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草的沉思

    說一個韓信戰龍且的故事。

    韓信,大家都知道,他是劉邦手下統軍元帥,攻無不取,戰無不勝。

    龍且是項羽手下第一名將。他英勇善戰,在楚漢戰爭那會兒,論武功,除了項羽,幾乎無人能打得過他。

    那年韓信率軍攻破齊國,項羽派龍且率二十萬大軍去援助齊國,在濰水,與韓信軍夾河對陣。

    龍且手下有一個將官對他說:“韓信善於用兵,你要多多提防。”

    龍且聽了哈哈一笑,說:“韓信那兩下子,我瞭解。他不是我的對手!這次我非活捉他不可!”

    卻說韓信見楚軍兵力強盛,於是便在夜裡令一萬名軍士各攜一個沙袋,悄悄去濰水上游把水截住。平明,他親率一隊兵馬過河向楚軍挑戰,待兩軍剛一接觸,他便佯裝失敗,率人馬倉皇朝回跑,還丟下一些軍仗器械。龍且一見,又仰天哈哈哈大笑,對手下將官說道:“看見沒有,韓信這小子就這麼點本事!”他把大刀一揮,喊了聲"衝呀!“便一馬當先,率大隊人馬向漢軍追去。他和一部分人馬剛過河,漢軍便從上游放下水來。大水洶湧而下,頓時將河道淹沒。楚軍在河裡的很多被水沖走,沒過河的被堵在河邊,過了河的那一部分被漢軍團團包圍,一陣亂砍亂殺,死的死,降的降。龍且拼命廝殺,終寡不敵眾,被亂軍斬殺。對岸的楚軍慌忙潰逃,韓信揮軍隨後掩殺,除殺死的外,其餘全部活捉。

    這二十萬軍隊是項羽的精銳,經此戰全軍覆沒。項羽感到害怕了,派人去說降韓信,但沒有成功。之後垓下決戰,項羽集團滅亡。

    此戰如果硬拼,漢軍未必能勝楚軍。即使能勝,也必付出巨大傷亡。經韓信巧妙用計,輕鬆便全部殲滅了楚軍,並且斬殺了楚軍名將龍且。韓信用兵之神妙,於此可見一斑。

  • 2 # 西堤讀文史

    秦始皇掃滅六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秦國和六國都有不少名將,今天要說的是秦國名將李信、王翦和楚國名將項燕。

    秦始皇要滅楚國,先是派年輕將領李信和蒙恬帶領二十萬大軍攻楚,李信輕敵冒進,被楚國名將項燕打敗,結果秦始皇不得不啟用老將王翦,最終王翦帶領六十萬大軍又打敗項燕,滅掉了楚國。

    秦國少壯派名將李信

    李信是陝西咸陽人,用現在的話說,人家是帝都皇城根下的人,所以李信年輕時就得到了秦始皇看中。

    他早年就帶領秦國大軍,參與了滅南韓、趙國等行動,立下汗馬功勞。後來進一步得到秦王信任。

    李信年紀輕輕,為什麼就成為一代名將,還那麼得到秦王信任?這不得不提一提李信在荊軻刺秦王過程中的表現。

    秦國滅掉南韓和趙國,秦王又要滅燕國,於是燕太子丹就策劃刺殺秦王以阻止秦國滅燕。燕太子丹挑選了刺客荊軻和秦舞陽,讓二人偽裝成投降秦國,並帶著秦王想得到的燕國督亢地圖和秦國叛將樊於期的人頭獻給秦王,然後趁機刺殺秦王。

    要說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都不是好鳥,春秋戰國時代,各國之間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兩國交好,往往會把本國的公子送到對方那裡做人質,燕太子丹小時候被燕國送到趙國做了人質,秦王嬴政的爸爸公子異人也被秦國送到趙國做人質,所以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從小就認識,還是好朋友,可謂患難之交。後來燕太子丹又被燕國送到秦國做人質。結果,秦王嬴政想滅了好朋友的國家,燕太子丹想派刺客刺殺了好朋友。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殺人如麻的秦舞陽到了秦國宮殿嚇哭了,荊軻獨自捧著地圖獻上,圖窮匕見,獲得了殺秦王的機會,可是荊軻呢,用華強哥的話說,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荊軻刺殺秦王失敗。

    於是秦王嬴政大怒,發狠心攻打燕國,派出了少壯派將領李信和老將王翦一起出動,李信這個人比較雞賊,知道秦王要燕太子丹的人頭,就帶著大軍拼命追擊燕太子丹。燕國那邊呢,一看燕太子丹惹怒了秦王,很害怕,就捨棄燕太子丹,燕太子丹就跑,李信和燕國的人都在後面追,最後燕國為了平息秦王的憤怒,燕王自己殺了燕太子丹,向秦王獻上了燕丹的人頭。

    然而,秦王發兵攻燕,並不僅僅是為了區區一個燕太子丹,而是滅了燕國,燕王雖然獻上了燕丹人頭,燕國幾年後還是被滅了。李信在追殺燕太子丹和滅燕國過程中,審時度勢,投秦王所好,立下大功,得到秦王信任。

    然而,年輕人勇則勇矣,卻也有個缺點,就是年輕氣盛。

    秦國佔領燕國都城以後,並沒有急著把整個燕國滅掉,而是把主力大軍調往南邊,對付更大的國家楚國。

    秦王要滅楚國,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秦王找來李信和王翦這一少一老兩個名將,問他們,要滅楚國,出動多少大軍可以完成啊?

    李信年輕氣盛,說二十萬足矣,秦王又問王翦,王翦說少於六十萬大軍拿不下來。

    秦王一聽,就覺得李信這個人數少,花的錢少,他對王翦說,老將軍,你老啦。意思是王翦沒了銳氣,膽子也小了。

    王翦一看秦王不信任自己,就告老還鄉,回家養老去了。

    於是李信就和秦國另一個名將蒙恬,帶領二十萬大軍去攻打楚國了。

    楚國名將項燕。

    楚國名將項燕,早年的生平沒什麼記載,我們只知道他家世世代代是楚華人,算是楚國貴族。

    項燕本人,可能知道的人少一點,他有個孫子,卻是鼎鼎大名,就算不怎麼讀歷史的也知道,就是一代楚霸王項羽。

    項燕有三個兒子,長子就是項羽他爹,英年早逝,項羽是項燕的次子項梁一手帶大的,項燕的第三子就是項伯。劉邦參加鴻門宴,項羽的堂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要殺了劉邦,出來為劉邦擋槍的就是項伯,是項羽的三叔,此人收了劉邦的好處,可謂項氏家族的叛徒。

    話說李信和蒙恬帶領二十萬大軍攻打楚國,一開始打到河南南邊這一片,進展順利,攻城略地,連勝連捷。沒錯,當時河南這一片歸楚國,原來這一片,包括河南東部和南部以及魯西南,都是一些小國,秦國和趙國長平之戰的時候,兩邊把全國兵力都投入進去了,於是楚國看著沒人管他了,就趁機派兵攻打這一片,滅掉了這些小國,兼併了中原地區不少土地。

    李信果然勇猛,一路高歌猛進,在河南打得順風順水,可人家楚國也不是吃乾飯的,江東子弟豈是好惹的,楚國派名將項燕應敵。

    當時李信和蒙恬兵分兩路,李信主打河南駐馬店地區,蒙恬主打安徽阜陽地區,兩個人約定到河南平頂山將大軍匯合,結果項燕抓住李信軍隊要去跟蒙恬匯合的喘息之機,帶領大軍尾隨李信的軍隊,李信也是,年輕氣盛,打了勝仗,就放鬆了警惕。

    結果,項燕帶領的楚國大軍三天三夜不休息,一直緊緊的跟著李信大軍,然後趁李信大軍不防備,攻入李信軍營,殺死多名秦國將領,大敗李信帶領的秦軍。李信只能帶著秦國的殘兵剩勇倉皇逃跑了。

    秦國老名將王翦。

    歷史上有戰國四大名將一說,也就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兩個秦國的,兩個趙國的。白起和廉頗是秦趙長平之戰的老對手,拋開國力的對比,二位可謂棋逢對手。秦滅趙時,王翦和李牧又成了對手,也可謂棋逢對手,戰場上李牧更勝一籌,謀略上,王翦更為老辣。

    秦國贏得長平之戰,靠的是用反間計誘使趙國以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了穩重善於防守的老將廉頗,秦滅趙,一開始王翦對李牧沒佔到便宜,秦國故技重施,同樣用了反間計,誘使趙國替換掉了同樣善於防守的主將李牧,最後王翦滅趙成功。

    王翦家族可謂秦滅六國的第一功勞家族,王翦本人除了滅韓沒有參與,秦滅其他五國時,王翦和兒子王賁都是秦國大軍主將,王翦一輩子打了無數勝仗,為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立下了第一等的大功勞。

    李信被項燕打敗以後,秦王才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這才打到楚國北方地區,秦國就吃了虧,而楚國南邊還有大片的土地,長江兩岸還有無數的楚華人,想憑著二十萬大軍就滅掉地大物博的楚國,秦王有點想當然了。

    所以就像當年秦昭王不聽白起的,在趙國吃虧了,不得不拉下老臉去請老將白起一樣,秦王嬴政也只好跑到王翦老家,去請老將王翦,而且答應王翦的要求,就給你六十萬大軍。

    王翦於是老將出馬,帶領六十萬秦國大軍再次出征楚國。

    當然,王翦老奸巨猾,他一下子帶走了秦國六十萬大軍,幾乎是秦國整個家當,秦王能不起疑心?他和兒子王賁都是秦國大將,立了那麼多功勞,所謂功高震主,秦王能放心得下?

    所以在出徵的過程中,他不斷派人向秦王要這要那,一會說給我弄塊肥沃的田地,一會說給我弄方大大的池塘,一會說給我蓋個大宅子養老,一會說給我的子孫多留點地,一會說打了勝仗多給我點金銀財寶啊,總共派了五撥人,要了五次東西。

    王翦的部下都覺得這個老頭太過分了,仗還沒打呢,就要封賞了,老頭子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啊。

    王翦說: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國全國士兵盡交到自己手中,此時唯有向秦王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錢以外別無他求,藉此消除秦王怕他擁兵自立的疑懼。

    秦王嬴政一看,這個老東西,整天就是想著田啊地錢啊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啊,真是沒有什麼野心,成不了大氣候啊,便打消了對王翦的疑慮,放心讓王翦用兵。

    於是王翦帶領大軍來到了楚國邊境,跟項燕對上了。

    王翦畢竟是老將,不像李信,一上來就是猛攻,他比較穩重。

    秦國大軍安營紮寨以後,也不進攻,就是讓士兵休養生息,操練基本功,甚至於大軍一點沒有緊張的氣氛,秦軍在軍營裡還玩起了投石子的遊戲,心情非常放鬆,這讓另一邊的楚軍充滿了疑惑。你不是來攻打我們的嗎?怎麼不進攻啊?還在軍營裡玩遊戲?你這罐子裡賣的什麼藥?

    就這樣,王翦帶領秦國大軍,竟然優哉遊哉的跟楚國耗了一年。

    其實,王翦能成為一代名將,自有他的道理。從李信的失敗那裡,他就發現了項燕此人有兩下子,善於打運動戰,打運動戰,自己六十萬大軍也未必能佔到便宜。

    一代偉人毛爺爺不是總結過運動戰十六字方針:“敵住我擾、敵疲我打、敵進我退、敵退我追。”

    項燕打李信,就是利用的敵退我追,敵疲我打嘛。毛爺爺讀史書,肯定讀到過項燕打敗李信的事例。王翦可不上項燕這個當,所以他採取以靜制動的方略來應對項燕,打陣地戰,我秦軍比你多得多,你項燕對我無可奈何。

    而項燕雖然懂得敵駐我擾,可是王翦嚴令手下大軍,不管楚軍如何騷擾,就是堅壁不出,不給楚軍任何機會,秦軍又有人數優勢,楚軍硬攻等於送死。

    終於,一年以後,楚軍按奈不住了,開始調動自己前線的軍隊。王翦抓住楚軍失去耐心,心情急躁,軍隊又調整的空隙,命令六十萬大軍全線出擊,來了個“敵退我打”,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大敗項燕,給李信報了仇。

    至於項燕,好像是被王翦俘虜,最後自殺了。

    也有說,一開始項燕沒死,可是他又鼓動楚華人反抗秦始皇,最後被王翦再次圍困,然後自殺了。一代名將,終於隕落。

    正所謂,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當然,項燕被秦國逼死,項燕的孫子項羽,最後滅掉秦朝,焚燒咸陽宮,為項燕又報了仇。這又是另一碼子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13歲了,十歲時補牙,補後還不能吃東西,一吃就痛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