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進行社會領域教育活動設計時應該注意什麼?
17
回覆列表
  • 1 # KIKI談育兒

    幼兒園如何避免把社會領域上成語言領域?那麼接下來我們首先來分析社會領域的基本理論

    1、幼兒園社會領域發展的程。

    ①什麼是社會性?

    社會性是由人由於對社會的特性和品質,是人的社會化結果。

    ②社會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社會化:兒童是社會人的轉化,獲得人應有的基本特徵,使用工具等等。

    狹義的社會化:兒童生長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對社會所應有的貢獻。

    2、為什麼把社會領域作為兒童的重要發展領域呢?

    ①幼兒期是人的社會發展重要時期

    ②幼兒期也是人的個性的出長時期

    二、幼兒社會學習的特點

    1、社會學習的方式和特點

    ①伴隨性

    ②模仿性

    三、指南中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目標以及各年齡段的典型表現。

    1、人際交往

    ①願意與人交往

    ②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④關心尊重他人

    2、社會適應

    ①喜歡並適應群體生活

    ②能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

    四、指南中對社會領域的教育建議的解釋

    1、注重關係確立

    2、注重具體情節

    3、注重提供交往機會和實踐

    4、注重成人榜樣

    那麼我們接下來說一說如何該設計社會領域的課程、以及注意事項。

    1.社會領域設計內容、特點、注意事項。

    2.一日生活中的社會教育

    3.觀察記錄書寫解釋

    一、幼兒園社會領域涉及內容、特點、意事項注

    (一)幼兒園社會領域課程的內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知識

    社會學、倫理學、地理學、經濟學、文化學心理學、歷史學

    (二)幼兒社會學習的指導特點:

    1.社會領域是一個綜合的學習領域

    2.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3.教師和家長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影響源

    4.幼兒社會性培養需要家庭幼兒園和社會保持一致密切配合。

    (三)社會領域教育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1.注重活動中的體驗,避免簡單的說教。

    2.理解社會學習的滲透性、綜合性,避免單一的社會課。

    3.用辯證的觀點看待目標,避免突出一個方面而忽略另一個方面。

    4.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目標,充分理解和注意學習的累積效應。

    5.杜絕虛假,提倡真誠的教育。

    二、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社會教育

    1.日常生活中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今日分享)

    2.正規的(專門的)社會性教育活動(活動設計、案例 分享)。

    3.節日文化教育活動

    幼兒園其他領域隨機滲透的社會性教育

    區域活動和遊戲活動補充和延伸的社會性教育

    三、觀察記錄書寫解釋

    1.觀察記錄書寫要點

    (1)群體觀察目標(可個體、群體)

    (2)掌握記錄要點:目標、時間、地點、觀察實錄、分析、反思、策略(措施)。

    (3)恰當運用觀察基本方法:隨機觀察、有目的觀察

    (4)觀察記錄需找準問題的“眼”(案例分析)

    (5)詳細記錄觀察情況(原始、客觀、真實、突出重點、記錄及時)

    (6)科學分析觀察記錄資料(分析過程、對照指南、圍繞目標分析原因明確需要、結合工作實踐分析)

    (7)制定科學的教育措施。

  • 2 #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社會活動是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社會領域中指出:引導幼兒參與各種活動,儘快讓幼兒體驗與他人相處的快樂,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分享等技能,成為能夠適應社會生活的健康個體。他們不善於主動與他人交往,特別是看到成人很膽怯。雖然已經學會了一些禮貌用語,但很缺乏主動性,特別是當今的獨生子女幼兒自我中心意識更強,他們到別人家做客時,很隨便的拿東西玩,想要什麼就要什麼,大人不滿足他就哭鬧,別人到自己家做客時,他們又會認為自己的玩具別人不能動。更談不上對同伴和成人的尊重和以禮相待了。對客人以禮相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從小培養幼兒養成這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

    語言活動是指:培養幼兒正確說普通話, 豐富幼兒的詞彙,發展其口語表達能力;初步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樂於傾聽並學會講故事。

    從小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語言,讓幼兒正確地掌握語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幼兒學會了語言,可以運用語言進行比較複雜的思維活動,例如,幼兒運用語言才能對已經認識的事物進行分析、綜合等思維活動,並在此基礎上掌握比較淺顯的道理。語言又是向幼兒進行教育的重要工具,它在幼兒教育的全部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不論向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還是教幼兒學習唱歌、繪畫、遊戲等,都必須運用語言。

    另外,只有幼兒有了一定的語言水平,才能聽懂老師和同伴的話,接受教育和進行交往。語言在幼兒的認識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語言使幼兒用詞表達所獲得的感性知識,並進行銘記;語言不僅使幼兒有可能直接去認識事物,而且能使他們間接去認識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使認識的範圍擴大,認識的內容加深;語言還使幼兒增強認識活動的有意性,使幼兒能有目的、有意識地去認識客觀事物。 發展幼兒語言和向幼兒進行各方面的教育是在同一過程內完成的,任何語言不是空洞的詞句,而是含有一定意義的,當幼兒在接受成人教育的同時也就積累了各方面的知識經驗和掌握一定的概念,促進了幼兒語言的發展。如向幼兒進行禮貌教育,要求幼兒在早晨看見人們會說“早”,請別人幫忙時會說“請”“謝謝”,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同時也就豐富了幼兒有關“早”“請”“謝謝”等的詞彙,從而發展了幼兒的語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好看的古耽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