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透過一年的努力,孩子已經很喜歡看繪本了,可以自己看一會了,發現自己越來越沒時間親子閱讀了,如何能保持孩子的讀書熱情?
6
回覆列表
  • 1 # 不完美育兒計劃plan

    如何能保持孩子的閱讀習慣?

    首先我們應該理解閱讀是什麼?之前在知乎看到一個網友是這麼理解的,

    閱讀包括閱世間萬物,讀一切所見,所以,閱讀≠讀書,閱讀包括讀書。其實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就是從你和他說的第一句話開始的。

    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要做到一下幾點:

    1,請勿追求數量,刻意閱讀

    很多家長都習慣把閱讀和讀書劃上等號,甚至有的家長這麼認為,如果每天給孩子堅持閱讀,那麼在幼升小這幾年,積累下來的閱讀量可就驚人了。

    如果每天讀完一本60頁的繪本或者圖書,那麼一個月就閱讀了近30本書。

    這樣算下來這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可是你一旦問他書的內容,除了回答不知道以外,還是不知道。

    其實這種刻意追求數量的閱讀,除浪費孩子的時間外,就是讓他厭倦閱讀。

    與其追求孩子能讀多少書,倒不如讀慢點,多讀幾遍或者深度閱讀來的更有效。

    2,家中有書,自然讀書。

    如果說閱讀是人的天性,那麼環境就是引導孩子發展良好的閱讀習慣。

    之前家裡裝修的時候,為了讓孩子有一個閱讀的環境,把家裡採光通風各方面最好的房間改造成一個“專屬的閱讀空間”,佈置的如同童話森林,孩子非常喜歡待在這個房間安靜的讀書。

    當然,在整個家的設計中,客廳、陽臺、房間角落都有一個書架。為的就是讓孩子很容易看到書,拿到書,有其是拿到適合他的書,就像他餓了就可以拿到食物那麼自然。

    書不限於在書架,最好的書是放在孩子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地方,得到書,自然讀書。

    3, 一起閱讀,關係越好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讀書給我聽的媽媽。”--《朗讀手冊》。

    安靜的讀書固然很重要,但是家長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才是最最最重要的。

    有研究資料表明:孩子聽父母講故事的時間長短,與他數年後的閱讀水平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最初是透過圖畫認識這個世界,當你把畫裡面的場景,繪聲繪色的告訴他這是一個什麼故事,或許開始孩子知識喜歡這種親密感覺,但是久了,孩子會把這種感覺和閱讀聯絡在一起,這時候閱讀不只是閱讀,還有愉悅和安全感。

    4,說出看法,我想知道

    一般來講,孩子的好奇心是無窮盡的。

    每次和孩子閱讀,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面對兒子的靈魂三問,熟知劇情的我們肯定能說出標準的答案。

    5, 沒有規矩,想讀就讀

    很多家長知道陪伴閱讀的重要性,經常在陪讀的時候,要求孩子安靜的在旁邊聽。

    甚至有的喜歡規定一天看多少小時的書,什麼型別的書籍等等,完全不給孩子有選擇的餘地。

    對於孩子來說,閱讀的首要功能是它的娛樂性,自由性,而不是教育性。

    家長是沒有必要看得那麼嚴肅,制定那麼多的規矩。

    在閱讀這事上面,家長只需要放手就好,讓孩子在日復一日中閱讀,建立自己的興趣和邏輯,只要家長不干涉,孩子會自己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閱讀世界,我們要做的就是支援和欣賞就夠了。

    否則只會讓孩子建立閱讀和痛苦的體驗,這對閱讀一點幫助都沒有。

    6, 紙書的美,在於閱讀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閱讀成本極低,只要拿起手機隨便下載個讀書APP就可以在上面找到想要的書籍。可是我仍然覺得孩子應該選擇翻看紙質的書。

    真正的閱讀是在紙書上,雖然數字媒體的資訊量很大,但是卻沒有像紙書從寫作、修改到編輯成書那樣一個相對長的內容沉澱、篩選過程,品質總體都不如紙書。

    最後總結:

    1, 陪孩子看書,自己拿出一本紙質書陪在身邊,以身作則比什麼都有效

    2, 為孩子打造一個讀書環境,不一定有專門的書房,但是要隨手可以拿到閱讀

    3, 一起看書,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4, 不要強迫孩子看書,與其定下太多規矩,不如放手不打擾,閱讀本來就是很輕鬆的一件事

    5, 尊重孩子,並認可他表達意願,沒有什麼比一個有意思的靈魂更有趣了

    6, 科技再便捷,紙質書的美才是最適合孩子的

    我們拼了命希望孩子能多讀書,有時候我問過自己為了什麼?

    是為了應付學業還是為了……

    或許餘秋雨這段話給了我答案: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 2 # 蜜桃姐姐

    當孩子掌握在學校閱讀的技巧時,家長也可以幫助他成長為一個在家讀書的人。這裡有很多事是家長可以做的,能幫助孩子做到長時間閱讀:

    1.讓孩子自己挑選書籍。

    如果孩子對古典名著不感興趣,不要擔心。其實孩子如果閱讀和恐龍、卡車、玩具有關的書籍也沒關係,漫畫書也不錯。家長現在的責任是培養孩子對閱讀的熱愛。

    2.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

    孩子總是想要和家長做一樣的事情,所以只要條件允許,家長最好就在孩子周圍讀書。不要等到孩子睡覺後才開始讀自己想讀的小說。甚至查收郵件、看購物清單、記筆記時,都可以給孩子展示自己的閱讀模樣。

    3.認識圖書管理員。

    儘可能經常去圖書館,或者經常去孩子想去的地方。讓孩子認識圖書管理員,這樣管理員就可以幫助挑選與孩子興趣相關的有趣書籍。

    4.鼓勵孩子單獨閱讀。

    當然不是所有的時間都這樣,但是發展中的讀者可以自己掌握一些書,這樣做才能成為一個流利

    的、持久的讀者。給孩子讀幾本難讀的書,然後讓孩子讀一本他自己最喜歡的書。確保孩子有一個適合閱讀的條件,一張舒適的椅子或床,如果是昏暗的時候,最好要準備閱讀燈。

    5.朗讀。

    大聲讀出來,這不僅會使閱讀變得更有趣,而且還能幫助孩子學習有關標點符號、句子結構和故事情節的知識。如果家長心情好的話,就把書的一部分唱出來。孩子在讀書時也可能會這樣做。

    6.留出安靜的時間看書。

    7.給孩子寫筆記。

    家長可以教孩子把閱讀和寫作當作一種交流方式。讓孩子用自己看過的單詞或在最喜歡的書上讀到的單詞進行創作。

    8.到處讀。

    孩子可能無法理解簡單的停車標誌,但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可以讀出來。讓孩子試著去看路牌、電影海報、廣告牌,這些都是讓孩子保持閱讀興趣的遊戲。

    9.不要過度糾正。

    不要為孩子的錯誤而煩惱,讓它去。不要改正孩子閱讀過程中的每一個錯誤。總是糾正孩子會讓他對閱讀失去信心,閱讀時長會託越來越長,效率下降,因為他會懷疑自己是否有沒有看錯。

    10.減壓。

    不要額外給孩子佈置過多的閱讀作業,也不要要求他晚上大聲朗讀一個小時。閱讀應該是一種孩子的興趣,不要讓它成為一種強制性的行為。當孩子為了興趣而讀,更有效率。

  • 3 # 侯媽家庭教育

    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寫作能力,對孩子的學習也有幫助。那麼父母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1.父母自己要喜歡閱讀,把閱讀當作生活的樂趣,這樣對孩子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父母要為孩子準備閱讀的環境,比如出一個房間作為孩子閱讀的地方,要確保光線明亮無噪音。

    3.根據孩子的年齡及喜好為孩子選好書。

    4.和孩子一起制定閱讀計劃,由淺入深,由一個系列一個系列的讀。

    5.讓孩子帶著問題去閱讀,當孩子把這本書讀完了以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6.多帶孩子去圖書館和書店等閱讀氛圍濃厚的地方,讓孩子受到影響。

    7.對於孩子在閱讀中取得的成績,父母要及時表揚,給予鼓勵,讓孩子養成

    閱讀的習慣。

  • 4 # 京領新國際

    很多家長朋友們會因為孩子長大後不喜歡讀書而苦惱,有時候又因為孩子沉迷於漫畫小說而犯愁,可是哪有孩子天生就喜歡讀書,一開始讀書就會愛上那些大人們認為正經的書呢?主流教育理論認為,兒童閱讀的敏感期出現在6歲以前,6歲前的孩子比6歲後的孩子更容易學習閱讀,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培養6歲前的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1.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閱讀的培養越早越好,在孩子可以做起,能夠有力的抓握東西之後就可以開始了,對於三歲及以前的孩子來說色彩鮮明、背景簡單、頁數較少的繪本是最好的選擇

    2. 陪伴是最好的方式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讓幼兒安安靜靜地讀書在一開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父母在孩子早期閱讀過程中應該扮演玩伴、演員、老師等多種角色,用最易於接受的方式讓閱讀進入孩子的生活。

    引導興趣,家長要做故事的講述者。孩子在初期對圖畫、文字資訊的抓取能力還不強,再生動的書本也很難吸引他們長久的注意力。父母應該事先預讀書本,和孩子一起體驗其中的情感,再用生動的形式講述出來,尤其注意語音語調的誇張變化和肢體語言的配合。在一些精彩的情節處,家長還可以利用家中的生活道具,和孩子一起互動表演。

    3. 糾正不良習慣

    有的孩子在閱讀時習慣發聲閱讀或者逐字地讀,尚處於語言訓練階段的孩子可以不用過於在意,但對於年齡較大時還保留這一習慣的應該及時糾正,否則很有可能影響日後的閱讀速度和對內容的理解。

    有的孩子在閱讀時會用手指跟讀或者轉動頸部跟讀,這些動作會大大降低孩子的閱讀效率,頸部轉動還會會加強頸部負擔,引發疲勞感,不利於長期閱讀。所以孩子在出現這兩種行為時應該輕柔的制止,同時強化孩子轉動眼球閱讀的能力。

    最後,閱讀坐姿不正是最普遍也最嚴重的問題,兒童脊柱長期處於不正狀況極易導致發育畸形,引起身姿不正,嚴重的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變形。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時刻注意孩子們的閱讀坐姿,記住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約825px)高,手離筆尖一寸(約82.5px)長。

    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孩子一輩子的財富,人們都說喜歡讀書的孩子不會變壞。早期兒童閱讀習慣的養成重在家長,貴在堅持,讓我們共同努力,送給孩子一份終身受用的禮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好多人說中醫會忽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