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702632296650
-
2 # A快車道
摩旅用的摩托車最好選擇排量250cc左右,動力上適合長途騎行,拉力車旅行車比較好些透過性好,水冷的就更好些了。
普通代步摩托也可以摩旅,就是要注意不要長時間騎行,溫度高了,機油消耗大,零部件也磨損厲害。
-
3 # 關中五環
沒什麼區別,只不過摩旅的話排量大一點的比較好,在一個就是水冷的發動機摩旅比較好,風冷的只能跑上一段休息一下。不能長時間跑。
-
4 # 小摩頭
原主機廠路試、售後工程師。
自從喜歡上摩托十年裡工作是摩托, 談論是摩托,旅行是摩托,學習的的是摩托。
生活就是騎摩托。
摩旅和普通摩托車的區別是什麼?摩旅和平時代步通勤的需求不同,肯定是存在差異的。
摩旅需要長時間騎行,需要負重行李,需要考慮到續航,和爛路的行駛能力。
所以要強調這幾點,
舒適性
長時間駕駛需要一個放鬆的姿勢,以及車輛有舒適的減震能力。
我們可以觀察到休旅車型或者拉力車的騎行三角,或者說坐姿都比較正,手把較高。
這樣一來長時間駕駛就不會因為長時間匍匐的姿勢以及舒適的減震減少了路面顛簸造成腰痠頸椎疼。
攜帶能力
長途摩旅需要裝帶自己的衣物行李以及緊急備用工具,一般都會配有或者自行安裝有邊箱尾箱。
續航能力
目前除了偏遠的山區以外,100KM之內絕對會有加油站,但是時時惦記加油就會造成心理負擔,讓旅途更加麻煩,所以適合摩旅的車型都有相較於通勤車更高的續航能力。
透過性
摩旅難免會遇見爛路,所以適合摩旅的車都有較大的輪轂以及適配有全地形輪胎,更長行程的減震,有良好的透過能力,離地間隙會更高一些。
大致就是這些想到什麼我再補充。
-
5 # 騎士分享
摩旅用車和普通摩托車的區別是什麼?
所謂的摩旅也分輕度摩旅和越野摩旅,所以不同摩旅需求下所選用的車型就會不一樣,從最基本的休旅車,巡航車到ADV,硬派ADV甚至於拉力版,車型之間的差異會非常大。比如猛鷙190x,DL250等就屬於休旅車,賽科龍RX3s和升仕310T等則會屬於ADV,雖然它們的車型定位不一樣,但從摩旅的需求來看都會適合輕度摩旅,而硬派ADV和拉力版則會更適合越野摩旅。
普通摩托車相對來說會比較好化分,因為它們都是一些極其一般的小排量車型,除了品質靠譜,效能穩定以外不會有太出色的整體表現,比如我們常見的天劍150z,DK150,雄帥150,UY125等等車型就都屬於這個定位範疇。至於這兩大類車型之間的差異,其實主要還是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外觀,不同定位和用途車型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外觀,而摩旅車型和普通摩托車之間,最顯著的差異也是外觀,比如休旅車或者ADV為了提升擋泥水的效果,都會有一個標誌性的鳥嘴。
2.結構,摩旅車型首先會具備油箱容積大,車型結構抗疲勞,騎行舒適的特點,而這三點的展現和車型結構就會有直接關係,比如要想具備抗疲勞效能,整車的騎行坐姿相對就會比較直立,而保證坐姿直立的先決條件,就是後移高車把和相對比較舒展的騎行三角結構。
3.效能,適合摩旅騎行的車型它們的動力表現,越野效能會更棒,越是偏專業的車型這兩個方面的表現就會越突出,因為摩旅狀態下路況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想要很好的完成摩旅騎行,必須要擁有充足的動力表現和良好的透過效能。4.空間,摩旅車型的可利用空間會更足,這種差異除了車身結構的原因以外,還和它的一些基礎配置有直接關係,比如原車自帶的邊箱或者三箱都可以有效地解決車輛攜帶物品的問題。
透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到,摩旅車型和常規車型最大的區別,主要集中在了外觀,結構,效能,空間四個方面,只不過因為車型定位的不同,這方面的表現會以不同的組合出現在摩友的面前。
比如休旅車它相比常規跨騎車就會具備抗疲勞效能和騎行舒適的特點,而巡航車則會比較強調舒適性和可利用空間,以及續航里程,而ADV或者硬派ADV則會將這四個特點均衡展現出來。所以對比差異時我們還要以具體車型的表現為準,如若不然就會有偏差。
回覆列表
沒什麼區別!只要身體好,資金充足,自己會保養摩托車,帶上易損備件和必備維修工具,走一路,玩一路,看盡神州大美的江河湖泊,名山大川。