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承澤3
-
2 # 悠然驛站
尼采曾經說過一句話:頂層的人們講利益,底層的人民講道德。
政治經濟學也有這樣的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管子·牧民》中曾有這樣的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意思是百姓的糧倉充足,豐衣足食,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和恥辱。
而在經典心理學讀本《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勒龐闡述了群體以及群體心理的特徵,指出了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徵,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而當一個群體存在時,他就有著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等特徵。
生活中,每個人的位置不同、職業不同、學歷不同、經歷不同,看待問題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很多人喜歡站在自己的視角,自以為佔據道德制高點,然後隨意指責批判別人,認為全世界只有自己是對的。
你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人生,就不要隨意指責別人的行為。
-
3 # 使用者李克亮
有這樣一個定律:100-1=0公式說的是你對他99個好忽略不計,你對他1個不好耿耿於懷,那以前的好就成了@環球網 0,這種劣根性最讓人深惡痛絕。
-
4 # 老虞同學
人性,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
自古以來,大致有三種說法,
1、人性本惡說,
2、人性本善說,
3、人性非善非惡,本來清淨圓滿說。
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去看,有三句話,比較重要,
1、在安全的環境中,人會自然朝著正確的方向去發展。
2、人,不會無緣無故的變壞。
3、哪怕一個邪惡行為的背後,依然有一個正面需求的推動力。
從系統的角度去看,有三句話比較重要,
1、每個人的出發點,都是在於追求愛與歸屬,只是有時候會採用盲目的表達方式。
2、有時候,集體的利益,會比個人的利益重要。
3、最高意識的人類生命,會去到萬物一體,平等互生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佛法與禪的角度來看,也有三句話比較重要,
1、最終,人性,只可以被利益,不可以被利用。
2、人與人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雙向進行的。
3、人性發展的終極方向,是心靈的終極自由。
希望,這些對於人性的看法,對你能有所啟發。
至於對於身邊的道德評判者,敬而遠之就好了。
你能做的,是守護自心,不受影響。
道德評判者,其實,內在都很痛苦,因為,所有對外的評判,最終都源於對於自我的不接納。
-
5 # 風散一片雲
高管性侵幼女的事情爆出來一個星期多了,我昨天才認真看了下。
各類評價很多,但申討謾罵者居多,也有少部分為此人洗地的,延伸思考的真的很少,不知道是因為大家對這不感興趣,還是寫文章的都是為了蹭熱度,就不得而知了。
可案件本身是值得引起重視的。因為不管真相到底怎麼樣,少女未成年是事實,高管睡了少女也是事實,一個是還沒有獨立意識的未成年人,另一個是知法懂法的知識分子,其心如何,不可揣測。
人性本來如何?
現在說回答主的人性。說這個案件,只是想表達我對人性的一點思考。我以前一直思考人性本善還是本惡,在善變惡或者惡變善的那期間,究竟是什麼有了這變化。
一開始我是認為人性本善,後天習得讓善變成了惡。只是這個時間有的人早,有的人晚。後來我又覺得人性本惡,只是有的被處罰了,有的還沒被處罰,有的人行動並自知,有的人行動了還不自知,有的人用修行來除去原罪。
越深入社會,越覺得人性的複雜,簡單如我,在社會浸染了這麼多年後,面對利益得失,雖說不到有惡,但哪裡又有善呢。認知不斷被重新整理,適應性不斷被增強。大家都覺得挺好挺好,長大了。這個我現在沒有答案。
現在,我對善惡的看法是,很多問題,我們過於歸結於個人在一件事情的重要性,毫無疑問,此人該殺該誅,但為什麼沒有更多的人關注罪惡之下的人性本身麼,又是否能反求諸己,反思自身呢?
被罵時你有覺得痛嗎?
柏楊說:“華人是一個受傷很深的民族,沒有培養出讚美和欣賞別人的能力,卻發展出鬥臭或阿諛別人的兩極化動物。更由於在醬缸裡醬得太久,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到醬缸的汙染,很難跳出醬缸的範疇。”因此他要寫《醜陋的華人》一書,讓華人知道自己的缺點。
髒亂,吵,窩裡鬥!三個華人加在一起,就成了一頭豬!死不認錯;為了掩飾一個錯,不得不用很大的努力再製造更多的錯,來證明第一個錯並不是錯。自傲、自卑,就是沒有自尊;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更恐懼獨立思考。沒有是非、沒有標準,只會抽風發飆。最後大家一起和稀泥。
尋路中國又更真實,更痛了
書中描述了很多底層百姓的真實狀態,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很多細節也都有目共睹,最可怕的是什麼,真的是說者不自知。
追溯其源,源遠流長。不管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朝代更迭產生的文化變遷,還是隨經濟發展而不斷變化的農業、手工業、具有中國特色的小商品製造業,這些外部環境的變化,牽引著華人內心的變化。然而,淳樸、勤勞、謙遜、努力,民族自豪感(對於長城這種攻防的自豪,雖然是長期教條性教育所引導而造成的)伴隨著金錢帶來的自信與自卑,兩極分化下對人性的淡漠、無信仰等一同襲來。
我們自己都過不好了,還管別人的閒事……
一切悲劇的根源,是對人性本身的蔑視。我們都沒學會如何好好愛自己。愛名愛利太多了。
回覆列表
我認為時局怎麼變幻,祖宗留下的傳統文化,傳統觀念,傳統美德還是不能丟。從我做起,為人處世講誠信,不計較得失,尊老愛幼,百事孝為先,使真善美處處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