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秉燭讀春秋

    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歷史傳承的國家。

    自文明史出現以後,據統計中國共有559位皇帝。

    在眾多皇帝中,人們發現只有一位是狀元出身的皇帝,他就是西夏第8位皇帝——夏神宗李遵頊(xu)。

    咱們先科普一下西夏,西夏是党項人在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國家。

    西夏的締造者名叫李繼遷,生於動亂的唐末五代初時期

    到後來趙匡胤篡奪後周天下建立了北宋,實際上北宋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當時李繼遷不願投降北宋,於是帶著族人向西北發展,經過多年的拼搏建立了西夏國。

    西夏屬於遊牧民族,和宋、金、遼並立,當年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自稱是李繼遷的後人。

    李遵頊(1163~1226)的父親並不是皇帝。他的父親李彥宗是西夏宗室齊國忠武王,簡稱齊王,相當於漢族的諸侯王。

    李遵頊雖然不是太子,也不是皇帝的繼承人,充其量不過是諸侯王之子,但他具備一切當皇帝的條件。

    相傳在他出生時滿屋紅光,鄰人以為他家失火了,其實這都是史學家杜撰的情節。

    不過有一點是真實的,那就是李遵頊從小聰慧,詩詞歌賦、騎馬打獵樣樣精通。【史書記載:(李遵頊)“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

    當時西夏和北宋關係還算和睦,西夏的一些政策效仿北宋,在選官方面實行科舉制度選拔人才。

    其實李遵頊沒必要打拼,老爸百年以後他就能承襲齊王爵位,但是李遵頊想證明自己的價值,一直沒放棄學習,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

    公元1203年,號稱“學霸”的遵頊參加了科舉考試,在京考的時候金榜題名,一舉奪得魁首——狀元,這一年李遵頊32歲。

    平心而論,李遵頊之所以後來能當上皇帝,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他的老爸李彥宗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李彥宗是西夏夏襄宗李安全的權臣,夏襄宗是西夏的第七位皇帝,按皇族輩分來論,李彥宗和李安全是同族兄弟,因此李遵頊是夏襄宗的堂侄。

    夏襄宗是一個昏庸無比的皇帝。

    宋、金、遼、和西夏並立時期,相當於中國三國鼎立時期。並不強大的西夏,要想生存下來必須左右逢源,在夾縫中發展。

    但夏襄宗看不清錯綜複雜的形式,與金朝交惡,依附逐漸強大的蒙古,當蒙古做大做強時,想吞併西夏。

    因此蒙古不斷地侵擾西夏,以至於造成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鑑於夏襄宗的腐敗無能,作為諸侯王的李彥宗掌握著軍隊,他和兒子李遵頊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決意要推翻夏襄宗的統治。

    歷史改朝換代都有其特殊的背景,要麼外戚當政,要麼是“幹弱枝強”,要麼是國運衰敗。

    此時(1211年)西夏屬於後者,國力下降,民怨四起,經濟遭到破壞……

    爺倆兒一合計,此時不反更待何時?於是在涼州起兵。

    當一棵樹腐朽到根時,只要輕輕一推,給它一個外力就會轟然倒下。

    政變最終的結果是:夏襄宗被廢,一個月後夏襄宗神秘死去,李彥宗將兒子扶上皇位,李遵頊遂成了西夏第8位皇帝,同時也是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狀元皇帝。

  • 2 # 送歷史個放大鏡

    熟讀歷史的我們都知道,中國第一個皇帝是秦朝的秦始皇,最後一個皇帝是清朝的溥儀,期間2139年,共誕生了493個皇帝。他們每個人登上皇位的條件和故事都有所不同,既有亂世之中打天下的皇帝,也有利用手中的政權從兄弟或者親人中奪得的政權,當然,更多的是依然是守成的皇帝。有這麼一位皇帝,他的成功有努力,當然也有機遇。他登上皇位的身份跟很多人都不一樣,他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擁有狀元身份的西夏皇帝李遵頊。

    李遵頊是西夏的第8個皇帝,雖然他在位的時間不算長,還把國家帶進了更加黑暗的時期,這個我們不表,我們今天來說說他由狀元走向皇帝的事情。

    李遵頊的起點還是很高的,他是西夏宗室齊國忠武王李彥宗之子。李彥宗在西夏的地位類似於中國諸侯王,他是皇帝宗室親人。他一出身就意味著有這良好的世家根基,但是如果他想做皇帝還是擁有很多不可能成功的條件,因為皇室宗親按血緣劃分非常嚴格,李遵頊的機會幾乎是沒有的。但是往往沒有條件,依靠自身努力和機遇成就偉業的人也不在少數。

    強悍的李遵頊

    據史書記載,李遵頊“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說明他從小就很喜歡讀書,是博覽群書的那種,不像是普通的高幹子弟。其實我們從古代的歷史人物傳記中也能看到,因為環境的影響,那些世家的公子,他們讀的書,跟那些民間大眾家為了考科舉而讀的書完全不一樣。普通人唸的儒家書籍除了講“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外,會很遵循忠誠,以天子為中心,效忠朝廷。李遵頊後面敢於去奪取天下,我猜測除了這些儒家書籍看了不少,當然在“博覽群書”的過程中,帝王術、厚黑學之類的書籍應該也接觸的不少。

    雖然西夏和宋朝一直不怎麼和睦,但是卻很喜歡宋朝的文化,同時在科舉這一塊也是仿造宋朝的制度建立起來的。在一次科舉考試中,李遵頊一舉拿下了當朝狀元。

    機遇來臨

    李遵頊能成為帝王,跟他在所在的朝廷也是很有關係的,因為當朝的皇帝是西夏史上著名的昏君夏襄宗。

    有一個東西很有意思,夏襄宗名字叫做李安全,但是他管轄的西夏卻並不安全。從當時的版圖上我們可以看出,西夏其實是被金、蒙古、吐蕃等幾個國家圍在一起的,往往在大國的博弈中,在中間的小國其實的是最危險的,因為大家打仗都要先把中間的打掉才能去打其他的國家。這樣的國家要想在亂世之中謀得發展,除了養精蓄銳外,更多的是要學會與他國周旋,在周旋之中保全自己。說到這個其實最典型的就是我們的三國時期,坦白來說,無論是劉備還是孫權,若是想和曹魏一對一對打的話,其實是打不贏的,他們兩家人都知道,所以吳蜀兩國一直以來都是唇亡齒寒,相互幫忙。

    很顯然夏襄宗沒有這個覺悟,在他那個年代,天下甚至全球,最頂尖的帝國就是鐵木真的蒙古帝國,西夏要學會的就是如何和身邊的國家,比如金朝、遼國、南宋建立起友好的關係,大家一起共同對付蒙古,可惜西夏反而依附蒙古,破壞和金國的關係。連年的征戰造成了西夏民不聊生,夏襄宗又不願意聽從屬下大臣們的建議。

    於是,李彥宗和李遵頊兩父子在“雄心”驅使下,一合計,反了。在涼州起兵,最後奪得了政權。李遵頊在父親的幫助下也成為了西夏第8個皇帝。這也讓他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皇帝!

  • 3 # 歷史時燒錄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擁有高文憑的皇帝,就是狀元皇帝,他也是史上408位皇帝中唯一的一個狀元皇帝。

    古代的狀元相當於現在的博士生了,所以說他的文憑是非常高了。只可惜這位皇帝雖然文憑高,卻不大懂得治國之術。這個狀元皇帝名叫李遵頊(xū),是西夏人。

    西夏是北宋時期,位於西北的党項人建立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它雖然不屬於一個正史國,但它也存在了190年。李遵頊是當時西夏齊王李彥宗的兒子,也是當時西夏皇帝李安全的堂哥。

    他從小博覽群書,可以說才華橫溢。到了40歲這一年,他去參加了殿試,竟一舉高中了狀元。由於當時李安全在位期間,昏庸無能,被蒙古鐵木真打得慘敗,接連賠錢、賠物,還把自己的親生女兒送給鐵木真做妃子。

    所以,西夏國內反對李安全的聲音越來越高。西夏國被蒙古逼迫,經常需要派兵去幫助蒙古外出征戰,導致國力不斷衰落,國內上下反對李安全的人越來越多。李安全原本是透過政變奪得的皇位,所以李遵頊也學會了李安全的這一手,抽準機會發動了宮廷政變,把叔皇趕下臺,自己登上了西夏國的皇位。這一年,李遵頊48歲。

    本以為身為狀元的李遵頊把堂叔趕下臺之後,就會利用自己的文學才華,使國家走上改革富強之路。沒想到,他也全部繼承了李安全之前制定的國策,把聯金抗蒙之策,改變為聯蒙打擊金國。所以在李遵頊手上,西夏國國力持續衰落。

    西夏國內,民怨載道,朝廷許多忠良正直的大臣向李遵頊進言,但他就是聽不進。太子李德任為了勸他,寧願放棄太子之位,出家為僧,結果還是沒能打動固執的李遵頊。在皇帝寶座上折騰了12年後,60歲的李遵頊主動退下位,讓他兒子李德旺繼位,自己當上了太上皇。當了四年太上皇之後,李遵頊終於離開了人世,終年64歲。他的兒子給他上諡號“英文皇帝”,廟號“神宗”。

    結語:本來是狀元皇帝,卻沒想到是一個無所作為皇帝,確實讓人唏噓。

  • 4 # 蕭郎君

    狀元身份當上皇帝,其實也是個偶然。要是他知道自己能當上皇帝,他還去考狀元?不過正是因為這個偶然,讓他成為了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位有著狀元身份的皇帝。這位皇帝就是夏神宗李遵頊,是西夏時期皇帝,不過並不是開國皇帝,他當皇帝時,已經是西夏第八位了。

    那為什麼他能當上皇帝呢?其實這都和夏襄宗有關,夏襄宗李安全是西夏第七位皇帝。

    夏襄宗的皇位是透過奪權而來的,公元1206年,他廢掉了夏恆宗而後自立。同一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而成吉思汗的目標是攻取金國,既然想攻取金國,那就要讓金夏分裂。

    於是成吉思汗將西夏作為了首要目標。公元1209年,夏襄宗投靠了蒙古,並開始對金國發動戰爭。西夏在夏襄宗的帶領下國力急速下降,長年的戰亂讓百姓貧困不堪,而且夏襄宗本人還不理朝政,最終引起了各方的不滿。

    公元1211年,夏神宗李遵頊的父親李彥宗在涼州起兵,廢夏襄宗並立李遵頊為帝。李彥宗是西夏皇族宗室,被封為齊國忠武王,封地就是在涼州。

    總而言之,這位狀元能夠當上皇帝,多虧了自己的父親李彥宗,當然起因則是夏襄宗,如果不是夏襄宗的昏庸無能,也不會輪到這位狀元來當皇帝。

    延伸一下,李遵頊當上皇帝后,並沒有吸取夏襄宗的教訓,反而繼續依附蒙古,攻打金朝,公元1216年,李遵頊拒絕替蒙古西征,被蒙古攻打逃至西京。公元1223年,李遵頊為了不做亡國皇帝,將皇位傳給了太子李德旺。

  • 5 # 聽濤說事

    科舉產生於隋朝。科舉中個狀元絕非易事。能中狀元說明這個人博覽群書,才華橫溢。如果是太子能順位繼承皇位,肯定不會去費這個功夫。

    那麼說明這個人是隋朝以後,非太子位且相當有才華的一個人。縱覽中原王朝,沒有發現有這麼一個人。

    那隻能從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裡找。發現確實有這麼一位,他是西夏第8位皇帝,即夏神宗李遵頊。

    李遵頊是西夏宗室齊國忠武王李彥宗之子。史書記載:“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此人是西夏宗室中不可多得的博學之人,天慶十年(公元1203年)三月,西夏癸亥年科舉開考,報名參加的李遵頊“廷試進士,唱名第一”,被桓宗皇帝李純佑欽點為狀元郎。

    那他是怎麼做上皇帝的呢?中狀元后,加封為王,又晉升為大都督,手握兵權。

    因為他文武雙全,所以威望頗高。隨著勢力見長,野心也開始膨脹,也想問鼎皇權,整個皇帝噹噹。

    其父李彥宗在涼州起兵,助他一臂之力。廢掉夏襄宗,將李遵頊扶上了皇位。1211年改元光定,成為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位狀元皇帝。

    夏神宗雖然學富五車,但未必懂治國之略。他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先與金朝關係破裂,依附於蒙古。但蒙古只把他當成小弟,不停地徵調西夏軍隊配合他們的擴張之戰。

    因為平凡的徵調,使夏神宗不堪忍受,終與蒙古鬧掰,蒙古掉過頭來攻打西夏,嚇得神宗驚慌逃走。等蒙古退兵後才又悄然返回。

    此時國內因為連年征戰,已經是人困馬乏,民怨四起。但神宗依然想征討金國,因為太子拒絕領兵而被廢。

    但神宗依然鐵了心要抗金,御史中丞諫言上書,說國家連年用兵,田野荒蕪,民生塗炭。卻被神宗當面駁斥。

    正好此時蒙古欲領兵滅夏。在內憂外患下,不得已宣告退位,傳位於次子,自稱太上皇。也是西夏僅有的一位太上皇。李遵頊於1226年病逝。

  • 6 # 當朝大學士

    我們都說進士為“天子門生”,因為他們是透過殿試,由皇帝金筆玉點的傑出人才。《康熙王朝》之中有這樣一個虛構橋段:少年康熙想要考驗一下自己學識,化名“龍兒”投考科舉,結果獲得探花。其太傅濟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拿出試卷,說道龍兒本來可以拿榜眼,只因卷面沒有處理乾淨,遂成為探花。當康熙告訴老師自己就是龍兒之後,太傅當即無地自容,羞愧離去。

    當然,上面的橋段僅僅是二月河老師的杜纂,為了增加文學色彩,凸顯少年康熙才思敏捷。但是,歷史上真的有一位皇帝是出生科舉,並且是進士及第狀元郎,他便是西夏國第八位皇帝夏神宗李遵頊。

    李遵頊為皇親國戚,其父親李彥宗為西夏齊國王,駐守涼州,治所西涼府。

    李遵頊從小才思敏捷,聰明過人,而且博覽群書,閱歷深厚。史書記載:“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

    1203年,李遵頊參加西夏國科舉,在廷試被夏桓宗李純佑點為金科狀元。

    此時插播一段西夏國曆史,便於讀者們理解這一位狀元皇帝。

    夏桓宗李純佑為西夏國帝第六位皇帝,因為性情溫和敦厚,實行養國安民的基本國策。咋一眼看上去還不錯,但是西夏國卻因為長期安逸而走上了內鬥的道路。舉國休養導致國無進取之心,從上到下好逸惡勞。政治上井噴式的腐敗,牽動著西夏政局動盪。

    1205年,緩過神來的李純佑試圖改革弊政,但是蒙古人沒有給他們時間。1206年,蒙古第一次進攻西夏,西夏政局動盪,改革之路胎死腹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年,自己的堂弟李安全突然發動宮廷政變,廢除了夏桓宗李純佑,自己登基成為了西夏國第七位帝王,即夏襄宗。

    李安全並沒有成為西夏國的中興之主,反而成為了西夏國滅亡的加速器。他上臺之後,先是廢除了與金國修好的政策,將友誼的小手伸向了北邊的蒙古人。

    結果李安全成為了孤家寡人,在自己窮兵黷武進攻金國的同時,蒙古人卻將他的橄欖枝扔出了門外,並且仍舊將西夏作為掠奪目標之一。連年的征戰使得西夏國力枯竭,蒙古、金國的敵對使得西夏孤立無援,西夏國亡國有日。

    再此危機之時,1211年,李彥宗起兵涼州,攻破京都,廢黜昏君李安全,將自己的兒子李遵頊立為皇帝,即夏神宗李遵頊,他便是中國唯一一位以狀元身份成為皇帝的人。

    但是吧,才學歸才學,有文采、詩才,不一定代表你有政治才幹。而且依靠著實際關係,李遵頊的這個狀元說不定還是注水豬肉,畢竟是皇親國戚,而且父親是封疆大吏。

    不管狀元身份實不實,李遵頊皇帝做的是真的差,與被他父親廢掉的李安全為一丘之貉。他繼續沿用了李安全聯蒙抗金的國策,使得國力繼續凋敝。

    李安全的剛愎自用早就讓西夏成為了一個空殼子,對金的戰爭又連連失敗,時不時還會被自己主子(蒙古)踢上一腳,李遵頊就帶領著西夏國在這樣的環境之中苟延殘喘。

    李遵頊的亡國之舉飽受華人詬病,錚臣們紛紛進言,卻被李遵頊罵道禁言。太子李德任甚至提出了放棄太子位、出家為僧,以換取皇帝改變國策的懇求,卻反而被李遵頊囚禁冷落。

    國有此君,焉能不亡?1223年,眼看著西夏國江河日下,李遵頊草草的講皇位傳給兒子李德旺,自己做了西夏第一位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太上皇。

    三年後,64歲的李遵頊病逝。而在其死後僅一年,1227年,西夏被蒙古亡國。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狀元皇帝,本來可以成為後人頂禮膜拜的偶像,如今卻成為而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透過兵變取得的江山,來的容易,去得也容易。不知不覺間,李遵頊已經成為眾多皇帝中的反面教材。本可以千秋揚名,卻落得唏噓收場。現在看來,止增笑耳。

    【文 / 楚南青史君】

  • 7 # 李厚何

    嚴格說,中國歷史上連一位狀元皇帝都沒有。

    由於開國皇帝通常都“要打要殺”,武將或權臣出身的比例較高,而能當上武將、權臣的往往“學習成績”就不會太好,因此開國皇帝“學歷”普遍不高,而繼位的“嗣皇帝”大多生下來就是皇子,即便不是也是皇族,而多數朝代對皇族參加科舉考試有種種限制(目的是不希望皇族掌權威脅帝位),因此授予皇族的官職多半是武職(最典型是宋朝和明朝),血緣較近的皇族很難參加科舉,血緣太遠又很難有機會繼位,加上科舉考試直到唐朝才開始,因此別說狀元皇帝,就連進士皇帝也不很多。

    歷史上以進士身份成為皇帝的只有兩人,且都是少數民族。

    一位是西遼開國皇帝——西遼德宗耶律大石,遼天祚帝天慶五年以遼太祖八世孫的身份中進士,入翰林,金軍進攻時一度擁立耶律淳為皇帝替代逃跑的天祚,燕京被攻破時被俘,金軍讓他帶路他趁機逃跑到天祚帝處,後因苦勸天祚帝不要貿然反攻兩人鬧翻,他帶領少數部眾一路西逃,在遼國西北邊境部隊和屬國幫助下,在中亞建立了西遼政權。耶律大石不是狀元,但是唯一進過翰林院的皇帝,遼的翰林叫“林牙”,因此他被稱作“大石林牙”。

    另一位是西夏神宗嵬名遵頊。嵬名遵頊是西夏皇族嵬名彥宗之子,連世系都失傳,至少不是皇族至親,他在西夏桓宗天慶十年(公元1203年)三月“廷試進士及第,唱名第一”,中原王朝殿試前三名稱狀元、榜眼、探花,但西夏並沒有這樣的規矩,因此嵬名遵頊雖然“唱名第一”,但也並沒有“狀元”的正式頭銜。他在公元1211年篡位自立,成為西夏曆史上倒數第三位皇帝,說他是“狀元皇帝”,只能說勉強湊合。

    有科舉但沒有狀元榜眼探花的情況並非只在西夏才有,最晚結束科舉(1917年)的越南,自1075年開始科舉至1917年結束科舉,842年間從未設立過狀元。

    以上兩位都是因為和皇室血統關係疏遠、又出生在對皇族管制不嚴格的少數民族政權,所以有機會參加科舉考試,但這類政權的特點是不太重視科舉,做官主要靠血統,因此耶律大石在遼雖然進了翰林院,卻寂寞得要去造反,而嵬名遵頊進士及第後“令嗣齊王爵。未幾,擢大都督府主”,科舉並未給他帶來什麼好處,上述兩項官爵都是因為父親的關係獲得,即便不參加科舉也可以做到這樣,這位後來是當真造反並且徹底改變了西夏皇族的譜系。

    除此以外帝王學歷高的就不多了,有大學以上學歷的貌似只有一個東漢光武帝劉秀,他是西漢太學生,相當於現在社科院的研究生了。

  • 8 # 歷來現實

    眾所周知,封建社會是專制的,皇帝一手遮天,什麼事都是皇帝說了算。

    所以毫不誇張地說,一部中國古代史就是一部想保住皇帝位置和推翻舊皇帝的野心史。

    從秦朝的秦始皇開始,到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結束,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一共產生了493個皇帝。

    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成長經歷。

    大多數是會投胎的皇帝,子承父業,世襲皇位的;有的是地痞流氓、靠造反起家;有的是行伍出身,篡奪了兵權。真正有學歷的皇帝,歷史上沒有幾個。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皇帝,身份非常特殊。

    他不但有文憑,而且還是狀元文憑,這樣高的文憑當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絕無僅有。

    此人名李遵頊,是西夏的第8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狀元皇帝。

    眾所周知,科舉制度建立於隋朝,在真正確立是在唐朝。

    所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誕生於唐朝,他的名字叫孫伏伽。

    凡是能當上狀元的,一般都是人中豪傑,是非常了不起的人才,是國家的棟樑。

    從唐朝開始一直到清朝滅亡,中國一共產生了638個狀元,但是狀元當了皇帝的,也只有一個人,他是西夏國的皇帝李遵頊。

    宋朝的時候軍力比較弱,當時跟它並存的,還有遼國和西夏政權,它們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當時西夏雖然是少數民族政權,但也非常虛心,學習宋朝先進的東西,包括也宋朝的科舉制度。

    西夏選拔人才的時候就是靠的科舉制度,從考試產生的精英中選拔官員。

    西夏移植了宋朝科舉制度,但不全盤宋化,而是創造性繼承,將其發揚光大。

    中原政權的科舉,只是針對百姓和一般官員的後代,皇親國戚是不參加科舉考試的,他們可以利用特權升官。

    但西夏是一視同仁的,機會面前人人平等,皇親國戚也不能特殊,大家一起考試,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李遵頊是西夏的皇室宗親,要想出人頭地,科舉是唯一出路。

    所以根據史書記載,他"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

    就是說李遵頊追求進步,有遠大理想,從小學習刻苦認真,不僅博覽群書,而且還能寫一手好字。

    1203年在西夏國的考試中,李遵頊跟大家一起參加了"高考",成績優異,取得了廷試進士第一名,也就是文科狀元。

    訊息傳出舉國震動,李遵頊身為皇室宗親,還勤奮學習,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確實太了不起了,簡直就是一個勵志榜樣。

    那時候,家長教育孩子讀書的時候,除了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還會說:"看人家李遵頊,皇親國戚還那麼刻苦用功,你一個百姓家的孩子現在不努力學習,還待何時?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廷試進士,唱名第一"是李遵頊的人生寫照。

    當上狀元之後,李遵頊的人生更加順利、平步青雲,他繼承了齊王的爵位,又成為西夏皇帝李純祐的智囊和臂膀。

    後來李純祐跟自己的堂弟鬧起了內訌,不但丟了皇位,還淪為階下囚,丟了性命,不到三十歲就去世了。

    李遵頊作為朝臣,目睹了李安全奪權全部過程,他從中受到了啟發,原來皇帝也可以這樣做,如此輕而易舉。

    於是他也依樣畫葫蘆,在1211年8月從李安全哪裡搶走了皇位。

    不過當皇帝跟做學問不完全一樣,學習的書籍沒有一本是告訴人是如何當皇帝的。如何做全靠自己的的悟性和臨場發揮,一個文科狀元不一定是個合格皇帝,一個文盲和乞丐也可能坐穩江山。

    因為當皇帝不需要什麼狗屁學問,只需要吃透厚黑學就完事了。

    李遵頊繼位之後,改變了原來親宋和金的外交政策,採取跟蒙古聯合攻擊金的政策,讓國力本來就很削弱的西夏成為西北病夫,內外交困。

    李遵頊這個文科狀元,當了皇帝之後就成了暴脾氣,有了武狀元風範,不停地跟金國打架。

    蒙古人高興的時候,他跟人家聯手打攻打金國;蒙古人不樂意的時候,他領導西夏軍隊單挑金國。

    雖然西夏國常年征戰,民意支援率很低,國民經濟也日漸衰退,官員也普遍厭戰,但李皇帝不管這些,只要自己樂意。

    百姓心裡反戰可以,不滿不能表達出來,不然就抓你。

    大臣主和可以,不能私下裡議論,更不能上朝堂上講,不然就治你的罪。

    連太子的話也聽不進去,太子一氣之下要出去當和尚,結果被他廢掉關了起來。

    李遵頊這個好戰皇帝,跟朝廷內那些鷹派聯合,把西夏綁在戰車上,打來打去,沒有把別人打殘,先把自己打垮了。

    後來蒙古漸漸強盛,西夏就成為其侵略擴張的障礙,成吉思汗打花剌子模,就想清除西夏這個絆腳石,病夫西夏在強大的蒙古面前自然不堪一擊,李遵頊嚇得夾著尾巴到西涼地區涼快去了,把爛攤子丟給了新太子、次子德旺,自己變成太上皇繼續享樂。

    1226年,西夏被蒙古滅國,李遵頊病故,享年64歲,一個文科狀元到皇帝轟轟烈烈的一生,就此悽慘冷清收場了。

    李遵頊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一個學富五車的博導教授不一定能當個合格皇帝;而那些不學無術,斗大的字不識半升的文盲;或者是考試不及格,大學校門都沒有進過,最多隻在學校傳達室打雜的人,卻有可能當一個很猛的皇帝。

    叫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 9 # 澳古說歷史

    這位皇帝就是夏神宗李遵頊。

    李遵頊,西夏第八位皇帝,西夏宗室齊國忠武王李彥宗之子。史載,李遵頊“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是博覽群書,非常聰明。天慶十年(1203年),李遵頊在西夏科舉廷試中名列第一,被夏桓宗李純祐欽點為今科狀元。1211年,襄宗李安全昏庸無道,濫殺西夏宗室,最終李彥宗和李遵頊於涼州起兵造反,襄宗被廢,李遵頊被其父李彥宗扶上帝位,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狀元皇帝,是為神宗。

    神宗雖是一位博覽群書的人才,卻並不是一位會理政的好皇帝,簡單的說,他雖富有才學,但卻並沒有治國的能力,讓他統治西夏,只會讓西夏本就衰落的國勢變得更加的衰落。

    事實上,最後也的確如此。

    李遵頊即位後,他是全盤接受襄宗李安全所實施的各項政策,對內橫徵暴斂,禍害百姓;對外繼續依附蒙古,與金國開戰。1211年7月,神宗即位不久,他就派兵萬騎圍攻金國的東勝城,促使西夏與金國的關係變得越發的惡劣。1212年3月,因蒙古的猛攻,金國不敵,遂主動的與西夏求和,但是,此時李遵頊卻不接受金的求和,依然頑固的選擇對金進行戰爭。次年,金國在西夏和蒙古的聯合進攻下,逐漸不支,夏軍得以連佔金保安州、邠州、鞏州、慶原、延安等數州之地。

    從表面上來看,李遵頊選擇依附蒙古,與蒙古聯合進攻金國的政策,對西夏並沒有啥壞處,畢竟若沒有蒙古的協助,西夏是絕對不可能打的過金國的,更不可能佔據金國那麼多的土地,因此咋看起來西夏確是賺了。但是,實際上西夏並沒有賺,反而是虧大了,從長遠的眼光來看,這完全就是為他人做嫁妝。

    先不說,西夏因依附於蒙古,致使西夏計程車兵被迫被蒙古所驅使,被當做炮灰來使用,比如1217年正月,蒙古徵調3萬餘西夏軍,前往攻金,大敗於寧州,西夏近乎全軍覆沒,而要知道西夏的人口本就不多,一戰就折損萬餘士兵,這絕對是傷筋動骨的事情,更何況這樣的折損還不是一兩次,是許多次。再者,西夏和金國的關係可謂是唇亡齒寒,金國被滅,接下來就會輪到西夏,蒙古是不會放過西夏的,因此在當時,對於李遵頊而言,聯合金國抗擊蒙古,這才是最為正確的選擇。

    但是,無奈的是,李遵頊雖有才,卻不懂治國,他只顧眼前的利益,卻不顧長遠的利益。他延續的聯蒙抗金的政策,不但讓西夏國內的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更是讓西夏失去了最後生存的機會。正如清吳廣成在《西夏書事》中所言:“遵頊承之,禍連不解,殫其民力,竭其資財,兩世窮兵,干戈自及。天道好還,理固然耶”,夏神宗極其低劣的治國才能,最終是將西夏帶入到了滅亡的境地當中。

    只得說,李遵頊在歷史上唯一的成就,就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位狀元皇帝”,若無這個名頭,他恐怕早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不為多數人所知。

  • 10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始於隋朝的中國古代科舉制度,誕生了700多名文狀元。這些飽學之士一旦狀元及第,便走上了一條仕途升遷的快速通道。有人出將入相,甚至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朝廷重臣。也有人坐鎮一方,成為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封疆大吏。

    當然了,也有個別人仕途不順,始終原地踏步,混跡於小官小吏終老一生。

    不過,從狀元成為皇帝的,歷史上只有一人,那就是西夏神宗皇帝李遵頊。

    (網路配圖)

    那麼,李遵頊是怎樣從狀元成為皇帝的?在位期間,他又是怎樣的一個皇帝呢?

    李遵頊生於1163年,是西夏宗室齊國忠武王李彥宗之子,史書稱他“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幼年時期的李遵頊善學上進,特別喜歡讀書,長大後寫得一手好字,博覽群書,學富五車,是一個滿腹經綸的人,這為他後來狀元及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203年,40歲的李遵頊參加西夏朝科舉考試,居然拔得頭籌,成為廷試第一名,至此開啟了他的高光時刻。很快,有狀元頭銜加持的李遵頊被襄宗李安全封為齊王,又將全國的兵馬大權交到他手中,擢升他為大都督府主。

    此時的李遵頊顯赫一時,便不再甘心做一個區區的齊王。1211年,李遵頊秘密發動宮廷政變,將夏襄宗拉下了皇位,自個兒坐到了皇帝寶座上,改元光定,定都涼州。華麗實現了由狀元轉身為皇帝,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個狀元皇帝。

    李遵頊即位之時,周遭強敵環伺。蒙古國兵強馬壯,國力強勁,金國也非善茬,早就對西夏虎視眈眈。南宋雖已偏安一隅,自身難保,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遠非一個小小的西夏可比。

    李遵頊為了在狹縫中求生存,討好日益崛起的蒙古,沿襲了李安全時期的錯誤策略,聯合蒙古對抗金國。

    (彪悍的蒙古鐵騎)

    按理說,狀元出身的李遵頊應該知道,志在一統天下的蒙古,不可能永遠把西夏當朋友。當金國被滅亡的一刻,就是西夏噩夢的開始。西夏正確的選擇應該聯合金國,共同抵抗彪悍的蒙古鐵騎,才能力保西夏的一席之地。

    但李遵頊空有滿腹才華,他似乎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反而助紂為虐。

    1211年,李遵頊剛剛稱帝后,便對金國武力入侵,派出萬餘騎兵圍攻金國的東勝城,被金國的援軍打敗。1212年,金國主動示好,派使臣出使西夏,對李遵頊曉之以理,希望兩國聯手抗蒙,但李遵頊置若罔聞。使者剛一離開,便對金國發動了攻擊。

    從1213年1月開始,李遵頊不顧國力孱弱,強行發兵攻佔了金國的保安、慶陽、鞏州等地。1216年,當蒙古大舉入侵金國時,李遵頊認為機不可失,忙不迭地派兵幫助蒙古,佔領了金國的延安、伏州、潼關等地。就在這一年,李遵頊妄想一鼓作氣拿下金國,出兵4萬圍攻定西城,卻遭到金國迎頭痛擊,死傷2000餘人。

    1217年,蒙古再次入侵金國,要求西夏聯合作戰,李遵頊又發兵3萬,結果再次遭遇大敗。當蒙古西侵花剌子模時,西夏已無力派出一兵一卒予以協助,結果惹惱了蒙古,突然對西夏發起攻擊,包圍了中興府。

    李遵頊對此毫無準備,嚇得面如土色,乾脆棄城出逃西涼,將太子李德任留守中興府。蒙古退兵後,李遵頊才又灰頭土臉地返回中興府。

    (成吉思汗)

    經過多年的窮兵黷武,西夏已被李遵頊糟蹋得千瘡百孔,朝中大臣也對李遵頊的附蒙抗金頗有異議。此時的李遵頊似有所醒悟,主動向金國去信,試圖修復兩國關係。但兩國多年鏖戰,豈是一封信就能冰釋前嫌的。金國對西夏懷恨在心,對李遵頊的好意斷然拒絕。

    朋友做不成,那就繼續為敵,李遵頊馬上變臉,又和南宋聯合起來,繼續攻打金國。1220年,宋夏正式結盟,同時出兵夾擊金國,攻下了會州城。金宣宗感到了危險,急忙和李遵頊講和,也被無腦的狀元皇帝一口回絕了。

    此後,金國在和宋夏的戰鬥中互有勝敗,雙方進入了拉鋸戰,直到鞏州戰役中,金國將西夏打得丟盔棄甲,死傷慘重,不得已退兵回返。後來,南宋想邀約西夏攻金,被金國打疼了的李遵頊當了縮頭烏龜,導致宋夏聯盟破裂。

    這下完了,李遵頊既得罪了蒙古和南宋,又和金國成為世仇,真正成為了孤家寡人,四面樹敵。國內臣民又質疑他的施政方略,民怨沸騰,以至於到了“國經兵燹,民不聊生,耕織無時,財用並乏,倉庫無鬥粟尺帛之儲”的地步。

    1223年,李遵頊仍不思悔改,堅持命令太子李德任領兵抗金,遭到了太子的拒絕。惱羞成怒的李遵頊將太子囚禁在靈州,廢掉了太子的儲君之位。

    終於,蒙古人對西夏出手了,成吉思汗派孛魯領兵滅夏,李遵頊再也扛不住了,他不得已宣佈退位,將皇位交給了次子李德旺,成為了太上皇。3年後,當蒙古鐵騎橫掃西夏國土的時候,64歲的李遵頊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一年後,國祚近200年的西夏國就被蒙古滅亡了。

    (參考資料:《金史•西夏傳》《宋史•夏國傳》《西夏書事》等)

  • 11 # 愛讀書的八戒

    當然是李遵頊啦!

    要說李遵頊還是很傳奇的。

    他是西夏齊王李彥宗之子,本來也是個小王爺。然後有一天一拍腦袋跑去參加西夏高考,還考了一個狀元身份。

    《西夏書事》:嘉泰三年、金泰和三年、夏天慶十年三月 策士。賜宗室尊頊進士及第。遵頊,齊王彥忠子……。遵頊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延祐廷試進士,唱名第一,令嗣齊王爵。未幾,擢大都督府主。

    要說他的身世到此時已經是很傳奇了!

    不!

    李遵頊表示還不夠,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然後他就造反,廢了當時的皇帝李安全,自己做了皇帝。——這李安全名字取得很是很喜感的。

    當然事實證明當皇帝無論叫不叫安全都不太安全!

    李遵頊做了皇帝后,成吉思汗對他也很不滿意。對他說,不好意思!這天下!霸道Quattroporte只有我一個!

    於是就命令李遵頊退位!

    李遵頊很留戀皇位:不退行不行!

    成吉思汗:.你不要鬧了,快點下臺,就這樣,都聽我的。

    李遵頊沒法子,就退了!

    這是一個霸道Quattroporte遇到另一個更霸道Quattroporte的悲傷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一流出現後,"985,211"餘威還能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