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蓑衣帶雨

    明代有史可考的幾種火器

    1. 火銃

    明洪武時期的火銃

    火銃是一種單兵武器,如同前文所述,明代的火銃並無太大創新,這種火銃在使用時有很多弊端, 就是裝填彈丸的時間過長,而且由於缺少瞄準系統,精準度差。敵人往往乘裝填彈丸的間隙衝殺而來, 手持火銃計程車兵不帶任何刀槍, 只能任人宰割,較為雞肋。《明英宗實錄》中記載:"軍中手把銃發輒不繼,賊已習知,每乘隙進兵。"

    2. 鳥銃

    鳥銃也是一種單兵作戰武器。明朝嘉靖年間從西方傳入,是在火銃的基礎上的提升。與火銃相比,鳥銃在設計上有創新,也對製造工藝提出了新的要求。其炮管是由熟鐵鍛造而成,在裝填火藥的部位採取雙層複合結構以增加強度。增加了扳機和瞄準系統,膛線也磨的更加光滑。大大加強了其易用性、可靠性和威力。

    3. 佛郎機

    佛郎機

    佛郎機是一類火炮的總稱,從幾十斤到幾百斤不等, 主要透過葡萄牙與明朝的衝突傳入中國。與傳統中國火炮相比,佛郎機在射擊結構上大為創新。採取了子母銃的設計,大幅減少了裝填彈藥的時間。這樣的設計也減少了炮管承受的壓力。使得炮管可以設計的更細更長,有利於力量的聚集。故佛郎機有射程遠、射速快、散熱快、彈藥量恆定、準確度高、穿透性強的優點被廣泛運用於陸戰和海戰。

    4. 紅夷大炮

    紅夷大炮

    紅夷大炮是一種重型火炮。"紅夷"是明朝時期對荷蘭人的蔑稱。紅夷大炮由明末時徐光啟向葡萄牙人購買而得。其特點是口徑和重量都巨大紅夷大炮口徑在10-20釐米之間。重量在1000-3000斤之間。彈丸的質量也在十幾斤左右。明代工匠透過模仿和學習,製造了上百門大炮。用以進行野戰、攻城、守城。

  • 2 # 戎馬丹心

    很多,明朝善於學習仿製,自己研發火器,比如魯密銃就是仿製,比原版還要好,還有火龍出水!神火飛鴉!猛火油櫃,九雷神機!可惜明晚期火器監腐敗粗製濫造,容易炸膛!無法規模化裝備部隊!說到底明朝滅亡還是政治經濟原因!清朝就閉關鎖國幾百年,火器研究基本停滯!

  • 3 # _afiniafi_

    已經有人給出正確答案了~~三眼銃!!!~~沒錯!正是三眼銃!

    從最初的書本記載,再到戰場上的獻身……即使最後仍發揮著餘熱,成為紅白喜事上最喧鬧最有氣勢的響器,直至民國……成為大明火器傳承時間最長,最具有代表性的創新。

    故,大明最引以為傲的火器,非三眼銃莫屬!

  • 4 # 我愛祖國的碧水藍天

    所謂佛郎機就是法蘭西的音譯,明朝先進火器三眼銃到了清朝因為清軍步兵全部裝備了火繩槍因此三眼銃等各種銃全部流入民間,老百姓辦個紅白喜事用它放個響到是爽歪歪。紅夷大炮就是從長著紅頭髮的外夷手裡買來的大炮。我真不知道明朝有什麼可驕傲的。

  • 5 # 1314吐槽星君

    明朝是火器發展黃金時期,上到攻城火炮下到單兵火器品種繁多,不能說超越同時代的西方火器,但也是百花齊放各有千秋,而且裝備率也是恐怖,這源於明朝商品經濟的發達和對宗教、軍事科技的重視。

    如果說明朝最得力的火器,我首推佛郎機和魯密銃。這兩件火器都學自西方,但的確是好用。

    佛郎機炮也叫鷹炮、子母炮,是一種既可以野戰也可以城防的中型速射火炮,它由一具母炮和幾具子巢組成,發射時把預先裝藥的子巢放入母炮的缺口處,再填入炮彈即可點火發射,然後再填入下一個預裝好的子巢,如此迴圈往復。如果炮身是上佳的銅鑄成的話可以在幾分鐘內發射七炮左右,待炮身冷卻的一刻鐘後又可以填裝發射。可以說是八旗鐵騎的噩夢般的存在。不過,佛郎機炮也有缺點,炮身與子巢的縫隙處氣密性較差,導致身管膛壓不高,射程很受影響。

    魯密銃是明末趙士禎仿製並改進的奧斯曼土耳其進貢的簧輪火繩槍,這種火槍比明朝傳統的鳥銃重6-8斤,操作時比鳥銃稍簡單,但威力大、射程遠(150米左右),在五十米處能射透明代戰場上的任何雙層盔甲,有記錄說:在五十米左右射穿馬匹並射死騎手。魯密銃具有完備的瞄準系統,並在槍托處嵌入一片鋼刀,可以當斬馬刀使用,不過據說效果不好,好像是太重。

  • 6 # 事實入耳

    明朝最為常用的火器主要是大炮,三眼銃

    大炮沉重只是在一些固定戰場使用較多。三眼銃攜帶方便很多可更方便隨軍隊靈活移動。三眼銃在明朝確實算是一種讓軍隊喜愛的武器。明朝中後期火器發展到更發達的地步。還有一些小型火炮,也是可以方便攜帶隨軍作戰的,這些火器也算很不錯的裝備

  • 7 # 派大早

    據考證中國最早的金屬管型火器出現於元代。1970年,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元代銅火銃可謂是中國最早的銅銃實物。明朝初期所用火器一部分傳承自元朝,另一部分則是洪武初年所造,但其形制並無多大變化。洪武以後,因社會生產力及冶煉鑄造技術的提高,火器製作技藝有所提高,火銃由粗短型向細長型演化。火炮亦由早期的粗短小炮過渡到之後的將軍炮。明朝的火器製造由朝廷控制,明太祖分別設立軍器局(洪武十三年)和兵仗局(洪武末年)用於兵器的監管。這一舉措標誌著明朝火器的生產由專門的部門監管負責並批次生產,相對於蒙元時期火器的零星生產是一項巨大的進步。洪武年間對於火器的製造管理較為嚴格, 凡鑄造火器,需要鐫刻衛所,編號,銃名,重量,製造年月和機構,以及建造人和工匠姓名。而自明成祖後,因火器製造和使用數量的增多,大多數銘文只記字號,編號與年號。

    明代出土火銃,火炮實物較多,其材質銅鐵皆有。鎮江博物館所收藏的明洪武年間銅銃由前膛,藥室與尾銎三部分組成。尾銎呈喇叭形,後部可與木柄相連線。有些銅銃裝有把手,但裝把手的銅銃數量較少。研究人員將無把火銃歸為“無敵手銃”,而有把者則命名為“手把銅鐵銃”。永樂手銃則是定型於永樂七年(1409)的單兵火銃,其基本構成與洪武年間手銃並無實質性的改變。前膛從藥室到銃口逐漸收細,呈現錐形,總體外形比之洪武火銃更為細長。永樂火銃的火藥槽上有一火門蓋,用於保持藥室內的火藥乾燥潔淨,比之前代是一種進步。永樂中型火銃的外形構造與手銃差別不大,但前膛較粗,呈直筒狀,重量可超過8公斤。中型銃的尾銎亦可與木柄相連,但因過於沉重,因此推測中型銃應該更適合安放在炮架或炮車上使用。據《明史》所載:“大者發用車,次及小者用架,用樁,用託。大利於守,小利於戰”。永樂火銃多裝填散彈,裝填費時,發射速度也較慢。

    (洪武年間制無敵手銃和手把銅鐵銃)

    (正統元年天字手銃及永樂十三年英字中型銃,中型銃總長43.5釐米,內徑5.1釐米,重8300克)

    鳥銃原非中國所有,其傳入中國的途徑史籍所載不明,據抗倭名將戚繼光將軍記載鳥銃得自於倭寇。另一說則認為鳥銃自西番傳入。據研究人員推測,鳥銃始於西洋無疑,其先由西洋傳入明朝時活躍於日本,東南亞各國及中國沿海的貿易及海盜走私集團。一批西洋鳥銃經此路徑傳入中國,另一批則經由明朝人及葡萄牙人傳入日本,經日本工匠模仿,改造後再回流入中國,兩者在外形上略有不同,《神器譜》記載:“西洋番鳥銃較倭鳥銃稍長”。鳥銃與明朝本土“各色火器不同,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銃上有準星,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雖然鳥銃的射速,威力和準頭遠超當時廣泛裝備於北軍,但卻“成造本拙,工尤粗惡......不堪擊敵......圖為虛器”的快槍。但大多數北軍將士仍固執的沿用做工粗糙,效率低下的快槍和三眼銃。

    明初火炮出土實物較為原始,粗陋,其基本型製為管型環箍結構。有些火炮為凸腹式,即藥室部分隆起,有些則為厚尾式,即口尾加厚,但沒有隆起的藥室。用於加固炮身的鐵箍有窄有寬,數量從一箍至七八箍不等。口徑從3.5釐米至7釐米不等,大者重量可達87公斤,而身管較長的火炮長約108釐米。部分火炮鑄有炮耳,方便固定火炮和調節俯仰角度。還有口徑較大的大口鐵炮,口徑10釐米,炮口呈碗狀,炮身同樣有環箍加固。貴州出土的洪武十一年碗口炮長31.8釐米,頭大尾小,實重十六斤七兩,炮身上刻有銘文。此外,洪武年間也有口徑和重量極大的臼炮出土,這些臼炮即有鐵鑄,也有銅鑄,重可達200公斤以上。該類火炮體形粗短,口徑大,洪武年間的部分大型臼炮帶有獨特的雙炮耳。洪武十年製造的幾門鑄鐵大炮內徑21-21.5釐米,炮長98-100釐米,倍徑比4.56-4.76,重達445.9公斤。

    至明中期時冶煉製造技術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火器生產水平比之明初有一定的進步。著名的大將軍炮應為明朝人自主生產的威力最強的大型火炮。大將軍長可達1.5米左右,重約600斤,口徑10-11釐米。可以裝藥38兩,併發射7, 8斤重的大鉛子一枚或數百枚小炮子。將軍炮炮身鑄有多個加強箍,部分將軍炮鑄有炮耳,與歐洲火炮相比,將軍炮炮耳的位置比較靠後,僅位於藥室前方一點的位置。雖然是彈道平直的火炮,但炮身較短,難以充分發揮火藥的爆炸威力。大將軍炮的加強型“大神銃”,重可達1000斤,除了尺寸上的差異外,兩者之間似乎並無實質上的區別。

    (明代大將軍炮)

    明朝自產火器種類較為繁雜,大小形制不一,命名也五花八門。雖然有些火器的命名極為唬人,甚至帶著一股濃濃的武俠風(如飛雲霹靂炮,八面旋風吐霧轟雷炮等),但總體來看火器的製造較為粗糙。並且因為缺乏科學性的實驗基礎,明朝自產火器大都難堪大用,使用效果並不算理想。由於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在解釋火藥和火器的應用原理時,普遍套用傳統的君臣佐使及陰陽五行理論。這種解釋不僅顯得極為牽強,同時也表現出了較多的迷信色彩和神秘性。在經歷了開國初期的一系列戰事之後,明朝統治者對於火器的研發和使用也趨向於保守,認為火器乃“國家所重......量給以壯軍威,勿輕給(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來自最高層的阻力又限制了地方上對於新式火器的研發和應用,至此明朝火器的發展趨於停滯,這一情況一直延續到16世紀初期。

    (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的明朝火器)

    真正為明朝火器的發展和運用帶來突破性變革的則是自16世紀以來各式歐式火炮的傳入。佛郎機即是由西方傳入的一種重要火器,並在明代火器的發展和應用方面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直到17世紀才被威力更強,射程更遠的紅夷炮取代。14世紀的歐洲火炮多是由鐵匠鍛打而成,以鍛鐵製造的炮管是兩頭開放式的,因此需要另外鍛打子銃來封閉炮管的尾端。14世紀晚期至15世紀中前期由歐洲工匠們製造的鍛鐵射石炮一度達到了極為驚人的尺寸。1424年,英格蘭人遺留在聖米歇爾山的鍛鐵後裝射石炮重5.5噸,僅僅一個子銃就長達3英尺(0.91米)。大型後裝炮的子銃過於巨大笨重,這並不利於提高火炮的射速。此外子母銃分離的特性導致火炮整體結構不夠緊密,火炮即難以承受較高的膛壓,也無法充分發揮火藥的效率,因此威力和射程都大打折扣,而顆粒火藥的使用則進一步加速了大型後裝炮被淘汰的程序。

    與之相反的則是被稱為迴旋炮的可由單人操作的一類反人員小炮,這類小炮可以安裝在旋轉支架上,因此轉向靈活,射角寬廣。雖然射程和威力有限,但其子銃小巧輕便,不但射速快而且便於操作,是相當不錯的小型輔助火炮。此類小炮早先大多為鍛鐵所制,之後逐漸被身管更平直,結構更緊湊的銅鑄迴旋炮所取代。歐洲各國(包括奧斯曼土耳其)所造迴旋炮種類極多,長短粗細各不相同,大者可以發射數磅重的石彈或鐵彈,雖然威力不足以破壞船體結構,但卻是殺傷人員的利器。佛郎機於正德年間傳入中國,據明朝官員記載 “(佛郎機)銃有管 ,長四五尺 ,其腹稍大 ,開一面以小銃裝鐵彈子 ,放入銃腹內 ,藥發則子從管中出 ,甚迅。每一大銃用小銃四五個 , 以便輪放。其船內兩旁各置大銃四五個”。佛郎機炮子銃輪流施放,射速較中國傳統火器更快, 並且前有準星後有照門,射擊精度也更高。佛郎機的傳入引起了明朝軍事家們的關注,時人謂之“火器莫利於佛郎機”,朝廷於嘉靖年間(1523)開始大規模仿製佛郎機。戚繼光將軍贊其為“天下通有之利器”,不但在軍中大規模推廣,他還將傳統的將軍炮與佛郎機相結合製成無敵大將軍炮。該炮每門配備子炮三門,連子炮共重一千五十斤,即可發射數百枚小炮子也可發射大炮子。雖然不利於野戰卻是深受明軍依仗的守城利器。此炮“一發五百子,擊寬二十餘丈……罔有不懼而退者”。此外,也有小型化的本土佛郎機產物,如馬上佛郎機,百出先鋒炮,萬勝佛郎機等。明朝自產佛郎機小者重五,六公斤,大者重逾千斤,是此後百餘年間在明軍裝備中佔據最主導地位的重要火炮。

    (明朝人所繪佛郎機)

    關於發熕最早的圖文介紹出自《籌海圖編》(1562),史載發熕“約重五百斤,用鉛子一百個,每個約重四斤……石彈如小斗大”。早在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地區已經開始仿製,使用這種火炮,發熕是明軍水戰或守城時所使用的主力火炮之一。在紅夷炮傳入之前,發熕一直是明朝火炮第一把交椅,所謂“勢大力雄,無如發熕”,“火器之大者,莫如發熕”。發熕由前膛,藥室和銃尾三部分組成。前膛有兩道加強箍,中部藥室膨大,隆起,兩側有炮耳。銃尾呈錐形,帶一圓環。膨大的藥室應該是為了保證能夠承受火藥爆炸時產生的高膛壓而有意加厚的,這是明朝早期火器的常見特徵。銃口部的獸頭吞口浮雕則是有別於中國傳統火炮的重要特徵。同時代的獸吞口及炮身上的大面積浮雕紋飾不僅見於16世紀的印度產火炮,南歐的西班牙及北歐的瑞典亦出產此類雕飾精美並裝飾有獸頭吞口的大炮。中西火炮所具備的兩種特性同時在發熕上得到體現,因此推斷髮熕當為中西結合之產物。

    明朝人所造發熕為前膛裝填火炮,初用銅鑄,因銅較為昂貴,又轉而使用生鐵鑄造,但鑄鐵炮“薄則易炸,厚則重至千餘斤,無所用之”,而銅鑄或熟鐵鍛制的大炮則“重至三五百斤而止,放之不炸”。由此可見間,明軍常用發熕重300-500明斤,再大者則過於笨重,裝備不多。城防,海防大發熕體量要遠大於水戰發熕,威遠城所用“鐵發熕五千觔四座”當為不需要移動的永久性火力輸出大炮。五千明斤約重6580磅,約相當於16世紀英格蘭產50-60磅加農炮(6000-7000磅)的重量。根據明朝人對於之後傳入的紅夷炮的態度來推斷,五千斤發熕的威力與效能自然遠不能同等重量的加農炮或寇菲林長炮相提並論。長城博物館現藏一門崇禎元年(1628)年所造鐵芯“銅發熕”,口徑7釐米,全長170釐米(銃口至火門長141釐米,倍徑18),重420公斤(926磅)。該炮發射兩斤重(約2.6磅)鉛子一個或“再添一斤鉛子亦可”,這一使用方法倒是符合明軍把火炮當大噴子用的習慣。此炮口徑約相當於16世紀英格蘭產半獵隼炮,重量略輕(4.5磅半獵隼炮約重1000磅),長度比之半獵隼炮要短29釐米,發射的炮子重量也比後者要輕些(2.6-3.95磅)。此發熕火門處管壁厚度推斷為8.8釐米,略低於16世紀西班牙純鑄鐵炮的標準(口徑7.8釐米,火門處管壁厚度9.75釐米)。此炮雖名為發熕,但並非傳統的大腹式發熕,而是前細後粗略呈錐型的紅夷炮型制,屬於當時所鑄造的新式頭號發熕炮,其特徵與明末所仿紅夷炮並無二致。

    (傳統的大腹獸頭吞口式銅發熕,炮身遍飾紋飾,此類特徵不見於傳統火炮,應為中西結合之產物)

    在紅夷炮傳入之前,另有一支來自南洋一帶的大型火炮傳入中國。有關於這類火炮來源的資料極為稀少,其傳入可能是透過貿易途徑或透過在呂宋炮廠務工的華工。呂宋大炮於萬曆年間傳入中國“戎政尚書黃克纘業捐多金,購閩人之善造者十數人輩至京,同泰甯侯造炮於京營,已造成大炮一位,銅重三千斤”。黃克纘招募的福建工匠所造大炮即是此處所指的“呂宋大銅炮”。不過這批工匠在西班牙人的炮廠中所擔任的只是一些並不重要的角色,而且他們顯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也沒有掌握解歐洲人鑄造火炮的關鍵技術。因此,這些工匠們所鑄的大炮很是粗糙,外型呈直不隆咚的大煙囪狀。雖然黃克纘自誇:“一位重三千餘斤……一發擊斃建夷七百餘人,將官二人……再發擊斃建夷二千餘人(如此牛鼻的毀天滅地炮都滅不了建奴,可見老奴有高達)”,但實際效果並不好,甚至有多門火炮直接炸膛,遼東經略熊廷弼忍無可忍直接抨擊黃克纘所造火炮“重千斤一位者遂炸碎無存……張名世亦以所造滅虜炮重兩百餘斤者……聲更猛,更遠……無不人人笑銅炮無用”。由此可見這批呂宋銅炮空有大炮之名卻無大炮之實,威力和品質連200多斤的自產小炮都不如,而銅炮之堅固耐用竟然不如當時的鐵炮也實在是一大笑話, 純屬掛羊頭賣狗肉的西貝貨。

    17世紀20年代,遼東戰局惡化。明軍自造各類火炮威力有限,鑄造不精,且釋放無法,難以抵擋滿洲人的凌厲攻勢。有鑑於此,徐光啟等開明之士力主購置西洋大炮來對抗後金,並於泰昌元年購得4門大炮。這批大炮最初來源於南方沿海的歐洲沉船,是當時西洋武裝商船所搭載的大炮,其型制有別於中國傳統火炮。其鑄造“不以尺寸為則,只依銃口徑為則”,即炮管壁的厚度以大炮的口徑做為參照比例來鑄造。炮尾部管壁最厚,至炮口處逐漸變薄,整個炮身呈現前細後粗的錐形。因歐洲火炮普遍裝填威力大的顆粒火藥,因此又在炮身各處加箍以增強火炮的整體強度。有學者認為艦載火炮長度縮短的趨勢自西班牙無敵艦隊始,32倍徑的陸軍用寇菲林身管縮短至18倍徑,呈現雜種化。這一現象在英國軍艦所搭載的火炮上也有所體現:海上君權號所搭載的各式火炮即帶有 “drake”這一字尾,表明這些火炮的身管較標準形式為短。除此之外,這一時期的艦載火炮與陸上火炮差別不大。

    天啟六年,紅夷炮在遼東前線大顯神威,重創後金軍,“迴圈飛擊,殺其貴人,每發糜爛數重”。自此之後,明軍“憑堅城以用大炮”,屢搓後金。不論是努爾哈赤還是繼任的皇太極都曾吃過紅夷炮的虧,所以滿洲人也試圖透過各種途徑獲得新式大炮。1633年,孔有德,耿仲明部攜十數門紅夷炮投降滿洲,無疑是對明朝的極大打擊。此後,雙方在關外的火力對比發生根本性變化,滿清屢屢以紅夷炮轟擊明軍要塞,所裝備的大炮數量甚至達到數十門之多。1639年,滿清攻松山,兩日打進城中炮子600餘個,“俱重十餘斤,目下南牆所裝紅夷炮37門”。滿洲人火炮技術進步之快令明軍頗為震驚,被視為蠻夷的滿洲人對於紅夷炮這種新式火炮反倒表現出了比明朝人更為開放的態度,並在短短數年間扭轉了雙方之間的差距。

    明軍除購置紅夷炮外,亦嘗試仿造紅夷炮。但明廷上下普遍對洋人抱有懷疑,排斥的心態,並屢次拒絕葡萄牙炮匠,炮手入京。因此明軍自造火炮進展緩慢,而迫於戰爭形勢又不得不求助於傳教士湯若望。湯若望雖非受過專業訓練的炮匠,但他所能接觸到的西方第一手的資料知識顯然是當時的明朝士大夫們所接觸不到的。湯若望奉旨於京城設立炮廠,至明亡前湯氏共督造紅夷炮520門。至於明軍仿造的紅夷炮則質量大小不一,從500斤至5000餘斤(明斤)皆有。如天啟四年所仿大炮長313釐米,重3100公斤(6834磅),口徑14.50釐米,倍徑21.6。此炮口徑略小於17世紀英制27磅半加農(15.2釐米),在身長略短的情況下(27磅半加農約335釐米長),重量卻遠大於後者(6834磅:3860~4000磅)。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明軍習慣鑄鐵炮,而英軍多鑄銅炮所致,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因為明軍所鑄火炮炸膛較多,因此不得不加厚炮管,或所鑄大炮管壁厚度未按比例科學鑄造,導致用鐵過多,大炮過重。而至於那些銘重7000斤,口徑卻只有10釐米的大炮,實在是身巨口小的怪物,不僅沒能提高火力還白白浪費了機動性,在此不做過多探討。

  • 8 # 老照片

    明朝最引以為傲的火器大概就是三眼火銃了,就是現在還有一些農村地區用三眼火銃作禮炮用。三眼火銃發明於明朝嘉靖年間,威力大,近戰遠端均可,是一種常用武器。當敵人還沒衝過來時,先向敵人發射三眼火銃造成傷害,隨後直接再掄起來當棍子用,好比鐵棒。但鑑於明朝時期火藥技術的侷限性,以及士兵通常都是身披鎧甲,所以可以推測,三眼火銃的威力並不是很大。

    魯密銃:趙士楨仿照魯密國火槍製作的“魯密銃”,威力大,射程遠,在當時世界上,可以說是最先進的單兵武器之一,效能優異,近似現代步槍。

    虎蹲炮:由於擺放形態似猛虎蹲坐,故而取名“虎蹲炮”,傳說由戚繼光發明。虎蹲炮輕便,操作靈敏,類似於現在的“迫擊炮”,大量適用於山區作戰。

    明朝還有很多著名的火器,如水上火器——火龍出水,守城火器——紅夷大炮等,在當時世界上都是很有名氣的。但到了清朝,這些火器被當作是“奇技淫巧”,導致火器發展逐漸停滯不前,落後於世界。

  • 9 # 漢川養蝦

    明朝火器很原始 沒有什麼引以為傲的火器 要說比清朝強的可能是即使引進西洋火器 沒有像清朝那樣固步自封 例如佛郎機仿製的西方後膛炮 鳥槍仿製的西方火繩槍 紅衣大炮仿製的西方艦載炮

  • 10 # Renai55ance

    明朝能引以為傲的火器一堆,比如:

    第一個使用多級火箭分級技術的火龍出水,其實還有一個,神火飛鴉,使用了微控制器飛控,精確打擊敵人指揮官,還有一窩蜂,最早的牽引式多管火箭炮,還有糜爛十里紅衣炮,核武試驗王恭廠

    用@帶帶大師兄的話來說就是:你吹你呢?

  • 11 # 李三萬的三萬裡

    我們發明的火藥,到了明代的時候已經長足進展,明代初中的火器發展和使用居於世界前列,後期就一般了,越來越趕不上潮流。以功能為主的形態造型設計此類火器形態大多出現在明代火器發展的成熟期。當時的人們對火器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和認識,因此其形態造型更符合使用功能。

    比如其中的鳥銃和將軍炮是這個時期代表性的火器,其形態造型相較於早期的火器更加簡潔明瞭,更符合我們傳統意義上對火器形態造型的認識。鳥銃:鳥銃是明代後期對火繩槍和燧發槍的統稱,由銃管、瞄準裝置、扳機、銃床、彎形銃託構成。

    鳥銃的形態造型符合其功能:細長的銃身增加了彈道長度,這就使射擊的精度更高,穿透力也更強,提高了士兵的射擊精度。將槍柄由插在銃尾部的直形木把改為托住銃管的曲形木託,增加了射擊的平穩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把所有積蓄拿出來買房買車,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