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imesnewman
-
2 # 世間皆知
首先人的頭髮不是一直不斷地生長的,頭髮是有生命週期的,男人頭髮的生命週期是4.5~5年,女人頭髮的生命週期是5~6年左右。
生命週期指的是一根頭髮從毛囊中誕生,知道毛囊萎縮停止生長,經過一段時間的轉換後,毛囊中一個新的頭髮誕生,並開始活躍向上長,把已經停止生長的毛髮擠出毛囊,那根頭髮就脫落,這根頭髮才結束了生命週期,而另一根頭髮則開始了進入了頭髮的生長期。
頭髮長在毛囊裡,一個毛囊只長一根頭髮。當毛囊中的毛髮誕生,細胞不斷分裂產生新的細胞,在毛囊中形成了頭髮,並不斷向上長出頭皮,就形成了堅硬的頭髮。而頭髮也是不可能無限長出,存在著一個生命週期的輪迴。
-
3 # 一個生活在俗世的俗人
因為其他動物會脫毛。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已知人是由猿猴進化而來,在不斷的進化中人和猿猴的區別越來越為明顯,最為明顯的莫過於直接能夠看見的表面特徵也就是人體的毛髮。猿猴的身體各處都佈滿了毛髮,而在人身上卻少的多,一般的體毛的較短不明顯也不會無限邊長,只有頭髮的毛髮非常茂密而又無限長長,經常需要打理。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說到的應該是人體的基因在不斷的進化,而在不同地區的人們表現也不同,亞洲人的體毛不明顯,而非洲人和歐洲人胸口的體毛也十分明顯,在基因選擇中為了更好的適合生活,也就不斷的改變自身無用的一些體態特徵,要丟棄不需要的毛髮,在跑步過程中兩腿間的毛髮就會摩擦生熱,這樣不舒服的感受中腿部內側的毛髮就被捨棄了。在夏天天氣非常炎熱,多餘的毛髮會讓身體散熱較慢,身體的毛髮也被捨棄了。大腦是我們人體中集使用思考最靈活的器官,這樣的器官重要就需要堅硬的頭骨來保護,既然頭部有毛髮,蓬鬆的頭髮可以抵禦一些衝擊,頭髮自然而然也被留了下來。還有一種頭髮被保留下來的可能就是因為古時候生活很隨便,以山洞、地穴為窩,地上有很多的小蟲子之類的東西,全身的毛髮會讓人們每一寸肌膚遭受蟲子的衝擊,為了免受蟲子在毛髮中亂鑽就選擇在進化中丟棄毛髮。
雖然進化論可以這樣解釋,但是實際褪去毛髮也有不利的,太陽是十分強烈的,尤其在沒有毛髮保護的肌膚更容易收到太陽的毒曬,我們現代人有衣服可以阻擋紫外線。像一些動物就有濃密的毛髮當作衣服,雖然夏天像穿了一件毛衣炎熱,但是卻少遭受了太陽的度曬,不只是炎熱,我們知道紫外線的長期照射會導致面板癌。其實身體的毛髮褪去對他們而說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頭髮既有溫暖的作用,其實還能起到美觀的作用,人類是需要交配而生存下去的,而雌性的外觀就是吸引雄性最好的武器,可能在古時候的雌性就透過頭髮來裝飾自己,來吸引雄性。頭髮是根據細胞分裂來形成的,細胞的不斷分裂就可以讓頭髮不斷的生長,人類為什麼只有頭髮不斷長長是沒有科學的定論的,大多都是人們的猜測沒有可靠依據。
-
4 # 網羅奇妙世界
令科學家撓頭的頭髮 當有一天你去圖書館尋找答案時,你會發現除了麝牛,人類幾乎是惟一一種頭髮一直都在生長的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但你從圖書館書架上根本找不到答案,因為迄今為止無人能解開這個謎底。 過去幾年,科學家對研究人類頭髮的興趣日漸濃厚。一篇發表在美國《進化人類學》雜誌上的短文,開了探討此問題的先河,它由美國西北大學的生理學家亞瑟·紐弗爾德和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人類學家格倫·康羅伊共同撰寫。他們指出,其他哺乳動物的毛髮長到一定長度,就自動停止生長,但人類的頭髮會一直長下去。 他們在文章中發問:“你見過一頭黑猩猩梳理頭髮嗎?或者你見過任何長毛的動物需要剪頭髮嗎?”當然沒有。人類的頭髮究竟為什麼能連續生長呢?對於這個問題,目前人們知道的並不多。除了手掌和足蹠外,人體表面都有毛髮生長。人類的毛髮根據粗細、軟硬的不同,可分為軟毛和硬毛兩種。軟毛,俗稱汗毛,細軟而色淡,遍佈面板表面;硬毛粗而硬,生長於人體某些特定部位,如頭髮。對成年人來說,在複雜的荷爾蒙機制的控制下,這兩類毛髮可擴充套件為多種毛髮,如眉毛、睫毛、腋毛和鬍鬚等。 不管是光滑的頭髮還是微小的趾毛,都能以每月1~1.5釐米的速度生長,在即將脫落前,毛髮停止生長的時間非常短。身體上不同處毛髮的壽命各不同,這就能確定它們的極限長度。例如腿毛能持續生長約2個月,腋毛則長達6個月,但是頭髮能在6年或更長時間裡不斷生長。 毛髮生長到一定時期,便開始脫落和更換。人類毛髮的更換,不像哺乳動物換毛有季節性,而是一生中經常不斷地逐漸脫落更換。據統計,人的毛髮有10~20萬根,其中頭部有8~14萬根,軀幹四肢有2萬根,每天脫落30~120根。不同部位的毛髮,其壽命長短不一:頭髮的壽命長2~5年;鬍鬚2~3年;腋毛1~2年;陰毛1~1.5年(一說鬍鬚、腋毛、陰毛的壽命只有7~10個月);眉毛、睫毛的壽命3~5個月。毛髮除壽命期滿自然脫落外,還可因中毒、疾病或暴力作用而脫落。 基因突變或許是主要原因 至於如何控制頭髮生長,現在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科學家還未揭開一些謎團。但是頭髮生長可能和無數個基因有關。並且,即使只有一個基因發生變化,也會給頭髮生長帶來巨大影響。 以安哥拉鼠為例,它的長毛髮就和一種被稱為FGF5的基因變異有關,這是一種中止毛髮生長的蛋白質。紐弗爾德和康羅伊認為,人類頭髮持續生長的原因,可能是因為FGF5或類似基因變異,從而失去了抑制毛髮生長的作用。 另一種可能是毛髮含有的10種主要角蛋白(一種不溶解的較硬的蛋白物質,是頭髮、指甲、角和蹄的主要結構成分)基因被連續複製。科學家指出,其中的9種角蛋白在人類、黑猩猩和大猩猩身上幾乎完全一樣,但是第十種——phi-hHaA卻明顯不同。 儘管對人類來說,phi-hHaA是假遺傳因子(即是脫氧核糖核酸DNA的一部分,類似於遺傳因子但沒有遺傳功能,不能合成蛋白質),但在其他靈長類身上它是一種能變異的蛋白質。德國癌症(專題 訪談 諮詢)研究中心的海爾米里塔·文特在2001年發表了他的發現:這種基因突變在24萬年前就出現了。 短髮和長髮哪個更有魅力 短髮與長髮相比有諸多好處:首先,這更有利於保健,因為長髮更易滋生寄生蟲;另外,對調節體溫大有裨益。短髮能讓人類祖先更好地適應從叢林到熱帶草原的氣候。有人甚至認為,留短髮是祖先為了適應在水邊的生活。達爾文則認為性取向是關鍵:留短髮的人看上去比留長髮的人更有魅力,所以其後代就更多,其種群也就日益增多,而長髮的人也就越來越少。 儘管短髮有諸多好處,但事實是人類更偏愛長髮,而且頭髮在進化過程中越發濃密,要知道這需要耗費更多精力去保養髮型和去除寄生蟲。最新的觀點認為,正是因為頭髮需要這麼費神護理,它才是人們展示其社會地位的最好舞臺。適宜的髮型是社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揭示你的階層、交際圈和交際能力。如果以上都是正確的,那麼結論非常明確:人類留長髮,不過是用來裝飾而已。 作為最早支援該觀點的人之一,英國蘇塞克斯大學的靈長類研究專家艾麗森·久利說:“這非常正確。整齊的毛髮會讓同類認為:有人願意為他整理毛髮。這不但需要良好的社會關係和足夠的時間,而且還需要心靈手巧。”這也許能解釋為什麼留著長的、稀疏的、蓬亂的頭髮,會被認為是流浪漢、瘋子或是賤民。 上面的解釋好像十分牽強,但久利辯解說,靈長類這樣做已有很久歷史。整理毛髮是靈長類的交際手段,許多靈長類都有十分複雜的髮型,以顯示其健康、地位以及種群。她列舉了許多例子,包括非洲狒狒、亞馬遜白頭絹毛猴、皇絹毛猴和印度短尾猴。 希瑞認為,對人類祖先而言,髮型不僅是個人的一部分,而且關係到其在族群中的地位,這在一些部落中非常明顯。今年早些時候,在愛爾蘭米斯的沼澤中發現的2300年前的克羅尼克溫人,顯然他們使用了原始的髮膠來讓頭髮豎起來。 他還相信,從兩萬年前人類開始進化,髮型就像人們的徽章一樣,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但至今尚未發現任何髮飾的化石來證實這一觀點。 但最為古老的一些人類雕像的髮型的確是經過裝飾的。2.3萬年前的維納斯就是一個例子,她的創作者沒給她明顯的面部特徵,但卻給了她一個透射出美感的髮型。類似的還有出土於法國的最古老的人類三維像——2.5萬年前的布來斯姆波夫人銅像,她有一頭漂亮的齊肩長髮。
-
5 # youtube愛科普
過去幾年,科學家對研究人類頭髮的興趣日漸濃厚。一篇發表在美國《進化人類學》雜誌上的短文,開了探討此問題的先河,它由美國西北大學的生理學家亞瑟·紐弗爾德和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人類學家格倫·康羅伊共同撰寫。他們指出,其他哺乳動物的毛髮長到一定長度,就自動停止生長,但人類的頭髮會一直長下去。
他們在文章中發問:“你見過一頭黑猩猩梳理頭髮嗎?或者你見過任何長毛的動物需要剪頭髮嗎?”當然沒有。人類的頭髮究竟為什麼能連續生長呢?對於這個問題,目前人們知道的並不多。
除了手掌和足蹠外,人體表面都有毛髮生長。人類的毛髮根據粗細、軟硬的不同,可分為軟毛和硬毛兩種。軟毛,俗稱汗毛,細軟而色淡,遍佈面板表面;硬毛粗而硬,生長於人體某些特定部位,如頭髮。對成年人來說,在複雜的荷爾蒙機制的控制下,這兩類毛髮可擴充套件為多種毛髮,如眉毛、睫毛、腋毛和鬍鬚等。
不管是光滑的頭髮還是微小的趾毛,都能以每月1~1.5釐米的速度生長,在即將脫落前,毛髮停止生長的時間非常短。身體上不同處毛髮的壽命各不同,這就能確定它們的極限長度。例如腿毛能持續生長約2個月,腋毛則長達6個月,但是頭髮能在6年或更長時間裡不斷生長。
毛髮生長到一定時期,便開始脫落和更換。人類毛髮的更換,不像哺乳動物換毛有季節性,而是一生中經常不斷地逐漸脫落更換。據統計,人的毛髮有10~20萬根,其中頭部有8~14萬根,軀幹四肢有2萬根,每天脫落30~120根。不同部位的毛髮,其壽命長短不一:頭髮的壽命長2~5年;鬍鬚2~3年;腋毛1~2年;陰毛1~1.5年(一說鬍鬚、腋毛、陰毛的壽命只有7~10個月);眉毛、睫毛的壽命3~5個月。毛髮除壽命期滿自然脫落外,還可因中毒、疾病或暴力作用而脫落。
基因突變或許是主要原因
至於如何控制頭髮生長,現在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科學家還未揭開一些謎團。但是頭髮生長可能和無數個基因有關。並且,即使只有一個基因發生變化,也會給頭髮生長帶來巨大影響。
以安哥拉鼠為例,它的長毛髮就和一種被稱為FGF5的基因變異有關,這是一種中止毛髮生長的蛋白質。紐弗爾德和康羅伊認為,人類頭髮持續生長的原因,可能是因為FGF5或類似基因變異,從而失去了抑制毛髮生長的作用。
另一種可能是毛髮含有的10種主要角蛋白(一種不溶解的較硬的蛋白物質,是頭髮、指甲、角和蹄的主要結構成分)基因被連續複製。科學家指出,其中的9種角蛋白在人類、黑猩猩和大猩猩身上幾乎完全一樣,但是第十種——phi-hHaA卻明顯不同。
儘管對人類來說,phi-hHaA是假遺傳因子(即是脫氧核糖核酸DNA的一部分,類似於遺傳因子但沒有遺傳功能,不能合成蛋白質),但在其他靈長類身上它是一種能變異的蛋白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的海爾米里塔·文特在2001年發表了他的發現:這種基因突變在24萬年前就出現了。
-
6 # 方傑夫叨科學
人類的頭髮只是看起來一直可以變長,實際上,我們腦袋上的每一根頭髮都像一個獨立於我們自身的小生命體一樣,有它自己的生命週期。
只是特別的是,人類的頭髮生長期通常有2-6年之長,因此在其停止生長之前的這段時間裡,只要有足夠的營養,它就可以沒日沒夜地生長。
據文獻記載,人類歷史上最長的頭髮達到了驚人的3.2米!
這可真是實實在在的長髮公主啊!
而身體其他部位的毛髮生長週期其實都遠遜於頭髮,比如腿毛的生長週期僅有6個月,況且其生長速度也只有頭髮的一半,所以最多在其生長週期長2-3釐米就達到其極限了。所以頭髮開起來一直在長。
而其他動物,就算是於我們人類基因十分接近的猿類,它們的毛髮生長速度也要遠遜於人類,並且生長週期也非常短。自然界中的動物脫毛現象十分顯著,如果你家裡養了狗狗或者貓咪,你一定會為它們脫下的大量毛髮而困擾不已吧!
-
7 # 曠野逆生
一方面,頭髮和人體其他一些地方毛髮的存在,會有少量的緩衝作用,有助於減輕損傷;另一方面,頭髮有一定的性競爭的意義,濃密的頭髮可能預示著良好的健康狀況,更容易找到伴侶,所以它們被保留了下來;
還有,人類祖先生活在熱帶地區,最炎熱的時候太陽都在頭頂正上方,保留頭髮能夠起到遮擋作用,避免至關重要的大腦遭到暴曬而過熱。
人類的頭髮和黑猩猩或者其他什麼動物的毛髮一樣,都是有生長週期的。以人類來說,頭髮的生長週期在2-6年。每天我們會掉落幾十根頭髮,然後又生長出幾十根。
所以,頭髮並不會一直生長。
為什麼人類的頭髮可以留很長,而動物的則不能?
除了不同物種遺傳特徵不同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生活環境不一樣,對動物們來說,它們的活動強度很大,毛髮更容易被撕扯脫落,也更容易磨損。而人類,則可以養尊處優地把頭髮蓄起來。這就是我們和動物之間的差別。其實指甲也是一樣的道理。人類還有人類圈養的一些動物,比如貓和狗,需要剪指甲,但生活在野外環境中貓和狗,一般不需要剪指甲。
突然發現一個事,都說人是從類人猿進化來的,可是隻有人類才有可以一直變長的頭髮和鬍鬚。
既然這樣,那為什麼體毛退化前不會無限變長。而且說是因為衣物才退化,可是手臂部分是很晚才有袖子這東西出現的,為什麼沒有出現退化不同步的事實?而且手背從來就沒有衣物覆蓋也沒有長毛。。難道人類是天生的裸猿或者是病變後才這樣的?
而且說是因為其他部位不長毛導致資源用不完所以才會一直長長,那麼為啥眉毛睫毛腋毛不會。
回覆列表
毛髮長短基因決定,目前來說確實是人類的頭髮長的最快。但不代表其他動物不長,他們有周期性脫毛,相當於人類的理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