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婦小好
-
2 # 心藍時光
我是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大寶六歲多,小寶一歲多,關於親子閱讀筆記怎麼書寫,我希望從我自身的做法,看看能不能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當我看了《思維導圖》一書,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思維導圖,才知道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又很有效的實用性思維工具,對於提升孩子的思維模式和學習能力都是很有幫助的,思維導圖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我那時還懷著二寶,每天還在堅持上班,下班後就儘量陪伴大寶。我看到大寶當時對畫畫很感興趣。
於是我買了一個新本子,從2018年10月28號開始,試著引導大寶畫思維導圖的中心圖,並由我口述,再引導大寶寫親子日記,記錄閱讀一本書的感受和每天跟爸爸媽媽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生活。
沒想到大寶對我的想法十分的贊同,在他眼裡這個本子是回憶本,是和爸爸媽媽最美的回憶,他特別樂意並樂此不疲地去做。
我將導圖小標題分為四部分:
第一是《專門記錄孩子做的好事》:
鼓勵大寶每天做的好事,只設記“功”薄,不記“過”。“過”的事媽媽會直接批評他。我希望畫本上留下的都是兒子美好的事情。這也是我從《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中得到的啟發。
第二是《感謝的人》:
我希望大寶心存感激之心,不要覺得什麼都是他理所當然應該得到的。讓他把白天老師或小朋友以及親人對他的幫助和關心,都記在本子上,逐漸培養孩子的仁愛之心。
第三是《孩子對我們說》:
“我永遠愛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永遠愛我。” 這句話大寶希望可以對爸媽說一輩子,一天也不要中斷。
第四是《我想對你說》:
裡面是媽媽每天對大寶說的悄悄話,甜蜜而溫馨。
改版後的思維導圖回憶本,不僅提高了孩子的求知慾,對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美好的品格起到很大作用。
就這樣跟大寶的回憶本一天都沒有斷過,在第一本回憶本做完,大寶曾感嘆:堅持一件事很難,放棄一件堅持很久的事也更難”媽媽希望你從小就懂得堅持的意義,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總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和回報。
在做完第二本的時候,大寶又感嘆:我發現堅持並不勞累,有了堅持我反而感到很快樂,我希望這個回憶本可以伴隨我一生,以後我的孩子也可以看到我的堅持。
我覺得堅持一點也不累,也不是什麼難的事,反而增加了我的想象力,只要你也肯堅持一點點,你也會像我一樣。
每次離開家,大寶會很自覺的把筆和本子放在箱子裡,出門什麼都可以丟,但唯獨這個不能。
弟弟出生的那些日子,大寶因為弟弟的到來感到異常的興奮,不去上學不回家,每天都守在弟弟身邊,把本子放在陪護床上畫起來,又用日記記錄著每天弟弟的變化;
回合肥看外公外婆,大寶把本子放在高鐵車的小桌板上,手拿畫筆,靠著微弱的光堅持著畫畫,記錄著你在合肥發生的那些難忘事。
去武夷山的那些天,大寶白天遊山玩水,嬉笑打鬧,晚上回去後直接累癱,但大寶依然坐在酒店的椅子上認真畫畫,並寫下每天遊玩的經歷和感受。
現在回憶本已經變成大寶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寶說這些回憶本是和爸爸媽媽弟弟最美好的回憶,一天都不能斷,要一直就這麼寫下去。
看到大寶一直樂在其中,我真的很欣慰,這幾個在外人看來極其普通的本子,在我的眼裡卻像發著光。裡面照亮的是大寶和爸爸媽媽弟弟一起經歷的點點滴滴,也見證著專屬於我們一家人的幸福足跡,留下的是滿滿的感動和溫暖。
我也希望透過這種特別的形式,讓大寶從小在快樂中播下寫作和畫畫的種子,間接地提高大寶的寫作和畫畫水平。
-
3 # 大魚育兒
我和孩子親子共讀了7年
這個過程中,我也記錄過親子閱讀記錄,也寫過寶寶成長日記,也讓孩子寫過日記。親子閱讀筆記我覺的也差不多。
那我覺的親子筆記你可以包含下面幾點內容
1、今日共讀內容:
2、今日共讀孩子的表現及狀態
3、今日共讀你自己狀態及閱讀感想,你的收穫
4、今日共讀時間
其實這個完全可以按著自己的喜好來記錄的。親子閱讀也是讀給自己的,讓自己重新經歷一次童年,不管對孩子還是自己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回覆列表
親子閱讀,這四個字本身就體現了共度的孩子還小。因為大了就不需要你一起讀了,孩子自己本身就能完成這項操作。那麼既然是小朋友,再回過頭來看你提的這個問題。
其實我覺得不需要寫閱讀筆記,起碼現在處在親子閱讀期間不需要寫。有這麼幾個原因:
1、親子閱讀能堅持下去的,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母親每天讀的嗓子啞,手舞足蹈表演內容就夠累的了,所以能堅持親子閱讀這件事情,就是需要得到認可的一種育兒行為。
2、把一件本身就需要小心呵護的事情轉變成硬性任務,那麼孩子離厭惡這件事情也不遠了。所以為了保持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興趣,真心不建議建立硬性指標。
那麼,讀過就不需要管了嗎?建議進行以下操作:
1、培養孩子每日記錄隨筆的習慣,剛開始寫什麼都行,怎麼寫都行。最重要的是要先養成這個習慣。然後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可以開始對內容進行規定。
3、與孩子一起演繹繪本類故事,讓孩子更深入的瞭解書中的內容,我覺得做到這三點,就已經把一本書吃透了,不需要非得形式化的寫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