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言為心聲124271091

    量子――原子以下的粒子――諸如亞原子、質子、中子、中微子、光子、電子夸克····可統稱(只是人們約定俗成地把它們稱作)量子。量子的定義是:將一個物質分割至不可再分割的狀態,就把這個最小的微粒子稱為量子。現在,這最小的微粒子找到了嗎?沒有!

    量子的發現,開啟了人類對微觀世界的探索,並且已經有所發現和成就。但是能不能顛覆對包括物理學在內的所有學科領域的根基呢?不能――這是因為――以分子為最小的宏觀物質,是由微觀粒子由量變到質變形成的(原子是最大的微觀粒子,分子是最小的宏觀物質)!質變了的分子已經具有與微觀世界(微觀粒子)完全不同的特性!人類正是基於對這些特性的把握、構建了我們對宏觀世界的認知和應用(別忘了我們是生活在分子以上的宏觀世界裡的)!

    請分別、請注意這個分界(原子是最大的“量子”,分子是最小的“物質”)吧!請放心地應用已有的各個學科領域的定理、定律吧!對量子世界的研發只能是增加我們在宏觀世界的科技紅利!而不會有對已有的認知有任何顛覆性的改變(《假說》除外。《假說》――未經實證的推理、判斷)!

    那些把微觀粒子的特性無界限、無區別地引入宏觀世界裡來(諸如把量子的疊加態引入到宏觀世界――整出個什麼多重宇宙、平行宇宙等)是註定要失敗的!

    量子力學的很多“理論”還處於《假說》階段!這些《假說》要麼被實證為科學理論,要麼被拋棄!如果有人把未經實證的《假說》當作“真理”去試圖說明、解釋量子行為――註定失敗!而要用此《假說》去解釋、說明宏觀世界――那,只能是“科幻小說”!

    宇宙無限大(即無中心,也無邊際),時間無限長(即無起點,也無終點),世界是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沒有沒有物質的運動,也沒有沒有運動的物質),物質是無限可分的(但絕對不會是分沒了――猶如你每次把你手中的火柴折半扔掉――你手中所剩會“無限小”――但絕不是零)人類對大到宇宙、小到粒子的認識是相對的!人類對客觀世界(大到宇宙,小至量子)的認知是永遠也不會完結的!努力吧!勇於探索的人們!人類正是在這不斷地探索中收穫著一份份物質世界的饋贈。

  • 2 # 賽先生科普

    如果只從單方面講,只是影響科學界,應該是巨大震撼。如果算上科學知識的普及,可能也重新整理了相當一部分人的世界觀。

    對於量子力學的神奇之處,也是它的幾條基本定理。

    ①測不準原理: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在上世紀20年代末提出,簡單來講就是指,人們無法測量到一個粒子在同一個時刻的的位置和動量,要注意:和用什麼測量儀器的沒有關係。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個小例子來說明,假如你要觀察一個實物粒子,勢必要透過光子傳播影象資訊,而且最少也得一個光子,但是你會發現,如果你準備測量粒子的速度,那麼測量的越精準,所要求的光子頻率越低,而頻率越低,對粒子的位置就不能很好的判斷;而去測位置的時候,所要求的光子波長就越短,則光子能量上去了,那麼速度的判斷就不準了。

    ②疊加態原理:可能大家都聽過薛定諤的貓這個故事。對於那隻又死又活的貓,放到微觀世界的解釋就是:微觀粒子在未被觀測前,可以同時處於幾個狀態,列如一個盒子,它既可以存在於盒子外面,也可以存在於盒子裡面。然而當有人去觀察的時候,描述粒子的波函式瞬間坍塌,只露初一一個本徵態。

    實際上這個就是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並難以理解的。因為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都是宏觀世界的體現,而疊加態原理的出現,好比告訴你,月亮只有當你看的時候才存在,不看就不存在一樣的“荒唐”。

  • 3 # cx1944

    量子的發現是繆論,首先發現的是光子,光量子根本不存在。光只能是電磁場或是電磁波。已證明了光具有波動性,事實上光也有粒子性,這就說明了光是電磁波,也有粒子性。一個波節就是一個粒子。光子不存在,光子只有粒子性,沒有波動性,若有波動性就要走曲線運動,必超光速。測不準原理是這樣的,光速本身就永遠測不準,因為光是電磁波,脫離光源而獨立存在,在任何慣性系內測量光速,定出兩點間距離,光在兩點間穿行時,兩點間距離隨著慣性系運動,已發生了不可測量的變化。用光作為測量工具自然就不準確了。量子力學中測不準原理是唯心的,如果存在量子,它的性質是準確的,不由得測量主觀去改變。量子糾纏傳遞不需要時間是悖論,量子同時出現在不同地方也是悖論。如果是這樣的話,很少量子就充滿了整個宇宙。量子和量子力學把宏觀和微觀規律隔斷開來。他們甚至認為時間和空間是不連續的,微細的園,就沒有園周率兀了。量子力學,玄學,神學。

  • 4 # 映象科普

    準確的來講,量子的發現並沒有動搖物理學的根基,但是對於物理學的影響,應該是巨大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一同組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而不論是量子力學或者是相對論,其都有一個相同的目的,那就是將物理學統一。

    量子是什麼?首先量子不是一種物質粒子,但是諸如亞原子、質子、中子、電子、中微子、光子……我們都可以將其統稱為量子。量子的定義是:將一個物質分割至不可分割的狀態,就把這個最小的微粒子稱為量子,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它究竟是什麼。量子的發現開啟了人類對於微觀世界的探索。量子現象,動搖了物理學曾經認定的所有根基,其影響的不僅僅是所謂的物理學認知,而是以唯物觀認識定義真理的整個世界。科學的唯物觀認為,一切都是物質的,能量由物質所轉化,但是光量子現象告訴人們,能量的存在可以是沒有物質座位依託的,這就是顛覆科學唯物認識觀的要命事實。

    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一樣,都對物理學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但如同相對論並沒有否定經典物理學一樣,量子力學也沒有,只不過是經典物理學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導致在研究範圍擴大的時候,原有的理論基礎不能夠滿足實驗事實,這就需要一種更為精細的理論,不過這不意味著拋棄原有的理論,只是適用範圍不同罷了。相對論不是萬能的,如果在速度遠遠低於光速的前提下,使用牛頓力學和相對論來解決問題基本沒差異,相對論是精確一些,但是精確的數值對於我們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反而增加了繁瑣的運算。相對論也並不是完美無缺的,量子的發現便印證了相對論的侷限性,但是它也並不能因此就可以否定相對論,只能說是完善。

    提到量子力學,很自然的會想到測不準原理和量子疊加態。測不準原理說的是我們無法同時精確測定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這個測準了那個就測不準,只能用動態波函式加以描述,而經典物理學認為一切都是確定的甚至是可以預測的,但是量子力學的發展否定了這一觀點。量子疊加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薛定諤的貓的問題,按照常理貓要麼活著要麼死去,但是量子力學告訴我們還可能存在一箇中間狀態,貓不死也不活。

    總而言之呢,量子力學是一門高深的理論,哪怕經過了百餘年的發展,我們所能夠探索到的還很有限,足以見其影響之深遠。

  • 5 # 490309

    我們的院士說過,什麼手機,電視機都和量子理論搭邊,所以今天什麼新名詞量子手機,量子電視機直到量子衣不足為怪。

  • 6 # 章彥博

    量子力學在提出時確實有很大的影響,但卻不能說是「動搖了所有的根基」。

    在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初的時候,法國學者拉普拉斯曾提出了「拉普拉斯信條」。這個理論認為,只要我們獲知了某一時刻,所有原子的位置和速度,由於物理定律是確定的,我們就可以預測未來任意時刻的事情。

    這個「拉普拉斯信條」,就是所謂的「機械決定論」。在量子力學提出之前,機械決定論可謂大行其道,畢竟之前的物理學定律都不包含隨機的成分。

    而在量子力學提出之後,發現物質的行為有著根本上的隨機性。舉個例子,讓一個光子射向一個玻璃,假設玻璃上鍍了一層膜。我們用太Sunny來實驗,會發現透過之後光強減少了一半。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單個光子碰到這個玻璃,會怎樣。

    量子力學的答案是:會以機率波的形式既透過又反射。而只有在被觀測的時候,才會以50%的機率是投射,或者是反射。

    這種根本上的隨機性,使得微觀層面的物質行為無法完全預測。但有的機械決定論者還不死心,認為宏觀平均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之後直到「混沌現象」被發現,機械決定論才從微觀到宏觀都被推翻。現在也有一些支援機械決定論的觀點,比如「計算不可規約」的思想,認為存在隱變數,而且貝爾實驗的推導存在問題,但這些理論都還沒有得到證實。

  • 7 # 科學船塢

    應是量子力學的發展動搖了經典物理學的根基,量子!大家可能誤以為它和質子、中子一樣是個新發現的粒子,其實不是的,它只是說,如果一個物理量存在一個不可分割的最小物理單元,那麼這個物理單元(最基本的單位)就是量子,而這個物理量就是量子化的。所以,它只是一個概念,代表著能量的傳遞是不連續的,而總是以一小份一小份的傳遞,而這個一小份就是量子。

    量子力學是非定域性的,在經典物理學裡頭,一個點要對另一個點施加影響,就必須透過兩者之間的空間中介,可以是場,才能對另一個點施加影響,而且有效資訊的傳遞不能達到或超過光速,這就是經典物理學的定域性。

    另外,從另一個方面講,經典物理學代表著決定論,量子力學代表著非決定論,不過非決定論不能簡單的理解為自由意志,其實,量子力學中的非決定論只是說在量子力學中或者說在微觀世界中存在著隨機性、不確定性,當然這種隨機性、不確定性不受人的主觀意志影響,它有它自己的客觀自然規律,所以不能與自由意志等同。

    雖然量子力學與經典物理學有那麼多的不同,但都屬於物理學,科學家也正在嘗試著將這兩個理論融合統一成一個基本理論,當真正統一之後,科學又將向前邁出一大步。

  • 8 # 科學探秘頻道

    量子力學屬於物理學,當然科學不分界限,物理學同樣和生物、化學、材料學、哲學甚至宗教學等有交叉。

    量子力學的發現,最對經典物理學的影響最為直接,它直接否定了經典物理學的運動規律可預測性、物理量不可分割性等觀點。使人們認識到在微觀世界,物質的執行規律和宏觀世界截然不同。電子等基本粒子的運動軌跡變的不那麼精準,我們只能夠用機率來統計他們下一刻可能出現的位置,而不能完全預測到它們出現的位置。在量子世界,一切都變得隨機了起來,機率波函式成為了描述基本粒子運動規律的函式。

    正式由於量子世界奇妙的運動規律,所以當材料的尺寸小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具有宏觀物質不具有的奇妙性質。比如材料學裡面的半導體量子點、碳量子點等奈米材料,都是具有十分奇特的尺寸量子效應,可以以極高的量子熒光產率發光。這也是量子力學和材料學的交叉。

  • 9 # 天涯孤客5555

    量子力學和老子的觀點謀合,大自然和人有密切關連,命運和人的行為有密切關連。因為場的運動,人也許生活在各種場中。

  • 10 # 迴圈宇宙14億光年

    不懂量子力學的人才會這麼想,所有物理學理論都是量子運動的組成的,本來就密不可分的,人類到了這步,是有些小理論走的太快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量子糾纏是否真的沒有空間束縛,那時間對於量子糾纏有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