了之後,覺得還得聽點新鮮的,自己要求我給她讀英文版的,聽多了自然就會說了。一切不建立在興趣上的學習,對於小寶Bora說都是很困難的,什麼故事也沒有,什麼歌也不唱,拿起個香蕉就叫他跟著你說banana,對他來說也是種莫名其妙啊。

    《我來當媽媽》

    《我來當媽媽》是一本非常優美的繪本。兔寶寶咪咪和太郎的母親們帶他們在田野上玩耍。“當媽媽是什麼感覺呢?”兔寶寶在開滿蒲公英的草地上想。“要叫孩子的名字。”她用兩隻小胳膊抱著布偶玩具扮演母親。“要牽著孩子的手。”她和太郎一左一右牽著布偶走路。然後,咪咪想象布偶發燒了,她作為母親盡心盡力給孩子看病。最後,她得出了這樣的答案:“當媽媽就是,擔心他,忍不住想要緊緊地抱著他,忍不住要流淚呢。”這時候,媽媽們喊他們的名字了。“哎——”他們長長地答應了一聲,撲進了媽媽的懷抱。媽媽緊緊地抱住了他們!

    這是一本情感認知繪本。母愛,是永遠的文學主題。這種抽象的情感,怎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呢?作者截取了“當媽媽”的主題,透過角色、視角的互換,和當媽媽什麼感覺的提問來引導孩子重視體會和感受。同時透過“叫孩子的名字”“牽孩子的手”“擔心孩子,忍不住想要緊緊地抱著,不知不覺就流淚了。”這些具體形象的小事中感受到母親的愛。

    這本書語言簡單卻不失美感,例如:“早上,晨光灑滿了小屋”等等。我女兒現在早上睜開眼偶爾就會蹦出這麼一句,你看她說話都“文縐縐”的了,真好聽。這本繪本還有一點吸引小孩子的是畫風溫馨,它把小兔子的形象畫得非常可愛,我印象很深的是兩隻小兔子扮演過家家時,拿了玩具兔子當小寶貝,給小寶貝降溫的冰袋特別可愛,一下子深入人心。再加上過家家的情節本來就是孩子自己在玩的,所以感覺很親近自己的生活。能讓孩子喜歡上不奇怪啊。

    另外睡前故事可以選擇比現在理解程度稍低一點的繪本,難的繪本孩子要思考來理解,這會讓孩子思緒更清醒,不利於趕快讓他們變成睡著的小天使啊!

  • 2 # 亦啟讀繪本

    《桃花源的故事》:夢幻般的畫面裝點了我們平淡的生活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一個古人的故事,也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於我而言,在這個讓人覺得悲傷和壓抑的秋天,和孩子一起重拾《桃花源的故事》,給我們的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溫暖。

    秋天豐收之後的萬物凋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當凋零的秋天遇見日薄的西山,悲愴的感覺油然而生。但是,這個時候遇見《桃花源的故事》,是一種幸福的所在。

    在這裡,我們會經歷一次中日文化的“完美碰撞”。

    中日兒童文學美術交流中心副會長松居直,把我們爛熟於心的“桃花源的故事”經過自己的改編,再由中國著名女畫家蔡皋的繪製,為我們展現的是一種像桃花一樣燦爛的境地。

    在這本書中飽含了我們這一代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一種嚮往,不管是朗朗上口的語言,還是中國傳統的幽深流暢的繪畫筆觸,兩者完美的結合,都會讓我們沉浸在“美”的追求和享受中。

    在這裡,我們會遇見一個東方的“烏托邦王國”。

    此書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一武陵漁人沿河航行,從一個缺口進入世外桃源,遇見一群自稱祖先為了逃避秦時戰亂、躲進來生活的男女老少在此安居樂業,生活安定美滿,漁人在此度過一段時日,與眾人辭別回家。眾人鄭重囑託,萬勿洩露此間所見所聞。漁人依舊忍不住返程路上沿途標記。漁人的奇遇傳至郡太守處,太守派人跟隨漁人尋找桃花源,卻再也找不到進入桃花源的路。

    《桃花源的故事》雖說是理想中的世界,但蔡皋用一幅幅的畫面把那些虛無縹緲的想象,實實在在地呈現在了我們面前。

    在這裡,我們會發現一條過去和現在的“連線通道”。

    故事裡講述的是一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自由自在的生活,那裡人們生命的節奏與大自然渾然一體。正在燃燒著的火塘,一隻黑色的爐鍋正往外溢著白色的米漿,還有一隻陶罐正偎在火塘的一角。還有那隻正在磨米漿的石磨,還有一雙木屐、紡棉花的紡車、那個光著屁股在河裡撈著桃花蟲子的小娃娃……

    所有的這些,正是被我們“現代化”的生活所遺棄,或者正在遺棄的,那種對純樸自然美的追求,會在這裡得到滿足。

    寫給爸爸媽媽的話:

    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繪本的一次完美結合,經過鬆居直的改編,再配上傳統的水墨畫風,再現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經典名篇《桃花源記》。

    也許孩子們對古文《桃花源記》描繪的“烏托邦”世界不能理解,此繪本透過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向孩子們詮釋這世外桃源的幽美。如此絢爛多姿、生動鮮明的畫面,呈現給孩子們的是風景如畫,歲月靜好的美好,相信也會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甜美的種子。

    除此之外,我們以此圖畫書為突破口,讓孩子接觸一些古典傳統文化知識,給孩子講一講那個寫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的傳奇一生,也可把他反應田園生活的詩作《歸園田居》、《桃花源記》等,翻出來跟孩子一起分享,以增加孩子對古詩詞的一個感官認識,都將會是最美的閱讀體驗。

  • 3 # 趙小豆的豆er

    處於疫情階段,雖然我們不能像白衣天使他們那樣在一線與新型冠狀病毒搏鬥,但是我們作為大人不但不要慌、不要怕,我們還要告訴孩子不要怕,用他們心中的英雄打敗病毒,告訴孩子他們都是小戰士,並且是勇敢的小戰士,小朋友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動抗鬥病毒,而不管它再怎麼厲害,最終,我們都會贏!我們一定會打敗你的——新型冠狀病毒!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繪本故事《我是小戰士》。

  • 4 # 靜愛思空間

    小學之前,陪女兒讀過的好繪本

    在女兒上幼兒園之前,我陪女兒讀的印象最深的一本繪本是《猜猜我有多愛你》。那時,每天晚上睡覺前,女兒偎依在我的懷裡,我倆開啟繪本,一邊看著精美的圖畫,一邊輕聲朗讀。有時,我倆還會在床上即興表演。

    隨後,我陪女兒讀了《貝貝熊系列叢書》1-4輯,還有英文版《貝貝熊系列叢書I can read》。這套書被專家、讀者譽為父母家庭教育的好幫手,孩子性格、行為養成的好保姆!這套書講述每個有孩子的現代家庭裡都會發生的故事,涉及孩子第一時間面臨的各種問題,如偏食、怕黑、見啥要啥、房間凌亂、沉迷電視、愛說謊、亂花錢、為作業煩惱、不知道該如何對待陌生人和怎樣與父母相處等等。它還有同名動畫片。這套書,9歲的女兒現在還會偶爾翻著看。

    小學之前,我陪女兒還讀了《托馬斯小火車》系列,這套書讓女兒學著認識時間,管理時間,做事不拖拉等。

    《和朋友一起想辦法》這套書則是教孩子遇到事不著急,動動腦筋總會有辦法。《小兔波力品格養成繪本系列》每本繪本一個主題,是關於承擔責任,諒解,分享,快樂和愛與被愛的故事。歪歪兔《做最受歡迎的自己》系列是關於幼兒社會交往的故事繪本。歪歪兔《學會管自己》系列則是關於兒童獨立成長的圖畫書。還有歪歪兔兒童性關懷系列圖畫書,是關於兒童早期性教育和性關懷的繪本。這套書幫助我女兒認識性別,男孩和女孩的不同,以及幫助她樹立隱私意識。

    我還非常喜歡這套繪本《因為我愛你》《我會永遠伴著你》《幸福到了鼻子尖》,這三本算是兒童詩集吧,詩和圖畫都非常溫情精美。我每次為孩子朗讀的時候,都淚光點點。愛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正因為有了孩子,做媽媽的內心才會如此柔軟。

    《小馬寶莉》系列是女兒幼小銜接開始讀的繪本。這套繪本比較適合女孩子。繪本有拼音,到小學一年級,女兒逐漸劉可以自己閱讀了。還有一套繪本《我的感覺》系列讓孩子認識各種感覺,快樂和悲傷、友愛和孤單、憤怒和耐心、恐懼和冷靜等,這套書讓女兒知道每個人都會有各種感覺或情緒,有時,她會快樂,有時她會悲傷,沒關係,這很正常,每個人都會這樣。

    小學之前,我陪女兒所讀的部分重要繪本系列就是這些了,還有其他很多非常好看的繪本,一時想不起來,下次可以詳細寫寫,推薦給大家。

    讀數如沐Sunny,讀書如聞花香,讀書如攀山峰。開啟一本書,就像打開了一個神奇的世界!遨遊之中,如果有獨角獸出現,那就太美妙了!

    備註:上文所提到的所有繪本,我是在噹噹網或亞馬遜中文網購買。

  • 5 # 易媽育兒經

    好的繪本有很多,除了大獎繪本和大師作品,一些小眾繪本也是值得精讀的。

    目前我們比較喜歡的一套書是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

    這套書共7冊,以恐龍為主題講述親情友情等,適合2-3歲以上寶寶閱讀。

    這套繪本以愛為主題,用可愛詼諧的畫風奇特,將可怕的恐龍的變的善良友愛,讓小朋友感受愛的溫暖。該套書主要以霸王龍作為主人翁展開故事情節,每一個故事涉及兩到三個恐龍,有溫馨的抱抱情節,也有兇惡的廝殺。

    個人感覺比較適合男寶寶。

    易易現在26個月,對於這套書的閱讀感受是,對於第一次接觸恐龍,新鮮感比較強烈,可以加深恐龍認知,故事情節能夠理解。

  • 6 # 楚霖小哥哥

      我家寶寶二週,雖然很小就給他買各種繪本來讀,但是喜歡的總是那幾套,他的許多好的習慣也是透過看繪本學來的。

    1.猜猜我是誰(全套共4冊)

      這本書其實比較適合2歲以內的寶寶玩,為什麼說玩呢,因為它是一套洞洞書,顏色鮮豔,紙張很厚,不怕撕扯,透過小洞洞,激發寶寶的興趣。可以親子互動做遊戲,讓寶寶用小手觸控,訓練想像力。書的最後還有一面小鏡子,寶寶可以照到自己。哈哈!我家寶寶總是用嘴去親。

    2.小熊寶寶繪本 0-3歲系列(全套共15冊)

      這套繪本涵蓋了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吃飯、睡覺、洗澡、上廁所、刷牙、穿衣、問好、交友等,增長知識的同時開發寶寶的智力潛能。小熊和它的小夥伴們的各種生活日常,每頁的字比較少,語言風格屬於可愛風,爸爸媽媽也有自由發揮的餘地。繪本顏色比較淡,太小的寶寶可能不太喜歡,我家寶寶是到一歲半以後才開始喜歡的。大聲回答“唉”、刷牙、洗澡等,都是和小熊寶學的。

    3.小雞球球成長繪本系列(全套共6冊)

      “小雞球球的成長故事”系列共6冊,以一隻絨毛小雞為主角,講述了小孩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找媽媽、藏貓貓、睡不著,幫媽媽做事等,畫面柔和,圖案可愛,透過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展開,立體的設計,喚起寶寶的好奇心,讓他有去翻看的動力。

    4.汽車嘟嘟嘟系列 (全套共8冊)

      這是一套車輛認知書,可能是男寶的原因吧,最近是我家寶貝的最愛,每天都拿著書找我給他讀。故事溫暖細膩,非常強調細節,富有生活情趣,從生活的視角展開故事,讓寶寶在不知不覺中就認識了好多車,還能學到好多與車相關的知識,讓一輛輛的車活起來、與我們的生活聯絡起來,很生動。

      好的繪本是讓孩子認識世界,學習知識的一個極佳工具,在爸爸媽媽溫暖的伴讀中,又增進了親子關係。從小有閱讀習慣的孩子,專注力閱讀能力,長大後都不會很差,從小要給寶寶好好選擇適合的繪本噢!

  • 7 # 追夢寶媽

    我兒子那會就是讀我丫頭上幼兒園的學校發的一些繪本,都是洪恩的,後來陸續買過牙齒大街新鮮事,防止他不好好刷牙的,食物從哪來的,愛心樹,交給他有愛心的,三字經,弟子規之類的

  • 8 # 春風從這拂過

    現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啦。繪本是買給孩子的,我愛和孩子一起讀。

    有天舟文化出版的《爸爸媽媽,我從哪裡來?》是一本性啟蒙的教育讀本,從一隻小狗的誕生,來描繪出生命的奇蹟。滿足了兒童的對自己的生命的好奇心。適合低齡兒童。

    何蘭的繪本全冊有十冊,《我不敢說,我怕被罵》、《不要親我》…是關注兒童的心理的,透過讀繪本讓孩子明白很多的感到難以啟齒的事都是正常的,減少孩子多餘的心理上的壓力。

    每個保持童心的成人,都愛繪本,和孩子一起去讀。

  • 9 # 連子愛生活

    最近喜歡上了00後兒子看的繪本《你的人生是我來遲了》米沙繪,左小翎編。

    書裡把故事情節簡化,以漫畫+少量文字組成,畫面感強,生動,形象,表達效果好。

    想想小時候我們讀的漫畫書,真沒有這麼好看易懂。

    要多和90後,00後的溝通,走近他們,聽聽他們說的話,喜歡什麼音樂,玩什麼遊戲,貼近才能更瞭解,理解,溝通就更容易。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使命、特色,我們不需要去評判,接納差異。

  • 10 # 曉燕84715

    寶貝最喜歡的繪本是《海底探測記》,講述的是一架飛機在海底探測遇到的趣事。

    飛機在深海中不斷下降,周邊的環境也隨之變化。水草和魚類的品種也越來越多。

    畫面色彩豐富,有許多形態各異的水草,還有稀奇古怪的游魚。

    寶貝一邊裝著害怕的樣子,一邊開心地看著,他清楚那是假的。

    不要以為孩子小,他們也能看懂,還能講出來。

    寶寶會根據相應的圖片講解:飛機被水草纏住出不來了,飛機的燈太亮了,把魚都嚇怕了等等。

    他理解得還挺正確的。繪本還可以聽海底的聲音,也很多層次感,孩子很喜歡,認真聆聽大海的聲音。

    親子時光,陪著孩子閱讀一些繪本,既能增加孩子見聞,也能讓孩子學到一些知識。

    建議家長多陪著孩子讀一些繪本,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做一個智慧的父母。

  • 11 # Pigs And Tiger

    說出來嚇死人!一本書同時斬獲了30多項世界童書大獎,其中包括聞名遐邇的“紐伯瑞獎金獎”和“凱迪克銀獎”。

    好的繪本,不但能教育孩子,還能教育家長。《市場街的最後一站》就是這樣的繪本。一趟巴士之旅教會孩子於平凡中發現生活之美,收穫使其受益一生的幸福力。

    幸福力一:換個角度看問題,世界大不同

    小杰問奶奶:“下這麼大的雨,我們為什麼還要等巴士啊?”

    奶奶說:“樹也會口渴的。你沒看見那棵大樹正在用吸管喝水嗎?”

    奶奶並沒有直接回答小杰的問題,而是站在樹的角度告訴小杰,這場雨對於植物來說有多重要,想到大樹酣暢淋漓地喝水的快樂,我們難道還會介意下雨給我們帶來的些許不便嗎?

    真正的幸福,不是隻想著自己的喜怒哀樂,而是要看到他人的需求。

    正如鮑勃迪倫所說:“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則只是被淋溼。”能享受幸福的人,一定是那些能感受雨的人,而不是那些只能被雨淋溼的人。

    幸福力二:剋制慾望,珍惜我們所擁有的美好

    小杰問:“奶奶,為什麼我們家沒有車?”

    “寶貝,我們為什麼需要車呢?我們已經有一輛會噴火的巴士了!”

    我們往往會忽視自己所擁有的美好,而去追求那些不切實際的或不必要的東西。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裡說過:“上帝給了人們有限的能力,卻給了人們無限的慾望。”

    人的一生註定會擁有無窮盡的慾望,租了房子,想要買房,買了樓房,想要別墅,有了一套別墅,還想要2套、3套,更多套。不懂得剋制自己慾望的人,就會永遠活在不滿足當中,忽視已擁有的美好。

    幸福力三:接納不完美的別人,也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小杰:“奶奶,為什麼那個人看不見呢?”

    奶奶:“寶貝,你知道什麼是看見嗎,有的人是用耳朵來看世界的。”

    我用什麼樣的方式向孩子解釋世界,孩子就會建立怎樣的世界觀。幫助孩子坦然接受世間的不同,孩子不僅接納了世界,更包容了自己的不足,獲得了肯定自己的力量。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投射效應”,其中一個表現就是,當人們發現自己有某些不好的特徵的時候,為了尋求心理平衡,就會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徵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這些惡習或觀念。“五十步笑百步”就是這樣的例子。

    所以,你討厭的人身上被你厭惡的點,必然是你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如果你討厭你身邊同事的原因是因為他虛偽,那說明你的內心也覺得自己不夠真誠。

    所以接納不完美的別人,實際上就是在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只有接納自己的人,才不會被自卑、膽怯所吞噬,才不會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而是總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做什麼,不管什麼時候都能堅定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本書教會孩子,消除內心匱乏感,靠的不是索取,而是付出。但奶奶的睿智難道不更值得我們所有的家長學習嗎,有時候我們不一定要正面回答孩子的問題,而要學會從另一個角度去啟發孩子。這很難,需要智慧,需要練習,但誰說做父母的就不需要訓練?

    如果你想成為更智慧的父母,如果你想讓孩子獲得長久的幸福力,那就和孩子一起來讀讀這本書吧。

    30多項重要大獎都選擇的價值觀,你和孩子都值得擁有。

  • 12 # 小鎮做題家轉行之路

    這本繪本一共44個字。

    首先說一說這本 繪本的封面,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本書的封面和封底合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農場裡一派豐收的景象,遠處有收割的乾草垛,近處高大的果樹上結滿了蘋果、梨子,雞舍旁邊的花也開得正豔,圖畫上的母雞就是蘿絲,在它的身後有一隻若有所思的狐狸。

    扉頁部分是個大跨頁,描繪了農場豐收的景色,這也是母雞蘿絲散步的全部路線圖,當孩子對整個故事熟悉以後,或者多次重複閱讀後,爸爸媽媽可以巧妙利用扉頁,引導孩子回想整個故事的線索

    全書共用44個字,敘述了母雞蘿絲的散步活動,簡潔的語言與母雞的“幸運”和淡定配合到了極致。而畫面資訊則非常豐富,先是狐狸,它的身形,一會兒緊弓,一會兒甩到了天上。再看它的表情,那雙會說話的眼睛,把它的狡猾與貪婪全都寫在了臉上。

    而母雞蘿絲,它從頭到尾都保持著一個姿勢,永遠半閉著眼睛,永遠那麼不緊不慢地走著。正因為有了這麼一個不知大禍臨頭的蘿絲,才讓整個故事變得好笑起來。也將故事的戲劇性表現得更加突出。

    另外,伴隨著兩個故事主角的行動,畫面裡出現的動物、植物、建築物品等,都或多或少地參與了故事的發生及進展,畫面中的各種線索也為孩子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比如:池塘裡的兩隻小青蛙,乾草堆旁的小山羊,昏黃的落日,以及在經過磨坊時,為蘿絲捏了一把汗的小松鼠等等。引導孩子觀察畫面中細節,發揮想象,從而進行故事內容的推測。

    這本繪本非常非常有意思,要慢慢欣賞

  • 13 # 感慨生活的圓

    《一頭特別的牛》。我覺得兒子做事總是不夠踏實,又不想給他買直接標榜勵志類的書,於是在百度查詢能激勵孩子克服困難、堅持不懈的書籍,最後選了曹文軒繪本《一頭特別的牛》!結果真沒讓我失望,真的是“圖文並茂”,孩子看了深受啟示。

    書中講述了一位和瞎眼姥姥相依為命的男孩,他發現年邁的姥姥已無法繼續靠搓草繩來養家餬口。於是他就在高考中故意考砸,回家照顧姥姥,並撐起了養家的責任。

    一天,姥姥讓男孩拿著她畢生的積蓄去買一頭牛。到了海邊,男孩挑了一頭最高、最大、最壯、最兇的牛,人們都不相信年僅15歲的小男孩能將牛牽回家。

    在返程的路上,男孩子遭到了那頭牛的蔑視。在經歷了牛的不願意走,牛的固執,牛的狂奔,被牛鋒利的犄角劃破肚皮和飢餓等種種困難後,他終於把這頭桀驁不馴的牛馴服,併成功牽回了家。

    這本書告訴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難,包括學習!我們應該想辦法去克服一切艱難困苦,堅持不懈,才能迎來勝利。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讓我們帶著一股牛勁,朝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目標奮勇前進!

  • 14 # CR美媽萌娃大聯盟

    1、《大風》主題:學會想象;

    2、《搬過來,搬過去》主題:愛與相處;

    3、《猜猜我有多愛你》主題:如何表達“愛”;

    4、《笨拙的螃蟹》主題:喜歡自己;

    5、《打瞌睡的房子》主題:打起精神;

    6、《大大行,我也行》主題:讓孩子學會關愛和自信;

    7、《當我睡不著的時候》主題:認識數字;

    8、《換換吧,鼠小弟的小背心》主題:學會珍惜,學會分享;

    9、《大衛惹麻煩》主題:學會勇於承認錯誤;

    10、《大衛不可以》主題:永遠包容你和愛你的人叫“媽媽”。

  • 15 # 凱西媽媽愛讀書

    寶貝兩歲多,從半歲開始每晚共讀半個小時的繪本,孩子語言發展能力很好。一歲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清晰的唱兒歌,能和人簡單的交流了。讀過的繪本不計其數,感受最深的一套書是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

    給寶貝讀的時候瞬間自己眼睛溼潤了,感情很細膩。

  • 16 # 一路敏行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我覺得這幾本繪本對我孩子一些好習慣的養成有很大的幫助。

    1.良好的刷牙習慣:《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牙齒大街的新鮮事》

    2.健康的吃飯習慣:《肚子裡有個火車站》

    每當我家孩子不想刷牙或不好好吃飯時,我就模仿繪本中的人物說話,用遊戲化的語言幫助孩子養成的習慣,比單純的說教管用。

    比如,我家寶寶不好好吃飯時,我就模仿肚子裡的小精靈說:“主人,肚子裡的小精買現在好難受,因為你吃了太多沒營養的食物,我們消化不動。我們要蔬菜和雞蛋,我們要吃有營養的東西……”,就這樣,因為有了繪本的引導,我自編自導幾回合,不吼不叫,寶寶就乖乖吃飯不挑食了。

  • 17 # 星河落灬

    陪兒子讀過《小小的我》雖然是以小孩子的視角創作的繪本,但是我也挺喜歡看的。故事簡單而自然很容易引發共鳴。

    小小的我好多事還做不好,但總有一天我能學會漸漸的,漸漸的我能做到,現在我正在慢慢的學呢,聆聽孩子的內心最動人的獨白,讓小小的我勇敢面對大大的世界。這一本由日本笠井真理、岡田千金聯袂創作的心靈成長繪本,兒子也很喜歡看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 18 # 撲克grace

    作為85後,小時候沒讀過繪本,畢業後讀過好看又有意義的繪本有小仙女夏達的,最喜歡的還是幾米的。

    影視劇《地下鐵》帶我認識了幾米,後來去購書中心看了他更多的作品:《向左走,向右走》《星空》《微笑的魚》等等。雖然是給小孩子看的,但卻治癒了多少和我一樣的成年人,每個成年人內心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小孩。

  • 19 # 西媽閒扯小生活

    吉竹伸介的繪本不能叫好繪本,得叫做繪本界的天花板。連年獲得大獎不說,每一本開啟來都能讓孩子大笑不止,還能有所收穫。

    《這是蘋果嗎 也許是吧》給日常生活裡的小事注入了無限的想象力。

    《後來呢 後來怎麼了》帶著我們一起在微笑中感悟生命。

    《我真的有意見》《我真的有理由》讓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在大笑中瞭解彼此改善關係。

    好的繪本不止有好故事,更重要的是不說教就能讓孩子明理,還能開心地笑。

  • 20 # 魔法豆漿w4

    兒子很小的時候,我給他買了一套繪本《彼得兔和他的朋友們》,每天睡前我們倆都要一起讀。在這套書裡,兒子認識了四隻可愛的兔子,他們分別叫跳跳、墩墩、棉尾巴和彼得。作者用美好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畫,幽默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溫美妙的故事。

    故事裡的小動物有著和人一樣的喜怒哀樂,淘氣又膽小怕事的小兔子彼得,大智若愚又心胸開闊的小豬布蘭德,尖酸貪婪的老鼠塞繆爾,他們在那個美麗的山村裡快樂地成長。

    兒子在這裡體會了深深的友情和暖暖的愛心,學習了愛和寬容。兒子漸漸長大,更加喜歡看書。但我還是會經常拿出這套《彼得兔和他的朋友們》看一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幫大佬杜月笙,是如何教育子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