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尚榀優築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吸引了全球的眾多人才,他的動員能力、協調能力、生產能力遠超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國家,ICU床位多也不是值得驚奇的事,所以疫情下想看美國的笑話很難。直面差距奮起直追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不然即使別人倒黴了但你自身沒有進步沒有任何意義的。

  • 2 # 王小店的小生活

    美國現在是有45000個ICU,但是這45000個床位本來就是基本滿的,需要出院一個進去一個。可以說美國醫療系統在日產本身就是近飽和狀態。不可能像中國一樣ICU不收其它病人只收新冠病人。要知道武漢湖北這次其它病人因為新冠得不到治療受了多大傷害,死的並不比新冠少多少。而且因為商業醫保等原因也不可能把ICU讓給非新冠病人。可以說,所有國家的醫療系統只能滿足正常需求,對付不了突發大量需求。在一個,呼吸學科和重症學科的醫護本來估計就只佔醫護人員的10%左右,這次中國是集中了全國這兩個學科的力量。就這兩個學科人員來說,中國絕對比美國多一倍以上。

  • 3 # FOV技術

    這和美國近幾年的醫學發展模式有關。

    近幾年開始,美國的外科(內科也相似參照)開始往兩個極端發展,

    一個是幾乎不需要住院的日間手術,代表型別是關節置換等手術;

    一個是重資源模式下的術後ICU,代表型別的心胸外科。

    關節置換這些手術在國內的週轉基本在一週左右,快的在4-5天左右。但在美國,基本可以做到上午手術,晚上回去。

    但是這個回去並不一定就是回自己家,很多其實是進入到類似於康復旅館這樣的地方。就是具備一些基本的護理功能,有護士進行相關護理工作,但其本質是一個提供住宿的旅館。這解決了美國很多的術後護理工作。

    日間手術佔到了美國總手術量的80%左右。因而,美國模式下,普通病房的床位得以壓縮,ICU的比例進而升高。

    這也和美國的醫療經濟相匹配。

    美國的住院醫療是十分昂貴的,這不僅僅包含醫生、裝置、藥品等,美國醫院的護士基本是註冊護士(RN),這些護士與術後康復旅館的護士是不一樣的,RN具備很多在國內相當於醫生才可以完成的工作,例如手術麻醉的監護、相關有創麻醉操作等等。所以RN的費用很高。

    針對普通疾病的診治,保險公司需要進一步壓縮成本,所以不斷推動能夠縮短住院時間的醫療模式,這也是這幾年“快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興起的原因。所以,不同於我們國內的醫院模式,大多數都是普通病房,然後少量床位是ICU。在美國醫院裡ICU的床位比比國內高很多。

    而另一方面,ICU是美國眾多高精尖診療技術的基礎和平臺,也是所謂Innovative Surgery的重要保證,所以,私立醫院,以及保險公司是願意在這個領域進行投資的。因為這一領域的高投入,都可以從高消費中賺回來。

    所以相比我們的ICU,美國的很多ICU裝置更加完善,而且很多我們覺得“用了也行,不用也湊合”的東西,在美國ICU中基本是常規。

    儘管我們也在學習美國的ERAS等技術,但我們國內的醫療習慣仍然是“一條龍式”的首診負責制。從入院開始到最後病治好了可以回家,都是一個醫生負責。這也就意味著醫生必須要有可以全稱監管的病床,所以普通床位的數量仍然是很高的。

    而ICU這種重資源模式,很多時候是迫不得已才選擇的。一方面是成本考慮,一方面是我們的ICU資源確實太少了。

    過去國內的ICU實際上是沒有規範化的標準和內容的,絕大多數都是由麻醉科進行管理。直到21世紀之後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的成立,這一領域相對的慢慢被規範起來。

    總之,各國國情和醫療模式的不同,導致了ICU配置上存在一定的理念差異。

    但決定醫療效率的並不是ICU的比例,ICU多也並不意味著醫療效率高。

    最後,補充一個之前的回答作為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男生給之前追過他的女生設定星標好友,換手機後還專門再設定成星標好友,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