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戰爭之王

    一提到二戰日軍航空兵戰機,很多人想到的便是著名的零式戰鬥機。確實,零式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幾乎獨霸太平洋地區,甚至讓很多盟軍飛行員患上了“零式恐懼症”。

    零式戰機是日本海軍航空兵的飛機,和陸軍的飛機有些截然不同的設計思想,那就是大航程,高機動性,以及幾乎沒有的防護。這些都鑄就了其在二戰早期的鼎鼎大名,也最終讓其在二戰後期淪為自殺機。零式的機動能力極強,在轉彎半徑,靈敏度等方面都非常強悍,在戰爭早期一度讓盟軍的戰機無力應對,因為無論是在速度還是機動性方面都不是零式的對手,只能淪為活靶子。

    其實零式之所以能夠打敗當時的大多數盟軍戰機的原因就在於其領先了一代,當時的亞洲太平洋地區,盟軍部署的航空兵武器裝備並不是很先進,基本都是二線部隊,飛機也都是一些早期產品。比如美軍的F2水牛戰機,無論是火力,機動性還是速度都和零式不是一個級別。

    零式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其強大的火力。其使用的是2門20毫米99式機炮和2挺7.7毫米機槍,在二戰早期屬於比較強的火力搭配了,雖然99式機炮又初速過慢,彈道彎曲等缺點,但是畢竟是一門航炮,在面對戰爭早期的盟軍戰機時有著明顯的優勢。此外就是大航程,雖然遠距離飛行會讓飛行員較為疲憊,但是遠距離打擊形成的突然性往往能形成強大的打擊。

    而零戰的致命缺陷就是其防護薄弱,幾乎就是裸奔,而且其機體為了減重大量鏤空,導致機體結構不夠堅固。而且其發動機效能有限,在戰爭中後期已經無法和美軍R2800等發動機相比。

    美軍更是專門因為零式防護薄弱大量使用燃燒彈,只要被擊中,零戰便會迅速燃燒起來,最終淪為一團火球。而零戰在戰爭中後期,已經難以面對F6F,F4U,P38等盟軍戰機。最終在戰爭後期淪為神風特攻隊的自殺機。

  • 2 # 霹靂火觀察

    圖為日本三菱重工生產的零式戰機

    零式戰鬥機是20世紀30年代後期和40年代初期日本海軍航空兵和陸軍航空兵裝備的主要機種之一,被日軍吹捧為“萬能戰鬥機”。1939年4月1日,該機首次試飛成功。1940年7月,零式飛機進入正式編制,這一年正好是日本紀元2600年。新飛機被命名為零式艦載戰鬥機。零式採用了當時所的先進理論和技術成果,具備了重量輕、轉彎半徑小、機動靈活、火力強、航程遠、速度快等世界級優秀戰鬥機所具有的一切優點,是日本飛機設計的重要里程碑。

    零式效能優勢就是輕,因為輕完全彌補了發動機動力不足,續航力驚人,轉場航程高達2278公里。零式出於重量的要求,省略了裝甲防護,由於大量採用鋁合金,導致機體極容易燃燒和解體,生存性很差。這一缺點在戰爭初期被零式相對效能比較優異以及日軍飛行員的高素質所掩蓋。

    零式第二個特點是具有優異的垂直機動效能。由於自重輕,氣動外形好,翼面載荷小,發動機剩餘推力大,爬升率驚人。其他飛機與零式纏鬥,很難從背後將其咬住,甚至還會遭到零式的反轉被其咬住。

    零式第三個特點是操縱靈敏。零式在日本艦載戰鬥機中首次採用了密封座艙,大大改善了飛行員工作環境。其操縱系統設計水平高,工作非常靈敏。零式最後一個特點是火力猛,除了有兩挺7.7毫米機槍外還有兩門20毫米航炮。當時世界上的戰鬥機配置航炮的為數不多。

  • 3 # 朔方書生朱金樁

    零式戰鬥力有以下優點:1機動性強,操作靈活,屬於技巧型駕駛員的最愛;2飛機輕,容易拔高節省燃料我曾經看過一個零式飛機的模型,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就能拖動甚至舉起來因為內部都鏤空了;3屬於殲擊機的典範,不僅適合空戰還可以完成護航的任務可以和日本海軍完美的結合。但是它的弱點也很多:1容易起火;2忽視了防禦力;3載油量太少;4操作過於簡單,飛機技巧單調。

  • 4 # 歷史百家爭鳴

    首先來說為什麼叫零式戰鬥機,因其服役時正是日本皇紀紀元2600年-年號最後兩位都是零而得名。

    再次我們來說下這個零式戰鬥機有多厲害?

    這個要從空戰能力說起了,現代關羽空戰能力的評價有一個公式:

    空戰能力評分=[機動性得分+火力得分+探測能力得分]×操縱效能得分×電子對抗能力得分×航程得分×生存能力得分。

    有些引數在那個年代是沒有的,但是機動性、火力、操縱、航程、生存這些都肯定是有的,機動性就代表飛機的速度轉彎等一系列的能力,而火力則是看飛機上的裝載的武器,操縱這個是人為因素較大,航程是看飛行的里程,生存則是綜合來看。

    如果空戰能力評分高的話,機動效能要高,火力要強,航程要長,駕駛員操縱要好,那麼就從這幾方面來說評價零式戰鬥機。

    零式戰鬥機在設計之初就兼顧了機動性和續航能力,採用了新型鋁合金材料,使得整個飛機的重量更輕,抗疲勞能力強。飛機重量減輕相應的續航能力會提高,機動性也會增加,零式戰鬥機翼載極小,完全彌補了發動機動力的不足,而且保證了2200公里的超大航程。同時由於輕,零式還獲得了非常快的爬升速度:每分鐘900米。完全超越了同期歐美戰鬥機,其低速格鬥能力與轉彎半徑都優於同期歐美戰鬥機,令歐美的飛機無法靠近零式並開火,而零式則可以藉助其速度和迴旋能力給歐美戰鬥機以打擊。

    火力方面,零式戰鬥機配備2門九九式1型20mm機關炮,以及2挺九七式7.7mm機槍。20mm機炮每門攜彈60發、7.7mm機槍每門攜彈300發,火力大大超越了同期歐美戰鬥機的火力。

    零式戰鬥機爬升快,續航長,火力強勁,在效能、續航和火力上已經大大超越了歐美國家的戰鬥機,這讓其獲得了很高的戰鬥力,而這一切都是日本透過新技術改進得來的,相當於打了技術的時間差,雖然零式戰鬥機在初期獲得了極高的戰鬥力,但是美國俘獲了日本一架完整的零式戰鬥機,很快就破解並生產了,零式戰鬥機的優勢蕩然無存了。

    順便說下,零式戰鬥機是三菱研發並生產的。

  • 5 # 每日點兵

    零式是日本三菱重工於1937年開始研發的一種全新戰鬥機。其火力十分兇悍,擁有2門20毫米機關炮和2挺機槍並搭載有1600發炮彈和機槍子彈。零式戰機以犧牲機體強度和防護為代價,並換用了全新的航空鋁材,極其輕盈,配合新式發動機,其航速和機動性在二戰前中期是極其優秀的,完全凌駕於老式飛機之上。此外,零戰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航程特別長,其最大航程超過2000公里,作戰半徑接近1000公里,特別適合長途奔襲任務。在美軍1943年的F6F地獄貓和F4U海盜出現以前,零戰在亞洲戰場是無敵的。

    1940年初,早期的零戰11型戰鬥機開始裝備部隊。日本海軍希望這種飛機首先用在中國戰場上,掩護從武漢起飛,對中國當時的陪都重慶進行轟炸的日本轟炸機部隊,並消滅中國空軍的抵抗。而這時,隨著蘇聯志願隊逐步撤離回國,中國天空中的局勢開始向日軍傾斜。

    在1940年9月13日璧山空戰中,日軍零式戰鬥機首次大規模投入實戰,因為效能相差懸殊,苦苦鏖戰的中國空軍先後被擊落13架,重傷11架。更嚴重的是此戰有10名寶貴的飛行員戰死,負傷8人,而日軍只有一架飛機受輕傷。

    令人難以忘記的是中國空軍28中隊中隊長雷炎均中尉突出重圍,落地後痛哭失聲:“長官!不要再派人上去了!飛機差別得太多!!根本沒有機會還手!!!”這位抗日英雄此刻決不是怕死,只是不願意同袍白白送死。

    首次與日零式遭遇空戰大敗而歸後,直到1941年12月,美國“飛虎隊”到達中國戰場之前,中國空軍能夠作戰的飛機不足百架,所僅存的伊-152、伊-153、伊-16-10、伊-16-18等只有一聽到防空警報便起飛逃離機場。這是中國空軍最黑暗的日子,也是所有華人最為恥辱的時代。

    二戰中,不光中國拿零式戰機無可奈何,它也對盟軍飛行部隊造成了空前的災難,給予了盟軍最大的震撼。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僅憑著250架零式,日軍在開戰後幾個月內就把盟軍在太平洋地區的戰鬥機部隊消滅了2/3。當時盟軍飛行員架機起飛迎擊零式時,無論飛行員還是指揮官都明白,戰機飛出去以後八成是回不來了。但到戰爭中期,美軍使用新型戰鬥機並捕獲零式後,其被研究出弱點,慢慢零式優勢丟失。到了戰爭後期,淪落為神風突擊隊的自殺爆炸攻擊的主要機種。

    可以說中國空軍在抗日期間為了保衛祖國的天空付出了慘重代價,他們用血肉之軀和少量而破舊的飛機在抵擋日軍瘋狂的進攻。《中蘇美空軍抗日空戰紀實》中錄有822名中國飛行員的名字,他們中大部分為國獻身,而平均年齡不到30歲。此外我們也不能忘記前蘇聯和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支援,至少有數千名來自美蘇的飛行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血的教訓告訴我們一個真理:落後就要被捱打,沒有強大的空軍就等於沒有國防。為此新中國高度重視空軍的發展和航空工業的建設,但無奈於底子太薄,基礎太差。不說和美蘇完全沒法比,同二戰後的日本、法國、英國也相距甚遠。因此,中國只能更加奮發圖強,力爭做到世界航空強國的行列中。

  • 6 # 坤哥自媒體Vlog

    在二戰中,日本三菱重工研發的零式戰機(三菱A6M艦載戰鬥機)成為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最鋒利的長矛。在戰爭初期,靈活性逆天的零式戰機大顯神威。憑藉著強悍的速度優勢和火力輸出能力(配備了兩門20毫米機炮以及兩挺機槍),零式戰機一度成為二戰中最優秀的空戰型戰機。直到太平洋戰爭後期,美軍F6F“地獄貓”戰機的出現,才終結了“零式神話”。值得一提的是,儘管F6F“地獄貓”等美式戰機過於笨重,但其配備的發動機擁有2000馬力,加上超強的防禦性,在高空作戰中完全吊打零式戰機。

    客觀來說,日本方面研發出忽略防禦性、強調速度靈活性的零式戰機,其實是和其國情息息相關的。因為和當時的美英德法等工業強國相比,日本儘管也擁有比較完善的航空工業體系,但受制於資源、技術方面的欠缺,僅僅能夠在小型飛機研發上做好文章。然而,正是這樣一個看似不利的條件,讓日本方面研發出了二戰經典戰機零式。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節約珍貴的航空鋼材資源,三菱重工對於零式戰機的輕量化設計做到了極致。按照軍方需求,零式戰機追求極端的高速度、高機動性與火力輸出能力,以求在空戰中速戰速決。不過,在發動機技術不過關、高效能基礎航空材料奇缺的前提下,要想同時滿足這些需求幾乎不可能。為此,三菱重工的研發人員開始劍走偏鋒,以犧牲機體強度和裝甲防護性的代價換取了一款高速高機動性戰機的問世。

    事實上,在二戰時期,機動性一直是各國航空研發領域的重要標準。由於零式戰機同時兼備了高速性和強大的火力。因此,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軍戰機在遭遇零式戰機後,一度被打得摸不著頭腦。甚至,美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在飛行員的飛行手冊中明文規定,要求所有飛行員不管駕駛哪種戰機,都禁止和零式戰機進行糾纏,甚至允許飛行員臨陣脫逃。很顯然,對於一向注重戰機平衡效能的美軍來說,零式的確是一個另類。

    零式戰鬥機是三菱重工的設計師堀越二朗設計的,他是個戰爭罪人,零式戰鬥機誕生於1937年,它在1939年進行首飛,預兆著它在侵華戰爭有更多的同胞被殺死,零式戰機在1940年列裝於日軍,該戰機以當時的設計理念是比較超前,所謂著名的三菱設計師是在爭取殺死更多的亞洲人,認為這名設計師的戰爭罪名不小於山本五十六。

    當時,日軍全面侵華戰爭,並知道艦載零式戰機和對手陸基戰鬥機,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距,而且零式完全超越對手戰鬥機的效能,零式是釆用的特殊材料生產,同時得很好的減負,讓它躍居世界先進水平,這樣是讓中華很受傷、很受傷,

  • 7 # 雛菊西瓜Peterpan

    不可否認,三菱A6M零式戰機在抗戰初期和太平洋戰爭初期給予中國空軍和美國海航陸航重大殺傷,甚至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恐零症。但是零式的速度機動性優點也造就了他的缺點,可以說零式成也速度敗也速度。在戰爭中後期,零式開始逐步落後並淪為自殺機。對於現在某些零式是二戰最好的飛機最厲害的飛機等等這類評價已經把它過度神話了。

    1940年9月13日,中國空軍34架戰鬥機在重慶璧山上空遭遇日本13架零式戰鬥機,結果中國空軍被擊落13架、擊傷11架,而零式在空戰中沒有一架墜毀。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美國的F2A、F4F、P40等戰機面對零式一籌莫展,在香港菲律賓,零式優異的效能加上精英飛行員幾乎統治了整個天空。

    轉機出現在1942年6月3日,一架由龍驤號航母起飛的零戰二一因為發動機故障在阿克丹島迫降,飛行員死亡但是飛機完好。美軍將這架飛機運回美國測試得出如下結論:

    1.失速特性良好、低速情況下操縱非常靈敏。水平面迴旋能力極強,無論是迴旋半徑還是迴旋率都超過當時盟軍參戰機型。

    2.超過2200公里的航程。

    3.中低高度良好的爬升率,每分鐘900米,即便被咬住很快就能甩掉敵機轉為優勢。

    4.2挺7.7機槍加2門20機炮,在當時火力算是比較強大了,特別是機炮具有很大的毀傷性,這方面絕不是大口徑機槍能比擬的。

    5.懸臂下單翼佈局,氣動外形乾淨,可收起起落架,這些優點造就了零式低阻力,較容易獲得較高的速度。

    6.密封氣泡型座艙,大塊透明玻璃,視野良好。

    但是零式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由於發動機技術不如其他航空先進國家,為了滿足軍方變態的要求只能做極端減重,把很多能減的全減掉了,甚至為飛行員保命的結構也沒了。

    1.飛機追求速度和機動性減重嚴重,機體結構強度不足導致無法適應高速下大幅度動作帶來的應力,雖然後期進行過加強,但是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2.在高空,零式的垂直機動性開始惡化,副翼動作出現呆滯,反應遲緩。

    3.零式的中島榮12型發動機因為浮動化油器在高速俯衝時容易造成發動機熄火,如果在戰鬥中被零式咬住,最好的辦法就是高速俯衝並滾轉,通常可以擺脫。

    4.零式由於減重,採用鋁合金並沒有裝甲保護飛行員,油箱也沒有自封設計和滅火裝置,一旦被擊中,很容易起火墜毀,造成精英飛行員折損。

    針對零式沒有裝甲保護的問題,因為飛機被擊中後墜毀的機率非常大,導致飛行員死亡率非常高。而新的飛行員經驗不足,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成為精英飛行員,所以出現了一個惡性迴圈。而美軍在珊瑚海海戰和之後的中途島海戰中根據與零式的對抗加上上述美軍對零式的測試結果創造了雙機“薩奇剪”、“打帶跑”等戰術破擊了零式常勝的局面。1943年,美國F6F地獄貓正式服役,徹底斷送了零式戰機的命運,幾乎是以屠殺局面讓零式一步步淪為自殺機。

    而零式本身由於設計時非常極端導致後期改造餘地太小,雖然日本也知道零式的致命缺點,可是無奈真的沒法改。所以零式得益於機體重量帶來的速度和機動性,但是極端的減重也最終葬送了零式。所以零式只是戰爭開始階段耀武揚威,中後期已經完全不行了,馬里亞納海戰中因為日本的戰機效能上的差距和飛行員水平不足,被美華人以屠殺的方式摧毀,被戲稱為“馬里亞納獵殺火雞”。

  • 8 # FLYTANK

    早期不瞭解零式效能暴打盟軍,1943年開始反被暴打,效能都是犧牲了掛載、防護的,速度和結構強度也很垃圾,火力也不行

  • 9 # 葦說定製化運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上,日本一直擁有著絕對的制空權。一開始,日本的“零式”戰鬥機可以說是所向披靡。在1940年,入侵中國的那四個月時間裡,這種輕巧、靈活的戰鬥機擊落了59架中國戰機。

    美國的野貓戰鬥機也完全不是日本“零式”戰鬥機的對手,盟軍的所有戰機都無法抵擋這種敏捷的空中殺手。在二戰前期,日本的空戰頻頻告捷。不得不承認,時速每小時500公里以上的“零式”戰鬥機是太平洋上最厲害的戰鬥機。

    二戰初期,鑑於第一款金屬戰機96式艦載機存在速度不夠快,航程、滯空時間有限等缺陷,1937年5月,日本海軍提出了一項名為“十二式艦載戰鬥機”的艦載機設計計劃。此時參與競標的是日本三菱與中島兩家公司。十二式艦載機後來於天皇曆2600年服役,因而也被稱為零式戰鬥機,簡稱“零戰”。

    1939年3月,三菱公司在飛機設計天才掘越二郎的領導下,在名古屋工廠研製了第一架“零式”戰鬥機,並於日本各務原陸軍機場進行了首次試飛。試飛當天,除了機輪剎車,滑油系統、螺旋槳出現了極小的故障外,飛機試飛非常成功、順利。

    這款戰機由日本三菱重工研製,翼展長約12米,長度為9.06米。它的最大時速為533.4公里/小時,主武器為2門99式20mm航炮。副武器為2挺97式7.7mm機槍。這個裝備對於零式戰機而言,可謂大大地提高了它的空戰能力在與美國的對抗當中。

    在珍珠港偷襲中,我們也看見了零式戰機的身影,它對美軍當時停泊在港內的艦船展開了轟炸,致使美軍損失慘重。而在空戰當中,與美軍的戰機也展開了較量,但是由於其機動效能較強,在戰爭前期處於的優勢地位。

    零式效能優勢的最大來源就是輕,因為輕,翼載小,完全彌補了發動機動力的不足,保證了極大的續航力,轉場航程高達2278公里!零式的優勢也是它的弱點所在,由於出於重量的要求,它省略了裝甲防護,而且由於大量鋁合金的採用,導致機體極容易燃燒和解體,生存效能很差。這一缺點在戰爭初期被零式相對效能比較優異以及日軍飛行員的高素質所掩蓋。

    1942年6月,對於盟軍打破零式稱霸天空所向無敵的局面來說是個重要日子。中途島戰役,載滿燃油的零戰在即將起飛前被擊毀於航母飛行甲板上,這也是零戰從得意到失意的一個轉折點。

    6月3日,小賀忠義兵曹長駕駛一架零式從龍驤號起飛對荷蘭港進行襲擊,返航途中發現飛機燃料發生洩漏,無法返回母艦,不得不緊急迫降在一個荒島阿庫坦島的苔原上。鬆軟的苔原陷住了機輪,機身翻倒,折斷了小賀的脖子。5星期後,一支美國搜尋隊發現了這架飛機和倒吊在座椅上死去的小賀。飛機除了燃料箱上被地面機槍擊穿兩個洞外,幾乎完好無損。這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最重要的繳獲品。美軍立即將飛機裝箱運回美國,修復並進行試飛,透過試飛尋找對付零式的辦法和針對零式的特點設計新型戰鬥機。

    1943年4月,山本五十六乘機去太平洋戰區視察,6架零式戰機護航。美軍破譯其行蹤後,命令18架P-38戰鬥機前去伏擊。僅3分鐘,3架零式被擊落了,山西五十六被擊斃。

    1943年年底,隨著F6F地獄貓式和F4U式戰機的服役,零戰徹底淪為了空中靶標。

    在空戰中,零戰最受到飛行員詬病的一點就是脆弱的防護性:加速俯衝都能空中解體的飛機還能扛住敵人的槍彈?為了減重,零戰沒有自封閉油箱、沒有防護鋼板和防彈玻璃,可以認為防護性是零。經常只要被子彈打中,就會凌空炸成碎片,這也是導致日軍有經驗飛行員損失過大的原因。

    零式戰鬥機在二戰後期,幾乎無法勝任空戰的任務,只好淪為自殺飛機——除了撞別人,它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 10 # 兵說

    眾所周知,零式戰鬥機是日軍在二戰早期研製出的一款新式戰鬥機,它的設計非常成功,選用的是超級鋁合金,這種金屬即能保證戰機的強度,又能減輕機身的重量,所以零式戰鬥機最大的優勢就是輕巧,它可以在七分鐘之內爬升6000米的高度,這樣的速度在當時的空戰中可謂是佔盡上風,除此之外,零式的續航能力也很強,它的最大航程可達3350千米,這個距離在當時算是很遠了。

    在中國戰場,日軍本身就佔據空中優勢,而中國空軍只有為數不多的老式戰機,如蘇制伊-15和伊-16戰鬥機等,這些戰機本身設計上就存在缺陷,即便中國空軍有視死如歸的精神,但在日軍零式戰鬥機的面前也是無能為力。從1940年日軍的零式參戰開始,中國空軍就一直處於下風,短短半年的時間,中國空軍就損失了六十多架戰機。

    日軍的零式戰鬥機不僅在中國戰場耀武揚威,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更是憑藉著零式取得了一時的勝利,當時美軍的飛機雖然綜合性能要比零式好,但是單項效能不及零式,而且當時日軍駕駛零式的飛行員全是經驗豐富的老飛行員,他們往往憑著零式的高速度及高續航給美軍致命打擊,美軍航空隊在面對日本零式時居然束手無策。

    最後盟軍終於繳獲了一架被擊落的零式戰鬥機,透過研究發現日本零式有兩個致命的弱點,第一是零式的機翼機體由鋁合金製成,厚度僅1毫米,根本不便高空作戰,其次是零式的油箱,零式為了減重,居然不用自封閉式油箱,這些都成為了日軍零式致命的缺陷。美軍為了對付日軍的零式,也研製出了各種新式戰機,如F6F地獄貓等,再加上美軍對零式缺點的瞭解,也制定了一些對付零式的戰術,所以二戰中後期日軍的零式在美軍面前就成了“自殺式”戰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豬眼睛充血站立不穩是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