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濱州明星
-
2 # 小青聊武俠
要談杜甫的作品,先來看杜甫整個人生的經歷,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所以,購買《杜工部集》就行了。
-
3 # 阿蠻你好呀
我叫小阿蠻,近年來一直在關注、研讀古詩詞。我來推薦一下,僅供參考。
關於杜甫的書籍,有入門,也有專業;有全集,也有選集;有古人注本,也有今人講稿。我都推薦一些。單篇文章的話這裡就不推薦了,建議大家先熟讀文字,再去閱讀相關的研究文獻。
一、杜詩全集類簡單說明一下:以下排序,古人的注本排前面,今人的注本排後面。排序不代表優劣,請知悉。我個人認為,要是有條件,下面這些書都值得收藏。嘿嘿。
1、仇兆鰲:《杜詩詳註》
《杜詩詳註》這本書,清人仇兆鰲的注。中華書局和上海古籍兩個出版社都出過,版本很多,從1979年,到最新的2015年,都有。大家如果糾結選哪個版本,我個人推薦1997年中華書局版(1979年版亦可),收錄在“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中,一共有5冊。封面就是前面那個。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一個字:全。內容極為龐大。大有大的好處,也有壞處,就像我們說話,古人說言多必失。話說太多,就難免顯得囉嗦且有錯漏。這本書被後人詬病也在這裡:繁瑣。
前人論述轉引如下:
杜詩注本甚多,以仇氏注本最為詳盡。清代杜詩學繁盛,注本間出。清代的仇兆鰲花費二十年時間,蒐集各家注本,此書以編年為序,因其問世較晚,故能吸收前人成果,訂誤補漏。所附各項資料,如傳記、年譜、序跋、評論等,也收羅完備,資料極為詳盡,至今仍不失為閱讀杜詩的一種重要的參考書。不足是間或失於繁瑣。
2、錢謙益:《錢注杜詩》
這本書也有多個版本,我個人推薦上海古籍2009年出的版本,有平裝也有精裝,沒關係,看個人喜好選擇。我買的是平裝。就是前面那個封面的版本,一共是2冊。收錄在“中國古典文學叢書”中。
前面《杜詩詳註》有5冊,這本《錢注杜詩》只有2冊,從數量上來看就知道錢謙益這本有所側重,不是什麼內容都選錄進來說。在錢謙益看來,杜詩很神聖的,要心存敬畏,不是隨便人都能來注,也不需要每一首詩都要注。他是有選擇性的注杜詩,注的時候也很小心,不輕易下筆;下筆之後也一改再改,反覆斟酌。所以這本書錢謙益用了近30年才注完。
那這本書怎麼樣?
有兩點值得一提:第一,錢謙益在舊注的基礎上,進行了糾正(尤其是宋人注本);第二,以史證詩、詩史互證,且有所發揮(雖然有的地方難免穿鑿附會)。這一點是《錢注杜詩》最被後人稱道的地方。
錢謙益是由明入清的著名學者,其學問之廣博精深素來為世所公認。他著重以史證詩,透過對歷史事實的考核進一步闡 明杜詩的思想內容,對相關交遊、地理、職官、典章制度等的箋註亦頗有價值,可說資料翔實、論證精當,是最有影響的杜詩注本之一。
3、楊倫:《杜詩鏡銓》
這本《杜詩鏡銓》,楊倫也用了近20年的時間才完成,可見做一門學問是多麼的辛苦不易。不像我們現在有些學者,一年能出版好幾本學術著作。
這本書也有多個版本。我個人推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這一版。也是收錄在“中國古典文學叢書”中,就是前面封面這個版本。請注意,這本書只有1冊。這樣大家可能就明白了,《杜詩詳註》,5冊;《錢注杜詩》,2冊,《杜詩鏡銓》,1冊。不是杜甫的詩收錄不全,而是這三家的註釋風格不同。前兩本前面已經介紹過特點,《杜詩鏡銓》這本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精簡扼要,“擇其善者而從之”。
後人評價:
楊倫為詮註以精簡著稱,不附會,不予會,不呈博,平正通達。《杜詩鏡銓》是對杜詩加深瞭解的一部好書。
以上三種古人杜詩注本,如果單純是想讀杜詩,首先推薦楊倫的《杜詩鏡銓》,這本書沒有太多的考證,而是注重詩意的箋釋,很適合來讀和學習;要是想全面瞭解杜詩,那就是仇兆鰲的《杜詩詳註》,這本書極為詳盡,好的壞的、對的錯的我們都能讀到,哈哈;而如果想將歷史和詩歌相結合來研讀,那就選錢謙益的《錢注杜詩》。
其他古人讀杜詩的還有一些,提一下書目就好,不展開了,因為下面還有好多內容要說:浦起龍《讀杜心解》、王嗣奭《杜臆》等。
下面是兩種今人的注本,編號還是接著上面的“全集”編號吧。
4、蕭滌非:《杜甫全集校注》
大家看上面那張圖片,有沒有被嚇到?是的,這本書一共有12冊!!此書一出,誰與爭鋒!哈哈。我和朋友開玩笑說,這套書一出版(花了近40年的時間),把學問做死了。後來人再怎麼做,也很難有新成果啦。
目前這本書只有一個版本,就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出的,精裝,定價近千元。如果是個人讀書用的,我是覺得沒多大必要買;要是作研究,或者是杜甫的鐵粉並且資金充足,那再考慮吧。
這本書是把能蒐集到的前人所有研究成果經過整理、修訂而成的。有匯校、備考、解題、註釋等等,囊括了杜詩的方方面面的內容。
至於怎麼評價這本書,只能用兩個字了:哇C!
5、謝思煒:《杜甫集校注》
說實在話,我和網上其他師友的意見一致:謝思煒先生的這套書很尷尬。他和蕭滌非先生的那本全集校注差不多是同一時間完成的,出版時間也差不多。這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出版,也收錄在“中國古典文學叢書”裡面。
但是不論從篇幅,還是從其他方方面面,和前面的幾種集子比起來,總是欠缺了一丟丟什麼。如果要說優點,只能說,這本書只有7冊,定價在500元以下,還不算貴。囧。
但是我們不能抹殺謝思煒先生所作出的貢獻,因為做學問是艱難困苦的事情。
本書採用詳註的形式,吸收歷代以至最近的杜詩研究成果,能充分反映杜詩及其解讀中所包含的各方面問題,也為唐詩研究和唐語言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性資料。此書的出版,必有裨於學林。
二、杜詩選集類杜甫詩選都是今人的作品,也有很多種,篇幅關係只推薦一本:蕭滌非《杜甫詩選注》。具體版本可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收錄在“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中。當然其他版本也沒問題,上海古籍也出版過。最新的版本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出的一種增補本。
對杜甫詩不瞭解,想要入門的,首先推薦這本書。其他的選本還有:張忠綱《杜甫詩選》、謝思煒《杜甫詩選》、葛曉音《杜甫詩選評》、馮至《杜甫詩選》等等,也都是好書。
三、杜詩講稿類這一類書也是今人作品。請注意,下面的排序有先後——根據我個人閱讀後的感受來排序的。也就是說,排在前面的那一本,非常非常推薦閱讀學習!
1、葉嘉瑩:《葉嘉瑩說杜甫詩》
對,就是葉嘉瑩先生的這本書。這本書無論如何,大家一定要買來閱讀。篇幅關係,不然我就要重複三遍。這本書的好,用多少詞來誇讚它都不為過。
網上有一句話轉過來:杜甫是用生命在寫詩,葉嘉瑩是用生命在讀詩、講詩。還有很多關於葉嘉瑩先生的評價,這裡就不一一轉述。總之,大家一定要買這本書啊~~~~~
這本書有很多個版本,國內的,臺版的,都有;我讀的是2008中華書局版的,就是上面那個封面;最新的版本是2015年的,附帶有葉嘉瑩先生講課的影片DVD。定價只要38,真心不容過錯。感覺再說下去要變成種草文了,尷尬。
葉嘉瑩先生還有一本關於杜甫的書,叫《杜甫秋興八首集說》,這本可以緩一緩再讀,沒關係。這本偏學術。
2、莫礪鋒:《杜甫詩歌講演錄》
這本書也是根據講稿整理而成的,也是深入淺出,“全面到位、嚴謹規範、又不失趣味”,也是好書。葉嘉瑩先生那本書偏重於講杜甫詩,講文字;莫礪鋒先生這本書偏重於梳理杜詩流傳史(當然也有具體文字的講解)。兩本書各有側重,都值得買來讀。
本書著者莫礪鋒教授在農村插隊時就開始閱讀杜詩,後得名師指點,從此精研杜詩二十年,又在大學講授杜詩十餘年,是一位入山頗深的遊客,也已具備嚮導的資格。千家注杜,你選擇哪幾種杜詩注本呢?前人關於杜詩的評論汗牛充棟,各種觀點議論蜂起,你如何甄別取含呢?前人關於杜甫生平的研究、杜詩的編年、杜詩的校勘、杜詩的文字分析以及以杜證杜等方面的豐富創穫,你如何吸取其經驗呢?杜詩學的研究已經達到相當高的學術水準,你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呢?凡此種種,莫礪鋒教授都將在本書中為你娓娓道來。
好,今人講杜甫詩的著作就重點推薦以上兩本。其他的還有《吳小如講杜詩》以及葛曉音等人的著作,慢慢再讀吧。
梳理完上面這些內容,感覺好暢快!
-
4 # 止足居士
杜甫是偉大的唐代詩人,在人格境界和詩歌造詣兩方面都達到了超凡入聖的程度,被譽為“詩聖”。杜詩不僅是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時代畫卷,而且是記錄人們心底波瀾的心靈史,被譽為“詩史”。杜詩鮮明地體現了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價值觀,具有陶冶心靈、啟發人生的重大意義。每一位愛好中國傳統文化的學人都應該讀一讀杜詩。杜詩現存1400餘首,注本繁多,應有所取捨:
入門瞭解:推薦閱讀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杜甫詩選》。該書註釋準確詳盡,評賞簡潔到位。
深入學習:推薦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杜甫集校注》。《杜甫集校注》為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學叢書”之一種,採用詳註的形式,吸收歷代以至較近的杜詩研究成果,能充分反映杜詩及其解讀中所包含的各方面問題,也為唐詩研究和唐語言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性資料。
回覆列表
杜甫的大部分作品都集中在《杜工部集》中,晚期的作品真正體現了憂國憂民之心。從公元759年入川,47歲的杜甫真正體會到了民生之多艱。雖然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抱負,但面臨日漸衰敗的李家王朝,只能寫下《三吏》、《三別》、《春望》、《北征》等作品。之所以被後人稱作詩聖,主要還是因為具有悲天憫人的家國情懷。雖然也有《飲中八仙歌》的豪氣,但也淹沒在了黎民百姓的悲苦之中,其詩作更被評為詩史,李氏王族最後的努力無不在詩中苦苦掙扎。59歲客死孤舟,也就意味著李唐的未來積重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