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單說裝修

    還是走天好,那樣以後有啥維修的事好維修,而走地的話,時間長了有毛病了,就比較麻煩,甚至還得動地磚。

    水電裝修屬於隱蔽工程,不管是哪個業主都是非常關注的,而且一套房子的裝修都要使用二三十年,水電這個隱蔽工程,如果沒有做好,會帶來無窮的後患。

    水管走天優勢

    1、方便日後檢查和維修

    2、如果出現漏水問題不會樓道樓下,避免影響鄰居,引起糾紛

    缺點:

    1、需要多浪費大約三分之一的水管,費用也相應更多

    2、為了遮擋這些水管,也需要做一定吊頂處理,同樣需要增加部分費用

    3、如果水管接頭爆裂,家裡的牆紙、傢俱很有可能都要泡湯

    4、Ppr管子理論壽命是在地下50年,但是在空氣中最多10年

    5、管子暴露在空氣中,不管怎樣肯定沒有在地上固定的好,而且水壓稍微大點,整個管路都會哐當響。所以水路一定要做好下圖這種隔音棉的,用隔音棉包住。

    建議

    經過比較,我們發現“水走天、電走地”最大的優點是便於今後的維修。

  • 2 # 三原的裝修生活

    我是做裝修的師傅,來說一下我的建議!

    目前在裝修市場,很大一部分都是走地的。因為這樣施工成本低。如果你價格太高了就沒人用你。這是很多業主的心理!

    走地的弊端很多,就是萬一哪出毛病了,想維修是很費勁的,需要把磚砸開才行。

    兩者比起來,還是走頂好些。除了適合成本高外,其它還是好處很多的!

    希望你可以考慮一下,是走地還是走頂!

  • 3 # 南寧室內設計師葉子

    關於水電走頂比較好還是走地比較好,以下我說說我的看法:

    一、水走天電走地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選擇這一種水電走法,主要原因在於水電都分開,方便維修以及更換,存在的安全隱患相對更少一些,可能會費一些管材。

    水管走天優點:方便日後檢查維修,如果出現漏水問題不會漏到樓下,避免影響鄰居,引起糾紛。

    電走地的優點:電走地的話,防火、安全效能比較高。

    缺點:如果不是活絡線時,電路出現問題,如果需要維修,可能對地面造成破壞,恢復相對麻煩。

    二、關於水管走天還是走地的看法:

    實有的朋友就非得說我家的水管就得走地,走地我可以省很多錢,走地又一樣的,為什麼要走頂呢,其實我想說的 ,走頂和走地都可以,但是從後期的安全和方便的角度考慮,其實還是走頂比較好,我在這裡說說原因:

    1、走地容易破壞管道和線路

    地下有很多暗埋的管道和電線,萬一破壞了原來的地下管道將非常麻煩!而且走地的話,在後期裝修過程中,萬一電鑽破壞水管,影響安全!

    2、走地漏水不易察覺

    水路走地如果後期使用中漏水不易發現,只有當水漏到樓下或水漫金山,才會發現漏水,但由於是暗管,也無法立刻找到漏水的地方,所以損失會相當大;走頂的話,廚房衛生間可以用鋁扣板吊頂遮住,在穿牆過玄關部分我們是沿著邊角走,可以用石膏線包上,不影響美觀。

    3、走頂維修方便

    當水管走頂引到衛生間時,遇到您需要出水的地方,開豎槽往下,到合適的高度,預留好花灑,面盆,洗衣機等出水口。這樣做的好處是,當裝修完工貼磚後,您可以根據出水口的位置,判斷水管的走向。既所有的水管均在出水口垂直向上,從而避免水管不會有任何原因被破壞而且一但發生漏水,便於維修。

    水路走頂優點:地面不需要開槽,萬一有漏水可以及時發現,避免禍及樓下。

    水路走地缺點:需要在地面開槽,比較費工。跟地面電線管會有交叉。萬一發生漏水現象,不能及時發現,對施工要求較高。

  • 4 # 金牛座大小姐

    看個人需求,走頂方便維修,走地面漏水是漏到樓下,走頂漏水就漏到自己家,走頂就要吊頂,漏水就要拆除吊頂,走地漏水就要打地磚,漏到了樓下還要給樓下維修,走頂比走地面工資高,費用大。

  • 5 # 老但說裝修

    佈置新房子的水路和電路是走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要把安全和維修放在第一位,把成本放在次要位置。要根據房間的整體設計來考慮,比如在客廳原本不打算吊頂,則沒有走頂的必要。衛生間則避免少破壞防水層為宗旨,能走頂的儘量走頂,因為衛生間的頂面大多為鋁扣板,維修方便。

    1、水電路走頂還是走地,是一個工藝問題,最主要的是要用好的材料、要按照正確的施工規範和工藝來施工、避免維修、方便業主使用,這些才是最主要的。

    2、水電管走頂優點:地面不需要開槽,萬一有漏水可以很快找到位置, 避免禍及樓下。比較安全。再一個水電路頂面維修要比地面維修方便、花費要少;缺點:水電管質地較軟,所以必須固定牢固,有時候需要在樑上打孔,加之電線穿梁孔及有的中央空調開孔,對梁體有一定損害,並且管路會比較長,增加裝修預算。水管長期露在空氣中會縮短壽命,壽命理論上是埋在地面的2/3。

    3、水電管走地優點:水管走地面安裝快捷,水電管管路較短,花費少。缺點:有時需要在牆面開槽,特別是衛生間開槽很容易破壞防水層,引發漏水現象,不宜及時發現,不宜維修。

  • 6 # 水電阿超

    裝修做水電是走天還是走地好?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方式一:水走天電走地

      這是目前大部分水路管道的走法,主要原因在於水電都分開,方便維修及更換,存在的安全隱患相對要少一些,可能會費一些管材。

      水管走天的優點:

      方便日後檢查和維修;如果出現漏水問題不會漏到樓下,避免影響鄰居,避免帶來各種糾紛。

      水管走天的缺點:

      ①比走地面要多用三分之一的水管,相對來說成本也比較高。

      ②為了不影響室內美觀,還需要做吊頂處理,裝修費用也大大的增加。

      ④PPR水管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大大降低使用壽命。

      電走地的優點:

      電走地的話,防火、安全效能比較高。

      電走地的缺點:

      如果不是活絡線時,電路出現問題,如果需要維修,可能對地面造成破壞,恢復起來也比較慢。

      方式二:電走天水走地

      電走天:

      電路安裝原則是:走頂不走地;頂不能走,考慮走牆;牆不能走,考慮走地;原因是走頂的線在吊頂或者石膏線裡面,即使出故障檢修也方便,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水管走地的優點:對比水管走天,整體的費用會更加便宜;水管走地是在地面埋著,管子四周是混泥土,對管子固定有好處,且可以增長水管的使用壽命;節約空間高度,不用大面積吊頂,節約裝修成本。

      水管走地的缺點:

      ①水管出現問題,維修就會很不方便,需要將地板或者地磚撬開;

      ②如果水管出現的問題是在地板下面,地板可能就壞了;出現漏水並滲到樓下,就容易影響鄰里關係。

      裝修做水電是走天還是走地好?不管水電是走地還是走天,都可以發揮他積極的作用,在看過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後,可以看看它到底有什麼樣的區別,然後在電線水管安裝的時候,看看具體的走線方式跟實際的要求。

  • 7 # 雅度空間68

    水電改造可是裝修中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務必一定要打好基礎。水電改造沒有做好最後一切都是白瞎。那麼在水電改造中有一句江湖傳言是“走頂不走地,走豎不走橫”。對於水電的走向,走頂、走頂、走牆三種選擇,到底該如何抉擇呢。接下來我們分別說說水路和電路改造到底走哪個更好?

    水路改造是走頂、走地還是走牆?

    1、水路改造一般是走頂或走地的,很少走牆的,因為走牆橫向開槽很不規範。

    2、水路走頂:走頂不是說在房頂開槽,而是沿著牆面與頂的角順著走,優點是方便後期的維護和替換,發生問題方便維修不會滲透到樓下,缺點是走頂浪費水管,一般走頂還要做吊頂來隱藏水管來保證美觀性,費用就隨之增加了不少。

    3、水路走地:比起走頂節省用料,整體的費用要便宜很多,在地面上埋上水管安全性也高。不過萬一水管發生問題,要給地板撬開,後期維修比較麻煩。選擇走地一定要保證水管的質量是過硬的。

    總結:水路改造建議走頂,尤其是衛生間和廚房走頂,不會破壞防水層,一旦發生滲水也不會殃及鄰居。

    電路改造是走頂、走地還是走牆?

    1、對於電路走頂、走地小編覺得都可以,從價效比和實用性來說,小編支援電路走地,水電材料買好的,施工找過硬的,一般都有50年或70年的協議,等到水電路線走完了記得,一定要拍照儲存後期發生問題便於查詢。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優選,小編覺得走頂,完全是浪費工錢浪費材料。

    2、但是走地一定要注重電線的材料一定要好,儘量找正規的大品牌裝飾公司,一定要簽好售後協議保證,千萬不要為了省錢找路邊的游擊隊。

    水電改造六部曲

    1、全屋電路水路設計,最好有設計師來完成。

    2、師傅進場,按照設計圖紙來進行牆面和地面的開槽。

    3、安裝管道,預埋管線和暗盒。

    4、電測電路和水路試壓,打壓在6到8個壓,保持30分鐘,看是否滲漏。

    5、填縫,用水泥砂漿或嵌縫劑把開槽口堵平。

    6、檢查,對改造過的電路水路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萬無一失。

    水電改造施工要點

    1、所有冷熱水給水管的出口彎頭要用200㎜長的單頭螺紋的鍍鋅直管校正,包括水平度,垂直度、間距。校正後才能用水泥沙漿固定。(推薦採用夾板固定法)

    2、冷、熱下上平行佈置時,間距不能小於100㎜,熱水管應在冷水管上方,安裝混合龍頭時,熱水應面對的左邊。沐浴混合龍頭的冷熱水彎頭中心間距為150-160㎜。

    3、冷熱水管不許混用,冷熱水管出水彎頭的端面離牆身完成面凹進2-5㎜。

    4、冷熱水管為嵌入牆體敷設,冷水管離牆面不低於10㎜,熱水管離牆面不低於15㎜;(注:防止熱水溫度對水泥及瓷片造成形象)冷、熱水管平行距離不小於100㎜;冷熱水管交叉處必須採用絕熱材料隔開。

    5、空調下水管為PPR管或PVC給水管。

    6、戶內給水管要求主管為6分,支管為4分。

    7、迴圈水的施工按照:熱水管為串走式(即不分支)。串走到每一個熱水出口,最後一個熱水出口加一條迴圈管至熱水器接觸口,安裝時接迴圈泵。

    8、洗衣機應合理佈置水龍頭及下水,下水管道排水應確保排水暢通、不返水。

    9、煤氣管道及直飲水須移位改造時,必須提前提醒業主與相關部門聯絡,並提交計劃書給業主。

    10、安裝熱水器的進出水閥位,必須根據產品說明書的要求,及業主認可安裝位置定位,並配合煤氣公司預留煤氣管道安裝位。

    11、廚房洗滌盆冷熱水角閥安裝離地高度為450㎜。

    12、臺盆的冷熱水角閥離地高度為500-550㎜,洗手盆水管應埋牆佈置,並做防臭處理。

    13、普通浴缸的混合龍頭應裝在浴缸中間(先確定浴缸尺寸),高度為浴缸面高出150—200㎜處,並水龍頭的出水口應在浴缸內離缸邊100㎜處出水。

    14、冷熱水管必須沿牆鋪設,熱上冷下,高度在300—400㎜位置。

    15、所有的排汙管、排水管進場時都必須檢查是否暢通,同時要做相應的保護措施。安裝所有的潔具前都要全面檢查。

    總結以上文章,建議水路走頂、電路走地。當然網上關於走頂還是走地或走牆的爭論五花八門,大家一定要在裝修中要自己學會辨別。

  • 8 # 懂家居

    建議水電路走頂,原因:1.避免開槽,節約一定的成本;2.水管走頂,如果有漏水時,會聽到明顯的聲響,及時發現漏水點修補,可以避免更大損失;3.容易拆卸維修,水管走頂部,一旦發現漏水,就能直接扒開弔頂維修,而吊頂後期處理就比砸地面維修的成本低,還簡單的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簡約風格的裝修,你get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