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onan888

    夏代、商代和後面的周代情況不同,現在也沒辦法準確畫出商代的疆域地圖,只能根據史書講商朝的影響範圍,夏代更不用說疆域地圖了。

    夏代時中國剛從氏族公社部落社會步入方國政權社會,夏的早中期中國應該是氏族部落和方國政權並存。夏國應該是黃河中游幾個氏族部落聯盟,盟主最開始是原始部落長老民主推選,盟主流到了夏族部落後,因為夏部落的強大,拒絕交出盟主位置,部落聯盟盟主就由民主推選變成了世襲,為維護其統治,國家政權稚形出現,由部落聯盟開始進入方國政權階段,隨著夏方國不斷對外發動征服戰爭,積累了大批戰爭俘獲的奴隸,中國社會開始由父系氏族公社進入奴隸社會。在夏代時期,夏方國的周圍同時存在很多的方國和部落,但夏方國是當時的超級大國,主導當時的國際秩序,其它方國和部落為保證自身安全,都向它稱臣納貢,這一格局維持了幾百年,直到東方出現的商方國逐步強大起來。

    夏代是中國歷史的過渡時期,一是由父系氏族公社過渡到奴隸制社會,二是由部落社會過渡到方國政權,簡單的國家政體出現,出現了世襲君主、監獄、軍隊、文武官僚階層,三是由新石器時代過渡到青銅器時代。

    夏后氏為主的氏族部落聯盟位於黃河中游,後來發現成夏方國,黃河下游的商部落聯盟發展比夏晚三百年,後來也發展成商方國,兩者有一段歷史時期同時存在,但夏方國是當時黃河流域的超級大國,商方國臣服於夏,後來商方國打敗了夏方國,取代夏成為黃河流域的超級大國,但夏方國並沒有滅國,依然存在,但已經由超級大國淪落成二流國家。

  • 2 # 晨鏘鏘

    商朝疆域,北到遼寧,南到湖北,西到陝西,東到海濱。 除了包括夏所屬長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蘇,陝西的一部分,還包括陝西江蘇的剩餘土地,遼寧,甘肅,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據《尚書·商書》記載,“自契至成湯,八遷,湯始居亳。”八遷的地點,歷來說法不一。大體在今黃河中下游地區,不出今河南省北、中部和河北省西南部範圍。近年有人認為鄭州商城、偃師商城都可能是湯都西亳。成湯滅夏至盤庚五遷,始居於殷。

    夏朝的存在一直存在爭議

    從記載上來看,夏代”疆域“可大可小,大者如《禹貢》所說:

    ”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

    葛劍雄先生在《統一與分裂》一書中的”從未實行過的九州制“中認為,”《禹貢》雖託名為大禹所做,其實確實戰國後期人的作品。具體的證據很多,主要的理由是《禹貢》中所記的不少地理狀況都是戰國時的現象,有的地名和水名甚至要到戰國後期才出現。“ 從《禹貢》中的記載來看,我個人是同意葛劍雄先生的看法的。《禹貢》中提到”震澤“、”岷山之陽,至於衡山,過九江,至於敷淺原。“震澤者,太湖也;衡山者,在湖南衡山,這種記載更像是戰國時期人的地理知曉範圍。

    比較小的說法則是在《史記》、《漢書》中:

    《史記·孫子吳起傳》:”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

    《漢書·地理志》:”穎川、南陽,本夏禹之國。“

    從上述記載來看,戰國時期的河、濟者,當在今天河南安陽-山東西部;泰華者,對應文中的”左“、”右“,當為華山,即陝西省東部;伊闕者,在洛陽地區的伊水地區(見《春秋大事表》);羊腸者,據《讀史方輿紀要》,有太原以北之說,也有長治壺關一說,吳起為戰國時期人,《戰國策》中又有”樊餘謂楚王,韓兼兩上黨以臨趙,即趙羊腸以上危。又蘇厲遺趙王書:秦以三郡攻王之上黨,羊腸之西,非王有。“的記載。這條記載中主要是圍繞上黨(長治)地區,可見吳起所說羊腸更可能是長治地區的羊腸。當然,太原以北也有可能,姑且存疑。

    在比戰國距離夏更近一點的春秋時期,關於夏的記載則有:

    例如,《左傳·定公四年》:”分唐叔以大路,密須之鼓,闕鞏,沽洗,懷姓九宗,職官五正。命以《唐誥》,而封於夏虛,啟以夏政,疆以戎索。“ 這是春秋時期回顧西周分封晉國的一條記載,其中,晉國被分封至今山西西南地區,周成王要求唐叔虞以夏政來管理當地人民,可見晉西南確實是夏的一部分,夏文化在這裡有很深的影響。

    然而除此之外,《左傳·昭公四年》又有:”四嶽、三塗、陽城、大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根據《春秋大事表》以及杜預所注:

    三塗在河南嵩縣東北。杜預注曰:“三塗在河南陸渾縣南”。顧棟高則在《春秋大事表》中說:“三塗山在河南嵩縣南”。

    陽城者,陽城山在“河南府登封縣北三十八里”(《春秋大事表》)。

    大室者,太室也,為嵩山。《史記集解》: “太室,中嶽也。”。

    荊山者,在當陽西北。《史記·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繹闢在荊山,蓽露藍蔞”。而《水經注》記載曰:“荊山在景山東百餘裡新城沶鄉縣界。雖群峰競舉,而荊山獨秀。……西南高陽城,移治許茂故城。城南臨漳水,又南歷臨沮縣之章鄉南,昔關羽保麥城,詐降而遁,潘璋斬之於此。漳水又南逕當陽縣,又南逕麥城東……”

    中南者,終南山也,在“今陝西西安府長安縣南五十里”(《春秋大事表》)。

    剩下的就是:“四嶽”了。這個四嶽,有人理解為北嶽恆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東嶽泰山。然而在顧頡剛的《“四嶽”與“五嶽”》中,顧先生認為,“由《山海經》、《楚辭》之提示,知最早之四嶽必為西方萃聚之四山,非若《史記》中所云五嶽之遼隔。”又云:“四嶽之分化有齊之東嶽、晉之太嶽(霍太山)、陰戎之中嶽(嵩山)….”最後顧先生的結論是:“ 綜括上文,可斷之曰:四嶽者,姜姓之族之原居地,及齊人、戎人東遷而徙其名於中原;是為兩週時事,為民族史及地理志上之問題。五嶽者,大一統後因四嶽之名而擴充之,且平均分配

    之,視為帝王巡狩所至之地;是為漢武、宣時事,為政治史及宗教史上之問題。”

    據以上分析,春秋時期“九州”的地理範疇大體上仍然沒有超出山西中部、陝西中部、山東中部、湖北中部這一範圍。如果說這個“九州”反映的是春秋時期人們的地理眼光,那麼上溯至夏代,相信“九州”的範圍不會更大,甚至會更小。

    綜上,夏代的“疆域”從文獻上來看,大體在晉南、豫西——豫中——豫東、陝東。

    然而,夏代距今遼遠,“疆域”仍然非常模糊,需要我們藉助考古進一步考察。

    那麼最後:考古學的夏代“疆域”。

    夏代對應的是二里頭文化。二里頭文化的分佈情況,我個人的認識有限,因此在此引用《中國早期國家程序關鍵階段述論——以二里頭文化為視角》如下:

    “二里頭文化一期遺存主要分佈在伊洛河流域和豫西地區,經由二、三期的大規模對外擴張,分佈範圍西北至垣曲盆地,與東下馮文化接壤;三期時,北隔沁水與輝衛型文化相接;豫東杞縣和以杞縣為中心的惠濟河與渦河之間為夏代夷、夏、商三種考古學文化的交匯地域。現已發現的二里頭文化遺址有杞縣的段崗、朱崗、牛角崗等;杞縣以南,依據考古調查資料,太康一淮陽-周口一項城以西地區為二里頭文化的分佈區;豫南地區的駐馬店楊莊遺址是經過大面積發掘的較為典型的二里頭文化遺址,以南的信陽地區也有二里頭文化遺存分佈;西南方向的淅川下王崗遺址發現二里頭文化三期遺存;同處於西南方向的丹江上游地區,也在商洛東龍山遺址發現有二里頭文化晚期遺存。從擴張強度看,一期時力度較小,二期擴張明顯,三期在擴張範圍和分佈點數量上呈持續增大增多趨勢,四期遺存點在分佈面上呈現出急劇萎縮的態勢。”

    據《豫南地區二里頭時期遺存的相關問題試析》,在南陽盆地中靠西的鄧州等地也有二里頭文化存在。

    除河南地區,《中國早期國家程序關鍵階段述論——以二里頭文化為視角》也提到了晉南和漢江地區,但做了一定的區分:

    “還需要指出,二里頭文化對外影響最明顯的兩個區域分別是晉西南和長江以北的江漢地區。至今,仍有較多學者將晉西南地區的二里頭時期遺存稱為二里頭文化“東下馮型別”,也有學者認為晉西南東下馮文化包含有大量的二里頭文化因素,顯示了該區域人群與二里頭文化人群有著異常親密的關係。加之文獻記載中不乏夏人在晉南地區活動的記載,將這一地區看作是夏王朝的實際控制區或殖民區是完全可以的。而江漢地區也已發現多處含有二里頭文化因素的遺址,其中襄陽縣法龍鄉王樹崗遺址是長江中游地區同時期諸遺址中二里頭文化因素較典型的一處,鍾祥亂葬崗、棗陽墓子坪等遺址均發現有二里頭文化遺存,但器物特徵均與二里頭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區別。……. 上面提到的遺址波及範圍已達湖北境內襄樊至荊州一線以東長江北岸地區,儘管其間還存在大範圍的空白點,但在該時期湖北境內可確認遺址數量原本就少的背景下,更凸顯出二里頭文化因素集中出現的重要性。張昌平先生認為當時長江以北的中游地區已處於二里頭文化的勢力範圍內。據劉莉、陳星燦兩位先生分析,這是夏王朝對晉南和長江中游地區重要資源( 包括銅、鉛、鹽等) 追逐和控制的體現,這無疑為探索二里頭文化對這兩個區域體現出明顯擴張的原因提供了重要啟示。”

    這樣看來,夏代力量最為集中,最能代表夏代“疆域”的範圍是:

    河南安陽以南、晉西南、山東以西、陝西華山以東、南陽盆地西部、信陽等地。

  • 3 # 風情侃歷史

    商朝:

    商朝:(約前16世紀-約前11世紀),商王朝由部落首領湯建立,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朝代,也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盤庚遷殷(今安陽)後才穩定下來,其分為“先商”、“早商”、“晚商”三個階段。商朝前後相傳17世31位王,延續了近500餘年。

    《史記·吳起列傳》記載商朝疆域:

    “左孟門,右太行,商朝疆域圖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商朝疆域,北到遼寧,南到湖北,西到陝西,東到海濱。除了包括夏所屬長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蘇,陝西的一部分,還可能包括陝西江蘇的剩餘土地,遼寧,甘肅,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

    商朝的勢力範圍東至大海,西達陝西省西部,東北達到遼寧省,南至江南一帶(不包括四川雲南貴州等西南地區),為當時世界上一個大國,但主要治理區域還是中原一帶。始都亳,曾多次遷移,後盤庚遷都殷(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稱為殷。

    夏朝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但是夏朝本身是沒有任何直接文獻記載傳世的,我們關於夏朝所有的歷史文獻都是後人寫的,現在描述夏朝最為詳細的就是《史記-夏本紀》和《竹書紀年》,而最早描述夏朝的文獻是《尚書》,而即使是距離夏朝最近的記載《尚書》也離夏朝近600年。而事實上中國考古界,也從未宣佈過夏朝的存在,緊接著夏朝的商朝所出土的甲骨文也從未提到過夏朝,彷彿他們從未聽過這個王朝一樣。因此學術界有一個推測,因為夏朝的最早記載來源於商朝,那麼有可能他們虛構出這個王朝僅僅只是為了證明商朝也是靠造反起家,來證明自己造反的合法性。

    而後世的史書記載,夏朝疆域起自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大致構成了夏朝的核心領土範圍。而因為夏朝是部落城邦聯盟到封建國家的過渡期,因此沒有明確的疆域,夏氏族與其他部落城邦的關係很多就像是宗主國與朝貢國一樣,但又有些方國是受夏室分封的,就如同諸侯國,故僅能以勢力範圍來表示其影響力。

    對比

    而在我們所看到的大多數論述,基本上大多數都認可商朝面積和人口均大於夏朝,但由於年代過於久遠,並沒有太過於具體資料。而且由於夏朝的統治模式,其實可以肯定的說商朝的實際控制領土應該是遠遠大於夏朝的實際控制領土的。

  • 4 # 盛京刑部

    商的疆域沒有歷史書上畫的那麼大,這都是我們尊崇古代的結果。商的疆域北面可能到北京遼西一帶,這裡是商的發源地。南面最多到河南南部,西面也就是山西一部分,到不了陝西,東面大約到徐州,再往東就是東夷了。但是這也比夏要大很多,夏的範圍山西河南連線的地方可能性最大,也可能只是一些城邦,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到。

  • 5 # 喻鳩淺

    商朝的疆域和夏朝對比,這需要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早商,中商,晚商。中商從成湯時代算起,其疆域復原面積就超過了夏朝,晚商是商朝疆域最為遼闊的時期,北抵遼河,西到山西、南到江淮流域,東臨大海。

    早商時期,夏商疆域的對比

    在“中原地區”發現最早的具備了城市(城邑)的考古遺址,以二里頭文化遺址最具代表性,其規模也最大。

    從二里頭文化遺址發掘的文物來看,和商朝時期的文物是相吻合的。其陶刻文字、玉器形態、青銅器樣式,都和商朝一脈相承。其地理位置也位於商朝統治區域的核心地帶——河南省。因此二里頭文化最大可能性屬於早商時期遺址,其夏朝都邑的定性僅屬於依據,傳統文獻記載,出現時代的大膽推測。

    上圖為二里頭文化遺址發現的陶文,結合在該遺址發現的青銅酒爵,都複合商朝文物制式,極其發展脈絡。

    反觀夏朝,不論是其王朝歷史,文物、文字的發掘,都不具備多少說服性(夏朝歷史和商朝有相當的重合度)。因此有人認為夏朝是周朝為了其正統性構造出來的。

    但我們在可靠的文獻、甲骨文中還是發現了夏朝確實存在的記載。甲骨文中多次涉及的“西邑”和成湯的關聯,周人將夏成為“西邑夏”,就可見夏朝是存在的。

    但夏朝的實質形態,和史料記載相去甚遠。據考證西邑位於山西一帶。夏商應該是平行發展的兩個政權。

    夏和早商疆域對比圖

    因此早商時期,商朝的疆域應該僅限制於河南省部分極其周邊一帶地區。而此時的夏朝疆域,我們僅能推測其位於商朝西側的山西一帶。

    中商時期,成湯滅夏的真相

    在商朝的帝王體系中,成湯的廟號是“太祖”,由此可見成湯在商王朝的地位之高。沒有足夠顯赫的功績,成湯顯然不可能得到“太祖”這樣的廟號。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成湯滅夏是真實可信的。但其和歷史記載又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夏朝統治區域在山西一帶,商朝統治區域位於河南一帶。兩個平行發展的政權,在歷史演進中,必然會隨著其人口的增多,尋求更多的領土擴充套件。其領土的關聯性,也必然宣示他們會有一場存亡之戰。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山西在地理上屬於黃土高原東部(有關中平原、渭河平原),而河南屬於華北平原。

    相對來說,平原地帶具備了更好的耕作條件和擴充套件空間。夏朝朝著東邊發展是必然的趨勢。此時夏商的實力對比而言,必然是夏朝佔據了上風(這及可能和山西一帶有鹽池密切相關),對商朝政權的威脅達到了最大化。

    在兩個政權的碰撞中,依託地理優勢(包括財力、物力,可持續補充人口角度各方向)商王朝最終取得了勝利。

    在滅亡夏朝之後,一時之間再也沒有足夠強大的政權和商朝為敵。且商朝在滅夏後,直接控制領土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套件。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天下共主。”

    商朝甲骨文

    對此,我們有一個很好的佐證。

    商朝的疆域擴張以直接佔有為主,分封為輔,其分封主要針對的是王室庶支子孫群體。而後來的周朝則採用的是大規模分封制。

    這是因為周朝直接接手了商朝控制下的廣大疆域,只能以建立軍事據點的方式,逐步完成對商朝固有領土的接管。而商朝在滅掉夏朝之後,並未出現大面積分封。這就有力的證明了,夏朝疆域的狹窄,商朝只需要直接接管控制即可。

    在成湯之後,商王朝大約經歷了600年的統治,其間不斷擴張,尤其是太戊、武丁時代,對外擴張十分強烈。

    帝辛(商紂王)【劇照】

    從位於臣服於商朝的陝西周政權,江西虎方政權(中後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很大影響,伏鳥雙Kuga可以看出虎方對商朝的臣服),以及商朝宗室位於遼寧的封國孤竹。我們可以大致得出結論,中商時代的商朝疆域,比起早商已經有了相當大的發展。東到大海一部分海岸線,西到陝西,北到遼寧,南到江淮地區。

    但我們要注意到一點,此時商朝的疆域幅員,是綜合了其直接統治其餘和臣服區域的總面積。

    晚商的疆域全盛期

    商朝疆域最大化,出現在其末期,也就是帝乙、帝辛(紂王)時代。然而實際上,再次之前商朝政權一度中衰,周邊逐漸強大起來的政權已經展開了對商朝的反撲。例如人方、屍方、夷方。幾乎是東西兩方同時開火。

    帝乙繼位後,開始了武力復興的道路。但因反撲力量過多,商朝武力全面應對。只得縱容了已經逐漸昌盛起來的周政權,並依託周政權對西面政權部族的攻伐,來緩解自己所承受的多方壓力。

    商朝全盛時期疆域圖

    同時,商朝也對周朝進行了一系列的打壓,例如季歷、周文王被帝乙和帝辛先後殺害(現在有些考古和文獻記載,表明周文王是被帝辛所殺)。

    對西方的政權部族,採取了應對之策後,商朝把主要軍事行動,對準了東邊的九夷族群。期間九夷族群數度反覆,在臣服商朝和反叛中不斷變換立場。

    然而終商朝滅亡之日,依然沒有完成對九夷族群的徹底兼併。反而給了周政權極大的機會。其僅以數萬人馬的軍事力量,就摧毀了商朝都城朝歌。加上對其他方國政權進行了正確的拉攏和安置,周政權在相對較短的時間裡,取得了穩定性。

    即便是後期的武庚之亂,也僅用了三年時間,就被周政權所平定。

    周朝接受了商朝的統治區域

    商朝疆域最大時期,應該是帝辛時期。這一時期,南方的虎方卒然滅亡,商朝的疆域已經完全跨過了長江流域,周政權對西邊政權部族的兼併,也是商朝在西邊的疆域大面積增加,儘管這在實質上只是一時的假象。

    理論上晚商的疆域覆蓋為,東到部分海岸線,北到遼寧一帶,西達甘肅,南到湖北、江西北部一線。

    只可惜帝辛時期的疆域最大化,只是迴光返照。單純的武力征服,卻沒有與之相應的統治制度更新,註定了商王朝毀滅於其鼎盛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間凌亂的家庭是不是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